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矿井基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向西开采 1210米,现最低开采水平为+ 1785 米,向东开采。 井下巷道为梯形木支护,部分锚网,下宽 米,上宽 ,高 ,日排水量 60~ 80立方米。 下 下 8 煤层也曾有小井口开采过,但多因煤层变薄,而停采。 该矿井为现生产井,火烧区及采空区积水已经 疏干排放。 8 现主提升机采用 JT1000 型单滚筒绞车,串车提升,电动机功率 45KW。 井巷采用一吨 U 型翻斗矿车运输( ), 吨蓄电池机车牵引,通风 机为两台 IK50№ 轴流式风机,电动机功率 ,采用抽出式通风方法,矿井现有职工 50人。 原榆树河煤矿 曾名为塔里木乡煤矿,建于 1995 年,由库车科兴煤炭公司收购后更名为库车县科兴煤炭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榆树河煤矿,原为一年产公 3万吨的小型煤矿。 现有一对井口,均为斜井,位于 51钻孔西北约 240 米,开采下 10 煤层。 主井方位 195176。 ,倾角 28176。 ,现最低开采水平为+ 米,垂深 米,东西两翼开采,向西开采走向长 450 米,向东开采走向长 80 米。 + 1750米水平以上均已采空、封闭。 日排水量 170~ 180 立方米。 4 月 18 日 在开拓+ 1786 米水平(二水平)时,向西开采至 470 米处,与火烧区积水沟能,发生淹井事故,造成 5 人死亡,据估算涌水量达 3 万立方米。 经过半个月排水,恢复正常。 现井下日排水量 170 米~ 180 立方米。 各煤矿开采情况表 矿井名称 主采煤层 煤层厚度 (米) 建井日期 年产量 开采情况 榆树沟煤矿一号井 下 10 1992 9 万吨 斜长 300m,东翼长 995m,西翼长100m,日排水量 100m3,低瓦斯矿井 榆树沟煤矿二号井 下 9 1991 9 万吨 斜长 170m,日排水量 300m3,低瓦斯矿井 宏业煤矿 下 10 1994 9 万吨 斜长 201m,单翼(东)开采,采长 1210m,日排水量 6080m3 榆树河煤矿 下 10 1995 3 万吨 斜井开采,东翼长 80,西翼长 450470m,现采 1750 水平,井下日排水量 170~180m3. 根据阿克苏地区煤 碳发展规划,将榆树河煤矿与宏业煤矿合并规划成年生产能力为 15 万吨的正规矿井,命名为榆树河煤矿。 9 10 11 三、矿井开拓方式 设计根据该矿井煤层赋存条件,地形地貌特征及火烧区分布情况,兼顾小型煤矿特点,从技术合理可行和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考虑,经多方案比较,采用混合斜井开拓方案。 井筒数量及提升方式的选择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一个矿井必须有两个通向地面的安全出口,以保证安全和通风需要,因此井筒数量至少两个。 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数据,该井田暂按低瓦斯矿井考虑,在满足通风和安全要求的前提下,为节省初期投资, 设计考虑布置二个井筒:一个混合斜井,作为矿井主提升及辅助提升井,并兼作进风井和矿井的第一安全出口;一个回风斜井,作为矿井的回风井兼第二安全出口。 根据现有矿井生产条件和生产能力,以及将来矿井发展的需要,设计推荐混合斜井采用双钩串车提升方式,提升能力满足矿井对产量的需求。 该提升方式系统简单,技术装备水平先进,系统可靠,管理方便,投资低,符合小型煤矿技术装备及发展要求。 井口与工业场地位置选择 混合提升斜井井口位置的确定:由于该矿下 5煤层上部火烧,火烧区内含水丰富,且下 5煤层东部区域已采空,采空区内富含水, 井筒的布置应尽量避免与火烧区和采空区巷道贯穿的可能。 并综合考虑井田走向长度、地形地貌及煤层赋存条件,混合提升斜井布置在 9- 1 号钻孔 以南 200m 处。 斜风井井口位置的确定:考虑到地面工业场地布置,为使井筒、工业场地少压煤,方便工业场地设施管理。 斜风井井口位置定于混合提升井西南 50m处。 水平划分及阶段垂高 矿区内各煤层均为 6176。 ~ 30176。 的缓倾斜 —— 倾斜 煤层,下 5煤层上部火烧,且火烧区内含水丰富,煤层上部留设 50m 斜长的火烧区煤柱。 根据矿井开拓部署及所采用的倾斜长壁采煤方法的工作面推进长度要求,将 +1650m 水平以上煤层划分为一个水平。 12 由于本矿井下 5煤层浅部已火烧,其火烧底界深度有所变化,但根据各勘探线剖面及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看,其火烧区防水煤柱底部标高约 +1750m。 本矿井运输大巷标高 +1650m,故水平阶段垂高约 100m。 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 根据井田地质特征和煤层赋存条件,设计投产煤层下 10 号煤层倾角为倾斜煤层,矿井采用混合斜井单水平上下山开采方式,为防止煤层自燃发火,结合小煤矿开采技术条件及工作面运输设备要求,采区走向长度控制在 800100米较为合适。 因此,设计将井田划分成 5 个采区,分另为东采区, 中央采区、西采区,东下山采区,西下山采区。 其中两个下山采区,三个上山采区。 上山采区采用走向长壁式开采,下山采区采用倾斜长壁式开采。 矿井设计主采煤层为下 10 煤层,由于中央采区储量丰富,服务年限长,初期二工程量少,投资省,见效快,设计考虑将期作为投产采区,先开中央采区,然后由东向西,由上而下开采顺序。 13 采区主要机械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及型号 功率( KW) 设备配备数量 备注 /耗气( m3/min) 单位 使用 备用 合计 1 悬移支架 XDY1TY 架 86 4 90 2 刮板输送 机 SGB620/40T 40 台 1 1 3 转载机 SZB730/40 40 台 1 1 4 可伸缩胶带机 SSJ650/40 40 部 1 1 5 单体支柱 DZ2230/100 根 132 28 160 6 π型钢顶梁 L= 2020 根 58 12 70 7 乳化液泵站 XRB40/200 15 套 1 1 两泵一箱 8 煤电钻 ZMS12 台 10 2 12 9 岩石电钻 MS215 台 3 1 4 10 耙斗装岩机 P15B 11 台 2 1 3 11 砼喷射机 转子Ⅱ型 台 1 1 2 耗气 5~ 8 12 锚杆机 MF1094/2465 台 2 1 3 耗气 13 调度绞车 台 5 2 7 14 污水泵 25WGF 3 台 4 1 5 15 探水钻 MYZ150 15 台 1 1 2 16 风镐 G10 台 1 1 2 耗气 17 局部扇风机 FDI№ 5/ 2 11 台 2 1 3 18 发爆器 MFB100 台 10 5 15 19 注液枪 DZQ1 台 6 2 8 20 橡胶钢风筒 φ 500 米 800 100 900 21 玻璃钢风筒 φ 500 米 60 20 80 矿用 22 顺装扇形闸门 个 1 1 23 湿式除尘机 PSCFA36 台 2 1 3 24 锚杆拉力计 ML10 台 1 1 2 14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及型号 功率( KW) 设备配备数量 备注 /耗气( m3/min) 单位 使用 备用 合计 25 砼搅拌机 P4 3 台 1 1 2 26 砼喷射机械 手 PS1 3 台 2 2 27 激光指向仪 JFB100 台 2 1 3 28 上链式刮板机 SGZ640 1 40 台 1 1 运输上山 29 采区绞车 90 台 1 1 轨道上山 15 井巷工程量汇 总表 序号 项目名称 长度( m) 掘进体积( m3) 煤及 半煤岩 岩巷 小计 煤及半煤岩 岩巷 小计 1 混合斜井 0 487 487 0 6942 6942 2 回风斜井 198 0 198 609 0 609 3 井底车场 0 786 786 0 7911 7911 4 运输大巷 200 0 200 2500 0 2500 5 总回风巷 193 0 193 695 0 695 6 回风大巷 120 0 120 709 0 709 7 联络斜巷 30 0 30 177 0 177 8 轨道上山 100 235 335 710 1669 2379 9 运输机上山 100 169 269 710 1200 1910 10 回风上山 220 100 320 1259 710 1969 11 联络通道 0 50 50 0 310 310 12 运料斜巷 30 0 30 186 0 186 13 回风顺槽 674 71 745 3235 341 3576 14 进风斜巷 30 0 30 186 0 186 15 运输顺槽 670 70 740 3216 336 3552 16 开切眼 80 0 80 440 0 440 17 采区煤仓 0 16 16 0 138 138 18 溜煤槽 0 6 6 0 37 37 19 采区变电所 20 0 20 250 0 250 20 合计 2665 1990 4655 14882 19594 34476 16 工作面主要特征表 主要特征 单位 数量 备注 采煤方法 倾斜长壁悬移支架放顶煤采煤法 工段同顶板管理 全部垮落 工作面长度 m 80 煤层倾角 176。 2733 煤层平均厚度 m 工作面回采高度 m 一次采全高,一帮高度 2 米, 工作面可采储量 万吨 25 可采期 20 个月 工作面循环进度 m 工作在面循环产量 t 262 工作面正规循环 % 80 工作面日进度 m 工作面月推进度 m 40 工作面年推进度 m 480 工作面年产量 万吨 主要材料消耗指标 矿井生产时主要材料指标预计如下: 坑木 3m3/kt 炸药 240kg/kt 雷管 800 发 /kt 乳化液 20kg/kt 金属网 150m2/kt 17 矿车特征表 矿车类型 载重量 外形尺寸(长宽高)( mm) 轨距( mm) 轴距( mm) 自重( kg) 型 1T 翻斗车 1T 2020 880 1281 600 550 584 MC16A 型 1T 材料车 1T 2020 880 1150 600 550 494 MP16A 型 2T 平板车 1T 2020 880 410 600 550 464 XRC156/6 型斜巷人车 15 人 4970 1200 1471 600 3200 1756/1903 矿车数量 矿车类型 使用地点 矿车数量(辆) 备注 1 吨翻斗式矿车 每台工作机车 17 装车站 17 掘进工作面 2 8 两个掘进面 地面排矸系统 6 井口车场 17 其它 7 小计 80 1 吨材料车 5 1 吨平板车 3 斜巷人车 混合斜井 2 2 首车 1 辆人 ,挂车 1 辆,两列 轨道上山 1 首车 1 辆 18 第三 节 : 井筒 一、混合斜井 担负全矿井的提煤、提升人员、运料、提矸任务,为矿井的进风井,兼作矿井的安全出口。 进筒净宽 米,净高 米,净断面 平方米,采用锚喷支护,喷厚 100mm,表土段采用料石碹,碹厚 350mm。 采用双钩串车提升方式,井筒斜长 487 米,倾角 25176。 ,井筒中向下每 40 米设躲避硐室。 井筒设人行台阶和扶手,并敷设有排水管、消防洒水管和动力、通信信号电缆等。 详见 下 表。 二、回风斜井 利用原监狱煤矿主井改造后作为回风斜井,将原断面( 上宽 米,下宽 米,高度 米,断面 平方米,木支护)扩大至设计断面。 井筒设计净宽 米,净高 米,净断面 平方米。 井筒斜长 198 米,倾角 31176。 ,沿下 10 煤层布置,设计采用锚喷支护,喷厚 100mm ,表土段采用料石碹,碹厚250 mm。 井筒设人行台阶和扶手,担全矿井的回风,井筒中向下每40米设躲避硐室,同时兼作矿井安全出口中。 详见下表。 井筒特征表 井筒特征 混合斜井 回风斜井 表土或风化带段 基岩段 表土或风化带段 基岩段 井口 坐标 X( m) Y(m) Z(m) + 井底标高( m) + 1650 井口方位(176。 ) 180176。 0′ 0″ 180176。 0′ 0″ 19 井筒斜长( m) 487 198 支 护 形式 料石碹 锚网喷 料石碹 锚网喷 厚度( mm) 350 100 250 断面( mm2) 掘进 净 第四 节 井底车场及硐室 一、井底车场形式 矿井采用优秀教师开拓方式,生产能力 15 万吨 /年,井底车场形。煤矿矿井基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相关推荐
( 1)现状调查应弄清:农田类型,是否有基本农田,土壤类型及肥力、主要农作物种类及产量,水土流失情况、农业灌溉条件。 ( 2)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将会造成当农田面积的减少,粮食产量的减少,农民生产生活将受到影响。 农田灌溉设施会受到影响,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或水土流失。 特别是占用基本农田将会对当地土地利用造成更明显的影响,须依法 办理审批手续。 说明理由。 该洪泛区是重要湿地
占据信息优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制信息权”。 北约出动各种飞机和军舰,采用精确制导武器和巡航导弹,进攻的首要目标是南斯拉夫的防空体系,特别 是 C4I 电子信息系统,目的是压制和摧毁南斯拉夫的信息采集系统、信息传递系统,使其无法使用战争信息。 信息技术影响 和刺激军事技术的变革,发展军用信息技术是新军 6 工革命的核心。 世界 各军工大国都在积极做准备,如何打赢信息战争,美国为了称霸世界.自
风侧的人员应迅速戴好自救器,尽快通过捷径撤到新鲜风中去。 佩用自救器撤离时,要求匀速行走,保持呼吸均匀,禁止狂奔和取下鼻夹、口具或通过口具讲话。 (4)如果在自救器有效作用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出时,应在设有储存备用自救器的硐室内换用自救器后再进行撤退,或者寻找有压风管路系统的地点,以压缩空气供呼吸用。 (5)撤退行动既要迅速果断,又要快速有序,不得慌乱。 撤退中应靠巷道有连通出口的一侧行进,
理工作。 对收、付现金单据必须加盖“现金付讫”章。 完成领导安排的临时工作。 办公室主任岗位责任制 在矿长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协调好各方面工作。 负责劳动人事用工的具体工作,做好工资考核、考勤审核、工资造表等工作。 负责煤矿的治安保卫,后勤管理工作。 负责接待工作和外部有关协调工作,做好小车的管理和调度工作。 认真做好会议记录,起草有关工作计划 、总结、文件,并对各种文件、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归档。
实行施工区域负责人签 字制度,施工区域负责人不给安全监察员签字,安全监察员有权停止其工作,并汇报矿安全调度室;发现安全监察员代签字或他人代签字者,罚签字者 10 元。 不按规定进行交接班,发现一次,罚交、接班安全监察员各10 元;正点后 30分钟不能到达交接班地点交接班,罚接班安全监察员 10 元;接班安全监察员还没有到交接班地点,交班安全监察员离开交接班地点,罚交班安全监察员 10 元。 —
偏差的测量值为异常值而予 以剔除,这是统计断法中最简单的拉伊达准则; D.当测量次数小于或等于 15 次时,不能应用拉伊达准则。 40.下列数值属于三位有效数的是 _________。 A. 0. 0170; B. 0. 1070; C. 3. 18179。 10 3; D. 5010。 41.测得压力值为 31785Pa,取两位有效数,写法正确的是 _______。 A. 32kP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