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内容摘要:
国 有 企 业 改革 的 主要内容: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增加 企业活力。 管理体制方面,把 所有 权与 经营权分离, 政企 分开,扩大 企业 自主 权;所有制方面:实行 公有 制 经济 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 经济 形式;分配方面:实行 按劳分配 为主、多种 分配方式 并存的分配制度。 作用 :调动了 各方面的 积极性 , 企业有了 竞争机制 ,增加了 活力 , 经济 得到快速的发展。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 创办经济特区: 1980 年,中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 —— 深圳 经济特区诞生。 同年, 珠海、汕头、厦门 经济特区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1988 年 3 月,划出海南岛设置 海南 经济特区。 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沿海开放城市和其他开放城市,划出 一定的区域 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1984 年,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其中,属于江苏的有 连云港 、 南通。 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从 1985 年起,将 长江 三角洲、 珠江 三角洲、 闽东南 地区和 环渤海湾 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0 年,中央政府宣布开发开放上海 浦东 ,这成为中国 90 年代 改革开放 的重点和标志。 这样,一个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 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中共 十四大 上 ( 1992): 确立了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改革目标。 中共 十五 大上 ( 1997): 提出 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经济 ,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 市场经济 ,不断解放和发展 生产力。 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留美的幼童 揭开“ 断发易服 ”的序幕。 辛亥革命以后, 孙中山 提倡 中山装 ,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戊戌变法时的 维新派 ,主张 “ 断发易服 ”“ 废止缠足 ”, 改革传 统的 婚姻制度。 民国建立 后,颁布剪辫易服和 废止缠足 等法令。 在大城市里,新一代知识分子,倡导 婚姻自由。 婚丧 仪式 也由铺张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轮船:鸦片战争后, 轮船 开始进入中国,但又 被列强 垄断。 洋务派创办的 轮船招商局 成立后,打破了这一垄断局面。 铁路: 19 世纪 80 年代初,清政府修建从 唐山 到 胥各庄 的铁路 (唐胥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汽车: 20 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 上海。 飞机: 1909 年,旅美华侨 冯如 制成中国的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1920 年,中国的首条航线 北京 —— 天津 航线开通,拉开 了中国民航业的序幕。 电讯:福建巡抚在 台湾 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 有线电报 线。 到 甲午 战争 前夕,已形成四通八达的电讯网络; 20 世纪初, 上海崇明 开设 无线电报 局; 20 世纪初,清政府在 南京 开办第一个 电话局, 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 大众传媒的变迁 : 报刊: 1873 年, 艾小梅 在汉口主办的《 昭文新报 》,被认为是国人 最早 在国内创办的报刊。 此后,戊戌变法时期的《 时务报 》、辛亥革命时期的《 民报 》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 新青年 》等, 10 发挥了重大的启蒙作用。 报刊 的诞生,是人类由 信息封闭 时代进入 大众传播 时代的标志。 电影: 1905 年,国 人自己摄制的《 定军山 》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1931 年,有声电影《 歌女红牡丹 》拍摄成功,结束了中国无声电影时代;《 渔光曲 》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出自电影《 风云儿女 》。 电视: 1958 年, 北京 电视台 (中央电视台前身)开始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 联系 变得越来越密切, 社会化 程度大大加强。 五、 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开辟新航路 : 1487 年,葡萄牙航海家 迪亚士 到达非洲最南端 的 好望角 ; 1492 年, 哥伦布 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终于到达 美洲。 1497 年,葡萄牙航海家 达 ?伽马 到达了 印度 ; 1519—— 1522 年, 麦哲伦 率领船队,完成了 环球 航行。 开辟新航路的意义: ① 结束了世界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世界开始连成一体, 世界市场 的雏形开始出现 ; ② 加速了西欧 封建 制度的解体,促进了 资本主义 的发展。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 荷兰: 17 世纪,被称为 “海上马车夫”。 在非洲、亚洲、美洲抢占了广大的殖民地,如: 好望角、台湾、新尼德兰 等。 英国: 1588 年,打败 西班牙 的“无敌舰队”,开始走上殖民扩张之路; 17 世纪颁布《航海条例》,引发三次 英荷 战争 ,荷兰失去海上霸权和北美殖民地; 18 世纪通过“七年战争”最终打败 法国 ,夺得法属北美殖民地,取得在印度的优势,最终确立了 世界殖民霸权 ,号称“日不落帝国”。 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 建立的主要途径: 殖民扩张与 殖民 掠夺。 两次工业革命 : 第一次工业革命: 开始于 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的棉纺织业,被称为“蒸汽时代”。 重要发明: 哈格里夫斯 ―― 珍妮机 , 瓦特 ――改良蒸气机, 富尔顿 ――汽船, 史蒂芬孙 ― ― 蒸汽机车。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资产阶级依靠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 经济 和 军事 实力,在世界范围内拓展市场, 抢占原料, 以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 到 19 世纪中后期,一个 统一 的世界市场形成了。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70 年 以后, 科学研究的成果被应用于工业生产,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重要成就: 电 的广 泛使用, 电报、电话、电灯、电车、电影等 的发明 ; 内燃机 的使用 , 带动新的交通工具 汽车 、 飞机 的发明; 化工 技术的 发展, 石油 成为另一重要能源; 科技推动 钢铁 等 工业的进步; 垄断 组织开始出现。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 响: 生产力的发展 ,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出现, 世界市场进一步 发展 , 国际分工 日益明显,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 最终 建立起来。 11 六、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 时间: 1929~ 1933 年 特点: 来势特别猛 、 时间 特别 长 、 范围 特别 广 、 破坏性 特别 强。 罗斯福新政背景: 美国面临严重的 经济危机 ,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 新政主要内容: ① 整顿银行与金融业,克服金融危机 ; ② 调整农业政策,恢复农业生产 ; ③ 复兴工业,保护工人权利 ; ④ 实施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新政特点: 在维护 资本主义 制度的前提下,对经济进行全面的 干预。 罗斯福新政的作用: ① 使美国度过了经济 大 危机 ; ② 开创了 国家干预经济 的新模式, 形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① 美国: 黄金 时期: 二 战后 20 年 滞胀 时期: 20 世纪 70 年代 经济复苏 : 20 世纪 80 年代 经济繁荣 : 20 世纪 90 年代克林顿当政时期 ② 联邦德国: 进入经济 持续高速发展 时期: 20 世纪 50 年代 成为 欧洲头号 资本主义国家: 20 世纪 60 年代初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的最重要的变化是 —— 国家 加强了对经济的 干预 ,资本主义进入到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这一政策,是对传统的 自由放任 的经济理论的变革。 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① 实行 余粮收集制 ; ② 全 面推行 工业 国有 化 ; ③ 取消自由贸易,实行 实物配给 制 ; ④ 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新经济政策的 背景: 对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时间: 1921 年。 内容: ①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② 允许私人投资中小企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③ 恢复自由贸易, 废除 实物配给制 ;④ 实行按劳分配制。 作用 : 促进经济恢复,巩固 工农联盟 政权;是一条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斯大林模式”表现:政治上, 高度 集权,干部终身制 ,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行 ; 经济上,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 赫鲁晓夫改革: 经济上, 以 农业 为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对工业管理体制也进行了改革;政治上 , 平反冤假错案,破除对斯大林的 个人 迷信。 取得了一些成效,但 未突破斯大林模式。 戈尔巴乔夫改革: 经济上,承认 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政治上, 提出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 12 义” , 实际上 背离了社会主义 的 方向,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 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944 年,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 布雷顿森林协定 》。 据此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和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 界银行 ) 成立。 此协定规定 美元 与 黄金 直接挂钩。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关贸总协定)的签订:创立于 1947 年, 1948 年正式实施。 该协定的宗旨是 降低关税 ,减少 贸易壁垒 ,实现国际 贸易自由化。 是 世 界 贸 易 组织 的前身。 欧洲联盟(欧盟)成立: 1967 年,西欧六国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三个机构合并为 欧 洲 共 同 体 (经济实体)。 1993 年,欧盟(经济政治实体)正式成立。 北美自由贸易区: 1994 年正式成立,会员国有 美国 、 加拿大 、 墨西哥 ,是世界上第一个由 发达国家和 发展中 国家 共同 组成的 经济集团。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又称“亚太经合组织“ APEC): 1989 年问世, 1991 年大陆 、中国台北 和香港一起加入。 2020 年第 九 次会议在 上海 举行。 世 界 贸 易 组织( WTO):正式成立于 1995 年,前身是“ 关贸总协定 ” ,是一个 多边贸易 组织。 其 宗旨 : 实现全球范围内的 贸易自由化。 它标志着 规范化和法制化 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有力推动了 经济全球化。 中国于 2020 年 12 月加入。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 它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世界 经济的发展,也加剧了全球竞争的利益失衡。 发达国家凭借优势 , 成为 经济 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对发展中国家则既是机遇 , 也是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 本 质是: 资本 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 扩张。 ( 必修 3)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诸子百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 道家学派的 老子 和 庄子 ;儒家学派的 孔子 、 孟子 和 荀子 ;墨家学派的 墨子 ;法家学派的 韩非子 等。 孔子 观点: 思想的核心是 仁; 统治者要 “以德 治民 ” ,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 孟子 观点: 把孔子的“仁”发展成为更加系统的“ 仁政”思想; 进一步提出 “民贵君轻”; 主张“ 性本善 ”。 荀子 观点 : 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 , 提出 “君舟民水”; 主张 “性 本 恶”。 与孔孟相比, 增加了法治的内容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西汉, 汉武帝 接受 董仲舒 的主张: “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纲五常” 为了推广儒学,汉武帝在长安兴办 太学。 此后, 儒学 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宋明理学 : 北宋: 程颢 、 程颐 兄弟,观点: 天理是 宇宙 万物的本原 ,这是 理学的核心思想。 13 南宋: 朱熹 , 他是宋朝 理学的 集大成者 , 观点: 天 理 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 “ 存天理,灭人欲 ”。 其 著述《 四书章句集注 》 , 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心学 是理学的一个流派。 南宋: 陆九渊 ,观点: 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 明朝: 王阳明 ,把理学发展为 “ 心 ”学, 成为 “心”学的集大成者 , 观点: “ 心 外无物 ” “心外无理”, 提出 “ 致良知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
相关推荐
施工组织设计布置,不乱接乱拉,供电设施良好,光照充足。 设置自备电源的应急照明、保证停电后操作人员有充分时间处理善后。 项目经理部成立文明施工领导小组,落实责任制。 遵守市政府和我司 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规定。 材料分类、分规格码放整齐,安全可靠。 施工时做到活完料尽场地清,剩余料具、下脚料,包装容器等及时回收。 抗拨锚杆施工方案 第 19 页 原文已完。 下文为附加论文,如不需要
矿井电源 第一电源为硫磺沟变电所至昌吉硫磺沟分公司矿区地面中央变电所,第二电源为硫磺沟共青团 110KV 变电站至硫磺沟分公司矿区地面中央 变电所,外线进线电压等级为 35KV,经矿区地面中央变电所变为 10KV电压为全矿井供配电。 通讯 : 硫磺沟矿区位于乌鲁木齐市与昌吉市交界处,矿区行政区划分两地管辖,目前昌吉市话网通信光缆已敷设至位于矿区内的硫磺沟镇,因此矿区内外通信均很便利。
违 .他的一切 得不到 别人,甚至是亲人的 理解。 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 之中。 托尔斯泰的事迹 1882年他参加 人口调查 工作.第一次真切地看到了俄国大地上的 满目疮痍 ,由此改变了自已的贵族生活. 杜绝一切享乐.自已去锯木、煮汤、缝靴子, 要用自己额上流着的汗来换取面包, 并终生与文明的罪恶和谎言对抗。 晚年的托尔斯泰更是 厌弃贵族生活,决然放弃财产,以致和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出走
,不喝生奶,不吃未经畜牧检疫的牲畜肉及其制品。 切割、处理可疑病、死牲畜 ,死于炭疽动物的尸体必须焚烧。 ,应立即给予抗生素治疗,立即向当地兽医站或卫生防 疫站报告,同时对病例进行隔离,对其用具、被服、分泌物、排泄物及用过的敷料等均应严格消毒或烧毁。 对病人居住环境及用品进行消毒。 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和强力霉素用于预防效果良好,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加强饮食、饮水监督。 (三) 布鲁氏菌病
雷击电流波形 如上所述,一些国家通过现场观测发表了很多测 试结果。 因观测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不同,测试结果也各不相同。 即使在同样条件下,观测得到的数据也不尽相同。 根据长时间的观测和统计,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在 1995 年颁布的文件中提供了雷电流参数。 考虑到防雷的经济性,综合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及后果,我国采用 IEC 标准,在
℃ ~- ℃之间,在气化过程中,需要大量吸收热量造成局部温度骤降,特别是在事故状态下,容易造成人员冻伤。 LPG 的饱和蒸汽压随温度升高而急剧增加,其膨胀系数也比较大。 一般为水的 10 倍以上,气化后体积可急剧膨胀 250~300 倍左右。 LPG 爆燃的速度可达 2020~ 3000 以上,其火焰的燃烧温度达 2020℃以上。 在标准情况下, 1 LPG 完全燃烧其发热量高达 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