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箱梁支架法施工方案(定稿)内容摘要:

米的机动车道,保证双向车辆通行。 两侧各设一个 米宽的非机动车道,净高为 5 米。 梁底模以下至门洞工字钢之间 ,用 Φ48㎜钢管支架支撑 ,纵横向间距仍为 ,腹板下横向间距 ,钢管底支垫 1515 ㎝方木 , 1515 ㎝方木横放在 32C 工字钢上 ,工字钢间距。 门洞支墩基础为 C30 混凝土条形扩大基础,内配 φ10的防裂钢筋。 其上为钢管支架墩。 支墩采用 φ48 碗扣式钢管搭设,每个墩扩大基础中间 按立杆间距横桥方向 共24 排 , 沿桥方向 共 4 排 ,每墩合计 96 根立杆。 以外按立杆间距横桥方向 , 沿桥方向 布置。 钢管支墩立杆上装可调顶托,可调度不得大于 20cm。 顶托上沿横桥方向铺设一层 15x15cm的方木。 方木上沿顺桥方向 米宽的门洞用 I32c 工字钢将支架架空,工字钢间距为 50cm。 按安全围护、交通疏导方案进行布置设防后,立即组织人力、机械设备进行架空支架施工。 完工后及时撤除设备,恢复正常交通。 并同时做好架空支 架防撞设施的布置。 以防失控车辆伤及支架。 见附图 4——支架现浇箱梁施工门洞立面示意图所示。 支架及门洞受力计算 ,见后附计算单。 支架组装顺序 第 6 页 中建四局哈大客专 TJ2标 满堂支架法现浇箱梁施工组织设计 组装顺序:立杆底座立杆横杆斜杆接头紧锁斜杆 支架组装以 4 人为一小组,其中二人递料,另外二人共同配合组装。 组装时,要求至少二层向同一方向,或由中间向两边推进,不得从两边向中间合拢组装。 支架安装 本支 架采用碗扣式支架,其结构形式如下:纵向立杆间距为 60cm,横向立杆间距除箱梁腹板所对应的位置处间距按 30cm(左右各 5 根)布置外,其余按 60cm 左右间距布置。 在高度方向距地面 20~ 30 ㎝设扫地杆 , 往上第一步纵横杆步距 ,再往上至梁底步距 ,梁底至翼板底步距 ,为确保支架的整体稳定性,每四排纵向立杆和每五排横向立杆设置一道剪刀撑。 纵横断面剪力撑布置方式相同。 (见附图 5—支架横向施工图及附图 6—支架现浇箱梁施工纵向立面示意图)。 在地基处理好后,按照施工图纸对支架立杆位置进行放线,在各道立 杆下沿桥纵向通长铺16x22cm 枕木 ,作为支架立杆基础,接着便可进行支架搭设。 首先安放立杆底座,然后将立杆插在其内,立杆的接长缝应错开,即第一层立杆应用长 和 的立杆错开布置,往上则均采用 3~ 6m 的立杆,至顶层再用 ()长度的顶杆找平。 在装立杆时应及时设置扫地横杆,将所装立杆连成一整体,以保证立杆的整体稳定性。 立杆与横杆连接时,先将上碗扣滑至限位销以上并旋转,使其搁在限位销上,将横杆接头插入下碗扣,待应装横杆接头全部装好后,落下上碗扣并预缩紧。 支架体系高度在 8m 左右,宽度在 13m 左右,高宽比接近 : 1。 支架搭设好后,在两端与跨中每个截面测量三个高程控制点,然后带线,在立杆上口安装可调顶托,可调顶托是用来调整支架高度和拆除模板用的,支架使用的可调顶托可调范围为 20cm 左右。 施工时注意支架间距应相应调整。 第 7 页 中建四局哈大客专 TJ2标 满堂支架法现浇箱梁施工组织设计 脚手管安装好后,在可调顶托上沿纵向分段铺设一层 10cm10cm400cm 的方木,再沿横桥方向每隔 30 ㎝铺一道 10cm10cm 的方 木。 最后安装底模板。 支架安装完毕后,在预压前对所有支架扣件,用扭矩扳手进行扭矩检查,要求扭矩达到 45~ ,全部检查合格后可进行支架预压。 支架预压 (1)支架预压目的 为保证施工安全、提高现浇梁质量,在箱梁支架搭设完毕,箱梁底模衬板铺好后,对支架进行超载预压。 预压的目的一是消除支架及地基的非弹性变形,二是得到支架的弹性变形值作为施工预留拱度的依据。 (2)支架预压方法 在安装好底模后,可对支架进行预压。 预压重量为设计荷载(箱梁混凝土自重、内外模板框架重量及施工荷载之和)的 120%。 砂袋的堆积高度按梁体自重分布曲线图变化取值,从而使预压荷载的分布与梁体荷载的分布相吻合。 加载时按照 30%、 60%、 100%、 120%设计荷载分四级加载(按每袋土 100kg 计算应按 16520 袋、 33040 袋、 55060 袋、 66070 袋加载),加载时加载重量的大小和加荷速率与地基的强度增长相适应,待地基在前一级荷载作用下,达到一定固结度后,再施加下一级荷载,特别是在加载后期,必须严格控制加载速率,防止因整体或局部加载量过大、过快而使地基发生剪切破坏。 地基最大沉降量不能超过10mm/d;水平位移不能大于 4mm/d。 加载用编织袋装土过磅后均匀堆码,用吊车分码吊至支架顶,由人工配合摆放。 分层堆码,堆积高度为 米。 不得分块小范围集中堆码,以免产生不均匀沉降;人工堆码整齐,不乱堆放,加载中由技术人员现场控制加载重量和加载位置,避免出现过大误差而影响观测结果。 (3)测量方法 在预压前对底模的标高观测一次,在每加载一级后预压的过程中平均每 2 小时观测一次,观测至沉降速度已降到 ~ ,将预 第 8 页 中建四局哈大客专 TJ2标 满堂支架法现浇箱梁施工组织设计 压荷载按加载级别卸载后再对底模标高观测一次,预压过程中进行精确的测量,测出梁段荷载作用下支架将产生的弹性变形值及地基下沉值,将此弹性变形值、地基下沉值与施工控制中提出的因其它因素需要设置的预拱度叠加,算出施工时应当采用的预拱度,按算出的预拱度调整底模标高。 基础顶面、支架顶面和底模顶面设置测点,测出加载前各测点的高程值,然后在每次加载、卸载时测量各测点的高程,根据测得数据进行列表,分出各对应情况下的数值并和理论计算值进行对照、分析,找出规律,为支架标高即立模标高的调整提 供基础资料,并据之进行适当调整。 (4)预设反拱 由于梁体砼徐变所引起的上拱度与桥梁因二期恒载和列车静活载所引起的竖向挠度大致相等 ,故本梁不需设置反拱。 但在施工中需考虑支架的弹性变形。 施工时在安装支座时须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支座预偏量。 利用支架(底模)调整标高。 (5)支架调整 架体预压前,支架(底模)按照计算标高调整,确保支架各杆件均匀受力。 预压后架体在预压荷载作用下基本消除了地基塑性变形和支架竖向各杆件的间隙即非弹性变形,并通过预压得出支架弹性变形值。 根据以上实测的支架变形值,结合设计标高,确定 和调整梁底标高。 梁底立模标高 =设计梁底标高 +支架弹性变形值。 ( 6)支架预压安全措施 支架预压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尤其是发生紧急事故时的疏散及抢救措施。 支架预压时,派专职安全员随时检测支架的沉降变形情况,并及时从测量人员处获取第一手准确资料,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撤离施工人员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 对现场作业的所有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时按规程操作,并派专人对施工机械进行统一指挥。 第 9 页 中建四局哈大客专 TJ2标 满堂支架法现浇箱梁施工组织设计 模板工程施工 为保证现浇箱梁的外观质量光洁度、表面平整度和线形,施工时模板必须清理干净,避免钢筋焊接时烧坏模板影响外观质量。 、底模 箱梁底模采用 1010 ㎝方木上铺 2 ㎝厚木夹板。 木夹板存放时板面不得与地面接触,要下垫方木,边角对齐堆放,保持通风良好,防止日晒雨淋,并定期检查。 当砼浇筑好后,等砼强度和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 95%,砼龄期不小于 7 天,便可张拉、压浆,全桥张拉、压浆完成后可将底模板下的可调顶托下降,将方木和木胶板脱离底板, 取下木夹板等。 跨线位置门洞上箱梁底模安装时安装 5cm 高的木楔子,以便能拆除底模。 、内模: 箱梁内模采用 2 ㎝厚木夹板,肋带横桥方向布置,截面尺寸为 1010cm,布置间距为 30cm。 加工时,将面板和木枋通过铁钉加工成整体。 为方便施工,每跨内模上预留 3 个 40cm40cm浇筑孔。 箱梁内模支撑采用 φ48,立柱支撑在底模顶面上。 内模支架钢管纵横向间距 m,支架四周顺桥方向设纵向钢管 ,间距 m,作为模板肋带的支撑。 支架钢管顺桥向按 米设置一排,每排 7 根,且每排均需 设置剪刀撑和纵、横水平撑,以增加支架的整体稳定性,防止内模胀模,内模支架的搭设原理及方式与满堂支架的搭设原理及方式基本相同;立柱支撑点必须与横桥向底模下的方木位置对应,而且立柱不可直接支撑在底模顶,两者间须垫设混凝土垫块。 为方便钢管立柱拆除 ,可在立柱下端套上薄壁 PVC管 ,管长要高出底板砼面 10 ㎝以上 , 薄壁 PVC 管起到钢管与底板砼间的隔离作用。 拆模时,抽出钢管,再将薄壁 PVC 管剔除,以 C50 微膨胀砼将孔洞填实。 浇注砼之后,等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60%后方可进行拆除内模。 如果拆模时间过早,容易造成箱梁顶板砼 下沉、开裂,甚至倒坍;如果拆 第 10 页 中建四局哈大客专 TJ2标 满堂支架法现浇箱梁施工组织设计 模时间过晚,将增大了拆模难度,造成拆模时间长且容易损坏模板。 箱梁底板顶面由于为敞开式布局,为避免浇筑腹板时挤压底板混凝土造成上浮,在两侧底角口外侧临时加设 50cm宽顶面板,箱梁混凝土整体浇筑完毕后即可拆除。 、端头模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