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y2000系列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台是本公司多年生产传内容摘要:
变压器安装同实验十。 接线图同实验十。 选择音频信号输出频率为 1KHZ, Vpp= 2V。 从 LV输出,(可用主控箱的数显表频率档显示频率)移动铁芯至中间位置即输出信号最小时的位置,调节 Rw1 、 Rw2 使输出变得更小, 用示波器监视第二 通道,旋动测微头,向左(或右)旋到离中心位置 处,有较大的输出。 将测试结果记入表 3- 2。 分别改变激励频率从 1KHZ―― 9KHZ,幅值不变,将测试结果记入表 3- 2 表 3- 2 不同激励频率时输出电压的关系。 F(Hz) 1KHz 2 KHz 3 KHz 4 KHz 5 KHz 6 KHz 7 KHz 8 KHz 9 KHz V0(v) 作出幅频特性曲线。 实验十二 差动变压器零点残余电压补偿实验 一、 实验目的: 了解差动变压器零点残余电压补偿方法。 二、 基本原理: 由于差动变压器二只次 级线圈的等效参数不对称,初级线圈的纵向排列的不均匀性,2P22P i210 LRU)MM(U CSY2020 实验指南 第 19页 共 49页 二次级的不均匀、不一致,铁芯 B- H特性的非线性等,因此在铁芯处于差动线圈中间位置时其输出电压并不为零。 称其为零点残余电压。 三、 需用器件与单元: 音频振荡器、测微头、差动变压器、差动变压器实验模板、示波器。 四、 实验步骤: 按图 3- 3 接线,音频信号源从 LV插口输出,实验模板 R1 、 C1 、 RW1 、 RW2 为电桥单元中调平衡网络。 图 3- 3 零点残余电压补偿电路 利用示波器调整音频振荡器输出为 2V峰-峰值。 调整测微头,使差动放大器输出电压最小。 依次调整 RW RW2,使输出电压降至最小。 将第二通道的灵敏度提高,观察零点残余电压的波形,注意与激励电压相比较。 从示波器上观察,差动变压器的零点残余电压值(峰-峰值)。 (注:这时的零点残余电压经放大后的零点残余电压= V 零点 pp/ K, K 为放大倍数) 五、 考题: 请分析经过补偿后的零点残余电压波形。 本实验也可用图 3- 4 所示线路,请分析原理。 图 3CSY2020 实验指南 第 20页 共 49页 - 4 零点残余电压补偿电路之二 实验十三 差动变压器的应用――振动测量实验 一、 实验目的: 了解差动变压器测量振动的方法。 二、 基本原理: 利用差动变压器测量动态参数与测位移量的原 理相同。 三、 需用器件与单元: 音频振荡器、差动放大器模板、移相器 /相敏检波器 /滤波器模板、测微头、数显单元、低频振荡器、振动源单元(台面上)、示波器、直流稳压电源。 四、 实验步骤: 将差动变压器按图 3- 5,安装在台面三源板的振动源单元上。 图 35 差动变压器振动测量安装图 按图 3- 6接线,并调整好有关部分,调整如下:( 1)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用示波器观察 LV峰-峰值,调整音频振荡器幅度旋钮使 Vopp=2V( 2)利用示波器观察相敏 检波器输出,调整传感器连接支架高度,使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幅值为最小。 ( 3)仔细调节 RW1 和RW2 使示波器(相敏检小波器)显示的波形幅值更小,基本为零点。 ( 4)用手按住振动平台(让传感器产生一个大位移)仔细调节移相器和相敏检波器的旋钮,使示波器显示的波形为一个接近全波整流波形。 ( 5)松手,整流波形消失变为一条接近零点线。 (否则再调节 RW1 和 RW2)激振源接上低频振荡器,调节低频振荡器幅度旋钮和频率旋钮,使振动平台振荡较为明显。 用示CSY2020 实验指南 第 21页 共 49页 波器观察放大器 Vo 相敏检波器的 Vo 及低通滤波器的 Vo 波形。 图 3- 6 差动变压器振动测量实验接线图 保持低频振荡器的幅度不变,改变振荡频率(频率与输出电压 Vpp 的监测方法与实验十相同)用示波器观察低通滤波器的输出,读出峰-峰电压值,记下实验数据,填入下表 3- 3 表 3- 3 f(Hz) Vpp( V) 根据实验结果作出梁的振幅――频率特性曲线,指出自振频率的大致值,并与用应变片测出的结果相比较。 保持低频振荡器频率不变,改变振荡幅度,同样实验可得到振幅与电压峰峰值 Vpp曲线(定性)。 注意事项:低频激振电压幅值不要过大,以免 梁在自振频率附近振幅过大。 五、 思考题: 如果用直流电压表来读数,需增加哪些测量单元,测量线路该如何。 利用差动变压器测量振动,在应用上有些什么限制。 CSY2020 实验指南 第 22页 共 49页 实验十四 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实验 一、 实验目的 :了解电容式传感器结构及其特点。 二、 基本原理: 利用平板电容 C= ε A/ d 和其它结构的关系式通过相应的结构和测量电路可以选择 ε、 A、 d 中三个参数中,保持二个参数不变,而只改变其中一个参数,则可以有测谷物干燥度( ε 变)测微小位移(变 d)和测量液位(变 A)等多种电容传感器。 三、 需用器件与单元: 电容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测微头 、相敏检波、滤波模板、数显单元、直流稳压源。 四、 实验步骤: 按图 3- 1 安装示意图将电容传感器装于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上,判别 CX1 和 CX2时,注意动极板接地,接法正确则动极板左右移动时,有正、负输出。 不然得调换接头。 一般接线:二个静片分别是 1 号和 2 号引线,动极板为 3 号引线。 将电容传感器电容 C1 和 C2 的静片接线分别插入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 Cx Cx2 插孔上,动极板连接地插孔(见图 4- 1)。 图 4- 1 电容传感器位移实验接线图 CSY2020 实验指南 第 23页 共 49页 将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的输出端 Vo1 与数显表单元 Vi 相接(插入主控箱 Vi 孔), Rw 调节 到中间位置。 接入177。 15V 电源,旋动测微头推进电容器传感器动极板位置,每间隔 记下位移 X 与输出电压值,填入表 4- 1。 表 4- 1 电容传感器位移与输出电压值 X(mm) V(mv) 根据表 4- 1 数据计算电容传感器的系统灵敏度 S 和非线性误差 δ f。 五、 思考题: 试设计利用 ε 的变化测谷物湿度的传感器原理及结构。 能否叙述一下在设计中应考虑哪些因素。 实验十五 直流激励时霍尔式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 一、 实验目的: 了解霍尔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二、 基本原理 :根据霍尔效应,霍 尔电势 UH= KHIB,当霍尔元件处在梯度磁场中运动时,它就可以进行位移测量。 三、 需用器件与单元: 霍尔传感器实验模板、霍尔传感器、直流源、测微头、数显单元。 四、 实验步骤: 将霍尔传感器按图 5- 1 安装。 霍尔传感器与实验模板的连接按图 5- 2 进行。 3 为电源177。 4V, 4 为输出。 开启电源,调节测微头使霍尔片在磁钢中间位置再调节 RW1 使数显表指示为零。 CSY2020 实验指南 第 24页 共 49页 图 5 图 5- 1 霍尔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图 5- 2 霍尔传感器位移――直流激励实验接线图 微头向轴向方向推进,每转动 记下一个读数,直到读数近似不变,将读数填入表 5- 1。 表 5- 1 X( mm) V(mv) 作出 V- X 曲线,计算不同线性范围时的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五、 思考题: 本实验中霍尔元件位移的线性度实际上反映的是什么量的变化。 实验十六 交流激励时霍尔式传感器的位移实验 一、 实验目的: 了解交流激励时霍尔式传感器的特性。 二、 基本原理: 交流激励时霍尔 式传感器与直流激励一样,基本工作原理相同,不同之处是测量电路。 三、 需用器件与单元: 在实验十六基础上加相敏检波、移相、滤波模板、双线示波器。 四、 实验步骤 : 传感器安装同实验十六,实验模板上连线见图 5- 3。 CSY2020 实验指南 第 25页 共 49页 图 5- 3 交流激励时霍尔传感器位移实验接线图 调节音频振动器频率和幅度旋钮,从 Lv 输出,用示波器测量使电压输出频率为 1KHz,电压峰-峰值为接上交流电源,激励电压从音频输出端 LV输出频率 1KHZ,幅值为 4V 峰-峰值(注意电压过大会烧坏霍尔元件)。 调节测微头使霍尔传感器处于磁钢中点,先用示波器观察使霍尔元 件不等位电势为最小,然后从数显表上观察,调节电位器 RW RW2 使显示为零。 调节测微头使霍尔传感器产生一个较大位移,利用示波器观察相敏检波器输出,旋转移相单元电位器 RW 和相敏检波电位器 RW,使示波器显示全波整流波形,且数显表显示相对值。 使数显表显示为零,然后旋动测微头记下每转动 时表头读数,填入表 5- 2。 表 5- 2 交流激励时输出电压和位移数据 X( mm) V(mv) 根据表 5- 2 作出 V- X 曲线,计算不同量程时的非线性误差。 五、 思考题: 利用霍尔元件测量位 移和振动时,使用上有何限制。 实验十七 霍尔测速实验 一、 实验目的: 了解霍尔转速传感器的应用。 CSY2020 实验指南 第 26页 共 49页 二、 基本原理: 利用霍尔效应表达式: UH= KHIB,当被测圆盘上装上 N只磁性体时,圆盘每转一周磁场就变化 N 次。 每转一周霍尔电势就同频率相应变化,输出电势通过放大、整形和计数电路就可以测量被测旋转物的转速。 三、 需用器件与单元 : 霍尔转速传感器、直流源+ 5V、转动源 2- 24V、转动源单元、数显单元的转速显示部分。 四、 实验步骤: 根据图 5- 4,将霍尔转速传感器装于传感器支架上,探头对准反射面内的磁钢。 图 5- 4 霍尔、光电、磁电转速传感顺安装示意图 将 5V 直流源加于霍尔转速传感器的电源端( 1 号接线端)。 将霍尔转速传感器输出端( 2 号接线端)插入数显单元 Fin 端, 3 号接线端接地。 将转速调节中的+ 2V- 24V 转速电源接入三源板的转动电源插孔中。 将数显单元上的开关拨到转速档。 调节转速调节电压使转动速度变化。 观察数显表转速显示的变化。 五、 思考题: 利用霍尔元件测转速,在测量上有否限制。 本实验装置上用了十二只磁钢,能否用一只磁钢。 实验十八 磁电式转速传感器测速实验 一、 实验目的: 了解磁电式测 量转速的原理。 二、 基本原理: 基于电磁感应原理, N 匝线圈所在磁场的磁通变化时,线圈中感应电势: 发生变化,因此当转盘上嵌入 N 个磁棒时,每转一周线圈感应电势产生 N 次的变化,通过放大、整形和计数等电路即可以测量转速。 dtdNe CSY2020 实验指南 第 27页 共 49页 三、 需用器件与单元: 磁电式传感器、数显单元测转速档、直流源 2- 24V。 四、 实验步骤: 磁电式转速传感器按图 5- 4 安装传感器端面离转动盘面 2mm 左右。 将磁电式传感器输出端插入数显单元 Fin 孔。 (磁电式传感器两输出插头插入台面板上二个插孔) 将显示开关选择转速测量档。 将转速电源 2- 24V 用引线引入到台面板上 24V 插孔,合上主控箱电开关。 使转速电机带动转盘旋转,逐步增加电源电压观察转速变化情况。 五、 思考题: 为什么说磁电式转速传感器不能测很低速的转动,能说明理由吗。 实验十九 用磁电式原理测量地震* 磁电式传感器是绝对测量原理的传感器,因此它可以直接放在地面上测量地震,用而不用找其它相对静止点。 请设计一个简易的地震仪用来测量车床、床身振动。 实验二十 压电式传感器测振动实验 一、 实验目的: 了解压电传感器的测量振动的原理和方法。 二、 基本原理: 压电式传感器由惯性质量块和受压的压电片等组成。 (观察实 验用压电加速度计结构)工作时传感器感受与试件相同频率的振动,质量块便有正比于加速度的交变力作用在晶片上,由于压电效应,压电晶片上产生正比于运动加速度的表面电荷。 三、 需用器件与单元。csy2000系列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台是本公司多年生产传
相关推荐
端口安全措施; 通过管理串行连接,可对带内( inband)或带外( outofband)控制进行完全配置; 采用闪存方式的软件升级设计,可通过 TFTP在带内进行软件升级或通过控制台在带 外进行软件升级。 从 DLink的网站上可下载最新的交换机固件。 集成 SNMP管理: 桥接 MIB(管理信息库)( RFC 1493) MIBII( RFC 1213) 小型
济资本需求 增量 是指依据《 xxxx 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济资本规划与分配 实施细则 》对全年经济资本需求的预测 值 与经济资本需求年初数的差额。 本报告所载资料是 毕马威 为 xxxx 银行 经济资本管理 项目编撰。 任何其他人士不得依赖本报告作任何其他用途,本所概不就此对任何其他人士承担任何责任。 未经本所书面同意,任何人士不得披露、引用或引述本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9 第十七条
日志传输会失败。 [oracle@localhost ~]$orapwd file=orapworcl2 password=sys123 force=y。 orapwd file=orapworcl password=sys123 force=y 注意文件名称不能有误,否则主库连接不上备库,导致归档日志同步失败 修改 和 可以拷贝主库的 ,。 方法同上。 和 不用修改, 与主库保持 一样即可。
点布置图 隧道 CPIII 控制点的布设 隧道里一般布置在电缆槽顶面以上 30~ 50 厘米的边墙内衬上,见下面 示意图。 中国水电集团京沪高铁三标段二工区无砟轨道板铺设施工方案 13 图 隧道内 CPIII 控制点布置图 CPIII 控制点的安装 ① 当接触网杆或临时标记桩为钢筋混凝土杆时,将锚固螺栓固定在引导孔上; ② 当接触网杆或临时标记桩为钢架时,可以将标记点锚固螺栓焊接或栓接在钢架上。
两端点间的距离。 1 移位法 :如拉断处到邻近的标距端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 ι 0时, 3 则可按下法确定 ι 1。 在长段上从拉断处 O 取基本等于短断格数,得 B 点,接着取等于长段所余格数(偶数,图 1α )之半,得 C 点;或者取所余格数(奇数,图 1b)减 1 与加 1 之半,得 C 与 C1点。 移位后的 ι 1分别为 AO+OB+2BC 或者AO+OB+BC+BC1。 注
能进入综合评审阶段。 如 评标委员会 认为有必要,将对入围 投标单位 按顺序进行询标。 询标结束后 评标委员会 对入围 投标单位 进行评价与比较。 32. 废标条款: 评标委员会 根据 招标文件 规定和详细审阅各 投标单位 提交的 投标文件 ,逐项列出 投标文件 的全部报价偏差。 报价偏差分为重大偏差和细微偏差。 重大偏差包括以下内容: 未按 招标文件 要求提交 投标保证金 ; 投标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