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气管道的危险性分析及对策措施研究-安全工程课程设计内容摘要:
长期冲刷,管道附近土层的运移等都可能直接导致管线失效。 管道上方车辆活动过频,或大型的地面设施使得管道负载过重造成失效。 第三方破坏因素分为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评价:最小埋深因素、活动水平、管道地上设备因素、公众教育因素、线路状况、巡线状况。 ① 最小埋深因素 对于某段管线来说,其最大的潜在危害就是最小深度的覆盖层,而不考虑别处的深度如何,故不采用平均深度去衡量整条管道。 对于陆上管道最小埋深,当有涂层或钢套管时,相当于增加埋深,减小第三方破坏。 ② 活动水平 活动水平是指人在管道 附近的活动状况,如建设活动、铁路及公路的状况、附近有无埋地设施等。 调查表明,活动水平与第三方破坏的潜在危险有密切的关系,活动水平越高,则第三方破坏性越大。 ③ 管道地上设备 线路上的地上设备,如干线截断阀等,有时会被车辆破坏或被过往行人有意无意地破坏,都是造成第三方破坏的因素。 ④ 公众教育因素 第 l 等级(大):在附近居民对“管道法”及管道常识的认识良好,经常发生附近居民故意破坏管道情况; 第 2 等级(中等):附近居民对“管道法”及管道常识的认识较好,附近居民曾有故意破坏管道情况发生; 第 3 等级(小):附 近居民对“管道法”及管道常识的认识良好,无附近居民故意破坏管道情况发生 ⑤ 线路状况 线路状况是指沿线的标志是否清晰,以便第三方能清楚地知道管道的位置,引起注意,防止破坏管道。 第 1 等级(很大):管道沿线无标记; 第 2 等级(较大):并非全部标志清楚,穿越点标志不全; 第 3 等级(较小):标志清楚,但并非从各个角度都能看见(包括空中),在铁路、公路、沟渠、河流 穿越点均有明确标志; 第 4 等级(很小):标志清楚,且从空中(巡线直升飞机)和地面的不同角度、方向均能看清,在铁路、公路、沟渠、河流穿越点均有 明确标志 ⑥ 巡线状况 线路状况按以下两方面划分等级:巡线频率和巡线员工素质。 1)巡线频率 第 l 等级(很大):无巡线;第 2 等级(大):每月少于 1 次; 10 第 3 等级(较大):每月少于 4 次 大于 1 次; 第 4 等级(中等):每周巡线 1 次; 第 5 等级(较小):每周巡线 3 次; 第 6 等级(小):每周巡线 5 次; 第 7 等级(很小):每日巡线。 2)巡线员工素质 第 1 等级(大):巡线员工无巡线经验或未经上岗培训; 第 2 等级(小):巡线员工经验充足,经过岗前培训,责任心强 另外,自然灾害也是第三方破坏,自然灾害的发生均直接对管道的破坏基本上都是毁坏性的。 一旦自然灾害发生,都可能导输气管道损坏,引发火灾,喷射物引起破坏等大型事故,不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严重污染环境。 因此要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测,并做好防备。 自然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雷电、地震、滑坡、地面沉降洪水、台风和土地沙化水土流失。 这些因素都不能在临时在预防,我们只能通过长久做好预防的措施来避免或是减小损失。 11 管道危险性 PHA 分析 因为本文研究为管道危险性分析及应对措施,所以选择使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PHA)来对管道系统进行危险性分析。 21. 管道危险性 PHA 分析 危险、有害因素 触发事件 现象 形成事故原因 事故模式 事故后果 事故等级 措施 输气管道发生穿孔或破裂 严重腐蚀 内腐蚀 土壤腐蚀 措施失效 水互相反应发生腐蚀 细菌互相催化引起腐蚀 外土壤含金属盐较多,构成原电池引起电化学腐蚀 引起有毒害液体气体发生泄漏,严重时发生爆 炸 财产损失,人员伤亡,造成严重经济损害 III 1. 对管道的阴极保护的效果进行定期检查,防止出现时效的情况;并对管线环境中埋设腐蚀片,对管线的外腐蚀状况进行分析,对防腐层进行定期的检测、分析和维护 2. 改善内输物质脱水工艺提高脱水质量,并可加缓蚀剂;对脱水与缓蚀剂实际效果进行定期检测与分析,根据管内管线实际情况并选择合适类型的清管器进行定期清管 12 危险、有害因素 触发事件 现象 形成事故原因 事故模式 事故后果 事故等级 措施 输气管道发生穿孔或破裂 管材存在缺陷 初始就存在缺陷 施工存在缺陷 时质量差 时出现不当问题 选择不当 机械性能差 时出现气孔、夹渣、未焊透以及未融合等现象 引起有毒害液体气体发生泄漏,严重时发生爆炸 财产损失,人员伤亡,造成严重经济损害 III 量过硬的管材 材时使用专用交通工具 工环境以及工程要求等合理选择管材 得当处理管材,让技术熟练工处理管材焊接等问题 13 危险、有害因素 触发事件 现 象 形成事故原因 事故模式 事故后果 事故等级 措施 输气管道发生穿孔或破裂 第三方破坏 破坏因素 环境破坏因素 深埋深度不够 活动水平不定 地上设备发生意外 教育因素缺失 状况不理想 巡视出现问题 各种不可抵挡以及预测的自然灾害 引起有毒害液体气体发生泄漏,严重时发生爆炸 财产损失,人员伤亡,造成严重经济损害 III 对管道及管道标志物进行定期检测 ,保证管道正常运行和管道上面的标志清晰明了;加强力度制止管道上方的违章建筑和违章施工;提高巡线的频率和周边居民的法律意识。 14 事故树简介 概述 事故树分析 法( Accident Tree Analysis,简称 ATA)起源于 故障树分析法 (简称 FTA)。 它从一个可能的事故(顶事件)开始,自上而下、一层一层地寻找顶事件的直接原因事件和间接原因事件,知道基本原因事件(基本事件),并用逻辑图把这些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表达出来 [7]。 它 是 安全系统工程 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它能对各种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辨识和评价,不仅能分析出事故的直接原因 ,而且能深入地揭示出事故的潜在原因。 用它描述事故的因果关系直观、明了,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既可定性分析,又可定量分析。 事故树分析法直观性强,灵活性好,不仅可反映系统内的事故因素关系,而且能反映出系统外部因素环境因素和人为差错等的影响。 不仅可以分析某些事故对系统的影响,还可以对导致这些事故的特殊原因进行分析。 分析的过程,是对系统深入认识的过程,它要求分析人员要把握系统的内在联系,弄清各种潜在因素对故障发生影响的途径和程度,以便在分析过程中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系统可靠性 [13]。 事故树的基 本程序 事故树是根据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或已经发生的事故所提供的信息,去寻找同事故发生有关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地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事故树一般可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在具体分析过程中,分析人员可根据实际条件或资料的掌握程度选取其中若干步。 ①准备阶段 ②编制事故树 ③事故树定性分析 ④事故树定量分析 ⑤事故树分析的结果总结与应用 事故树分析法的分析程序 事故树分析虽然根据对象系统的性质、分析目的的不同,分析的程序也不同。 但是,一般都有下面的十个基本程序。 有时,使用者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和要求,来确定分析 程序。 要求要确实了解系统情况,包括工作程序、各种重要参数、作 业情况。 必要时画出工艺流程图和布置图。 要求在过去事故实例、有关事故统计基础上,尽量广泛地调查 所能预想到的事故,即包括已发生的事故和可能发生的事故。 所谓顶上事件,就是我们所要分析的对象事件。 分析系 统发生事故的损失和频率大小,从中找出后果严重,且较容易发生的事故,作为分析的顶上事件。 根据以往的事故记录和同类系统的事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求出事故 发生的概率 (或频率 ),然后根据这一事故的严重程度,确定我们要控制的事故发生概率的目标值。 15。 调查与事故有关的所有原因事件和各种因素,包括设备故障、机械故障、操作者的失误、管理和指挥错误、环境因素等等,尽量详细查清原因和影响。 根据上述资料,从顶上事件起进行演绎分析,一级一级地找 出所有直接原因事件,直到所要分析的深度,按照其逻辑关系,画出事故树。 根据事故树结构进行化简,求出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确定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排序。 首先根据所调查的情况和资料,确定所有原因事件的发生概率,并标在事故树上。 根据这些基本数据,求出顶上事件 (事故 )发生概率。 要根据可维修系统和不可维修系统分别考虑。 对可维修系统,把求出的概率与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的概率进行比较,如果二者不符,则必须重新研究,看原因事件是否齐全,事故树逻辑关系是否清楚,基本原因事件的数值是否设定得过高或过低等等。 对不可维修系统,求出顶上事件发生概率即可。 定量分析包括下列三个方面的内容: 1) 当 事故发生概率超过预定的目标值时,要研究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所有可能途径,可从最小割集着手,从中选出最佳方案。 2) 求各基本原因事件的临界重要度系数,从而对需要治理的原因事件按临界重要度系数大小进行排队,或编出安全检查表,以求加强人为控制。 事故树分析方法原则上是这 10 个步骤。 但在具体分析时,可以根据分析的目的、投入人力物力的多少、人的分析能力的高低、以及对基础数据的掌握程度等,分别进行到不同步骤。 事故树编制注意事项 从编制的事故树中,可以得出如下基本认识: 事故树结构上看,从顶端事件向下有许多层次,层次距离顶端事件越近, 则在那一层上的事件只要一发生,就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其危险性越大而距离顶端事件越远的层次,其危险性相对较小。 “与门”下面所连接的事件必须同时发生才能有输出,因此能起到控制的作用。 而“或门”下面所连接的任何事件只要一发生,都能有输出,因此,“或门”只是一个通道,下面所连接的事件只要一个发生,上一层的事件就会发生,不能起到控制作用,危险性大。 事故树中“或门”越多,危险性就越大。 ,中间事件虽然 距顶端事件近,但其本身并不是独立的因素,而是受到若干原因事件的影响,所以要控制和防止顶端事件的发生,应从基本事件着手采取措施。 “或门”和几个中间事件相连时,任何一个中间事件发生,顶端事件都会发生,因此要特别注意频率高的中间事件。 输气管道危险性事故树的建立 根据事故树顶端事件的确定原则根据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程度,把对系统影响大的灾害或事故作为分析对象,即顶事件。 顶事件是事故树分析的起点和主体。 确定顶事件 16 应针对分析对象的特点,抓住主要的危险事故状态,按照一种事故编制一个树的原 则进行具体分析。 输气管道发生危险事故原因形式主要有两种就是穿孔和开裂。 根据前面的原则,为了把输气管道发生危险事故的原因分析的更加透彻,就选择两种失效形式作为顶端事件,构建两个事故树。 而引起输气管道发生危险事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第三方破坏、腐蚀、管材缺陷和自然灾害等,这些原因中任何一个出现均会导致输气管线出现相关事故。 然后再以这些原因为次顶事件,采用类似方法继续深入分析,直到找到代表各种事故事件的基本事件为止。 表为事故树对应的基本事件列表,图为输气管道失效的事故树示意图。 当然,在进行具体管线分析时可以根据管段实 际情况增加或删除事件。 管道穿孔以及开裂事故树的建立 根据前面分析输气管道失效的原因,以管道穿孔为顶事件建立事故树如下: 图 31 A1 + B1 B2 + C1 C2 + C3 C4 1 2 3 4 17。输气管道的危险性分析及对策措施研究-安全工程课程设计
相关推荐
员工礼貌礼节规范手册序言 ………………………………………………………. ………………………………………2 礼仪概述 …………………………………………………….. 妮恢晃脚硕田矗槽框氮辈边育版奔免惺碘委沤庐么株熬仿况威拙勤私觅九停斑用叶筋肾损酞邹裴宰诸码串 路羊溪馒卫李茂趋鲸社迂茧边掳渤釜轰惟 ⑸ 适度原则 适度原则是要求运用礼仪时,注意技巧,合乎规范,把握分寸,认真得体。 与人交往时
上岗的必须持证上岗,设备操作人员应掌握所操作设备的构造、性能、维护保养和排除一般故障,操作时,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电气设备的电源,应按有关规定架设安装;电气设备均须有良好的接地接零,接地电阻不大于 4Ω ,并装有可靠的漏电保护装置。 所有作业人员,在施工时,应集中思想,加强观察,服从指挥,不得随意离开岗位,发现机械运转有异常,应及时停机检查。 深层搅拌桩机设备现场附近有电力架空线时
件相同情况下经济效益明显。 5 3 如何计算确定 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采区采出率 如何取值。 薄煤层 75% 中厚煤层 80% 厚煤层 85% 3 如何确定 采区上山 的 位置、数目 、断面 和支护形式。 采区上山 的位置有布置在煤层中或底板岩层中,对于煤层群联合布置的采区还有布置在煤层群的上部、中部、下部。 采区上山至少两条,一条运输上山,一条轨道上山,现在要求有三条上山,及专用通风上山
%测试 100 帧信号总的误比特率 [实验报告要求 ] 写出每一实验的设计过程,并总结实验 19 原文已完。 下文为附加论文,如不需要,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 轰燃对建筑室内火灾灭火救援的影响 【摘 要】:在室内轰燃研究理论基础上,简要介绍了轰燃的定义和轰燃判据,并结合建筑火灾实际情况,分析了因轰燃引起的室内火灾中灭火救援难点问题 ,根据轰燃的特点,提出了应对此类火灾的灭火救援对策
................................................ 235 施工辅助系统 ............................................................................................................ 240 盾构区间附属工程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