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制度汇编3776725990(最新整理by阿拉蕾)内容摘要:

厂部安全检查,由厂长或主管安全的厂长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专业人员进行,每季度不少于一次。 车间(部门)安全检查,由车间(部门)主任组织本车间(部门)有关人员进行,每月不得少于一次。 班组安全检查,由班组长组织本班组有关人员进行。 每天应做好班前、班中、班后的安全、消防检查。 专业安全检查,专业安全检查适用于电气、车辆、防汛抗台、锅炉、压力容器、起重、厂房建筑、移动电器、设备等,专业安全检查各部门可根据 实际情况并结合气节特点而确定检查时间,但至少每季度要进行一次。 巡回安全检查 安保科每天至少对施工场地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做到有记录。 各科室、车间要落实专人每天进行一次巡回检查,要做好记录,对查出的问题要立即落实整改措施。 班组长和生产工人应做好当班生产中的巡回检查,认真填写原始记录,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并采取整改措施。 在交接班时,认真做好交接手续。 9 整改 各级检查组和检查人员,对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要逐项分析研究并落实整改措施,做到定措施、定人员、定时间 ,凡班组能整改的问题不交给车间,车间能整改的问题不交给厂部。 对所有的隐患都必须立即整改到位,不得拖延,限于物质条件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防止发生事故。 并列出整改计划,按时进行解决。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制度 新职工进厂 “ 三级安全教育 ” 凡新入厂的职工(包括短期合同工和临时工),都必须经过公司、车间、班组 “ 三级安全教育 ” ,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未经三级安全教育或考试不合格者不准上岗作业。 一级(矿级)安全教育由安全科会同生产生产科组织实施。 教育内容应包括: ( 1)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 ( 2)矿山概况、生产特点及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 ( 3)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基本知识。 二级(车间)安全教育由车间负责人组织实施。 教育应包括: ( 1)本单位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主要设备概况及其特点,危险区域、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 2)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3)结合本单位特点进行防火、防爆、防毒、防触电、防机具伤害等安全防护、应急抢救知识的教育。 三级(班组)安全教育由班组长组织实施,教育内容应包括: ( 1)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标 准化作业程序; ( 2)本岗位工作特点、设备性能和安全注意事项; ( 3)设备、工具及其使用方法,防护用品的合理使用。 新职工 “ 三级安全教育 ” 经考试合格,填写 “ 三级安全教育 ” 卡片,报生产科存档。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教育 1 凡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上级有关安全管理部门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无证上岗者按严重违章处理。 2 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执行矿《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 中层管理者、专(兼)职安全员培训教育 1 厂 (矿 )每年对中层管理者、安全员进行一次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教育、培训。 2 教 育培训内容包括: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安全管理基本知识、安全技术知识等。 班组长培训教育 1 每年组织一次班组长安全培训教育。 2 教育内容: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班组安全管理知识等 全员教育 生产车间每月对职工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全员安全教育,并认真做好记录,班组坚持每周一次全员安全教育。 变换工种及复工安全教育 职工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在重新上岗时,必须进行相应的车间、班组、岗位安全教育。 “ 四新 ” 教育 1“ 四新 ” 教育是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前,必须进行的安全 教育。 2“ 四新 ” 安全教育由主管科室和技术部门负责进行。 3“ 四新 ” 安全教育主要内容有: ( 1)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 2)安全防护装置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 3)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和要求; ( 4) “ 四新 ” 投产、使用后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方法。 4 涉及 “ 四新 ” 人员安全教育后,要进行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并报生产部门备案。 职业健康教育 1 职业健康教育分为上岗前健康教育、在岗期间健康教育、离岗健康教育。 2 职业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方针、政策、法规; 职业卫生、职业健康知识;重点职业性有害因素防治知识;突发事故应急处理及个人防护知识。 3生产部门负责组织新入厂接触职业危害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教育(与矿三级安全教育同时进行),接触职业危害职工在岗期间、离岗职业健康教育。 4 职业健康教育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可采取集中培训、健康知识竞赛、发放健康知识小册子、黑板报、张贴宣传画等多种方式进行。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和调查处理制度 : 保证事故处理的真实性,杜绝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 发生在本矿的各类安全事故,现场人有责任及时汇报,并视事故 大小按规定逐级上报。 隐瞒不报,对责任人加重处罚。 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应保护好现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止事故损失扩大,如有伤者应及时送医院救治。 建立事故档案,按规定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事故调查处理坚持 “ 四不放过 ” 原则,即:找不出事故原因不放过;事故本人和全公司受不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订出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没有得到处理不放过。 对事故中受到伤害的人员要主动关心他们,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合理地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化解各种矛盾。 对违反规章制度,盲目指挥、失职、渎职 的责任人必须追究责任,视情节轻重作出相应处罚,触犯法律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边坡安全管理制度 1.确定合理的台阶高度和平台宽度 合理的台阶高度对露天开采的技术经济指标和作业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确定台阶高度要考虑矿岩的埋藏条件和力学性质、穿爆作业的要求、采掘工作的要求,一般不超过 15 米。 平台宽度不但影响边坡角的大小,也影响边坡的稳定。 工作平台宽度取决于所采用的采掘运输设备的要求和爆堆的宽度。 2.正确选择台阶坡面角和最终边坡角台阶坡面角的大小与矿岩性质、穿爆方式、推进方向、矿岩层理方向和节理发育情 况等因素有关。 工作台阶坡面角的大小在各类矿山安全规程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在一般情况下,其大小取决于矿岩的性质:松软矿岩,工作台阶坡面角不大于所开采矿岩的自然安息角;较稳定的矿岩,工作台阶坡面角不大于 55176。 ;坚硬稳固的矿岩,工作台阶坡面角不大于 75176。 最终边坡角与岩石的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开采深度、边坡存在期限等因素有关。 由于这些因素十分复杂,因此通常参照类似矿山的实际数据来选择矿山最终边坡角。 3.选用合理的开采顺序和推进方向在生产过程中要坚持从上到下的开采顺序,坚持打下向孔或倾斜炮孔,杜绝在作业台 阶底部进行掏底开采,避免边坡形成伞檐状和空洞。 一般情况下应选用从上盘向下盘的采剥推进方向,做到有计划、有条理的开采。 4.合理进行爆破作业,减少爆破震动对边坡的影响 由于爆破作业产生的地震可以使岩体的节理张开,因此在接近边坡地段尽量不采用大规模的齐发爆破,可以采用微差爆破、预裂爆破、减震爆破等控制爆破技术,并严格控制同时爆破的炸药量。 在采场内尽量不用抛掷爆破,应采用松动爆破,以防止飞石伤人,减少对边坡的破坏。 5.矿山必须建立健全边坡管理和检查制度,当发现边坡上有裂陷可能滑落或有大块浮石及伞檐悬在上部时,必 须迅速进行处理。 处理时要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受到威胁的作业人员和设备要撤到安全地点。 6.矿山应选派技术人员或有经验的工人专门负责边坡的管理工作,及时清除隐患,发现边坡有塌滑征兆时有权制止采剥作业,并向矿山负责人报告。 7.对于有边坡滑动倾向的矿山,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露天矿有变形和滑动迹象的矿山,必须设立专门观测点,定期观测记录变化情况。 职业危害预防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提高职工的预防意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职工的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特制 订本规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