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政治史内容摘要:
1828年,民主党(驴)成立; 1854年,共和党(象)成立。 1860年,共和党开始执政。 此后,两党交替执政。 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是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两党的历史传统、代表的集团利益和执政政策不尽相同,但本质相同都是 资产阶级政党。 合作探究 一、 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 • ,可以看出制定 1787年宪法的前提、必要性、可能性和思想基础分别是什么。 • 1) 前提: • 取得独立,成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 2)必要性: • 邦联政府的缺陷 • 3)可能性: • 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 4)思想基础: • 法国的启蒙思想 ,联系所学知识,思考 1787年制宪会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 材料一 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 麦迪孙 ——美国宪法之父 • 材料二 ( 1787年) 6月 4日,富兰克林说,第一个被放在掌舵位置上的会是一个好人,后继者怎样,就只有天知道了。 • 1)麦迪孙和富兰克林的话,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 • 用一个机制来控制和规范政府以及总统的权力。 • 即把公共权力放入制度的笼子里。 • 2)美国是用什么样的办法来达到的。 • 三权分立 • 3) 1787年制宪会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 ●如何建立对政府的有效控制机制。 二、 1787年宪法的内容 • ,有什么作用。 • 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间的关系图。 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 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 1/3;众议员由各州按照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 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四年。 最高法院大法官共有九名,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除非犯罪,终身任职。 美国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关系示意图: 参众两院可各自反对对方所提法令 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 总统任命法官须经参院确认 分权 与 制衡 • 3. 1787年宪法体现了哪些原则。 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 1)中央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联邦制) • 2) 分权与制衡原则 ; • 3) 民主共和原则 ; • 4)主权在民原则。 • 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也体现了主权在民。 • 三制:联邦制、三权分立制、民主共和制(总统制) • 三、 1787年宪法的影响 • 阅读课本,结合历史纵横和学思之窗,思考我们应如何评价 1787年宪法。 • 进步性 : • ( 1)它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 资产阶级成文 宪法 ,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基础 • ( 2)强调国家权力,突出 分权与制衡 原则 ,避免了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民主精神。 • ( 3)美国的联邦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 ( 4)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 • 局限性: • 允许 奴隶制的 存在,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拥有与白人同等的权利; • 存在 种族歧视 , 妇女 地位低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富兰克林 罗斯福说: “ 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 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 结合材料和所学内容,比较英美两国政体。 项 目 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总统共和制 国家元首 元首产生方式 元首有无任期 元首有无实权 政府首脑 政府如何产生 国家权力中心 相同点 总 统 国 王 选 举 世 袭 议 会 产 生 终 身 制 总 统 首 相 议 会 无 总 统 任 命 任 期 制 总 统 有 美英两国政体比较 都是资产阶级民主制 类别 美国总统共和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 不同点 国家元首称谓与产生方法职能 总统;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并有任期;政府首脑,总揽军政大权 国王;世袭,终身;礼仪性 政府产生 总统提名,国会同意 首相提名,国王批准 议会与政府的关系 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独立; 美国总统负责的对象是宪法、国家和人民,不对国会负责 英国议会是最高权利机关, 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掌握行政大权。 与政党制度关系 总统与政党相结合 政党与议会相结合 立法机关 美国是平衡的两院制,参议院和众议院的权力基本上保持平衡。 英国是不平衡的两院制,权利向下议院倾斜。 相同点 经济基础与国家性质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私有制;国家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专政 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的作用及其在国家权力机构中的地位 司法权 独立 真题演练 • 1.( 2020山东文综 15) 1788年 7月 10日,纽约某报纸以 《 船讯 ——号外 》 为题发布通。世界近代政治史
相关推荐
5,275 住戶數目 : 4,100 人口 : 13,500 居民 : 約 8 成來自黃竹坑邨 (重建屋邨 ) 黃竹坑邨 石排灣邨 推動 4 間 非政府機構 結合 3 方 「民、商、官」力量 協助 2 期 遷入石排灣邨的居民 建立 1 個 和諧互助的社區 計劃四步曲 工作重點 (1) – 網絡建立 三層網絡 : 對象為石排灣邨居民 網 庫 網 友 網 主 登記石排灣邨居民的基本資料
:这是整个 KDD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步骤。 运用前面选择的算法,从数据库中提取用户感兴趣的知识,并以一定的方式表示出来(如产生式规则等)是数据挖掘的目的。 :对在数据挖掘步骤中发现的模式(知识)进行解释。 经过用户或机器评估后,可能会发现这些模式中存在冗余或无关的模式,此时应该将其剔除。 如果模式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就需要返回到前面的某些处理步骤中反复提取。 KDD过程(续)
督教及儒家學說的背景,以現今香港的情況作總結。 跨學科協作 (I)– 培養世界觀及國際視野 協作教學流程 (一堂 ) • 以學校生活作為例子,帶出基督教 • 以 《 父子 》 電影作為引子 • 針對 《 父子 》 中的家庭問題,以儒家思想及基督教文化中對家庭的看法處理家庭問題。 • 分組討論 課堂問題舉偶 • 根據電影 《 父子 》 的情節,回答以下問題 „ 試用六何法分析事件 ︰
d Darfur ★ History : once an independent kingdom ★ Separatism or self government ★ Religion: Muslim ★ Conflict origins: 務農為主的黑人 fight for political rights and economic resources Conflict introd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