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题库共12套(含答案)内容摘要:
5)邻里团结; 1什么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 的指导思想。 P50 答: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1职业道德具有哪些基本特点。 P75 答:(一)在范围 和对象上,职业道德具有鲜明的专业性和对象的特定性; (二)在内容和结构上,职业道德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继承性; (三)在形式上和方法上,职业道德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 (四)在实现方式上,职业道德具有自觉性和实践性; 1创新的特征有哪些。 P231 答:( 1)创造性;( 2)高价值性;( 3)风险性;( 4)动态性;( 5)快速性; 1决策者如何尽心科学决策。 P328 答:( 1)决策者要知识广博。 ( 2)决策者要善于观察事物;( 3)决策者要敏于判断;( 4)巧于整合; 什么是知识经济。 P243 答:知识经济是一 种以信息技术和最新科技为支撑、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主要基础、以知识作为主要资产形式的经济形态。 2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 P243— 246 答:主要体现在: (一)知识经济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经济; (二)知识成为核心生产要素; (三)知识经济时代的效率标准是知识生产率; (四)管理的重点在于努力发挥人的创造力; (五)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六)更新知识经济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2为什么知识经济的实质是创新。 P246—— 247 答:因为: (一)创新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源泉 ; (二)创新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 (三)知识经济是创新经济; 2导致创新的问题通常是怎样产生的。 P252 答:导致创新的问题通常有两个主要触发点即“好奇”与“质疑”。 ( 1)问题来源于好奇心;( 2)问题来源于怀疑精神; 2如何培养和提高生疑问题的能力。 P256— 261 答:( 1)培养好奇心、寻找原因;( 2)寻找规律、力求简单;( 3)琐事中蕴涵着创新;( 4)摆脱习惯思维的束缚;( 5)提不出问题怎么办; 2想象有哪些形式。 P272 答:( 1)再现性想象;( 2)创造性想象; 2创造性思维 有哪些形式。 P30 304 答:按照思维的内容和由来分:( 1)逻辑思维;( 2)形象思维;( 3)灵感思维; 按思维过程的形式特点分:( 1)发散式思维( 2)收敛式思维; 我国学者和日本学者合著的《跨世纪的思维方式:打破现状思维的七项原则》一书将发散式思维和收敛式思维作了整合,提出“展开 —— 整合式思维方式”包括:( 1)逻辑思维( 2)形象思维( 3)灵感思维( 4)发散式思维( 5)收敛式思维; 2理论创新的实质和关键各是什么。 P334 答;理论创新的实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创新的关键是面对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 和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的挑战,要勇于和善于探索。 2理论创新的原则、特征和作用各有哪些。 P342— 351 答:理论创新的原则有:( 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先进性原则;( 4)实践性原则;( 5)系统性原则;( 6)开放性原则; 理论创新的特征:( 1)继承性;( 2)斗争性;( 3)时代性;( 4)加速性;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教程》题库三(含答案) 一、什么是道德。 它由哪些要素构成。 有哪些特点。 其作用方式是怎样的。 答 :(一)道德是指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和形成的,依据社会舆论 、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教育力量维系,以善恶荣辱为标准,评价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态度和行为,它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二)科学研究的成果表明:道德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构成。 (三)道德具有如下特点: 道德是一个历史范畴。 道德对社会经济具有能动的推动作用。 道德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道德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道德具有多层次性。 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四)道德的作用方式:。 量规范人的行为。 二、什么是公德。 它的内容有哪些。 答 :(一)社会公德是指一个社会全体成员为了维护社会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与环境,而要共同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和要求。 (二)公德的内容包括: 文明礼貌:表现为卫生整洁,仪表文明,仪态优美,举止文明,谈吐礼貌,语言文明,遵守礼仪,行为文明。 助人为乐:要有善良的动机出发点;要有实实在在的结果和行为;要长期积累,形成自觉的行为,不能把助人理解为一时一刻的的冲动;为乐有多种多样的形式。 3.爱护公物:公物包括国家财 产,自然资源和环境,历史文物。 4.保护环境:观念到位,行为习惯,绿化美化。 5.遵纪守法:知法,懂法,守法,护法 三、什么是职业道德。 它有哪些特点。 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一)所谓职业道德就是适应各种职业的要求而必然产生的道德规范,是社会占主导地位的道德或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它包括职业观念、职业情感、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良心和职业作风等。 (二)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在范围和对象上,职业道德 具有鲜明的专业性和对象的特定性。 2.在内容和结构上,职业道德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继承性。 3.在形式上和方法上,职业道德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 4.在实现方式上,职业道德具有自觉性和实践性。 (三)职业道德的内容 1.爱岗敬业 2.诚实守信 3.办事公道 4.服务群众 5.奉献社会 四、联系实际谈谈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和特点。 答:(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可分为调节功能和促进功能。 1.教师道德的调节功能。 ( 1)调节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 ( 2)调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 3)调节教师与其他方面的人际关系。 2.教师道 德对社会文明的促进功能。 教育有两种职能,一是生产职能,一是政治职能,即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生产经验和生产技能,也要向他们传授社会的道德规范。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教师职业道德意识的自觉性。 2.教师职业道德的示范性。 3.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性。 老师职业道德的影响是在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不仅影响到学生的今天,而且影响到学生的明天,以至影响到一辈子。 这就是百年树人的长期性、深远性、潜在性。 五、简述科技创新的概念、特征及其一般过程。 答:(一)所谓科技创新是人 们根据生产实践和自然科学原理所创造和发明的全新的各种生产、生活的技能与手段,是一个特定区域内以前从未出现的技术形态。 (二)科技创新的基本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创性。 自主性。 开放性。 科技创新的加速性。 科技创新的高风险性。 现代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一体性。 科技创新的实践性。 (三)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的过程。 新思想的产生。 新思想的产生是科技创新的萌芽。 在新思想的指引下,科技创新活动便随之展开。 基础科学。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活动真正的开始。 应用科学。 应用研 究是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对基础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具体研究,从而使其从基础科学转化为科技形态的过程,是一个由抽象的理论阶段向现实的实践转型的过程。 设计过程。 设计试制是把应用研究的成果运用到企业的生产线之前的一个小规模测试阶段,是由研究到实际生产的一个必要历程。 制造(生产)阶段。 生产阶段既是科技创新的目标之一,也是对其进行进一步检验的手段。 科技产品销售。 能够使具有高新科技含量的产品销售出去,才能使科技创新的价值得到真正的实现。 六、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答(一)加速转变观念, 明确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 一以基础研究投入为先导,保证科技创新 二以科研成果转化为支点,推进科技创新 三以核心技术研究为根本,支撑科技创新 (二)加强人才建设,奠定科技创新的坚实基础(培养、引进、管理) 一是从培养出发,培育标新立异的各类人才 二是从引进出发,壮大科技创新的人才队伍 江都诚德钢管厂一直重视人才的引进,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利润。 三是从管理出发,发挥创新人才的最大效用 江都诚德钢管厂完善管理,利用各种机制发挥创新人才的最大效用: 报酬激励 文化激励 组织激励 工作激励 (三)加大企业 创新,开辟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 一要增强科技创新的坚定信念 二要增强企业研发的投入力度 三要增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四)加快体制完善,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 一是落实财税政策,激励企业的科技创新 二是加强政府采购,促进企业的科技创新 三是发展创新文化,培育社会的创新精神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教程》题库四(含答案) 1 简述道德的含义。 答:我们通常所说的道德是指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依据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教育力量维系,以善恶、荣辱为标准,评价人与人、人与社会间关系的态度 和行为,它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道德有三层含义:(一)道德是由一定社会关系所决定的思想关系; (二)道德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三)道德是社会中各种道德现象的总和。 1教师为什么要热爱学生及怎样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应该这样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志向、抱负)护学生,保护学生,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2理论创新的作用: (一)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 (二)理论创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指导作用; (三)理论创新对人类文化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四)理论创新增强了人类的认知能力; 案例分析 一位学生在班里丢失了 10 元钱,班主任气不打一处来,让全班 32 名学生投票选“贼”,结果有两名学生入选。 当两名学生要求拿出证据来,教师举起手中的选票说:“这就是证据。 ” 讨论:班主任的做法对不对。 为什么。 今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怎么做。 答:班主任的做法是不对的。 该班主任对于“班级里学生丢 10 元钱”事件,采取学生投票选“贼 ”的办法,并以此作为证据来处理。 这是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不仅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违反了教育法律法规,不仅给学生造成心灵上的伤害,也有悖于教师的职业形象。 今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做到:一、教师要模范遵守宪法及其他各项法律法规,坚持德法并重,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完全符合法制的要求和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二、教师要学法、知法、懂法,自觉增强法律意识,全面履行教师的义务和正确行使教师的权利,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学校、学生和自己的合法权益。 2020 年 2 月,美国一所中学 28。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题库共12套(含答案)
相关推荐
交往及其与日、新罗等国文化的互动融会。 通过完成“读图学史”栏目,掌握从图片中解读历史信息的方法;通过讨论分析“唐朝丝绸之路全盛的原因”,学习多角度观察和分析历史事物。 认识到采取宽容开放的政策 推动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国家和地域能够在差别中共同 发 ,并相互吸收,以便在全球意识下多元化文化发展。 1 课时 10 灿烂的文学艺术 知道李白、杜甫、王维的诗坛地 位;知道欧阳询
结合 班级中思想基础和学习都比较差的学生。 通常表现为精力旺盛而又学不进去,思想活跃而又任性好动,对班集体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有一定影响。 在教育转化这部分学生时,我从建立和培养感情入手,亲近他、关心他、了解他,努力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如在班级活动中,象打扫卫生、主动抬水,拾到东西主动上缴,积极参加校运会入场式等等,都及时表扬,使这些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极少获得 表扬,久而久之
德里 ; 加尔各答 是麻纺织工业中 心和 钢铁 工业中心; 孟买 是棉纺织工业中心; 班加罗尔 是印度的 “ 硅谷 ”。 第四节 俄罗斯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位于亚欧大陆北部,地跨 亚、欧 两大洲,领土大部分处于 北温 带,以 温带大陆性 气候为主,气候特征是冬季 长而寒冷 ,夏季 短而温暖。 大部分地区地形比较平坦,地形以 平原和高原 为主,以山脉河流为界自西向东分别是 东欧
所给的 ㎡和 ㎡都是带有迷惑性,实际无用。 正确答案就是 ㎡ . [ ] mm. a、 60 b、 90 c、 120 d、 180 答案: c 分析:梁和板搁置在墙上,应满足规范规定的搁置长度。 板的搁置长度不小于 120mm,梁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与梁高有关 [ ] 的材料,作为饰面装修构造类 型的命名。 a、基层 b、结构构件 c、骨架 d、最外表面 答案: d 分析
行了学习,由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和老职工予以讲解,让每个试车人员熟悉和掌握各项试车步骤。 事故 应急 处理预案已经制定并落实。 为能 预防和及时 、 有效处理 试车过程中 的突发事件 ,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组织各个试车人员,预案中涉及的应急救援体系领导和 实施救援 人员进行了学习, 通过 学习使 各 相关 人员熟悉了 应急 救援程序,明确了职责和分工。 (五) 保 运工作 保运的范围
)定向失效模式。 (5)关键件的加倍 (或冗余 )。 (6)自动监控。 (7)可重编程序控制系统中安全功能的保护。 安全防护装置必须满足与其保护功能相适应的安全技术要求,其基 14 本安全要求如下: (1)结构的形式和布局设计合理,具有切实的保护功能,以确保人体不受到伤害。 (2)结构耍坚固耐用,不易损坏;安装可靠,不易拆卸。 (3)装置表面应光滑、无尖棱利角,不增加任何附加危险,不应成为新的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