xx年07月合作工程师gsm网规网优资格认证试题内容摘要:

LGON公司的增益为 11dBi的全向天线; B、具有零点填充的天线; C、增益高的全向天线; D、增益低的全向天线。 三、多选题 (每题 1分,共 18分) 下面关于直放站的描述,正确的是:( ABDEF ) 第 12 页,共 28 页 A、按传输方式来分,直放站种类主要有:无线直放站、光纤直放站。 B、根据放大信号的频带宽度,无线直放站可以分为:带宽选择直放站(宽带直放站)、信道选择直放站(窄带直放站或同频转发直放站) C、无论光纤直放站还是无线直放站,应用时都要注意直放站服务区域的半径加上直放站至基站的距离可以超过 TA限制。 不可以超过 TA限制。 D、带宽可选直放站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满足基站跳频的要求,但是它对整个频段内的信号都进行放大,因此比较容易给其它小区带来 干扰。 E、直放站是同频放大,对信号的处理有一个时间,从而造成一定的时延。 采用直放站进行级连时必须考虑直放站处理时延所带来的影响。 F、每一种直放站的处理时延可能会有所区别,有的只有 23us,也有的有 56us。 以下关于传播损耗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 ABC ) A、位于市区的建筑平均穿透损耗大于郊区和偏远区; B、有窗户区域的损耗一般小于没有窗户区域的损耗; C、建筑物内开阔地的损耗小于有走廊的墙壁区域的损耗; D、街道墙壁有铝的支架比没有铝的支架产生更小的衰减; E、只在天花 板加隔离的建筑物比天花板和内部墙壁都加隔离的建筑物产生的衰大。 对于在城区的地方,由于基站分布较密,要求单基站覆盖范围小,希望尽量减少越区覆盖的现象,减少基站之间的干扰,提高频率复用率。 对城区环境下的天线选型有如下原则:( AC )  天线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宽度的选择:通常选用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宽度为 65176。 的天线。 一般不采用 90176。 以上天线。  天线的增益选择:建议选用中等增益的天线,根据目前天线型号,建议市区天线增益选用 15dBi。 对于城市边缘的基站,如果要求覆盖距离较远,可选择较高增益的天线,如 17dBi、 18dBi。  在城区设计基站覆盖时,对频率资源紧张或覆盖控制要求高的情况建议选择具有预置倾角天线,下倾角的大小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 2 ~10176。 )。 第 13 页,共 28 页  在城市内,为了提高频率复用率,减小越区干扰,改善 D/U值(有用信号与无用信号电平之比),也可以选择上第一副瓣抑制,下第一零点填充的赋形技术天线,但是这种天线通常无固定电下倾角(暂无)。  由于市区基站站址选择困难,天线安装空间受限,一般建议选用双极化天线。 A、由于市区基站分布数量一般较多,重叠覆盖和频率干扰成为网络中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为了减小相邻扇 区的重叠区,并降低基站之间可能的干扰,天线水平面的半功率波束宽度应该小一些,通常选用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宽度为 65 176。 的天线。 一般不采用 90176。 以上天线。 B、建议选用高等增益的天线,这样天线垂直面波束可以变宽,可以增强覆盖区内的覆盖效果。 同时天线的体积和重量可以变小,有利于安装和降低成本。 根据目前天线型号,建议市区天线增益选用 18dBi。 C、由于市区基站站址选择困难,天线安装空间受限,一般建议选用双极化天线。 D、在城市内,为了提高频率复用率,减小越区干扰,改善 D/U值(有用信号与无用信号电平之比),可 以选择上第一副瓣抑制,下第一零点填充的赋形技术天线,这种天线通常都有固定电下倾角。 关于 BTS3001C微基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E ) A、一个 BTS3001C微基站配置 1个载频,最大发射功率为 8W。 B、微基站支持 E1和 SDH两种传输方式。 C、微基站支持星型、链型组网方式,可与宏蜂窝基站混合组网,此时共用一条E1;借助于光纤传输的引入, BTS3001C微基站还可以支持光纤环型、点对点、链型组网等方式。 D、微基站不支持 GPRS。 支持 GPRS E、微基站安装方式简单,可挂在室内 、室外的墙上、柱上、电线杆上。 修改参数时,要注意将相关的表格一起修改。 例如:将信道类型由非组合 BCCH修改成组合 BCCH时,应修改以下表格中的相关参数。 ( BC ) 由于试卷比较老,这个题目是指在以前修改小区参数时, OMC中的数管台是可以修改数据的,数管台中 各个数据表包含了整网的数据,对某个参数修改时,需要 对 相 应的 表进行一起 修改 ,而现在版本升级了,软件在后台自动进行了修改,不需要人为的操作。 第 14 页,共 28 页 修改信道类型,这 关系到 系统消息表,无限信道配置表。 A、 BSC 小区表 B、无线信道配置表 C、系统消 息数据表 D、小区属性表 良好的网络结构是一个良好频率计划的基础。 不管采用何种方式进行频率规划,一般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 ABDEG ) 规划原则 1)同基站内不允许存在同频频点; 2)同一小区内 BCCH和 TCH的频率间隔最好在 400K以上 (不是邻频); 3)没有采用跳频时,同一小区非 BCCH在的 TRX间的频率间隔最好在 400K以上; 4)非 1*3复用方式下,直接邻近的基站避免同频; (即使其天线主瓣方向不同,旁瓣及背瓣的影响也会因天线及环境的原因而难以预测 ) 5)考虑到天线挂高和传播环境的复 杂性,距离较近的基站应尽量避免同频相对(含斜对); 6)通常情况下, 1*3复用应保证跳频频点是参与跳频载频数的二倍以上; 7)重点关注同频复用,避免邻近区域存在同 BCCH同 BSIC; A、同一基站内不允许存在同频频点; B、同一小区内 BCCH和 TCH的频率间隔最好在 400K以上; C、采用跳频时,同一小区的 TCH间的频率间隔最好在 400K以上; D、非 13复用方式下,直接邻近的基站避免同频(即使其天线主瓣方向不同,旁瓣及背瓣的影响也会因天线及环境的原因而难以预测); E、 考虑到天线挂高和传播环境的复杂性,距离较近的基站应尽量避免同频相对(含斜对); F、通常情况下, 13复用应保证跳频频点是参与跳频载频数的二倍以内; G、重点关注同频复用,避免在邻近区域存在同 BCCH同 BSIC的情况。 一个测量报告的周期可能是:( BC ) 空闲模式 SDCCH 2个 51帧 470S 通话模式 SACCH 4个 26帧 480S 第 15 页,共 28 页 A、 460ms B、 470ms C、 480ms D、 490ms 以下参数在以 1800M吸收话务的双频网中需要用到的是:( ABCD ) A、 ECSC 提示类标 3提早发送 B、 MBR 多频段指示 C、 CRO 小区重选偏移指示 D、 PI 小区重选参数指示 在紧急切换中,接收电平快速下降的判断需要配置哪几个参数( CD ) value是一个与滤波器参数 A1~A8相关的值,该值表示在一段时间内接收电平的变化趋势。 A、紧急切换 TA限制 B、紧急切换下行链路质量限制 C、滤波器参数 A1~ A8 D、滤波器参数 B OMC话统台将用户权限分为三级:业务查看、业务设置、业务管理。 其中,具有业务设置权限的用户可以进行 的操作是:( ACD ) A、登记任务 B、自定义指标 C、定义、保存、删除模板 D、查询计数器值,浏览任务及结果 1如果判断用户不在服务区问题的原因是由于覆盖问题引起的。 目前已经知道的可能原因有( ABCD )。 A、上下行不平衡或上行接收灵敏度低 B、配置基站功率未考虑 SCU与 CDU的插损区别 C、小区重选频繁 D、覆盖确实不好,且无法通过优化调整 1以下哪些动态设定操作会影响该小区正在进行的通话。 ( ACD ) BCDE 第 16 页,共 28 页 对于参数调整有设备影响级别和网络影响级别,对于 通话状态,我们分析网络影响级别。 0级 —— 对网络服务无影响。 修改参数的过程中不影响所有用户的使用和状态,即用户感觉不到网络服务有变化。 1级 —— 对网络服务影响较小,不中断网络服务。 修改参数的过程中不影响正在通话或与网络建立连接的用户的操作,但对空闲状态的用户行为有一定影响。 2级 —— 对网络服务影响较大,会短时间中断部分网络服务。 修改参数会造成用户通话的中断。 但在短时间内可以恢复。 3级 —— 对网络服务影响重大,会中断网络服务。 修改参数会使网中断提供,并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BCC,NCC 网络 影响级别 1 小区属性 网络影响级别 0,1,2 小区跳频属性 网络影响级别 2 小区 CGI 网络影响级别 2 小区系统消息 网络影响级别 0,1,2 请大家查阅最新 《 GSM网络优化参数级别分类》 ,确定答案。 A、修改小区的基站色码和网络色码 B、修改小区属性 C、修改小区跳频属性 D、修改小区 CGI E、修改小区系统消息 1某本地网中有 A、 B两个小区。 其中, A小区覆盖市区繁华地段, B小区为远处的一高站,覆盖范围较远。 从 B小区到 A小区的路测过程中发现,手机到了 A小区附近,还保持在 B小区上通话,不发起向 A小区的切换(此时 A小区电平为 55dBm, B小区电平为 75dBm,且在 B小区上通话质量很好)。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AD ) 第 17 页,共 28 页  边缘切换:  服务小区已低于边缘切换门限  在边缘切换统计时间如 5秒内,服务小区电平持续低于边缘切换门限如 4秒  目标小区排在最前,但不要求电平值大于层间门限和磁滞的关系  层间切换:  在不同层或同层不同优先级之间才有层间切换,同层同级之间没有层间切换;  触发条件是邻小区电平值 高于层间切换门限+磁滞,对服务小区电平值没有要求;  邻区排在服务小区之前 ,且优先级比服务小区更高  邻区电平值 = 层间切换门限+层间切换磁滞  满足 P/N判决,如 5秒内有 4秒始终处于最好;  边缘切换和层间切换只能选一个,它是先判断是否触发边缘切换,再判断是否触发层间切换。 是有先后次序的。 注意:从低优先级 高优先级,有紧急切换,边缘切换,层间切换 从高优先级 低优先级,有紧急切换,边缘切换,无层间切换  PBGT切换  PBGT切换算法是基于路径损耗的切换。 PBGT切换算法实时的寻找 是否存在一个路径损耗更小、并且满足一定系统要求的小区,并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切换。 PBGT切换至少带来了如下好处: 第 18 页,共 28 页  解决了越区覆盖问题。  减少了双频切换的次数。  使话务引导和控制有更灵活的手段。  始终能提供用户当前最好的服务质量。 PBGT只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