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i型听力检查仪操作手册内容摘要:

操作手册 23 图 23: 图 24: 图中“测试数”、“时间”、“伪迹”、“稳定性”、“噪声”的含义参见 “ TEOAE 测试”中的说明;这里“频率”表示的是当前正在测试的频率 (用作刺激信号的纯音对 )。 本仪器分别对以下 4 个频率对 (f1amp。 f2)进行测试 ,测试顺序如下: 2025Hz amp。 2500Hz 2575Hz amp。 3200Hz 3225Hz amp。 4000Hz 1625Hz amp。 2020Hz 探头校正结束后会自动进行平衡测试; 在进行探头校正和平衡测试时,都可以按 ◄键进行重测;按 ►键中断测试,返回选择测试耳界面; 探头校正和平衡测试完成后,自动开始 DPOAE 测试。 如图 24:在测试过程中,绿色的LED 指示灯将持续地闪烁。 若 LED 指示灯为红色,则表明在测试过程中出现以下错误: 1. 探头不稳定。 2. 环境噪声过大 (伪迹过高 )。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请检查测试环境和探头的插入情况,重新进行测试。 CNⅠ 型听力 检查 仪 操作手册 24 图 25: 图 26: 图 27: 在启动测试后,如果屏幕上出现“请检查探头的连接情况”的提示信息,请查看探头是否和仪器正确连接; 如果显示屏上出现“刺激信号泄漏”这样的提示信息,请立即检查探头在受试者外耳道中的插入情况。 外耳道密闭情况不佳,请检查耳塞与外耳道的配合情况,选择合适的耳塞,重新进行测试。 当 DPOAE 测试正在进行时,按 ◄键可以重测,测试会自动从探头 测试重新开始; 按 ►键中断测试 (图 27); 按任意键会显示具体结果; CNⅠ 型听力 检查 仪 操作手册 25 图 28: 图 29: 图 30: 测试完成后,测试结果会自动显示在显示屏上; 按任意键显示具体结果;(如图 30) 测试结果 (以 f2 为准 )的显示顺序如下: f2 2020 Hz f2 2500 Hz f2 3200 Hz f2 4000 Hz 当 4 个测试频率中的至少 3个通过时,则 DPOAE 的测试结果被判定为“通过”。 CNⅠ 型听力 检查 仪 操作手册 26 说明 “测试通过”表示: DPOAE 测试通过 “转诊”表示:未达到 DPOAE 的测试标准 “通过”的结果表明受试者在接受测试时,其耳蜗的耳外毛细胞至 少在 4 个受试频率 段 的 3 个中,是具有正常的功能的。 本仪器所采用的统计方法保证了测试具有足够高的精确度。 “转诊”这个结果表明,在受测试的 4 个频率段中,至少在 2 个频段上没有检测到有意义的 DP 信号。 和 TEOAE 不同的是, DPOAE 的测试结果是与各个频率相关的。 这使得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比较容易。 无论如何,对于“转诊”的结果总是应该认真对待的。 单一频率的测试通过,至少说明了在相关频率段内,听觉功能还是基本正常的。 和 TEOAE 测试相同的是,在 DPOAE 的测试中,过大的环境噪声和不良的探头放置情况是导致测试失败的重要原 因,尤其是在进行低频测试时。 因此,如果在某次测试中,出现了高频测试通过而低频测试失败的情况,那么这很有可能是由于测试条件不够理想造成的。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在改善测试条件后,重新进行测试。 另外,需要强调的一点是, DPOAE 测试无法确定蜗后 (retrocochlear hearing losses)听力损失。  具体的测试结果可在每次测试后查看,也可以在主菜单中的 数据管理 项目中查看。 CNⅠ 型听力 检查 仪 操作手册 27 AABR 测试 (适用于 CNⅠ 听力 检查 仪的 A/TA/DA/TDA) ●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 AABR 的测试准备: 将 AABR 的测试电缆插入仪器前端的 AABR 插孔:“红点”对着“红点”; ● 皮肤准备: 建议用脑电图 (EEG)电极砂纸 (或磨砂膏 )清洁皮肤,以提高皮肤的电导率。 请不要使用酒精类的溶剂来清洁皮肤,因为这会使皮肤过于干燥,从而降低皮肤的电导率。 按照要求放置电极: 白色: 额 部 黑色: 颧部 (参考电极 ) 红色: 后颈部 请确保电极与皮肤的良好接触。 将电极与电极插座连接。 请检查电极与电极插座的连接是否正确 (根据颜色 )。 将探头插入外耳道中。 需要注意的是,用于 AABR 测试的电极表面的水凝胶有可能由于蒸发而变得过于干燥。 因此在使用前请注意CNⅠ 型听力 检查 仪 操作手册 28 观察电极的包装袋是否 密闭, AABR 电极的表面是否湿润,过于干燥的电极会使得电极与皮肤的接触电阻过大,从而影响测试。 在这种情况下,应更换电极。 启动 AABR 的过程和上节 中所介绍的启动 TEOAE 测试的过程一样: 在主菜单 (如图 2)中,用户应将光标移到 测试模块 选项上,然后按OK 键确认; 在 测试模块 (如图 5)中选择 AABR 测试 ,按 OK 键,进入 测试档案 (如图 9)界面; 按 ▲▼键选择受测试者 (用编号表示 )(或按 ►键进入增加档案,用于增加新的受试者信息,关于如何增加受试者信息,参见 ); 确定受 试者后按 OK 键进入选择测试耳界面 (如图 10),按 ▼或 ▲键,以选择左右耳;检查探头和 AABR 电极是否已经放置正确,然后开始测试。 图 31: 在这一界面时,如果按 ►键,则进入帮助,如图 32:或按OK 键开始测试; CNⅠ 型听力 检查 仪 操作手册 29 图 32: 图 33: 图 34: 图 32 中给出帮助的提示信息; 这时可以按 任意键返回上一界面。 在选择测试耳完成后,按 OK键确认;这时 AABR 测试启动,仪器首先要自动进行阻抗测试。 如图 33: 在电极阻抗测试时按 ◄键,将重新测试 电极阻抗;按 ►键,电极阻抗测试将被终止,如图 34: 这时按任意键都可以返回选择测试耳界面; CNⅠ 型听力 检查 仪 操作手册 30 图 35: 图 36: 若显示屏上给出“请检查电极连接情况”的提示,即请检查电极连接情况。 在电极连接正常并且阻抗测试未被中断的情况下,阻抗测试大约需要 23 秒钟,阻抗测试的目的在于为仪器和电池的工作获得正确的参数。 阻抗测试结果良好,即可按OK 键开始测试; CNⅠ 型听力 检查 仪 操作手册 31 说明 图中各个参数的意义如下 : “白色电极”:代表前额的皮肤阻抗 “红色电极”:代表后颈部的皮肤阻抗 阻抗的等级标准如下 (白色和红色电极 ): 6 kΩ 良 好 612kΩ 一般  12kΩ 较差 (在这种情况下无法进行测试, OK 键不出现,只有 ►键可以使用 )。 “阻抗差值”:表示红色电极和白色电极之间的阻抗差值。 这个差值应该尽可能的低 ( 4kΩ): 0 2kΩ 良 好 2 4kΩ 一般 4kΩ 较差 (在这种情况下无法进行测试, OK 键不出现,只有 ►键可以使用 )。 在阻抗过高的情况下,建议用户进行以下尝试: 等待大约 10 分钟。 在这一时间内,电极有可能与皮肤形成较好的粘合,从而降低阻抗。 换一副新电极,这有可能减小阻抗。 如果以上方法无效,请做如下检查: 电极的位置是否正确。 AABR 测试电缆的连接是否正确。 电极部位的皮肤是否洁净。 请注意: 3 个电极部位的皮肤均应得到清洁。 CNⅠ 型听力 检查 仪 操作手册 32 当各个电极的阻抗值以及电极间阻抗差值均满足条件后,即自动开始探头校正过程。 如下图所示: 图 37: 如果屏幕上出现“请检查探头”的信息,请做如下检查: 耳塞的大小是否合适 探头的通道是否被堵塞 (如果是,请更换 导声 管 ) 探头的放置情况 (导声 管有可能碰到了外耳道的内壁 ) 校准过程的时间上限是大约 2 分钟。 图 38: “声压级”:代表仪器产生的刺激信号水平。 “通道”:代表外耳道内的实际信号水平。 如果刺激信号校准正确,这时仪器会自动开始进行测试。 这是正在进行 AABR 测试的图示; 按 ►键测试将会被中断,同阻抗测试 被中断一样,显示屏上会给出测试被中断的结果显示。 如果按 ◄键可以暂停测试,再按 ◄键可以继续测试,如图 39; CNⅠ 型听力 检查 仪 操作手册 33 图 39: 说明 图 40: 这是暂停测试时的界面,按◄键可以继续进行测试。 如果需要中断测试,按 ►键;被中断信息会出现在显示屏上,如图 34; 图 39 中, “测试数”表示 测试次数; “时间”进度条表示有效的测试时间; “红色电极”表示红色电极和地之间的阻抗值; “白色电极”表示白色电极和地之间的阻抗值; “测试阈值”表示测试时达到通过标准的阈值; “肌电信号”进度条表示检测到的电位的幅度总和。 这个值越小 ,测试越容易进行。 如果电极信号过大 (干扰,肌肉运动所引起的伪迹 ), LED 指示灯将以红色闪烁,在此期间的测试数据将被忽略。 当 AABR 测试结束,显示屏上会给出“测试通过”或“转诊”; 现在,按任意键都可观看详细的测试结果,如图 41。 CNⅠ 型听力 检查 仪 操作手册 34 图 41: 说明 测试结果的解释:“通过”表示:测试通过 AABR “转诊”表示:未达到 AABR 的测试标准  “通过”表明对于 55 dB nHL 的宽带刺激信号,检测到了受试者的脑干电反应。 由于听阈和诱发脑干电位的刺激信号的域值非常接近,由此可以认为,排除宽带听觉丧失的概率在 %以上。 ABR 测试的频率主要集中在 24 kHz 的范围内,这一频段对于语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 如果所检测的 ABR 信号达不到所定义的水平,就会得到“转诊”的结果。 和中度听觉损失相比,很多其它的原因更有可能导致这个结果。 ABR 信号的信噪比过低可能会导致测试失败。 ABR 信号过低或电噪声过大都有可能造成这种后果。 例如在显示屏上可以看到统计曲线接近阈值但还没有完全达到要求的值。 因此,在进行进一步的后续检查前,建议先改善测试环境重新进行测试。 检查探头在耳道内的放置情况是否理想;电极的位置是否正确,和皮肤的接触是否良好; 阻抗和电极间的阻抗差值是否足够小。 电极上的电噪声和阻抗有很大的关系。 受试者是否已完全放松,是否肌肉处于紧张状态。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没有肌肉运动,同等程度的肌肉紧张也会引起噪声,特别是颈部的肌肉。 检查在测试环境中是否有电噪声源,例如电机驱动的设备。 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换一个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