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安装改造工艺文件内容摘要:

准 砌筑材料技术数据 总则 本规程编制依据为 GB50273《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本规程的适用范围为:散装的工业与民用锅炉砌筑工程。 砌筑工程施工前应具备的条件: 锅炉水压试验合格; 锅炉试运转合格; 省煤器、予热器验收合格; 锅炉辅机安装完毕; 砌筑工程材料、机具等齐备; 图纸会审、技术安全交底进行完毕。 测量放线 参与设备安装、基础放线,熟悉基准点集团和放线的依据及沉降点等标高测量方面资料的收集工作。 放线应与设备安装相吻合,依汽包大架等作为放线依据,如同汽包大架相矛盾时,应追查原因进行处理,并将其处理意见作记录。 放线应对上部金属件(包括水冷壁管、汽包大架、各进出口管道等)进行测量无误后方可施工, 如经过测量需变动炉墙时,应经过设计部门同意后并签证方能变动。 抄平:在砌筑前需对沉降点进行抄平,并作记录,砌筑完再进行测量复查,是否有不均匀沉降发生;在大架四周立柱上应将各砖层、标高线及各门洞标高抄在柱上以便控制标高。 选砖、加工砖、予砌筑 ,由于锅炉耐火砖砌筑工程设计砖缝大部分为 2 毫米,目前我国规定的耐火砖验收标准较宽,满足不了旗子验收规范规定的要求,因此对所有耐火砖必须进行选砖。 加工砖的数量由选砖确定,其加工方法(机械加工或手工加 工)应根据砖的形式,施工周围 期要求和现场施工条件以及加工量的大小说来确定其磨、切砖机的类型和数量。 加工砖的原则是: 尽量加工普形砖,少加工异形砖。 尽量采用机械加工(防尘措施较好),加工后的砖应经检查合格后方能归垛。 予砌筑 对结构比较复杂的部位如各拱门、折烟墙、悬挂炉顶和加工量大的部位,均应进行予砌筑,予砌筑的目的是检查设计,检查砖的外形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耐水泥的使用性能和含水量多少,预砌筑的方法一般应和正式砌筑一样,并使用正式砌筑机具进行砌筑。 砌筑材料保管运输 锅炉砌筑材料的耐水泥 ,保温、隔热材料以及怕风吹雨淋的材料应放在有盖的仓库内,对耐火砖的保管运输做到防止碰撞,并不得受油污,保持砖清洁,不受化学侵蚀。 不论选砖、磨切砖、泥浆的运输、搅拌均应采取防尘(矽尘)措施。 砌砖 基础上的验线,抄平必须依据锅炉本体中心线,结合大架进行验线,抄平的方法应选用耐火泥砂浆找平甚至设计标高,待养护达到 80%强度时方能进行砌砖,上部各砌体砖层标高,标在大架四角的立柱上。 砌筑工程施工程度是:在水冷壁的安装前应把落灰斗砌筑完,待锅炉安装工程达到砌筑条件后再砌炉墙,洪炉完成后进行红 砖外墙的勾缝, 砌砖操作程度是:干排砖、验砖缝、调整砖号、调制泥浆、拉线砌砖(挤浆法或沾浆法砌筑)。 检查砌砖质量必要时进行修正并填写好自检记录。 泥浆的配制:耐火水泥浆应按重量比进行配制,不论是现配制的水泥还是成品水泥,皆需用搅拌机进行搅拌,其每吨士料的加水量应控制在 200300 公斤,加水量的多少应根据耐火水泥的粒度、砖缝的大小、干灰的含水量、气候条件来确定,施工时既要达到质量标准又要满足操作要求。 炉墙砌筑:重型炉墙砌筑应先砌内部的耐水火砖,后左群众路线温、隔热砖或红砖,其间空 气隔热层应清理干净,在炉墙拐角处耐火砖必须留设膨胀缝,并用石棉绳或耐火纤维毡填塞,每砌 米高应将耐火砖牵联一次,其方法用耐火砖砌体向红砖或保温隔热砖体内抻半砖长( 113毫米),每一层牵联砖每隔 35 块牵联一次,上下层牵联砖错开位置。 拱门的砌筑:除专门规定外拱脚下面不平时,要错缝砌筑,拱脚应具有拱半径,方向一致的平整平面,如拱脚下面不平量,应用耐火混凝土或耐火水泥砂浆找平,严禁用耐火水泥找平,严禁在墙下和拱脚砖下砌筑轻质砖。 凡是跨度大于 米的拱,应支设拱台砌筑,拱台支设应牢固, 尺寸正确,拆除方便,弧形拱体应样板砌筑。 不准用砍凿砖代替异形砖砌筑拱,不准用砍去 1/3 以上的或砍去侧面成棱形的砖砌拱,每个拱的砖数应是奇数,跨度小于 3米的打入一块锁砖,大于 3米的应打入 2块锁砖,打锁砖时应对称同时均匀打入,打完后应能拆除拱台,拱顶上部找平允许砍砖,但砍去部分不能超过厚度的一半。 :折烟墙砌筑前应予砌,砌筑时要注意平整,如个别下不去时(管中间),要加工砖,不能撬管子。 :砌砖勾缝应控制在 57毫米内,应横平竖直,并有一定数量的排气孔,红砖勾缝在烘炉后 进行。 :填料要纯净,容重符合设计规定。 如需搅拌地锅筒上浇注时,应先在锅筒上焊固定保温钩。 ,确保缝内清洁,如有填料时,应能保证热态自由膨胀而不损坏砌体。 砌筑注意事项: +5 度以上。 禁止在砌体上加工砖,砌筑时应用木槌敲打,砌体的泥浆失去流动性后,不允许再敲打,如质量不合格应返工,砖的加工面和存在缺陷的表面,不宜朝向炉膛或炉子通道的内表面。 耐热、保温混凝土的施工 现场 浇注部件的原材料应具备合格证或化验单,检查核对现场浇注制品的设计资料(包括标高、尺寸、容量、配合比、水灰比、颗粒级配、配筋图及必要的受力计算等)是否齐全,还要看是否与规范相符合,具备施工的可能性。 对现场浇注制品应事先做试件实验,达到设计要求后方能正式施工,正式施工时应留试样,每批三组,每组三块。 试件的尺寸为:耐热混凝土 707070 毫米:保温混凝土为 100100100 毫米。 耐热混凝土内钢筋和金属件表面不得有污垢,钢筋和金属表面按图纸规定进行施工。 严格控制配合比和水灰比,最好机械 搅拌且不能超过设计规定的搅拌时间、施工温度、养护温度等规定,在施工中不得任意加水或粘结材料。 捣固时尽量采用机械捣固,如体积小或无法用机械捣固的可用手捣固,其捣固时间应视粘料初凝时间而定,养护应按设计、规范规定的养护方法、温度、时间进行。 耐热浇注制品的模板表面应平整,支设牢固,拆除方便。 如内部有钢筋应按设计进行绑扎,绑扎完后应通知建设单位进行验收,并作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方能浇注。 注意事项: 对于存放过久混淆或有疑意的耐火保温、隔热材料应重新作理化分析,鉴定无误后方可使用。 耐热混凝土应满足规范规定的施工温度 +5 度和养护温度(如矾土水泥耐热混凝土养护温度不得高于 +35度)末终凝的耐热混凝土不得受冰冻。 耐热混凝土应随拌料随浇注,拌合后放置时间不得超过 30分钟, 5 毫米以上粒径的骨料应事先洒水闷料。 质量标准 粘土质耐火砖、高铝质耐火砖砌体,当设计无明确规定时应按下列数值留设膨胀缝: 粘土质砌体 56 毫米 /米 高铝质砌体 78 毫米 /米 凡是锅炉大架与炉墙接触的部位应加石棉板隔热层,凡是通过砌体的各管道、联箱、滑动支架等金属件均需缠中径 为 1015毫米石棉绳或其它材料的隔热层。 根据规范要求锅炉砌筑工程施工质量应达到下列标准: 砌体砖缝内浆饱满,干后不裂。 砖缝均匀,其中炉膛、拱和结构复杂的部位的耐火砖砖缝厚度为 2 毫米,其允许偏差每平方米墙面大于设计 50%的砖缝不得超过 4处。 +16 膨胀均匀平直,其膨胀缝宽度允许偏差 毫米 0 墙面垂直度每米高允许偏差 3 毫米,全高不超过 15毫米,外墙烘炉孔按设计留设分布均匀。 平直度允许偏差 5 毫米,挂砖 7 毫米。 标高一致。 墙表面与管子间的间隙偏差。 +20 水冷壁管对流管与炉墙间隙 毫米 10 +20 过热器管和省煤管与炉墙间隙 毫米、 5 +10 汽包与炉墙间隙 毫米; 5 +10 集箱穿墙管与炉墙间隙 毫米; 0 炉墙拉钩和砖的拉钩应水平,并按设计数量施工。 耐热保温混凝土的各项尺寸及其平直度,垂直度允许偏差应和砌体相适应。 砌筑用料技术数据: 耐火砖 耐火砖 ( G02) 40Ⅰ 级 耐火度 1730 度以上 重烧收缩 1400 度 2 小时< % 湿气孔率 20%kg/cm2以上 热稳定次数 1510 次以上 厚度允许偏差 177。 毫米 长度偏差 177。 2 毫米 扭曲(长度 250) 177。 毫米 扭曲(长度 251400) 177。 2 毫米 缺角深度 5 毫米 缺棱深度 5 毫米 裂纹宽度 ,长度 ≤25 毫米 粘土质水泥: ( G02) 40Ⅱ 级 耐火度不低于 1730 度 水分含量不大于 6% Fe2O3不大于 6% 石棉等其它材料要求 石棉绳 建标 4461 石棉泥 一级石绵粉、建标 959 石棉板 建标 1159 硅藻土板 500″藻薄土一级 硅土砖 500″藻薄土一级 保温混凝土 BG0300177 重按 密封土料 BG03001/77容重按 600gk/m3 金属标准如下: 渗铝圆钢 A3F 镀锌铁丝网 A3F 烘煮炉及试运行规程 设备安装工程处 锅炉安装、烘煮炉及试运行规程 目 录 总则 烘炉 煮炉 炉排试运转 锅炉升压和 48 小时试运行 锅炉整体验收 总则 本规程适用于国家质监总局发 [TSG30012020]号文《锅炉安装(改造)单位监督管理规则》蒸汽压力 ≤(组)装锅炉、现场安装、组装铸铁锅炉烘炉、煮炉规程,运行包括炉排的试运和锅炉整体升压、调整及 48小时带荷运转。 本规程的编制依据: 《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GB50273 及本公司锅炉启动运行绝对化经验。 烘炉 烘炉应具备的条件: 输煤系统、燃烧系统、汽水系统、水处理系 统和冲灰、出渣系统的所有设备和管道全部安装完毕,且按照规定试压和运转合格,具备正常投入使用条件。 锅炉及其附属装置砌筑和保温工作结束,炉墙开好测温孔。 锅炉需用的热工和电气仪表均已安装校验完毕。 炉膛内部、烟道、风道已清理干净, 拆除了所有临时固定支撑及临时盲板。 软水处理装置已正常供水,有畅通的排水去路。 照明系统已完备,且已正常使用。 蒸汽烘炉时应有充足的汽源,且已将临时蒸汽管道敷设完毕,具备送气条件。 送汽前应做的准备工作。 根 据锅炉型式、炉墙结构、炉墙施工方法、完工时间、室温和气候条件因素确定升温速度、时间曲线。 逐项检查锅炉及其附属装置是否符合烘炉条件。 调集足够数量、符合条件的司炉工,准备好烧炉工具。 检查炉墙,看火门、人孔是否正常,烟风系统调节风门是否灵活,指标是否正确。 检查汽水系统阀门流向是否正确,关闭是否灵活,整个管路系统该紧固的是否已全部紧固。 检查水位计、汽门、水门关闭是否灵活,放水面指示是否正确、清楚,电接点水位计显示是否与水位相符。 烘炉操作 本柴烘炉:将木柴堆放在炉排中心,用油引 燃。 略开引风机调节阀,使炉膛保持负压燃烧,按照已确定的烘炉曲线,连续平缓地加热炉膛,炉温应按过热器后(或相当位置)的烟气温度测定,根据炉墙的结构,其温升应符合下列规定: 重型炉墙:第一天温升不宜超 50度,以后温升每天不宜超过 20度,后期烟温不宜高于 220度。 砖砌轻型炉墙,养护每天温升不应超过 80 度,后期烟温不应高于 160 度,耐火浇注炉墙,养护期满后方可开始烘炉,每小时温升不应超过 10度,后期烟温不应高于 160 度,在最高温度范围内持续时间不应少于 24 小时。 蒸汽烘炉 用 续、均匀地送入锅炉,逐渐加热炉水。 锅内水位应保持正常,炉水温度一般应为 90 度。 定期开启炉门和引风机调节阀,以排除湿汽并使炉墙各部位能烘干。 烘炉时间:轻型炉墙一般宜为 46天,重型炉墙一般宜为 1416 天,整体快装锅炉宜为 24 天,烘炉后期可补用火焰烘炉。 烘炉时,应经常检查炉墙,适当控制温度,防止出现裂纹或变形现象。 烘炉以测试法检查,达到下列规定的为合格。 炉墙灰浆试样法:在燃烧室时两侧墙中部、炉排上方 米处或燃烧器上方 米处和过热器(或相当位置)两侧墙中部,取耐火砖、红砖的丁字交叉缝处的灰浆样各约 50克,其含水率小于 %。 测温法:燃烧室两侧中部上方 米或燃烧器上方 米处红砖外表面内 100 毫米处的温度应达到 50 度,并继续维修48 小时,或过热器中部两侧墙的耐火墙与隔热层接合处温度应达到100 度,并继续维持 18 小时。 烘炉完毕后,应按实际升温情况,做烘炉记录和绘制烘炉曲线图。 煮炉 煮 炉应具备的条件; 炉墙已经烘干。 已备加药和取样装置,并做好炉水化验准备。 配齐劳动保护和医疗用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