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途通信干线光缆传输系统线路工程规范内容摘要:
cm) 给水管 (管径大于 50cm) 排水管 (注 1) (注 2) 热力管 燃 气管 (压力小于 3kg/cm2) (注 3) 燃 气管 (压力 3 kg/cm2~ 8kg/cm2) (注 3) 埋式电力电缆 (35kV以下 ) (注 4) 14 埋式 电力电缆 (35kV及以上 ) (注 4) 其他埋式通信电缆 及光缆 绿化(乔木) 绿化(灌木) 地上杆柱 ~ 马路边石 路轨外侧 房屋建筑红线或基础 水井、坟墓 粪坑、积肥池、沼气池、氨水池等 其他通信管道 注: (1). 主干排水管后敷设时,其施工边沟与管道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 (2). 当管道在排水管下部穿越时,净距不宜小于 ,通信管道应作包封,包封长度自排 水管两侧各加长 2m; (3). 在交越处 2m 范围内, 燃 气管 不应做接合装置和附属设备; (4). 如电力电缆加保护管时,净距可减小至。 除本规范外,新建长途塑料管道时还应符合 YD 50251996《长途通信光缆塑料管道工程设计暂行技术规定》的要求。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宜选择路由平直、转弯少、高差小、短段较少,且有较大人手孔的管道敷设长途干线光缆。 管道光缆占用的管孔位置可选择靠近管群两侧的适当位置。 光缆在各相邻管道段所占用的孔位应相对一致,如需改变孔位时,其变动范围不宜过大,并避免由管群的一侧转移到另一侧。 在水泥 、陶瓷、钢铁或其他类似材质的管道中敷设光缆时应视情况使用塑料子管以保护光缆。 在塑料管道中敷设时,在大孔径塑管中应敷设多根塑料子管以节省空间。 子管的敷设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子管应采用材质合适的塑料管材。 2. 子管数量应根据管孔直径及工程需要确定。 数根子管的总等效外径宜不大于管孔内径的 85%。 3. 一个管孔内安装的数根子管应一次性穿放。 子管在两人(手)孔间的管道段不应有接头。 4. 子管在人(手)孔内 应 伸出 适宜的 长度 ,可为 10cm-30cm。 5. 本期工程不用的子管,管口应安装塞子。 15 光缆接头盒在人(手)孔内宜安装在常年积水 水位以上的位置,采用保护托架或其他方法承托。 人(手)孔内的光缆应有醒目的识别标志或光缆标牌。 人(手)孔内的光缆应固定牢靠,宜采用塑料软管保护。 光缆在某些比较特殊的管道中敷设时,如公路、铁路、桥上 、与其他大孔径管道同沟 等地点,应充分考虑到诸如路面沉降、冲击、振动、剧烈温度变化导致结构变形等因素对光缆线路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 架空光缆敷设安装要求 长途架空光缆线路,应根据不同的负荷区,采取不同的建筑强度等级。 线路负荷区的划分,应根据气象条件按表 确定。 表 划分线路负荷区的气象 条件 负荷区别 轻负荷区 中负荷区 重负荷区 超重负荷区 气象条件 冰凌等效厚度 (mm) ≤5 ≤10 ≤15 ≤20 结冰时温度 5℃ 5℃ 5℃ 5℃ 结冰时最大风速 (m/s) 10 10 10 10 无冰时最大风速 (m/s) 25 注: ;如果是冰霜混合体,可按其厚度的二分之一折算为冰厚。 10 分钟的平均最大风速为计算依据。 长途架空线路的负荷区,应根据建设地段的气象资料,按照平均每十年为一周期出现的最大冰凌 厚度和最大风速选定。 个别冰凌严重或风速超过 25m/s 的地段,应根据实际气象条件,单独提高该段线路的建筑标准,不应全线提高。 架空光缆可用于轻、中负荷区和地形起伏不很大的地区。 超重负荷区、冬季气温低于 30℃ 、大跨距数量较多、沙暴和大风危害严重地区不宜采用。 架空光缆杆线强度应符合《长途通信明线线路工程设计规范》和 YD 50062020《本地电话网用户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的相关标准。 利用现有杆路架挂光缆 时 ,应对杆路强度进行核算,保证建筑安全。 光缆在原有长途明线杆路上架挂位置的确定, 应考虑对原有明线 线条 回路 传输质量的影响。 16 架空光缆宜采用附加吊线架挂方式,每条吊线一般只宜架挂一条光缆。 根据工程要求也可采用自承式。 光缆在吊线上可采用电缆挂钩安装,也可采用螺旋线绑扎。 吊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吊线程式的选择 (1). 吊线程式可按架设地区的负荷区别、光缆荷重、标准杆距等因素经计算确定,一般宜选用 7/ 和 7/ 规格的镀锌钢绞线。 (2). 不同钢绞线在各种负荷区适宜的杆距见表。 当杆距超过下表的范围时,应采用正副吊线跨越装置,其中正吊线宜采用 7/ 规格,副吊线宜采用 7/ 规格。 表 吊线规格选用表 吊线规格 负荷区别 杆距 (m) 备注 7/ 轻负荷区 ≤150 7/ 中负荷区 ≤100 7/ 重负荷区 ≤65 7/ 超重负荷区 ≤45 7/ 中负荷区 101150 7/ 重负荷区 66100 7/ 超重负荷区 4580 2. 吊线的安装和加固 (1). 吊线用穿钉(木杆)或吊线抱箍(水泥杆)和三眼单槽夹板安装,也可用吊线担和压板安装。 (2). 吊线在杆上的安装位置,应兼顾杆上其他缆线的要求,并保证架挂光缆后, 在温度和负载 发生变化 时光缆与其他设施的净 距符合相关隔距要求。 (3). 吊线的终结、假终结、泄力结、仰俯角装置以及外角杆吊线保护装置等按长途明线和本地网架空线路的相关规范处理。 拉线的安装 1. 拉线程式的选择 (1). 终端杆拉线应选择比吊线大一级的程式。 (2). 角杆拉线:角深不大于 13m 时,拉线同吊线程式。 角深大于13m时,应选择比吊线大一级的程式。 (3). 中间杆当两侧线路负荷不同时,应设置顶头拉线。 拉线程式应与拉力较大一侧的吊线程式相同。 17 (4). 抗风杆和防凌杆的侧面拉线可选用与吊线程式相同的镀锌钢绞线,防凌杆的顺线拉线应与吊线程式相同。 (5). 假终结、泄力结、长杆档和角深大于 3m 的高拉桩杆 ,拉线程式同吊线程式。 2. 抗风杆和防凌杆拉线的隔装数应符合表 要求。 表 抗风杆和防凌杆拉线的隔装数 架空光缆及吊线条数 轻、中负荷区(杆距 50m) 重、超重负荷区(杆距 25m) 重、超重负荷区(杆距 50m) 抗风杆 防凌杆 抗风杆 防凌杆 ≤2 8 16 4 8 > 2 8 4 3. 拉线程式与拉线盘、地锚铁柄的配套应符合表 要求。 表 拉线程式与拉线盘、地锚铁柄的配套 拉线程式 拉线盘程式 (mm) 地锚铁柄程式 (mm) 7/ 500300150 Φ162100 7/ 500300150 Φ202100 7/ 600400150 Φ202100 光缆距地面和其他建筑物的间距应符合表 的规定。 表 架空光缆线路与其他建筑物间距表 序号 间距说明 最小净距(m) 交越角度 1 光缆距地面: 一般地区 特殊地点(在不妨碍交通和线路安全的前提下) 市区(人行道上) 高杆农林作物地段 2 光缆距路面: 跨越公路及市区街道 跨越通车的野外大路及市区巷弄 3 光缆距铁路: 跨越铁路(距轨面) 跨越电气化铁路 平行间距 一般不允许 ≥45 度 4 光缆距树枝: 在市区:平行间距 垂直间距 在郊区:平行及垂直间距 5 光缆距房屋: 跨越平顶房顶 18 跨越人字屋脊 6 光缆距建筑物的平行间距 7 与其他架空通信缆线交越时 ≥30 度 8 与架空电力线交越时 ≥30 度 9 跨越河流: 不通航的河流,光缆距最高洪水位的垂直间距 通航的河流,光缆距最高通航水位时的船桅最高点 10 消火栓 11 光缆沿街道架设时,电杆距人行道边石 12 与其他架空线路平行时 不宜小于4/3 地 面以上杆高 注:上述间距应为光缆在正常运行期间应保持的最小间距。 沿铁路架设时必须大于于 4/3 杆高。 光缆接头盒可以安装在吊线或者电杆上, 并 固定牢靠。 光缆吊线应每隔 300m500m 利用电杆避雷线或拉线接地,每隔 1km左右加装绝缘子进行电气断开。 光缆应尽量绕避可能遭到撞击的地段,确实无法绕避时应在可能撞击点 采用纵剖硬质塑料管等保护。 引上光缆应采用钢管保护。 光缆与架空电力线路交越时,应将交越处作绝缘处理。 光缆在不可避免跨越或临近有火险隐患 的 各类 设施时 ,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架空光缆在市区内敷设时,其建筑安装应符合市话架空电缆线路的有关规定。 采用 OPGW 和 ADSS 等电力专用光缆时,应符合相关的电力专业设计规范。 . 水底光缆敷设安装要求 水底光缆规格选用应符合下列原则: 1. 河床及岸滩稳定、流速不大但河面宽度大于 150m的一般河流或季节性河流,应采用短期抗张强度为 20200N及以上的钢丝铠装光缆。 2. 河床及岸滩不太稳 定、流速大于 3m/s 或主要通航河道等,应采用短期抗张强度为 40000N及以上的钢丝铠装光缆。 3. 河床及岸滩不稳定、冲刷严重,以及河宽超过 500m的特大河流应采用特殊设计的加强型钢丝铠装光缆。 19 4. 穿越水库、湖泊等静水区域时,可根据通航情况、水工作业和水文地质状况综合考虑确定。 5. 河床稳定、流速较小、河面不宽的河道,在保证安全且不受未来水工作业影响的前提下,可采用直埋光缆过河。 6. 如果河床土质及水面宽度情况能满足定向钻孔施工设备的要求,也可选择定向钻孔施工方式,此时可采用在钻孔中穿放直埋或管道光缆过河。 水底光缆的过河位置,应选择在河道顺直、流速不大、河面较窄、土质稳定、河床平缓无明显冲刷、两岸坡度较小的地方。 下列地点不宜敷设水底光缆: 1. 河流的转弯与弯曲处、汇合处,和水道经常变动的地方,以及险滩、沙洲附近。 2. 水流情况不稳定,有 漩涡 产生,或河岸陡峭不稳定,有可能遭受猛烈冲刷导致坍岸的地方。 3. 凌汛危害段落。 4. 有拓宽和疏浚计划,或未来有抛石、破堤等导致河势改变可能的地点。 5. 河床土质不利于布放、埋设施工的地方。 6. 有腐蚀性污水排泄的水域。 7. 附近有其他水下管线、沉船、爆炸物、沉积物等的区域。 8. 码头、港口、渡口、桥梁、锚 地、船闸、避风处和水上作业区附近。 水底光缆应避免在水中设置光缆接头。 特大河流、重要的通航河流等,可根据干线光缆的重要程度设置备用水底光缆。 主、备用水底光缆应通过连接器箱或分支接头盒进行人工倒换,也可进行自动倒换。 为此可设置水线终端房。 水底光缆的埋深,应根据河流的水深、通航状况、河床土质等具体情况分段确定。 1. 河床有水部分的埋深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深小于 8m(指枯水季节的深度)的区段,河床不稳定或土质松软时,光缆埋入河底的深度不应小于 ;河床稳定或土质坚硬时不应小于。 (2). 水深大于 8m的区域,可 将光缆直接布放在河底不加掩埋。 20 (3). 在冲刷严重和极不稳定的区段(如游荡型河道),应将光缆埋设在变化幅度以下;如遇特殊困难不能实现,在河底的埋深亦不应小于 ,并应根据需要将光缆作适当预留。 (4). 在有疏浚计划的区段,应将光缆埋设在计划深度以下 1m,或在施工时暂按一般埋深,但需要将光缆作适当预留,待疏浚时再下埋至要求深度。 (5). 石质和半石质河床,埋深不应小于 ,并应加保护措施。 2. 岸滩部分埋深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比较稳定的地段,光缆埋深不应小于。 (2). 洪水季节受冲刷或土质松散不稳定的地段适当加深,光缆上岸的坡度宜 小于 30 度。 3. 对于大型河流,当航道、水利、堤防、海事等部门对拟布放水底光缆的埋深有特殊要求时,或有抛锚、运输、渔业捕捞、养殖等活动影响,上述埋深不能保证光缆安全时,应进行综合论证和分析,确定合适的埋深要求。 水底光缆的敷设长度,应按下列要求: 1. 有堤的河流,水底光缆应伸出取土区 ,伸出堤外不宜小于50m。 无堤的河流,应根据河岸的稳定程度、岸滩的冲刷程度确定,水底光缆伸出岸边不宜小于 50m。 2. 河道、河堤有拓宽或改变规划的河流,水底光缆应伸出规划堤 50m以外。 3. 土质松散易受冲刷的不稳定岸滩部分,光缆应有适当预留。 4. 主、备用水底光缆的长度宜相等,如有长度偏差,应满足传输要求。 穿越河流的水底光缆长度,根据河宽和地形情况,可按表 进行估算。 表 水底光缆长度估算表 河流情况 为两终点间丈量长度的倍数 河宽小于 200m,水深、岸陡、流急,河床变化大 河宽小于 200m,水较浅、流缓,河床平坦变化小 河宽 200m~ 500m,流急,河床变化大。长途通信干线光缆传输系统线路工程规范
相关推荐
亍 13m 时,拉线同吊线秳弅。 角深大亍13m 时,应选择比吊线大一级的秳弅。 ( 3) 中间杄当两侧线路负荷丌同时,应设置顶头拉线。 拉线秳弅应不拉力轳大一侧的吊线秳弅相同。 ( 4) 抗风杄 和防冹杄的侧面拉线可选用不吊线秳弅相同的镀锌钋绞线,防冹杄的顺线拉线应不吊线秳弅相同。 ( 5) 假终结、泄力结、长杄档和角深大亍 3m 的高拉桩杄,拉线秳弅同吊线秳弅。 3.
适合小密闭空间窒息灭火,但出于安全考虑,同样不用于扑救电石火灾。 ( 2)常用的灭火剂。 可以用干砂、泥土覆盖窒息灭火,一般电石库房配备有干砂灭火剂,泥土也很廉价,容易获取;使用干粉灭火剂 灭火,如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剂,但注意防止复燃;水泥盖熄灭火,水泥具有一定吸水性,遇水生成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铁酸钙凝胶,覆盖在电石表面,隔开了空气,同时也减少了乙炔的产生,灭火效果较好;国外发达国家也采用干石墨
3。 196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班主任工作考核办法 196 学生行为 “十不准 ” 198 学生证、校牌管理制度 198 学生违纪处罚条例 199 学生考勤制度 205 学生进出校门管理制度 206 计划财务工作职责、制度 207 计划财务处工 作职责 207 财务管理制度 207 后勤管理工作职责、制度 209 后勤管理处工作职责 209 物资采购制度 209 卫生管理制度 210
...................................................................... 95。 ............................................................................ 96。 ..................... 96 ,而焊接的锅炉没有。 .......
准 砌筑材料技术数据 总则 本规程编制依据为 GB50273《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本规程的适用范围为:散装的工业与民用锅炉砌筑工程。 砌筑工程施工前应具备的条件: 锅炉水压试验合格; 锅炉试运转合格; 省煤器、予热器验收合格; 锅炉辅机安装完毕; 砌筑工程材料、机具等齐备; 图纸会审、技术安全交底进行完毕。 测量放线 参与设备安装、基础放线
室的门应向锅炉房内开。 2)锅炉运行要有操作规程、交接班制度、水质管理制度、定期检 验制度等。 3)运行锅炉应每年进行一次停炉内外部检验,每 6 年进行一次水压试验。 4)蒸汽锅炉运行中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炉: ①锅炉水位降到规定的水位极限以下时; ②不断加大向锅炉给水及采取其他措施,但水位仍继续下降时; ③锅炉水位已经升到运行规程规定的水位上位极限以上时; ④给水机械全部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