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qq040515建筑用钢筋检验指导书内容摘要:

两端点间的距离。 1 移位法 :如拉断处到邻近的标距端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 ι 0时, 3 则可按下法确定 ι 1。 在长段上从拉断处 O 取基本等于短断格数,得 B 点,接着取等于长段所余格数(偶数,图 1α )之半,得 C 点;或者取所余格数(奇数,图 1b)减 1 与加 1 之半,得 C 与 C1点。 移位后的 ι 1分别为 AO+OB+2BC 或者AO+OB+BC+BC1。 注:试样拉断于移位法所述位置,但如用直测法求得的伸长率能达到技术条件之规定值,则可不采用移位法。 图 1 伸长率断后标距部分长度用移位法确定 ι 1 ( a)长段所余格数为偶数; ( b)长段所余格数为奇数 短、长比例试样的伸长率分别以 δ δ 10 表示。 定标距试样的伸长率应附以该标距长度数值的角注,如 ι 0=100 或 200mm,则伸长率分别以 δ 100或 δ 200表示之。 钢筋拉伸试验结果计算: 8 ( 1)钢筋屈服强度:屈服强度按下式计算: ps σ s= ( 1) F0 式中: σ s— — 屈服强度 Mpa ps—— 试样到达屈服平台时最小负荷 N 1 F0—— 试样原截面积 π d2mm2 4 ( 2)钢筋抗拉强度:按下式计算: pb σ b= ( 2) F0 式中:σ b—— 抗拉强度 Mpa pb—— 试样拉断后最大荷载值 N 1 F0—— 试样原载面积 π d2mm2 4 ( 3)钢筋伸长率计算: ι 1ι 0 δ = ( 3) ι 0 式中:ι 0—— 试样原标距长度 mm ι 1—— 试样拉断后标距长度 mm δ —— 试样伸长率( %) 钢筋拉伸试验结果评定 钢筋做拉伸试验的 2 根试样,其 3 个指标 (屈服点、抗拉强度 和伸长率 )均符合本指导书表一、表二、表三、表四、表五的规定,为合格。 如果其中 1 根试样在 3 个指标中有 1 个指标不符合规定时,则为不合格。 应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新测定 3 个指标,第二次拉伸试验中,如仍有一个指标不符合规定,不论这个指标在第一次试验中是否合格,拉伸试验项目即作为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不予验收。 试验条件及注意事项 9 (1)试验速度 试样拉伸速度可根据试验机特点及试样材质、尺寸及试验目的来确定,但需保证所测性能的准确性。 除有关技术条件或双方协议有特殊要求外,拉伸速度规定为: ,应力增加速 度为 10Mpa/ s。 注: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生产检验允许采用 10— 30Mpa/ s 的应力增加速度。 ,试验机活动夹头在负荷下的移动速度为不大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