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20xx年水玻璃铸造工艺守则总结内容摘要:
1) 熔炼操作 根据钢种的化学成份及中频炉体积容量,计算各种材料的需要量。 先在炉底加入适量的小块炉料,然后用较大块度炉料装满炉子。 装料时,底部应密实。 通水、 通电开始溶化。 按中频炉体的容量、规格,及时调整电容,控制功率因素在 ~ 范围内,可控硅电源功率、电流、频率,按设备操作规程执行。 要及时捣料,防止 “ 搭桥 ”。 炉料下沉后,要及时往炉内加料,捣料和加料时要防止钢水飞溅。 加料时应将炉料预热。 在第一批炉料全部溶化后,及时造渣,以防止钢水吸气和起保温作用。 当炉料全部溶化,钢水量约占炉体容积的 2/3~3/4 时,将钢水温度加热至1550~1570℃ ,扒开炉渣,用脱氧剂脱氧。 然后取炉前分析试样,送化验室进行元素含量分析。 取样后及时造 新渣,并继续进行熔化,这时一般加同种钢号的回炉料,等分析报告。 准确调整化学成分。 根据炉前分析报告,迅速计算所需加材料的数量,预热后加入炉内。 采用复沉淀脱氧,锰铁、硅铁同时也做铁合金补加量,按 加入,同时加入脱氧剂进行预脱氧。 然后加入 100~200g 的除渣剂进行出钢前的终除渣,除渣不得少于三次,以除尽渣为准。 当炉内钢水温度达到有关工艺要求,成分合格,且脱氧除渣情况良好时即可出钢;出钢需进行包内终脱氧。 出完第二包后,取炉后分析试样。 出钢时要及时检查炉衬腐蚀情况, 当确定无问题时,可继续使用;若炉衬侵蚀严重,应倒炉。 每炉要做好原始记录和交接班工作。 4注意事项 熔炼使用的各种材料应符合材料标准,使用时应附有成份报告单;不同成分的料应分类存放,严禁混料。 当化验结果与炉前计算误差大于 1%时不能出钢,应再次取样化验,按第二次分析结果调整分后方能出钢。 出钢时,电源功率应大于 60kW,应有专人控制。 在熔化过程中如发现电源输出功率低、电流较高、仪表指针摆差较大及冷却水温超过 60℃ 时,应停止溶化,待检修好后,在开始熔炼操作。 水电缆漏水、冒烟及电 源控制柜出现异常,应立即停电检修。 脱氧剂用量应小于钢水总量的 %,一次称量按钢水量等份,分别加入炉内及烧包内。 锰铁、硅铁应根据炉前分析结果,按 的公式计算加入量,在脱氧前加入炉内。 若炉后试样分析不合格,浇注的铸件组必须隔离存放,并该炉第 2~3包浇注的铸件组取两个铸件加倍复查,保安铸件由专人取样,炉前工不得取样。 5检查项目 钢水化学成份每炉应进行炉前、炉后分析,分析方法按 GB/T22382《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的规定进行。 检查钢水熔化温度和浇注温度 是否符合工艺要求,每炉测定一次。 检查钢水脱氧情况和除渣次数是否符合规定,检查员随机抽查。 浇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水浇注的工艺要求、操作程序、注意事项和检查项目。 本标准适用于悬挂输送吊架式浇注钢水的操作。 2工艺要求 钢水浇注温度、型壳空冷时间应符合有关工艺规定要求。 钢水浇入型壳,应做到引流准、主流稳、收流慢。 严格挡渣 做到 “ 三同时 ” 即浇包同时烘好、钢水同时合格、型壳焙烧好后才能浇注。 3操作程序 检查吊包架转盘等运转是否灵活,吊钩上是否有杂物,把手是否好用。 当确认各方面合格后,方可准备浇注。 当符合 的规定时,挂上浇包,拉到熔炼前。 将脱氧剂加入浇包内,对准炉嘴接满钢水后,及时投入除渣剂。 将钢水掉送到浇注台上,在 2~3min 时间内扒出除渣剂和钢渣,将交包嘴对准型壳进行浇注。 浇注过程中,包嘴与型壳浇口杯的垂直距离保持在 50~100mm 之间,有关工艺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浇注。 4注意事项 未进行终脱氧的钢水不准浇注。 型壳未焙烧好不准浇注。 浇包未 烘烤好,钢水温度不符合有关工艺规定不准浇注。 浇包的钢渣未除尽不准浇注。 浇注时不准有断流、紊流现象,不许产生溢流及飞溅。 浇注速度依零件大小掌握,注满浇口杯。 浇注过程中改换钢号时,包内剩余钢水要到干净。 严禁将浇包冲得太满,一般不超过浇包容积的 85%。 5检查项目 检查 “ 三同时 ” 执行情况,并做好原始记录。 浇注过程中应抽查钢水浇注温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浇包筑补及烘烤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浇包打筑、修补及烘烤的工艺要求 、操作程序、注意事项和检查项目。 本标准适用于浇包打筑与修补的制作及烘烤的工艺操作。 2工艺要求 2~3mm的钢板焊制,其底部和周围均不钻 φ4mm~φ6mm孔若干个。 浇包筑、补材料配比应符合下表规定。 种类 项目 酸性包 中性包 碱性包 材 石英 石英 粘 水玻 高 高 水玻 镁砂 镁粉 粘 卤料 砂 粉 涂粉 璃 铝砂 铝粉 璃 士粉 水 规格 6 ( 3.35) 270 ( 53) 200 (0.075) D ~ 6 (3.35) 200 (0.075) D ~ 6 ( 3.35) 200 ( 0.0750 200 (0.075) D 1.30 配比(%) 50 30 20 适量 60~65 40~35 适量 50 40 10 6~8 备注 三种筑包材料可任选一种,优先采用中性材料。 浇包烘烤时间:打筑的新包 ≥ ;修补的旧包 ≥ ,浇包应烘烤至暗红色方可使用。 3操作程序 筑补包材料的准备:按 的规定配比,将砂粉置于铁板或容器内配均匀后加入适量的水玻璃拌和均匀备用。 浇包的打筑 先 在浇包内壁上刷一层粘土浆或高铝粉浆,在其底部撤一层 80~90mm 厚配置好的材料,然后捣实。 包低的厚度不小于 60mm。 将筑包材料附贴在包壁及包嘴上,打筑结实,其厚度为 40~50mm。 在打筑修饰好的浇包衬壁上刷上一层涂料,存放在指定的位置备用。 急需使用时也应自然干燥 2h 以上,方能进行烘烤。 浇包的修补 将浇包壁衬损坏的部位认真清理干净,涂刷一层耐火粉浆(酸、中性包)或 卤 水 (碱性包)。 将配好的材料在加适量水玻璃或卤水混配均匀,附在修补处,打实与原包壁衬同时修饰好 ,在修补处涂上一层涂料后备用或直接送至烘烤投入使用。 浇包的烘烤:将筑补好的浇包吊放在专用平板小车上,送至烘包器对准油嘴或煤气嘴,打开控制阀点火按 的规定进行烘烤。 4注意事项 浇包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其两侧吊耳的焊缝是否脱离,有问题要及时修复。 采用煤气烘包时,应先点火后开煤气阀门。 煤气压力低于 时,停止使用,通知有关人员及时处理。 5检查项目 检查浇包烘烤质量,应符合 的规定要求。 若用煤气烘烤应检查煤气压力,控制在 ~ 范围内。 筑炉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 60~500kg 酸性炉衬和中性炉衬中频感应电炉。 筑碱性炉衬按《熔模铸造硅溶胶生产工艺守则》的规定执行。 2工艺要求 筑炉原材料 精制石英砂: 4~ 6~10。 精制石英粉:不小于 140,使用前将硬块破碎成粉状。 高铝砂: 7~9mm、 6~1 10~ 20~ 40~70。 高铝粉: 200,用前过筛出杂物。 耐火粘土:不少于 140,用前过筛出杂物。 工业硼酸: 不大于 ,用前过筛出杂物。 水玻璃:模数 ~,密度 ,不合格适应调整。 石棉绳:直径不小于 φ15mm ,多股编。 石棉布:柔软,厚度不小于 1mm。 坩埚样模(见图 1,表 1) 表 1坩埚尺寸( mm) 尺寸 炉子型号 60kg 150kg 250kg 500kg φA 220 275 320 420 φB 150 220 250 320 φC 170 250 280 360 D 350 520 600 720 3操作程序 准 备好锤子,风镐等捣时工具。 准备好感应器。 用压缩空气(压力 )吹净感应圈上的尘埃。 用 压力的工业水通过感应器内,观察有漏水现象。 将石棉绳用水玻璃浸湿后填在感应圈每匝之间,用小锤轻轻将表面推平。 用混好的泥料环绕感应圈内径均匀地涂上一层,自然干燥 2~4h。 涂抹厚度以均匀覆盖感应圈为止。 泥料干后,将 2~5mm 厚石棉布卷成筒状放入感应器内,下边缘向内壁折卷,然后用弹簧圈胀紧,石棉布的重叠厚不小于 40~60mm。 把厚度为 8~10mm 的石棉布设在感应圈底部凹穴中。 筑补炉材料的配制 筑补炉材料配比应符合表 表 3的规定,其数量炉体大小确定。 表 2 酸性炉衬筑补炉材料配比 ( %) 用途配比( %) 材料 炉体 炉领 补炉 泥料 石英砂 4—— 6 7075 50 50~60 石英砂 6—— 10 _ _ 20~10 _ 石英粉 270 3025 10 30~40 50 耐火粘土 200 _ 40 _ 50 水玻璃 M=—— _ ( 6~10) _ ( 5~10) 硼酸 2~3 (1~2) ( 2~3) _ 水 适量 _ 适量 _ 注:表中括号内数字为外加量。 表 3 中性炉衬筑补炉料配比 用途 配比( %) 材料 炉体 炉领 补炉 泥料 高铝砂 79mm 30 高铝砂 612 30 20 高铝砂 1020 40 30 高铝砂 2040 10 30 高铝砂 4070 35 高铝粉 200 30 30 50 耐火粘土 200 ( 5~10) 5 50 水玻璃 M=~ ( 5~10) 硼酸 ( 1~3) ( 50 水 适量 适量 注:表括号内数字为外加量 筑补炉材料的混配 将不同种类与规格的筑补材料按配比要求进行干混,用搅拌机混料时,每次干混时间不少于 15min(可直接用于干筑炉体) ,然后加适量水进行湿混。 配好的材料用手捏起来不过分粘手或过于松散即可使用。 筑炉操作 打筑炉底 在炉底上撤一层 80~100mm 厚的筑料,用镐将其捣实后,将 其表面耕松,再撤上一层厚 40~60mm 的筑炉料,再捣实。 反复进行直到符合规定高度(即达感应圈第一圈以上过于第二圈平齐)。 放置坩埚 将坩埚样模放在炉底上,使坩埚中心位置与感应圈中心位置一致,摆放好后放入压铁(约 50kg)并校正中心位置,防止偏斜。 打筑炉体 先耕松坩埚样模和石棉布之间的炉衬,撤上一层 40~60mm 厚的混配筑炉料,用风镐捣实。 反复进行,直到筑到与坩埚样模顶端平齐(或稍低)为止。 打筑过程中应保证层次之间街接良好,炉体紧实均匀,严防坩埚样模偏斜。 打筑炉领 在炉领上涂 一层水玻璃,用混好的炉料按一定坡度附在炉上并修饰光滑。 打筑紧实后,刷一层水玻璃,取出压铁和坩埚样模。 坩埚烘烤、烧结 烘炉前在样模取出后的坩埚底部装入一层焦炭,中间放碎钢料,钢料周围再装满焦炭。 通水、通电,开始输入功率为 10kW, 1~2h 后增大到 20kW,以后依次增大到 60~80kW 为止。 连续烘烤时间不少于 6~ 8h(视炉子容量不同)。 烘好后,倒出烘炉料。 装入金属炉料,按规定操作。 坩埚中的金属液面应到最上边缘(与坩埚样模顶端平齐),持续保温 45~55min 后可出钢浇注。 可连续熔炼 3~4 炉,以使炉膛烧结良好。 炉子修补及烘干 当炉膛底部直径和深度达到表 4情形时,或当炉衬局部损坏严重,发黑等均须停止使用,进行修补。 表 4 炉膛直径和深度 炉膛 60kg 150kg 250kg 500kg 直径 ≥140 ≥215 ≥310 ≥510 深度 ≥450 ≥640 ≥710 ≥810 补炉前应完全清炉内残钢及钻进炉壁的钢块和熔渣。 在清理好的炉壁上涂刷一层稀释过的水玻璃(碱性炉涂刷卤水),将配好的补炉料倒入炉内,用手将其附贴在炉壁上,并 经三次以上打筑结实为止。 再修好的炉壁上涂刷一层水玻璃(或卤水),自然干燥 2h 以上。 向补好的炉内装入炉料,通水、通电进行烘烤。 用全圈电功率调制 20~50k W(视炉子容量选择),烘烤 1h 后增大功率送电溶化。 待炉内熔炼满后,烧结30min 以上即可出钢浇注。 4注意事项 填筑坩埚应连续工作至全部完成。 筑炉的松紧适当,过紧坩埚受热后产生过大的应力易出。xx-20xx年水玻璃铸造工艺守则总结
相关推荐
EEE 的兼容 , 环形网络最长恢复时间应满足通过每个交换机DL/T —20 5 不超过 50ms; 采用 IEC624392020标准要求, 环形网络恢复时间应 为 0ms。 交换机 应支持 IEEE 流量优先 级 控制标准 , 提供流量优先级和动态组播过滤服务 ,应至少支持 4 个优先级队列,具有绝对优先级功能,应能够确保关键应用和时间要求高的信息流优先进行传输。 不应使带有序列标签的 数据
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 提高市民素质,加强道德建设,丰富文化生活,发展社会事业,提高依法治市水平,积极构建民主法治、健康安全、公平正义、诚信友善的文明 城 市。 针对社会形态变化的新趋势、社会矛盾的新特点, 努力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社会稳定管控模式,明确重点治理区域,实施一批重点项目, 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第二节 发 展重点 一、 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规模适度增长
CREATE CLUSTER INDEX name_index ON emp( salary)对此结果的正确描述是 A)在 emp 表上按 salary 升序创建了一个聚簇索引 B)在 emp 表上按 salary 降序创建了一个聚簇索引 C)在 emp 表上按 salary 升序创建了一个唯一索引 D)在 emp 表上按 salary 降序创建了一个唯一索引 ( 31)设关系 R 和 S
等有关单位了解灌区旱情和气候预测,并查阅自2020 年黄河实行水量统一调度以来的引水资料、泺口 水文站水情资料,根据历史有关情况和今年气候预测,最大限度准确预估各种旱情下的抗旱用水需求。 做好引水期间的各项观测工作。 我局从 2 月 4 日开始申请引黄抗旱,至 3月 12 日旱情基本解除,有 9座涵闸农业引水抗旱,期间,各闸均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根据闸前水位变化,及时调整闸门开度
完成工程量 105 万元。 农村公路及扶贫路 7km,完成工程量 150 万元。 太极南路新建工程,完成工程量 300 万元。 总计全年已完成工程量为 1805 万元。 面对今年工程时间紧 , 任务重 , 路线长 ,难度大 , 为此公司一班人意识到 :如何抓好公司的全面建设,适应新的形势要求,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必须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增强抗风险能力,经受得起考验,打铁必须自身硬
本形式。 因此,作为班集体灵魂 的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重任。 小学班主任面对 7 岁 1 12 岁的儿童,工作更加繁重。 我相信,任何一位班主任都希望胜任这项工作并把自己从繁重中尽量解脱出来,那么,如何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就至关重要。 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亲近学生,研究学生;展现自我,树立威望。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 子。 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