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颗粒的生产工艺内容摘要:

cpi —— 设备上 i部件比热容, kJ/(kg℃ ); T1 —— 设备各部件初温,℃; T2 —— 设备各部件终温,℃。 4. 设备向四周散失的的热量( Q6)的计算 Q6=Σ Aat(TW2T0)t 103 (公式 46) 式中 A —— 设备散热表面积,㎡; at —— 散热表面向四周介质的联合给热系数, W/(㎡℃ ); TW2 —— 器壁向四周散热时的表面温度,℃; T0 —— 周围介质温度,℃; t —— 过程持续时间, s。 热量衡算 (一万盒) 每生产一万盒益母草的所需质量为 2062KG,提取 2062KG 的益母草所需的水的比例为 1: 10,所以,水的质量为 20620KG。 水的温度变化为 :起始 20 度,最终 100 度。 根据公式: Q1( Q4) =∑ Gicpi(TT0) (公式 42) 式中 Gi —— i水质量, kg; 天津 2020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2 cpi —— i水的比热容, kJ/(kg℃ ); T —— 水的最终温度,℃; T0 —— 水的起始 温度,℃。 Q1( Q4) =∑ Gicpi(TT0)= 103 kJ/(kg℃ ) 20620 kg( 100℃ 20℃) = 109 kJ W=PT=(P1+P2+P3+„ ) T=(++++++ ++++) 24h == 1010 kJ 提取车间能量消耗 +各设备能量消耗 =总的能量消耗 109 kJ+ 1010 kJ= 1010 kJ 从上式即可计算出所需的传热面积。 对不需要加热或冷却的设备可不必进行热量衡算,此时水、汽等消耗量的确定可从同类型的生产车间取得。 第 六 章 设备选型 设备的选择 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包括仪表)见表 61 61 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功率 生产能力 有无仪表 1 切药机 QY120- 4 100300kg 无 2 提取设备 1500 kg/班 有 3 粉碎机 30B 型 60200 kg 无 4 高 速混合制粒机 GHL120 250 kg 有 5 沸腾制粒干燥机 FL120 120 kg 有 6 混合机 M106 50200 kg 有 7 摇摆式制粒机 100 50200 kg 无 8 热风循环干燥箱 LTC4 200600 kg 有 9 旋振筛 S4948001 100200 kg 无 10 封箱机 M166A 200600 kg 有 11 包装机 KD38 30006000 袋 有 12 捆扎机 M167A 无 第 七 章 厂区 布置 及车间布 置 厂址选择与总体布局 天津 2020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3 厂址的选择应符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节省投资和经营费用的原则。 厂址应设在自然环境和水质较好,大气含尘浓度较低,地形、地物、地貌造成的小气候有利于生产、节能的区域。 应远离大量散发粉尘、烟雾、有毒害气体和微生物的区域,如机场、铁路、码头、交通要道等,并在污染源和全年主导风向的上风侧,且有一定的防护距离。 设置有洁净室(区)的洁净厂房与交通主干道间距宜在 50 米 以上 [13]。 最终,本设计的生产基地厂址确定选 在济南高新技术园区。 选择主要出于以下几点考虑: 投资成本较低。 济南高科园的基建成本适中,房屋租赁: 812 元 /平方米 *月;工业用水: 元 /立方米;基本电价: ; 通讯费用及工商注册费用均比较理想,还可以享受园区三年免税的优惠政策。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厂址临近工业南路,距济南火车东站和市中心均为 20 公里。 济南火车站火车线路遍布全国各地,覆盖面广且密集,是中国较大的几个火车站点之一。 且原材料采用汽车运输,运输量不大,对道路要求不高。 工业基础良 好。 园区用水采用济南 自来水公司循环网供水,水质符合GB574985 国家饮用水标准;园区电力由 山东电网调度供电,园区内配置 220kW变电站三座, 35kW 变电站二十一座;通信方面已开通宽带上网业务 【 14】。 车间布置设计和工艺流程设计是车间工艺设计的两个重要环节,一个布置不合理的车间,基建时工程造价高,施工安装不便;车间建成后又会带来生产和管理的问题,造成人流和物流紊乱,设备维护和检修不便,增加输送物料的能耗,且容易发生事故。 因此,车间布置设计时应遵守设计程序,按照布置设计的基本原则 ,进行细致而周密的考虑 [14]。 车间布置设计任务:第一是确定车间的火灾危险类型,爆炸与火灾危险性场所等级及卫生标准;第二是确定车间建筑物和露天场所的主要尺寸,并对车间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位置做出安排;第三是确定全部工艺设备的空间位置。 车间采用单层大跨度车间设计,采用全面空调和照明厂房。 外窗一律设计为双层隔离制式。 各种管路如风、水、气、压缩空气、真空管和电缆架均安装在吊顶内,保证车间内的整洁。 仓库设计要求中,根据不同时期药品的特性,科学设计不同仓库的最适温度和湿度。 仓库引入自动控温系统。 提自动化、机械化程度。 在取货的时候也要引入自动控制系统 ,目标引入欧姆龙自动控制化控制仪器公司的 TCS 系统。 从而达到对仓库温度的精确自动化控制。 实现在计算机终端输入指令便可在第一时间得到货物的要求。 统筹安排生产。 加快生产效率提高产量。 尽量使用电子控制和监视天津 2020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4 终端 【 14】。 车间布置 车间布置设计的目的是对厂房的配置和设备的排列作出合理的安排。 车间布置设计和工艺流程设计是车间工艺设计的两个重要环节,一个布置不合理的车间,建设工程造价高,施工安装不便;车间建成后又会带来生产和管理的问题,造成人流和物流紊乱,设备维护和检修不便, 增加输送物料的能耗,切容易发生事故。 因此,车间布置设计时应遵守设计程序,按照布置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细致而周密的考虑。 车间布置设计任务:第一是确定车间的火灾危险类型,爆炸与火灾危险性场所等级及卫生标准;第二是确定车间建筑物和露天场所的主要尺寸,并对车间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位置做出安排;第三是确定全部工艺设备的空间位置 【 14】。 车间的组成 车间一般由生产部分、辅助生产部分和行政 生活部分组成。 生产部分包括一般生产区、洁净区及洁净室。 辅助生产部分包括物料净化用室,原辅料外包装清洁室,包装材料清洁室 ,灭菌室;称量室,配料室,设备容器具清洁室,清洁工具洗涤存放室,洁净工作服洗涤干燥室;动力室(真空泵和压缩机室),配电室,分析化验室,维修保养室,通风空调室,冷冻机室,原料、辅料和成品仓库等。 行政 生活部分包括人员净化用室,有:用具存放间、管理间、换鞋室、存外衣室、盥洗室、洁净工作服室、空气吹淋室等;生活用室包括办公室、会议室、卫生间、淋浴室与休息室,女工保健室和吸烟室等。 制剂车间从功能上可分为:仓库区、称量及前处理区;辅助区;生产区;中贮;质检;包装区;公用工程及空调区;人物流净化通道几个部分 【 14】。 第 八 章 制药用水 水的净化 通常工业用原水为自来水。 它是用天然水在水厂经过凝聚沉淀和加氯处理得到的。 但用工业标准衡量,其中人含有不少的杂质,主要包括溶解的无机物和有机物、微细颗粒、胶体和微生物等。 其中,溶解的无机物是纯水处理的主要对象之一。 (一) 饮用水 一般宜采用城市自来水管网提供的符合国家饮用标准的给水。 若当地无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供给,可采用水质较好的井水、河水为原水,视能保障供给的原水水质,采用沉淀、过滤、消毒灭菌等处理手段,自行制备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用水。 需定期检测饮用水的 水质。 不应因饮用水水质波动影响药品质天津 2020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5 量 【 15】。 (二)纯化水 纯水的制备是以饮用水作为原水,经逐级提纯水质,使之符合生产要求的过程。 纯水制备系统没有定型模式、要综合权衡多种因素,根据各种纯化手段的特点灵活组合应用。 既要受原水性质、用水标准和用水量的制约,又要考虑制水效率的高低,能耗的大小、设备的繁简、管理维护的难易和产品的成本。 采用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超滤法等非热处理纯化水,成为去离子水。 而采用特殊设计的蒸馏器,用蒸馏水制备的纯化水称为蒸馏水。 纯水具有极高的溶解性和不稳定性,极易受到其他物质的污染而降 低纯度。 为了保证纯水水质稳定,制成后应在系统内不断循环流动,即使暂时不用也要返回贮槽重新纯化和净化,在进行循环,不得停滞。 制备纯化水设备应采用优质低碳不锈钢或其他经验证不污染水质的材料。 并应定期检测纯水水质,定期清洗设备管道,更换膜材或再生离子活性 【 15】。 生产用水的水质要求与处理 为保证后续处理装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把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微生物、有机物和游离性氯除去。 对于地表水、常采用混凝、澄清的方法使浊度降至10 以下,然后用粗滤器、精滤器除去微粒,再通过吸附除去有机物、胶体、微生物、游离氯、 臭味和色素。 这些杂质常对离子交换、电渗析、反渗透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水中溶解的盐、钙、镁离子及其化合物,需要采用除盐或软化等手段将其除去,以免影响药品质量。 除盐软化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超滤,反渗透法,蒸馏法等。 离子交换、电渗析、反渗透等方法的适用范围对水质指标有一定要求。 如离子交换法除盐通常适用于含盐量< 500mg/L 的进水,其出水导电率初级110μs/cm ,二级 ,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对水中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进行除盐的膜分离法,通常适用于 含盐量3004000mg/L 的进水,不适合除盐< 10mg/L 的出水水质,常作为高含盐量进水的预除盐工艺和离子交换联合使用。 电渗析还适用于对含盐量( 30004000) 10 6以下水的淡化,但因出口淡水的含盐量不宜低于 1050mg/L,故不能用于深度除盐,因对解离度小的盐类和不解离的物质难以除去等因素而限制其应用范围。 反渗透是除盐新技术,它以压力为推动力,克服反渗透膜两侧的渗透压差,使水通过反渗透膜,而达到水和盐类分离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