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序幕:内容摘要:

却注定贫穷困苦。 2)上帝的先定不因人的行为而改变,所以祈祷没有意义。 1)彻底否定了天主 教会和罗马教皇 的作用, 2)鼓舞了新兴 资产阶级 的进取精神,也为资产阶级剥削提供依据。 问题:比较加尔文与路德两大新教教义的异同。 为何说加尔文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相同: ①强调 《 圣经 》 的地位②主张信仰得救 ③ 主张建立廉俭教会 不同: ① 加尔文把信仰得救解释为 先定论 , ②主张建立民主教会 正如恩格斯所言: “ 卡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 ” 历史背景; 1) 16世纪,罗马教廷控制着教会, 不但掌握着英国大片土地和大量财富,还不断干预英国的世俗事务。 2) 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 英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教会的情绪高涨。 3)日益强大的王权 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桎梏。 三 . 英国享利八世宗教改革; 时间: 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 “至尊法案”, 进行宗教改革。 内容: 1)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拥有处理教会事务的最高权力; 2)成立专门机构,对现行教规进行审查,凡与国家法律抵触的一概废除。 影响; 1)英国建立了民族教会,打击了天主教会势力,使英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但改革很不彻底,英国随后出现了清教运动;并对日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思考: 英国宗教改革运动的特点。 1)改革方式: 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2)新教内容: 保留了大量天主教的残余。 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小结 改革人物 新教派别 核心教义 其它主张 影响地域 马丁 路德 路德教 ① “ 因信称义”②全体信徒皆教士③信仰的唯一根据是 《 圣经 》 简化仪式神甫娶妻蔑视权威 德国 北欧 卡尔文 卡尔文教 ①《 圣经 》 权威至高无上;②主张信仰得救,即先定论 简化仪式选举神职生活节俭 法国 英国等 亨利八世 英国国教 ①《 至尊法案 》 规定英王为教会首脑②神职人员须效忠英王③信仰得救 ,《 圣经 》 为惟一标准 ① 基本保留原教义和仪式②解散修道院 英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