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论文内容摘要:

各絮凝池的特点如表所示。 类 型 特点 适用条件 隔板式絮凝池 往复式 优点:絮凝效果好,构造简单,施工方便; 缺点:容积较大,水头损失较大,转折处钒花易破碎 水量大于 30000m3/d 的水厂;水量变动小者 回转式 优点:絮凝效果好,水头损失小,构造简单,管理方便; 缺 点:出水流量不宜分配均匀,出口处宜积泥 水量大于 30000m3/d 的水厂;水量变动小者;改建和扩建旧池时更适用 机械絮凝池 优点:絮凝效果好,水头损失小,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适合于水量变化不大的水厂。 缺点:需机械设备和经常维修 适用于各种规模的水厂 折板式絮凝池 优点:絮凝效果好,絮凝时间短,容积较小; 缺点:构造较隔板絮凝池复杂,造价高 流量变化较小的中小型水厂 网格絮凝池 优点:絮凝效果好,水头损失小,絮凝时间短; 缺点:末端池底易积泥 水量变化不变的水厂 根据以上各种絮凝池的特点以及实际情 况并进行比较,本设计选用 机械 絮凝池。 16 (四 ) 沉淀池的选择 各种形式沉淀池性能特点如表所示。 型式 性能特点 适用条件 平流式 优点: 可就地取材,造价低; 操作管理方便,施工较简单; 适应性强,潜力大,处理效果稳定; 带有机械排泥设备时,排泥效果好 缺点: 不采用机械排泥装置,排泥较困难 机械排泥设备,维护复杂; 占地面积较大; 一般用于大中型净水厂; 原水含砂量大时作预沉池 竖流式 优点: 排泥较方便 一般与絮凝池合建,不需建絮凝池; 占地面积较 小 缺点: 上升流速受颗粒下沉速度所限,出水流量小,一般沉淀效果较差; 施工较平流式困难 一般用于小型净水厂; 常用于地下水位较低时 辐流式 优点: 沉淀效果好; 有机械排泥装置时,排泥效果好; 缺点: 基建投资及费用大; 刮泥机维护管理复杂,金属耗量大; 施工较平流式困难 一般用于大中型净水厂; 在高浊度水地区作预沉淀池 斜管(板)式 优点: 沉淀效果高; 池体小,占地少 缺点: 斜管(板)耗用材料多,且价格较高; 排泥较困难 宜用于大中型厂 宜 用于旧沉淀池的扩建、改建和挖槽 原水经投药、混合与絮凝后,水中悬浮杂质已形成粗大的絮凝体,要在沉淀池中分离出来以完成澄清的作用。 设计采用斜管沉淀池。 相比之下,平流式沉淀池虽然具有适应性强、处理效果稳定和排泥效果好等特点,但是,平流式占地面积大。 而且斜管沉淀池因采用斜管组件,使沉淀效率大大提高,处理效果比平流沉淀池要好。 故选择斜板沉淀池。 (五 ) 滤池的选择 1) 多层滤料滤池:优点是含污能力大,可采用较大的流速,能节约反冲洗用水,降速过滤水质较好,但只有三层滤料、双层滤料适用大中型水厂;缺点是滤料不易获 得且昂贵管理麻烦,滤料易流逝且冲洗困难易积泥球,需采用助冲设备; 17 2) 虹吸滤池:适用于中型水厂(水量 2— 10万吨 /日),土建结构较复杂,池深大,反洗时要浪费一部分水量,变水头等速过滤水质也不如降速过滤: 3) 无阀滤池、压力滤罐、微滤机等日处理小,适用于小型水厂; 4) 移动罩滤池:需设移动洗砂设备机械加工量较大,起始滤速较高,因而滤池平均设计滤速不宜过高,罩体合隔墙间的密封要求较高,单格面积不宜过大(小于 10m2 ); 5) 普通快滤池:是向下流、砂滤料的回阀式滤池,适用大中型水厂,单池面积一般 不宜大于 100m2。 优点有成熟的运行经验运行可靠,采用的砂滤料,材料易得价格便宜,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单池面积可做得较大,池深适中,采用降速过滤,水质较好; 6) 双阀滤池:是下向流、砂滤料得双阀式滤池,优缺点与普通快滤池基本相同且减少了 2只阀门,相应得降低了造价和检修工作量,但必须增加形成虹吸得抽气设备。 7) V 型滤池 : 从实际运行状况, V 型滤池来看采用气水反冲洗技术与单纯水反冲洗方式相比,主要有以下优点: 1) 、较好地消除了滤料表层、内层泥球,具有截污能力强,滤池过滤周 期长,反冲洗水量小特点。 可节省反冲洗 水量 40~ 60%,降低水厂自用水量,降低生产运行成本。 2) 、不易产生滤料流失现象,滤层仅为微膨胀,提高了滤料使用寿命,减少了滤池补砂、换砂费用。 3) 、采用粗粒、均质单层石英砂滤料,保证滤池冲洗效果和充分利用滤料排污容量,使滤后水水质好。 根据设计资料,综合比较选用目前较广泛使用的普通快滤池。 从水源出来的水,经泵站输送到净水厂,进行水处理,根据供水规模和水源特点,最 后经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 ,确定采用方案为: 方案二 : 18 第三章 自来水厂构筑物设计计算 取 水工程的确定 取水构筑位置的选择,应符合城镇总体规划的要求,在保证水质的前提下,尽可能接近用水地点,以节省投资和经费的使用。 以此为据,根据现场查看,决定取水口应位于大运河附近,取水规模按 40000 m3/d。 ( 1)水泵吸水管、压水管径的确定 由给排水设计手册吸水管、出水管与流速的关系,即直径在 250~1000mm 时,吸水管流速为 ~,压水管流速为 ~ m/s,查水力计算表得: 若 d=250mm, v= m/s, i=29‰ ; 若 d=300mm, v= m/s, i=10‰ 考虑经济运行及水泵扬程的合理利用,吸水管管径为 300mm,出水管径为250mm。 ( 2) 吸水管进口喇叭管的确定 吸水管进口 设喇叭口,以保证流态的稳定,避免发生气蚀现象,早喇叭口下设置格栅笼以拦截大的杂质,吸水管喇叭口直径 D≥( ~ )d=300~4000mm,取 350mm,喇叭口流速为。 喇叭口间径距一般采用 a=( ~ ) D=525~700mm,考虑水泵机组的安装距离,两管道中心间距取 2500mm,吸水口的最小淹没深度一般淹没深度不小于 ~,即设计 喇叭口处标高为 ( 3)一级泵房的选择 一级泵房设置在厂区内,至机械絮凝池距离 L≈ 10m,采用管径 250mm 输水钢管,絮凝池水面的相对标高为 ,厂区地面高程为。 管道局部损失取沿程损失的 20%,则管道总损失为: h== 40 ‰ =。 设泵房内管道损失 ,絮凝池最高水位 ,河流最低水位 (设地面标高为 ),则水泵所需扬程为: H=++= 设备按 40000 m3/d 规模配置,即八台 250S14A 离心泵,四用四备,单泵流量 320~450 m3/h,扬程 H=~,配用电机 Y200L4,功率 N=30kw。 水泵的主要参数如表所示: 流量 /( m3/h) 扬程 /m 吸上高度/(Hs/m) 转速 /( r/mim) 进口直径/mm 出口直径/mm 320~504 ~ 1450 250 300 ( 4)泵房的确定 泵房有水泵间、配电值班室组成,主泵房为为两层,设两倒楼梯。 1) 机组的布置 19 水泵机组为直线排列,相邻的机组的间距应有一定的宽度为过道,以便工作人员通行, 按照规范的电动机容量不大于 55kw 时,净距应不小于 ,取。 根据水泵机组计算各部分的尺寸,泵房平面尺寸定为 10m 8m。 查水泵与电机样本, 250S14(带底座)的基本尺寸为: 基本长度 L=L1+(~)=(~)= 基本宽度 B=B1+(~)=(~)= 基本深度 H=20 +=,取 2) 吸水管、出水管的布置 一级泵站为减少尺寸,一般用蝶阀。 安装蝶阀时要注意安装法兰短管,出水管上阀门一般手动,水泵吸水段采用拍新减缩管。 出水管采用电动阀门。 本次设计水泵喜水管上安装 DN300 钢法兰, DN300 手动阀门, DN300 250 偏心减缩管;出水管上安装 DN250 电动阀门,并 DN250 管道输送到絮凝池。 在进水管上分别安装 ~ 真空压力表和 0~ 压力表哥一个,以检测泵的工作状况 3)水泵的安装高度计算 一级泵房卧式离心泵安装高度决定了水泵启动方式和泵房安度。 有曲线主要 参数可知, 250S14 离心泵的吸上高度 Hs 为。 蓄水口至一级泵房距离 L=60m,采用管径 300mm 输水钢管,管道局部损失取沿程损失的 20%,则管道总损失为: h== 60 ‰ = 吸水井最低水位标高为 Z2=,而蹦吸水管水头损失为 ,二泵允许吸上真空高度为 H1=,水泵轴心标高为: Z2+H1+h=+= 考虑施工的方便、造价 问题,泵房直接建在地面上。 ( 5)泵房排水设备 由于泵房直接建在地面上,考虑用管沟排水。 沿泵房内壁设管沟,将水汇集到积水坑内,在送到厂区排水管道中。 泵房内洗涤盆排水直接排至室外雨水管。 静态混合器的设计计算 在给排水处理过程中原水与混凝剂,助凝剂等药剂的充分混合是使反应完善,从而使得后处理流程取得良好效果的最基本条件。 混合是取得良好絮凝效果的重要前提,影响混合效果的因素很多,如药剂的品种、浓度、原水温度、水中颗粒的性质、大小等。 混合设备的基本要求是药剂与水的混合快速均匀。 同时 只有原水与药剂的充分混合,才能有效提高药剂使用率,从而节约用药量,降低运行成本。 混合的方式主要有管式混合、水力混合、水泵混合以及机械混合等。 由于水力混合难以适应水量和水温等条件变化,且占地大,基建投资高;水泵混合设备复杂,管理麻烦;机械混合耗能大,维护管理复杂;相比之下,管式静态混合器是处理水与混凝剂、助凝剂、消毒剂实行瞬间混合的理想设备 ,管式混合具有占地极小、投资省、设备简单、混合效果好和管理方便等优点而具有较大的优越 20 性。 它是有二个一组的混合单元件组成,在不需外动力情况下,水流通过混合器产生对分流、交叉 混合和反向旋流三个作用,混合效益达 9095%,本设计采用管式静态混合器对药剂与水进行混合。 ( 1)混合单元的计算: 设计总进水量为 Q=40000m3/d,水厂进水管投药口靠近水流方向的第一个混合单元,投药管插入管径的 1/3 处,且投药管上多处开孔,使药液均匀分布。 静态混合器的水头损失一般小于 ,根据水头损失的计算公: h=2dQ n 式中: h—— 水头损失( m); Q—— 处理水量( m3 /d)。 D—— 管道直径( m); n—— 混合单元(个)。 设计中取 d=, Q= m3 /s,当 h= 时,需 个混合单元,当 h=时,需 个混合单元,选 DN700 内设 4 混合单元的静态混合器。 ( 2)混合单元损失的计算: h= 224 . 4 4 . 40 . 4 60 . 1 1 8 4 0 . 1 1 8 4 40 . 7Q nd    药剂投配设备设计 ( 1) 混凝剂的选用 混凝剂选用 :碱式氯 化铝 [Aln(OH)mCL3nm]简写 PAC. 碱式氯化铝在我国从七十年代初开始研制应用,因效果显著,发展较快,目前应用较普遍,具用使胶粒吸附电性中和和吸附架桥的作用。 本设计 水厂混凝剂最大投药量为。 其特点为: 1) 净化效率高,耗 药 量少除水浊度低,色度小、过滤性能好,原水高浊度时尤为显著。 2) 温度适应性高: PH 值适用范围宽(可在 PH=5~ 9 的范围内,而不投加碱剂) 3) 使用时操作方便,腐蚀性小,劳动条件好。 4) 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三氯化铁低。 5) 无机高分子化合物。 21 ( 2)混凝剂的投加 混凝剂的湿投方式分为重力投加和压力投加两种类型 ,重力投加方式有泵前投加和高位溶液池重力投加。 压力投加方式有水射投加和计量泵投加。 计量设备有孔口计量,浮杯计量,定量投药箱和转子流量计。 本设计采用耐酸泵和转子流量计配合投加。 耐酸泵型号 25FYS20选用 2台,一备一用 ( 3)加药间的计算 根据比较我们选用的是机械絮凝 池,根据资料可得一些主要设计参数: ( 1) 絮凝时间 15~20min,平均 G 值 20~70s1, GT 值 1 104~1 105。 ( 2) 池内一般设 3~4 当搅拌机,每挡可用可用隔板墙或穿孔强分隔,以免短流。 ( 3) 搅拌机浆板中心处线速度从第一挡的 /s,逐渐减少到末挡的 m /s。 ( 4) 每台搅拌机上浆板总面积易为水流截面积的 10%~20%,不宜超过25%。 ( 5) 浆板长度不大与叶轮直径 75%,宽度宜取 100~300mm。 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