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20xx年电力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内容摘要:

EEE 的兼容 , 环形网络最长恢复时间应满足通过每个交换机DL/T —20 5 不超过 50ms; 采用 IEC624392020标准要求, 环形网络恢复时间应 为 0ms。 交换机 应支持 IEEE 流量优先 级 控制标准 , 提供流量优先级和动态组播过滤服务 ,应至少支持 4 个优先级队列,具有绝对优先级功能,应能够确保关键应用和时间要求高的信息流优先进行传输。 不应使带有序列标签的 数据 如: SMV、 GOOSE等报文 产生 乱序 现象。 交换机作为 系统 连接的汇集点,应具备实现对于所连接的 设备 时间同步的功能。 ( 1) SNTP: 交换机应支持简单网络时钟 传输协议 ( SNTP) ,传输精度小于 10ms ; ( 2) PTP(可选): 宜 满足 IEEE 15882020网络同步时钟对时 协议,时间同步精度小于 200ns。 应支持以下方式: —— 边界时钟和透明时钟可选; —— 同步模式 peertopeer 或 endtoend可选 , 缺省 peertopeer; —— 同步方式 ,one step 或 two step可选 ,缺省 two step; —— 通信层选择 支持 和 UDP 通信 ; —— 每台交换机至少应 能接入 100个从时钟。 组播 ( 加入离开 时间 ) IPv6 宜支持 IPV6 协议,同时兼容 IPV4 协议。 光接口技术指标要求参见 IEEE。 交换机整机功耗不大于 60W(满负载)。 分不同结构讨论 绝缘要求见表 1。 绝缘试验应在 交换机 可以运行但未通电情况下进行。 经过绝缘 试验后 , 交换机 应仍 能正常工作。 表 1 绝缘要求 试验项目 引用标准 电源 以太网(电)接口 告警 绝缘电阻 , 500 V GB/T 2020 ≥ 20 M? ≥ 20 M? ≥ 20 M? 介质试验 U< 60 V 300 V> U> 60 V GB/T 2020 kV kV kV kV kV 冲击 电 压 试验 U< 60 V 300 V> U> 60 V GB/T 2020 kV kV kV kV kV 注: 保护器件测试过程中不应拆除。 交换机应能承受 GB/T 规定的恒定湿热试验:相对温度为 +40℃177。 2℃,相对湿度为 93%177。 3%,试验持续时间为 48h。 在试验结束前 2h内,测量各导电回路对外露非带电导电部位及外壳之间、电气上无联系的各回路之间的绝缘电阻,其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 ?。 机械性能 要求见表 2。 机械性能试验 应在 交换机 未通电情况下进行。 经过 机械性能 试验后 , 交换机 应 能正常工作 ,性能符合本标准 要求。 表 2 机械性能 要求 试验项目 引用标准 设定参数 试验值 正弦稳态振动 GB/T 2020 位移幅值 7mm 加速度幅值 20mm 15mm 频率范围 2Hz~ 9Hz 9Hz~ 200Hz 200Hz~ 500Hz DL/T —20 6 冲击 GB/T 2020 半正弦脉冲持续时间 11ms 峰值加速度 300m/s2 自由跌落 GB/T 2020 跌落高度 电磁兼容性要求见表 表 4。 电磁兼容性试验应在 交 换机 通电工作情况下进行。 表 3 电磁兼容性要求 试验项目 引用标准 要求 电源 以太网 (电)接口 告警 面板 测量点 静电放电 抗扰度 GB/T 2020 试验后无需人工干预,交换机应能正常工作 - - - 空气放电 kV 接触放电 kV 辐射电磁场 抗扰度 GB/T 2020 试验过程中交换机应工作正常 10/(V/m) 电快速瞬变 脉冲群抗扰度 GB/T 2020 试验过程中交换机应工作正常 kV kV kV - 浪涌(冲击) 抗扰度 GB/T 2020 试验过程中交换机应工作正常 共模 kV 差模 共模 共模 kV 差模 kV -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2020 试验过程中交换机应工作正常 10/V 工频磁场 抗扰度 GB/T 2020 试验过程中交换机应工作正常 短时 1000/(A/m) 稳定 100/(A/m) 阻尼振荡磁场 抗扰度 GB/T 1998 试验过程中交换机应工作正常 30/(A/m) 交流电源暂降、暂时中断抗扰度 GB/T 2020 试验过程中交换机应工作正常 0%, 500ms - - - 阻尼振荡波 抗扰度 GB/T 1998 试验过程中交换机应工作正常 共模 kV 差模 kV 共模 kV 差模 kV - 0Hz~ 150Hz 共模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2020 试验过程中交换机应工作正常 短时 300V( rms) 稳定 30V( rms) - 直流电源暂降、暂时中断抗扰度 GB/T 2020 试验过程中交换机应工作正常 0%, - - - 表 4 交换机在 10m测量距离处的辐射骚扰限制 频率范围 MHz 准峰值限制 dB(μ V/m) 30~ 230 230~ 1000 40 47 注: 在过渡频率处( 230MHz)应采用较低的限制。 当出现环境干扰时,可以采取附加措施。 要求 交换机可以根据用户要求采用前出线或后出线方式,现场安装宜采用后出线方式,为便于安装和运行维护,宜在 交换机前后 面板设置 指示灯。 应采用端子式接线方式。 DL/T —20 7 为便于安装,在变电站内应用 的 交换机采用 19” 机箱,高度采用 1U 的整数倍,深度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其它应用环境交换机暂不做规定。 交换机应具有接地端子 及对应 的标识。 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 GB 42082020《 外壳防护等级( IP代码) 》 中 IP30要求 ,户外使用的交换机应符合 GB 42082020《 外壳防护等级( IP代码) 》 中 IP54 要求。 在沿海地区 应 用的交换机应 进行盐雾测试 , 满足 GB/T ( 2)要求。 6 测试方法 测试 环境 条件 a)环境温度: +15℃~ +35℃。 b)相对湿度: 45%~ 75%。 c)大气压力: 86kPa~ 106kPa。 性测试 在 测试环境 条件下,按 中规定的电源参数 允许波动 范围改变交换机的供电电压,交换机 应工作 正常 ,性能指标 应 符合。 测试 按照 GB/T 中规定, 在 低温室温度偏差不大于177。 2℃ 条件下 ,低温室以不超过 1℃/min变化率降温,待温度达到 ,保温 2h,再使交换机连续通电 2h(直流电压为额定值),检查交换机的功能和性能是否正常。 按照 GB/T 中规定, 在 高温室温度偏差不大于177。 2℃ 条件下 ,高温室以不超过 1℃/min变化率升温,待温度达到 ,保温 2h,再使交换机连续通电 2h(直流电压为额定值),检 查交换机的功能和性能是否正常。 按照 YD/T 11412020中第 5章规定,逐项对本标准。 a)测试帧长度分别为( 6 12 25 51 102 1280、 1518)字节; b)测试时间为 30s。 a) 按照 RFC 25441999 中规定, 将交换机所有端口与测试仪相连接 ,见图 1 交换机吞吐量测试图 ; b)配置流量发生器; c)选择测试吞吐量。 图 1 交换机吞吐量测试图 a)测试帧长度分别为( 6 12 25 51 102 1280、 1518)字节; DL/T —20 8 b)测试时间为 30s。 a) 按照 RFC 25441999 中规定, 将交换机任意两个端口与测试仪相连接 ,见图 2 转发速率测试图 ; b)两个端口同时以最大负荷互相发送数据; c)记录不同帧长在不丢帧的情况下的最大转发速率。 图 2 转发速率测试图 测试帧长为 64字节。 a) 按照 RFC 28892020中规定, 将交换机三个端口与测试仪连接 ,分别为 端口 1(测试端口),端口 2(学习端口), 端口 3(监视端口) ,见图 3 地址缓存能力测试图 ; b)配制数据质量分析仪 , 由 端口 1向 端口 2发送带有不同 MAC地址的数据帧, 端口 2接收数据帧; c)增大端口 1向端口 2发送带有不同 MAC地址的数据帧数,直到端口 3接收到数据帧; d)使 端口 3刚好收不到数据帧时, 端口 1发送的数据帧数即为地址缓存能力。 图 3 地址缓存能力测试图 参数设置 1)学习的 地址数目 :不超过地址缓存能力,建议等于地址缓存能力; 2)测试帧长为 64字节。 1) 按照 RFC 28892020中规定, 将交换机三个端口与测试仪连接,分别为 端口 1(测试端口),端口 2(学习端口), 端口 3(监视端口); 2)配制数据质量分析仪由 端口 1以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