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内容摘要:

了资产阶 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 积极影响: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制国家建立起来;德国迈入资本主义门槛,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德国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到 19世纪末,德国已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 5意义:标志着德国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制度的确立;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军事性色彩。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 10课 鸦片战争 1840 年 6 月,英军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1841 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 1842 年 8 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 条约内容有: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 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1856 年,英军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8 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 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旅游、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暗通航等。 不久,英法火烧圆明园。 1860 年 =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签 订《北京条约》。 条约规定: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 800万两白银。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第 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天朝田亩制度》: 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 ○ 1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 ○ 2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 3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一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核心思想),无人不饱暖(目的)”的理想社会。 《天朝田亩制度》的意义: 积极意义: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思想结晶。 消极意义: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资政新篇》: 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的。 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由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 最终,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 第 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895 年 4 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 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受内地税。 《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辛丑条约》: 1901 年 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 亿两,分 39 年还清,本息合计 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 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功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不敢依靠人民群众;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势强盛,对华战争蓄谋已久。 第 13课 辛亥革命 1894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 年 8 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 一的资产阶级政党。 1911 年 10月 10 日,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度,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辛亥革命意义:伟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清王朝,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