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制度汇编内容摘要:

员实行挂牌上岗, 仪表整洁、礼貌接访、文明待人、解释耐心、态度和蔼、热情服务、技术精湛,不推诿、训斥、刁难接种对象。 接种门诊设立意见箱和社会监督投诉电话: 5020840 8661015,欢迎社会各界监督。 13 十七、预防接种须知 一、国家对孩子进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可预防接种可预防肺结核、乙肝、小儿麻痹症、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等传染病。 接种其它疫苗预防相应传染病。 二、我国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孩子出生后监护人应尽早到当地疾病控制机构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和儿童免疫金卡手续。 接种证和儿童免疫金卡是您孩子很重要 的健康资料,必须要长期保存,如有遗失应立即去发证机构补办。 三、每次接种时应携带儿童接种证和儿童免疫金卡,使您的孩子享受相应的服务,有效的保护孩子的健康。 四、要主动向医生反映您或您孩子的健康状况,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宜接种: ( 1)正在发烧;( 2)生病才愈;( 3)急性传染性活动性肺结核;( 4)有严重肝病、肾病;( 5)有先天性心脏病;( 6)过敏体质,如对鸡蛋过敏者不能接种流感疫苗;( 7)有明显的神经、精神方面的疾病如癫痫、癔症、脑炎后遗症、抽风等病症者;( 8)接种后曾发生过敏反应;( 9)免疫缺陷或接受免疫缺陷 制剂者; 五、儿童免疫接种后,请在休息处观察 30分钟,无异常情况后方可离开。 六、接种疫苗后,要适当休息,尽量少做剧烈活动或超负荷劳动,少接触灰尘及不洁物品,勤换洗衣服,暂时不要洗澡,以防引起感染或加重接种反应。 若在注射部位有轻度红肿热痒痛感觉时,不要用手抓或剧烈摩擦,可适当热敷,消肿止痛。 少吃或不吃葱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多吃些含有维生素的水果,喝点菜汤稀粥等。 七、接种疫苗后个别对象可能发生如下几种副反应: ( 1)一般反应:发热、局部红肿、局部疼痛、局部硬结、皮疹、晕针、精神性反应。 ( 2)加重反应:高热 、惊厥、头痛、恶心、呕吐、无菌性化脓、结缔组织增生。 ( 3)变态反应:荨麻疹、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癫、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变态反应性脑炎、血小板减少症。 ( 4)罕见反应:化脓性淋巴炎、严重的局部坏死反应、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 5)偶合病:感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意外伤害。 八、接种疫苗后若有以上情况发生,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电话: 8661015 14 十八、 疫苗领取购进流程图 一类疫苗领取 县 CDC 用冷藏箱运送 到各乡(镇)防保组 二类疫苗购进 各乡镇防保组携带冷藏 背包到县 CDC 购买疫苗 凭疫苗购销单、交款 通知单到财会室交款 核对疫苗后在疫苗调拨单 和疫苗运输记录上签字 依据收据领取相应的二类疫苗用冷藏背包运回单位 根据《预防接种工作 规范》要求将疫苗分 别摆放于冰箱的冷藏 和冷冻层内保管待用 依据疫苗购销单填写 疫苗出入库登记 依据疫苗调拨单填写 疫苗出入库登记 15 十九、 儿童预防接种流程图 出生 24 小时内,由医院产房接种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 将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单交给儿童家长。 出生一个月内,儿童家长持户口簿或其他居住证明、医院产房新生儿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单,到当地预防接种门诊办理预防接种手续,领取儿童预防接种证。 由预防接种门诊完成其余针次计划免疫疫苗的接种。 儿童家长应仔细阅读儿童预防接种证说明。 预防接种门诊根据儿童年龄及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确定 儿童接种疫苗 的种类及日期,以通知单、电话通知、预约通知、张贴告示等方式,通知儿童家长带儿童按期来接种。 儿童家长应妥善保管预防接种证,经常查看儿童接种信息,及时主动与接种联系 ,防止漏种。 乡镇接种门诊每周开展一次、村接种室每月开展一次接种。 接种日时,应按照候诊、咨询体检、登记(电脑刷卡)、接种、留观的程序开展接种。 接种: 根据预防接种技术操作要点开展接种。 我县儿童计划免疫接种门诊实行分苗分桌接种,每个接种台有接种疫苗的标识。 候诊: 在候诊室排队候诊 留观:接种后现在留观 15- 30 分钟。 登记: 在儿童接种证和接种底卡上记录接种信息。 (实行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的可刷卡)同时预约好下次接种时间。 咨询体检:接种门诊设有咨询室,接种前有医生查验儿童接种证,询问、查看儿童健康状况,发现儿童有发热、患有急慢性疾病等不适宜接种现象,暂缓接种,并向儿童家长解释,另外预定接种日期。 符合接种条件者方可予以接种。 为了保证接种安全,儿童家长应主动反映儿童健康情况。 16 二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疫苗种类 接种对象 接种部位 接种途径 接种剂量 /剂次 作用 接种禁忌症 可能发生的 反应 注意事项 麻疹腮腺炎联合减毒 活疫 苗 1824 月龄 上臂外侧 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预防麻疹和流行性腮 腺 炎 患严重疾 病、急性或慢性感染者。 发热者。 对鸡蛋有过敏史者。 妊娠期妇女。 注射后一般无局部反应。 在 610 天内,个别人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以及散在皮疹,一般不超过 2 天可自行缓解,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开启疫苗瓶和注射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 疫苗复溶后出现异常浑浊、疫苗瓶有裂纹或标签不清者,均不得使用。 疫苗复溶后如不能立即用完,应放置在 2~ 8℃并于 1小时内用完,剩余的疫苗应废弃。 注射过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 1 个月以上再接种本疫苗。 麻腮 风 联合减毒 活疫 苗 1824 月龄 上臂外侧 三角肌 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预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 患严重疾病、急性或慢性感染、发热者。 对鸡蛋有过敏史者。 妊娠期妇女。 如对育龄妇女进行接种,接种后 3 个月 内应避免妊娠。 注射后一般无局部反应。 在 610 天内,个别人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以及散在皮疹,一般不超过 2 天可自行 缓解, 成人接种后 24 周个别人可能 出现 一过性关节痛反应,通常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开启疫苗瓶和注射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 疫苗加入灭菌 注射用水后,轻轻 振摇应能立即溶解。 疫苗复溶后出现异常浑浊,疫苗瓶有裂痕、标签不清或过期失效者,均不得使用。 疫苗复溶后如不能立即用完,应放置在 2~ 8℃并于 1小时内用完,剩余的疫苗应废弃。 注射过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 1 个月以上再接种本疫苗。 本品为减毒活疫苗,不 推荐在该疾病流行 季节使用。 乙型脑炎 灭活疫苗 ( Vero 细胞) 8 月龄 ( 2 剂次) 2 周岁 6 周岁 上臂外侧 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预防流行 性乙型 脑 炎 发热、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病、 体质衰弱者。 对药物或食物有过敏史者。 有惊厥史者。 注射后 一般无不良反应, 个别 人注射后可有一过性发热,一般不超过 24小时,如果体温超过 ℃或发热时间延长,应对症处理或请医生诊治。 复溶后疫苗中有异物、 疫苗瓶有裂纹、标签不清或过期失效者,均不得使用。 疫苗加入灭菌注射用水后,轻轻振摇应能立即溶解。 疫苗瓶开启后立即使用。 注射疫苗时应备有肾上腺素,以备偶有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急救用。 接受注射后应在现场休息片刻。 乙型脑炎 减毒活疫苗 8 月龄 2 周岁 上臂外侧 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预防流行 性乙型 脑 炎 发热,患急性传染病、中耳炎、活动性结核或心脏、肾脏及肝脏等疾病者。 体质衰弱、有过敏史或癫痫史者。 先天性免疫缺陷者,近期或正在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妊娠期妇女。 少数儿童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一般不超过 2 天,可自行缓解。 偶有散在皮疹出现,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注射疫苗过程中,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 疫苗复溶后有摇不散的块状物、复溶前疫苗变红、疫苗瓶有裂纹或瓶塞松动者,均不得使用。 疫苗复溶后如 不能立即用完,应放置在 2~ 8℃并在 1小时内用完,剩余的疫苗应废弃。 17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 为预防和控制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适龄儿童应按照免疫程序接种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及其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均为免费。 在 预防接种前,家长或监护人必须向接种医生提供儿童身体健康状况,由接种医生判断 是否 存在 接种 禁忌症。 ☆ 接种疫苗后,必须在接种场所休息 30 分钟。 少部分儿童接种疫苗后会出现发热或局部红肿 浸润、 疼痛等一般反应,一般 1 至 2天可自行缓解。 个别儿童接种疫苗后会出现异常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反应,如皮疹、紫癜、血管性水肿等,具体情况可向接种单位医生咨询。 一般反应症状严重 者及出现异常反应者 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并将反应情况告知预防接种单位。 辽宁省卫生厅制 疫苗种类 接种对象 接种部位 接种途径 接种剂量 /剂次 作用 接种禁忌症 可能发生的 反应 注意事项 A 群脑膜炎 球菌多糖 疫苗 618 月龄 ( 2 剂次) 上臂外侧 三 角肌 附着处 皮下注射 30μ g/ 预防 A 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有癫 痫、惊厥及 过敏史者。 患脑部疾患、肾脏病、心脏病及活动性结核者。 患急性传染病及发热者。 本疫苗反应轻微,偶有短暂低热,局部稍有压痛感,可自行缓解。 疫苗瓶塞松动者,复溶后有异物或疫苗瓶有裂纹,均不得使用。 疫苗复溶后,应按规定人份(剂量)一次用完,不得分多次使用,剩余的疫苗应废弃。 A+C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3 周 岁 6 周 岁 上臂外侧 三角肌 附着处 皮下注射 100μ g/ 预防 A 群及 C 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癫痫、抽风、脑部疾患及有过敏史者。 肾脏病、心脏病及活动性结核。 急性传染病及发热者。 本疫苗使用后,偶有短暂发热,局部稍有压痛感, 一般可自行缓解。 如有严重反应及时诊治。 使用前应检查 安瓿 或小瓶,如瓶子有裂纹 ,瓶塞松动或瓶内有异物者,不得使用。 每一瓶( 安瓿 )制品溶解后,应按规定剂量一次用完。 冻干 甲型 肝炎减毒 活疫苗 18 月龄 上臂外侧 三角肌 附着处 皮下注射 1ml 预防甲型 肝 炎 身体不适,腋温超过 ℃者。 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严重疾病者。 免疫缺陷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过敏体质者。 注射疫苗后少数可能出现局部疼痛、红肿,一般在 72 小时内自行缓解。 偶有皮疹出现,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