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0_单相智能电能表通用技术规范(20xx版内容摘要:

4)透支金额 5)时间、时段、表号 2 数据显示及对应的单位符号 3 1) 红外、 485 通信中 2) 显示 为测试密钥状态,不显示为正式密钥状态 3) 电能表挂起指示 4)模块通信中 5) 功率反向指示 6) 电池欠压指示 7) 红外认证有效指示 8) 相线、零线 4 1) IC 卡 读卡中 提示符 2) IC 卡读卡 成功提示符 3) IC 卡读卡 失败提示符 4) 请购电 剩余金额偏低时闪烁 5)继电器拉闸状态指示 6)透支状态指示 7) IC 卡金额超过最大储值金额时 5 的状态指示(囤积) 5 1) 指示当前运行第 4阶梯电价 2)指示当前费率状态(尖峰平谷) 3) 指示当前 套、备用套 阶梯电价 ,表示运行在当前套阶梯,表示有待切换的阶梯,即备用阶梯率有效。 4) ①② 代表第 2 套 时段 /当前套、备用套 费率,默认为时段 指示灯 电能表使用高亮、长寿命 LED 作为 指示灯, 各 指示灯 的布置位置 参照 Q/ GDW 13552020《 单 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 附录中电能 表外观简图 ,并要求 如下: - 脉冲指示灯。 红色,平时灭, 计量有功电能 时闪烁; - 跳闸指示灯。 黄色,负荷开关分断时亮,平时灭。 - 停电后,液晶显示自动关闭; - 液晶显示关闭后,可用按键方式唤醒液晶显示 ;为节省电池,不支持红外唤醒, 唤醒后如无操作,自动循环显示一遍后关闭显示 ; 按键显示操作结束 30秒后关闭显示。 外观结构和安装尺寸 电能表外观结构和安装尺寸除满足 GB/Z 211922020要求外,还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外观结构 、 安装尺寸图 及颜色 - 电能表外形尺寸有两种规格: 规格 1: 160mm(高 )*112mm(宽 )*58mm(厚 ),适用于远程不带通信模块的单相 费控 电能表; 规格 2: 160mm(高 )*112mm(宽 )*71mm(厚 ),适用于其它类型的单相 费控 电能表。 -电能表的外观尺寸与安装尺寸、 端子座 结构及尺寸 、 LCD结构及尺寸、通信模块结构及尺寸 、 电压和电流接线端子、 辅助端子定义 、 以及 电能表的条码、卡槽、编程盖 6 板 、指示灯、按键相对位置等 内容, 应满足 Q/ GDW 13552020《 单 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 的 要求。 - 电能表的条码、卡槽、透明翻盖 、指示灯、按键 的 相对 位置应 符合 Q/ GDW 13552020《 单 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 附录的布置 ,外形尺寸严格按 Q/ GDW 13552020《 单 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 附件光盘内的 3D图执行。 -端子盖 内侧 的接线图 应符合 Q/ GDW 13552020《 单 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 附录中端子接线图 的要求。 — 电能表的表盖颜色: 色卡号 PANTONE: Cool Gray 1 U; — 电能表的表座颜色: 色卡号 PANTONE: Cool Gray 4 U。 — 端子座颜色: 色卡号 PANTONE: Cool Gray 4 U。 条形码结构和尺寸要求 条形码结构、尺寸及相关要求 应符合 Q / GDW 205 2020执行 ; 布置位置 参见 Q/ GDW 13552020《 单 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 附录。 射频电子条码安放在翻盖铭牌背面中心位置。 材料及工艺要求 采样 元 件 -采样 元 件如采用精密互感器, 应保证 精密互感器 具有足够的 准确度,并用硬连接可靠地固定在端子上,或采用焊接 方式 固定在线路板上 ; 不 应使用 胶类物质 或 捆扎方式固定。 -采样 元 件如采用锰铜分流器,锰铜片与铜支架应焊接良好、可靠 , 不 应 采用铆接工艺;锰铜分流器与其采样连接端子之间应采用电子束或钎焊。 线路板及元器件 -线路板须用耐氧化、耐腐蚀的双面 /多层敷铜环氧树脂板,并具有电能表生产厂家的标识。 -线路板表面应清洗干净,不得有明显的污渍和焊迹 , 应 做 绝缘、防腐处理。 -表内所有元器件均能防锈蚀、防氧化,紧固点牢靠。 -电子元器件(除电源器件外)宜使用贴片元件,使用表面贴装工艺生产。 -线路板焊接 应 采用回流焊 、 波峰焊工艺。 -电能表内部分流器、端钮螺钉、引线之间以及线路板之间应保持足够的间隙和安全距离。 -线路板之间 , 线路板和电流 、 电压元件之间 , 显示单元和其他部分之间的连接应采用 7 导线焊接或可靠的接插件连接。 - 主要器件表面应印有生产厂家标志及产品批号。 表座 -采用嵌入式表座; - 表座应使用 PC+(10177。 2)%GF材料制成,不允许使用回收材料 ; -表座应耐腐蚀、抗老化、有足够的硬度,上紧 螺钉 后不应变形; -采用嵌入式挂钩。 表盖 - 表盖应使用 PC+(10177。 2)%GF材料制成,不允许使用回收材料 ; -表盖应耐腐蚀、抗老化、有足够的硬度,上紧 螺钉 后,不应变形; -表盖的透明窗口应采用透明度好、阻燃、防紫外线的聚碳酸酯( PC)材料 ( 不应使用回收 材 料 ); 透明窗口与上盖应无缝紧密结合; -表盖上按钮的材料应与表盖一致。 端子座及接线端子 - 端子座应使用绝缘、阻燃、防紫外线的 PBT+(30177。 2)%GF或更好的 环保材料制成,要求有足够的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 ,热变形温度≥ 200℃( ),并符合 GB/T - 2020, GB/T - 2020的规定。 - 电压、电流端子应组装在端子座中 ; 端子应采用 HPb59- 1铜或 导电性能 更好的材料,表 面 进行钝化、镀铬或镀镍处理 ; 接线端子的截面积和载流量应满足 倍最大电流长期使用而温升不超过限定值。 - 端子座 的电压电流 接线端 子 孔 深度 应能容纳至少 18mm长去掉绝缘的导线 ; 和螺钉的配合应最小 ; 固定方式应确保充分和持久的接触,以免松动和过度发热 ; 在 施加封印 后 , 应不能触及接线端子 ; 端子座内的端子部分采用嵌入式双螺钉旋紧。 - 电压、电流端子螺钉应使用防锈且导电性能好的一字、十字通用型螺钉 , 接线螺杆直径在 Imax≤ 60A 时,应不小于 M5, Imax> 60A 时,应不小于 M6,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 强弱电端子之间必须有绝缘板隔离; 绝缘板使用透明 PC 材料制成。 要求可靠固定,并不能挡住辅助接线端子。 安装后应有防脱落功能。 - 电压、电流接线 端子 在受到 轴向 60N的 压 力时,接线 端子 不 应松动和位移。 8 - 辅助接线 端子 在受到 轴向 10N的压力时,接线 端子 不 应松动和位移。 - RS485端子 的 孔径应能容纳 2根。 - 电能表端子座与电能表底座之间应有密封垫带,密封良好。 - 端子座内 接线 端子号应刻印,不 易 磨损。 - 6号辅助端子不使用时不装端子,注塑封堵,使用时不安装测试片。 封印及封印 螺钉 - 封印螺 钉 应采用 HPb59- 1 铜或铁钝化、镀锌、镀铬或镀镍制成的螺钉 ,螺钉应采用防脱落处理,螺钉尺寸应符合 Q/ GDW 13552020《 单 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 附录H的规定。 - 封印螺钉 应采用防锈 处理。 - 除接线端子盖的装表封印外,电能表还应具有出厂封印。 封印结构能防止未授权人打开表盖而触及电能表内部。 在安装运行状态,电能表封印状态应可在正面直接观察到。 出厂封印为一次性编码封印。 - 表盖封印,右耳为出厂封,左耳为检定封 端子盖 - 端子盖应使用 PC 材料制成,端子盖透明。 - 要求耐腐蚀、抗老化、有足够的 强度。 - 端 子 盖内侧 接线图采用模具蚀刻。 - 端子盖采用与表壳连体方式 ; 端子盖可以向上翻转并能可靠固定,翻转角度 应 ≥ 135176。 铭牌 - 铭牌材料采用阻燃复合材料 , 应具有耐高温、防紫外线功能。 - 铭牌 内容 应符合 有关标准和 技术 规范 的规定, 铭牌标识 清晰 、 不褪色 ,带有 条形码 ,条形码白底黑字。 - 铭牌上应有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和制造标准的标识。 -铭牌布置 参 见 Q/ GDW 13552020《 单 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 附录及相关要求。 - 铭牌的液晶窗口应为通孔。 机械及结构要求 电能表 的 机械和结构要求除 应 符合国家电网公司 Q/ GDW 13552020《单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的 规定 外,还 应 满足 下述条款的 要求。 9 通 用要求 电能表的设计和结构应能保证在额定条件下使用时不引起任何危险。 尤其保证:防电击的人身安全;防高温影响的人身安全;防火焰蔓延的安全;防固体异物、灰尘及水的保护。 易受腐蚀的所有部件在正常条件下应予以有效防护。 任 一 保护层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不应由于一般的操作而引起损坏,也不应由于在空气中暴露而受损。 电能表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能承受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可能出现的高温 和低温。 部件应可靠地紧固并确保不松动。 电气接线应防止断路,包括在本标准规定的某些过载条件下。 电能表结构应使由于布线、螺钉等偶然松动引起的带电部位与可触及导电部件 之间绝缘短路的危险最小。 电能表应能耐阳光照射。 结构件 - 电能表表壳 采用 II 类防护绝缘包封,在 90℃ 的高温环境下不应出现变形,在650℃ 177。 10℃ 温度下不助燃,可熄灭。 端子座在 960℃ 177。 10℃ 温度下不助燃、可熄灭。 电能表端子座热变形温度≥ 200℃。 - 电压、电流接线柱在受到轴向 60N 的接线压力时,接线柱不应松动和位移;辅助端子接线柱在受到轴向 10N的接线压力时,接线柱不应松动和位移。 显示 在 电能表 正常使用条件下, LCD 使用 寿命 应大于 10 年。 在 安装 有表盖 的条件下 ,其电子显示器外部应能承受 15kV试验电压的静电空气放电。 输出接口 电能量脉冲输出 电能表 电能量 脉冲 输出 宽度 为 : 80ms177。 16ms。 电脉冲输出在有脉冲输出时,通过5mA电流时脉冲输出口的压降不得高于 ;在没有脉冲输出时,脉冲输出口直流阻抗应不小于 100kΩ。 多功能测试接口 应满足 Q/ GDW 13542020《 单 相智能电能表 功能 规范》 的要求。 跳闸输出接口(适用于外置负荷开关的电能表) 应满足 Q/ GDW 13542020《 单 相智能电能表 功能 规范》 的要求。 RS485 通信接口 应满足 Q/ GDW 13542020《 单 相智能电能表 功能 规范》 的要求。 应满足 Q/ GDW 13542020《 单 相智能电能表 功能 规范》 的要求。 (适用于带通信模块的电能表) VCC电压 +12V177。 1V,负载电流 0mA~ 125mA。 10 电池 - 时钟电池采用绿色环保锂电池,在电能表寿命周期内无需更换,断电后 可维持 内部时钟 正确 工作 时间累计不少于 5年; - 时钟电池应有防脱落措施,引脚焊点应足够牢固,与电池正极直接连接的裸露导电体与其它裸露导电体之间应有防短路措施。 卡座 - 介质的插口应能防尘、防水,防尘应达到 GB 4208— 2020 中规定的 IP5X防护等级要求;户内式电能表的防水要求应达到 IPXl防护等级,对于户外式电能表应达到 IPX4防护等级。 - CPU 卡在卡座中连续插拔 20 次后,卡片及触点应无划裂,并能用该卡座正常读写。 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卡座应能承受不小于 2万次的 CPU卡插拔 - 电能表在正常 工作状态下,将金属片插入卡座(卡座电气接口应在表内部与强电进行隔离) 5min后拔出,试验后电能表能正常工作,内存数据不丢失。 - 卡座读写头触点对卡的每一个触点的压力应保证满足接触点不大于 ,在插拔过程中不应损坏卡和集成电路或使之产生划裂。 干净卡的触点与干净的卡座触点的接触电阻不应大于 100mΩ。 卡座应具有承受触点间短路的能力,不论短路时间长短,短路触点数量多少,均不应损坏卡座或引起功能上的改变。 已插入 CPU 卡的卡座出现突然通断电现象时,接触触点上不应出现引起卡误操作的信号。 - 当卡座水平放置、插卡口 面向观察者且读卡触点处于下面时,与插卡口平行远离观察者的部分为卡座底部。 到位开关触点应在卡座底部,并距卡座左侧内壁 10mm~ 25mm范围内,到位开关触点的行程方向应与插卡方向一致,行程范围为 0mm~。 - CPU 卡应能以 90176。 垂直方向插入电能表卡座底部,插入底部后,卡尾露出电能表部分应为 35mm177。 3mm。 负荷开关 负荷开关可采用内置或外置方式。 当采用内置负荷开关时电能表最大电流不宜超过60A,负荷开关技术要求符合 IEC 62055— 31:2020,负荷开关类型选择 Uc2。 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