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万吨硫磺车间工艺设计内容摘要:
性质 项目 质量 指标 型号 LS811 S2 化学组成 %(重): Al2O3 ≥ 93 Fe3O3 < Na2O < SiO2 < < 灼减 物理性质: 外观 Φ 4~6mm 球状 Φ 4~6mm 球状 比表面积 米 2/克 ≥ 230 237 孔容 毫升 /克 ≥ 强度 牛顿 /粒(侧压) ≥ 98 > 堆积密度 克 /毫升 ~ 磨损率 %(重) ≤ Al2O3 晶体 rAl2O3 少量 2.制硫尾气专用加氢处理催化剂 表 1— 3 尾气加氢催化剂性 项目 质量指标 型号 LS951 化学组成 %(m/m) 青岛科技大学本科毕业实习与设计 14 MoO3 177。 CoO 177。 物理性质 外观 Φ 3 或 Φ 5 三叶草形 比表面积 米 2/克 > 220 孔容 毫升 /克 ≥ 平均压碎强度 牛顿 /厘米 > 120 堆积密度 克 /毫米 ~ 3.脱硫溶剂 MDEA 表 1— 4 脱硫溶剂 MEDA 特性 名称 甲基二乙醇胺 代号 JH12 比重 (d420) ~ 沸点 ℃ 253~255 粘度 外观 物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 操作规程 制硫燃烧炉操作规程 工艺操作法 1)气风比的调节是硫磺装置生产的关键,它取决于酸气的组成。 若酸气中可燃气体含量高,则风比就大,若酸气中硫化氢含量高,气风比也大;反之,气风比就小。 若酸气来量平稳且组分稳定,投比值时则参考反 10 202 出口( H2S+COS) /SO2=2: 1来调节比值器的比值,找一个较合适的比值参数。 2)遇到如下情况时气风比的调节: (1)当酸气来量波动较大或组分变化大时,不能投用比率控制器,要单独用酸气、空气流量表调节。 并且及时联系调度、重油加氢、加氢裂解、第一加氢、第二加氢、第二催化、二化甲醇中的有关单位,查明原因,由调度通知存在问题的单位稳定操作或将酸气自行放火炬。 (2)酸气流量表失灵,根据化验分析数据,单独用空气进炉调节阀来调节青岛科技大学本科毕业实习与设计 15 空气进炉量。 (3)空气流量有失灵,根据化验分析数据,单独用酸气流量表,空气用进炉调节阀遥控调节。 (4)空气进炉调节阀失灵,改空气走付线进炉。 (5)比值器失灵,单独用酸气、空气流量表调节。 (6)若仪表全部失灵,改为现场阀门操作。 (7)风机入口调节阀失灵,改现场手动调节。 3)调节原则 (1)用仪表进行操作,以第二转反应器出口过程气(( H2S+COS) /SO2=2: 1)为依据。 (2)若仪表全部失灵,则用现场阀门手动操作,调节依据同( 3a)。 10 201 炉膛温度控制。 1)操作原则 (1)在正常生产情况下,炉膛温度控制 ≥ 1400 摄示度。 (2)若炉膛超温,注氮气或 蒸汽降温, 但要注意:在 蒸汽进炉前,要先把冷凝水排净。 (3)在炉膛超温,下降较快或异常波动时,要及时查找原因,及时采取措施,以保证炉 10 102 正常运行。 2)炉 10 102 炉温波动原因及相应调节方法 (1)原料气中硫化氢、烃类、二氧化碳、氮气等物质含量的变化 ,会造成炉温的波动 ,此时要根据分析数据调节气风比。 (2)原料气量的变化会造成炉温的波动 ,此时要用仪表自动调节空气进炉量。 (3)气风比的变化会造成炉温的波动 ,要及时根据原料气量或炉温的变化,二出 SO COS、 H2S 进行分析,及时调节气风比。 (4)原料气含水,胺量的变化,会造成炉温的波动,若大幅度带水胺物质,会使炉温急剧下降。 司炉操作员应加强气水分离器脱液,并及时送走容 101中的积液。 (5)炉膛温度指示失灵,及时联系仪表维修。 10 202 液位、蒸汽、出口温度调节。 青岛科技大学本科毕业实习与设计 16 1)液面控制:正常时应保持液位在 5070%的位置上,定期排污每班排一次,并做好连续排污。 废锅炉面波动的原因及相应的调节方法: (1)脱氧水压力突然变小,液面降低。 及时联系动力车间,提高脱氧水的压力。 (2)脱氧水中断,液面急剧下降。 迅速联系动力车间,立即供水否则按紧急 停工处理。 (3)加不上液面。 检查排污阀是否关紧,检查连续排阀是否开的过大。 根据出口温度及系统压力的变化分析炉管或其他部位是否有泄露。 (4)蒸汽管网压力不稳,造成液面突高突低。 联系动力车间管网进行调整。 (5)仪表失灵,改手动上水,联系仪表修理。 (6)调节阀失灵,改副线上水,联系仪表修理。 2)蒸汽泄放影响因素及相应的调节方法 : (1)因管网压力高,蒸汽泄放不出,联系动力车间管网班调整蒸汽管网的压力。 (2)调节阀失灵,蒸汽泄放不出,改走副线,联系仪表修理。 (3)仪表失灵,蒸汽泄放不出,改为手动,联系 仪表修理。 3)出口温度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调节方法: (1)炉 10 201 炉膛温度升高时,炉 10 202 出口温度升高,联系有关单位,查明炉 10 201 炉膛温度升高的原因,稳定操作,若因带烃过多,可分别对原料来源查对。 核实并及时调整。 (2)无液面,出口温度突高,按紧急停工处理,切不可立即加水,以防锅炉爆炸。 (3)液面突低,出口温度突高,及时调整液位,保证在 5070%。 (容 101) 按时巡检,检查酸气带水情况,在液位达 80%时应及时由泵 201抽出酸性水打至重油双塔。 禁止将酸性水排 入地漏,液位计必须畅通好用,否则应及时处理, 101/ 机 201 的操作 1)硫磺装置有三台离心鼓风机,机 101/ 机 201,入口处各有一台调青岛科技大学本科毕业实习与设计 17 节阀( PIC105/ 3),控制风机入口风量。 2)调节器 PIC105/ PIC105/2 接收来至变送器 PIC104 的信号,PIC105/3 接收来至变送器 PIC204的信号。 3)调节器 PIC10 PIC204 通过俩个转换开关 HS104/ HS104/2 分别控制调节阀 PIC10 PIC204。 4) HS104/ HS104/2 的开关位置 : 开关位置 0 1 阀位 停用 调节 5)机 101/ 机 201出口压力控制指标≥。 6)正常生产过程中,用 PIC105/ 3及 PIC10 PIC204 控制风机出口压力。 在酸气来量较低时 ,硫磺回收装置只能开一套装置进行生产 ,另一套装置可注氮气保护 ,并给拌热保温 ,当炉 101或炉 201 注入氮气后 ,要按时 巡检 ,检查氮气压力是否正常 ,检查捕 103或捕 203出口压力 ,并有压力控制在 ,严禁超压 ,并做 好记录 . 风机操作法 1)检修后首先检查风机、电机的各个部件是否齐全,各固件是否有松动现象。 2)检查轴承座内是否填充好润滑油,油脂是否正确。 3)检查电源接线是否安全正确,仪表设施是否齐全。 4)用手盘车 23圈,检查有无阻塞现象。 5)点试电机,检查旋转方向是否正确,同时注意风机内部的声音是否正常。 1)在室内将入口调节阀开到适合开度,全关出口阀和放空阀。 2)启动电机,注意启动中的振动,声音是否正常。 3)尽快打开风机放空阀,并注意风机在 60 m3/min 以下时会引风机不正常的振动和冲击,因此,应尽快开大放空阀避免风机长时间在此状态运转。 4)运转正常后,逐渐打开出口阀,关小放空阀,直到风量达到工艺要求为止。 1)达到正常转速后,检查轴承温度及有无泄。 2)注意风机内部声音,振动有无异常。 3)检查电机负荷状态有无异常。 青岛科技大学本科毕业实习与设计 18 4)运转正常中的检查 5)按时记录风压,风量及轴承温度、电力消耗等,注意出口压力 ≤。 6)运转中要注意记录声音及振动情况。 7)轴承部位的全振幅应小于 以下,超出时应立即停机检查。 注意事项 1)打开放空阀 ,关闭出口阀 . 2)切断电机电源 . 3)注意停止运转时 ,风机有无异常声音 . 4)注意从切断电源到安全停止的时间风机是否正常 . 5)在长期停机时 ,要注意防腐、防湿、防尘、润滑更换和盘车。 1)按风机的启动操作法启动备用风机。 2)待备用风机运转正常后,最好俩人协作操作,慢慢开备用风机的出口阀,并慢慢关备用风机的放空阀,在保证风机的出口压力、流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同时慢慢关要停风机的出口阀,并慢慢开要停风机的放空阀。 3)直到风量、风压达到工艺要求为止,关闭要停风机的出口 阀。 4)按停风机操作法,停下要停的风机。 制硫反应器操作规程 工艺操作法 与 SO2在反应器中内,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气态硫,由于使用的催化剂不同,床温度的控制也不同,本装置采用 LS811 催化剂,通过调节高温掺合阀来控制床层温度。 反一 10 2, 1床层温度控制在 300~320 度(以中部为准),反一 10 202床层温度控制在 230~250 度(以中部为准)。 控制好床层温度是提高转化率的重要手段。 1)影响反应器温度的因素 (1) 炉 10 201 炉膛温度变化 (2) 高 温掺合阀开度的大小 (3) 催化剂活性降低,温升变小,有机硫水解下降,转化率降低。 (4) 产生负荷的高低。 青岛科技大学本科毕业实习与设计 19 2)针对以上因素采取的对应措施 (1) 联系司炉,调整操作,或调节冷却器液位,使冷却器出口温度在指示内。 (2) 调节掺合阀开度,保证床层温度在指示范围内。 (3) 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催化剂进行复活。 (4) 调整装置产生的负荷,使其在允许范围内。 1)液面控制 冷凝冷却器出口温度在工艺指标之内的情况下,液面应保持在 5070%位置上。 影响液面的因素及相应的调节方法: (1)脱氧水压力突变或中断,联系锅炉,提高脱氧水压力或及时供水。 (2)仪表失灵,改手动上水,联系仪表维修。 (3)调节阀失灵,改付线上水,联系仪表维修调节阀。 (4)固定期排污阀未关,或管束泄露,或脱氧水压力低,致使上水调节阀全开,但加不上液面。 相应的调节方法:检查定期排污阀是否关闭;检查管束有无泄露,查明原因,停工补焊;如因脱样水压力低加不上水,可联系调度、动力等有关单位,使压力回升至正常。 2)出口温度 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冷 10冷 10冷 20冷 202 出口温度控制在160177。 10oC。 冷 10冷 203出口温度控制在 130177。 5oC。 影响出口温度的因素及相应的调节方法: (1)冷凝器管束堵塞。 放掉壳程内脱氧水,加大壳程蒸汽,使堵塞的硫磺熔化。 (2)捕集器堵塞(包括液硫出口阀、丝网等)。 可加大夹套和丝网拌热盘管蒸汽量,使之堵塞硫磺熔化。 (可适当打开疏水器前的排凝阀),另一方面,提高入口气体的温度,方法同 a)。 确定是丝网堵塞时,若提高拌热无效时,应将捕集器内液硫排掉,用钢筋自捕集器排污口由上而下通至捕集器下部丝网,若前述方法都不见效,需停工进行处理。 青岛科技大学本科毕业实习与设计 20 (3)反应器床层堵塞会使系 统压力升高。 若因积硫使床层堵塞,可适当提高反应器入口温度,并加强排污。 若因积碳使床层堵塞,要根据堵塞情况,决定是否停工进行反应器床层上部的撇顶。 (4)尾气线堵塞会使系统的压力升高,此时应开大拌热线蒸汽量,使硫磺熔化,并加强捕 104及尾气线上各低点排污。 堵塞较严重时,需停工处理。 (5)尾气装置系统压力升高,此时应先将尾气从还原炉后放空,及时找出尾气装置压力升高的原因,进行处理。 (6)液硫线堵塞,此时应先将液硫线拌热加大,然后用锤击可能会堵塞的部位,若以上方法无效,应停工处理。 (7)液硫储罐密封时,放 空管弯头或储罐满。 查明原因,弄通放空阀或将储罐内已满的液硫处理掉。 随着生产周期的延长或原料组分大幅度变化时,催化剂表面会积累大量的硫、塌及硫酸盐等物质,这些物质能使催化剂下降,严重影响硫化氢转化率。 因此,催化剂必须再生。 1)催化剂活性下降的现象: (1)床层温升变小。 (2)反应器床层阻力增大。 (3)转化率下降,特别是有机硫水解率明显下降。 2)催化剂再生步骤: (1)热浸泡:将反应器入口按 2030 oC/h 升温,反 10反 201 床层控制在 350370 oC,反 10反 202床层控制在 300330 oC恒温 24小时,以除去放映器床层的积硫。 (2)硫酸盐还原 调节( H2S+COS) /SO2 的比值为 34/1,俩个反应床层分别控制在 350370oC和 300330oC,恒温 2。年产3万吨硫磺车间工艺设计
相关推荐
生产的平稳操作较为有利。 通常氧气氧化法的生产成本比空气氧化法低 10%左右。 沈阳化工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2 工艺概述 ~7~ 由于氧气氧化法比空气氧化法有明显的优越性,因此目前世界上的环氧乙烷生产装置普遍采用氧气氧化法。 本设计数据均参考乙烯直接氧化法。 综上所述,本设计采用乙烯直接氧化法。 环氧乙烷的生产原理 氧化反应原理 乙烯氧化过程
是一填料塔,塔顶操作温度 ℃ ,操作压力 ( G),塔底操作温度 ℃ ,操作压力 ( G),在共沸塔内,残留的水分和部分二氯甲烷以共沸物形式从塔顶蒸出(为保证二氯甲烷产品含水量足够的低,约须蒸出进料的 35%),经二氯甲烷共沸塔顶冷凝器冷却至 34℃ ,冷凝为液体,返回到二氯甲烷碱洗分层器。 塔底排出液 (二氯甲烷产品 )经二氯甲烷共沸塔底 出料冷却器冷却至 35℃ 冷却后进入二氯甲烷成品检测槽
,不至于使塔体温差变化太大而造成金属热应力变化而产生急骤变形,缩短焦炭塔的使用寿命。 10油气循环预热的目的。 答:使油气在预热塔内流动起来,达到加快预热的效果。 10换塔的目的。 答:维持生产上的连续性。 10换换四通阀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A、应确定好四通阀的转动方向。 B、切换过程中注意转油线压力变化,一旦憋压应迅速切至老塔,紧急情况 Three, :DR。 AWxPS14 下切至放空塔
湿法制粒时的质量: m=*。 ⑧ 故造粒时需要的水以及粘合剂的总质量为: m=2020kg ⑨ 需要原辅料的总质量为: **=1248kg。 计算结果(以日产量为准) 见下图 1200 1224. 原料 湿法制粒 烘干 整粒 、 总混 充填 、抛光 内包 外包 成品 1200 损耗 水汽 损耗 损耗 5 损耗 5 辅料水 2020 损耗 13 11 2020年感冒清系列药品开始在我国市场逐渐出现
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12 工程概况 周边环境 XXXX 有限公司位于濮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西南部,距濮阳市中心约 5km。 厂区西边 1km 为濮阳职业技术学院,东边与化工厂紧临,北边 2km 为濮阳世锦植物园,南边 3km 为濮阳污水处理厂,厂区四周没有居民区。 详见附图 1 工 程厂址位置及城市规划图。 总图及平面布置 新建工程位于厂区中北部,厂区的西南角为化机浆车间
- NH3 C NC- CH2 OH NC- CH2 COOH C HOOC- CH2 OH HOOC- CH2 COOH + HCN - 2HCl + 4H2O - NH3 黄石理工学院 毕业论文 5 氮源和营养盐,将培养基液在 45~50℃ 下送入发酵室内装入浅底的铝盘或不锈钢盘中,干孢子接入黑曲霉干孢,发酵;过滤掉菌丝后将发酵液中和、酸解、净化、浓缩、结晶等后处理而得柠檬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