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电火花加工技术论文内容摘要:
过程,实现最稳定的加工过程的控制技术。 专家系统智能技术的应用使机床操作更容易,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更低。 目前智能化技术不断地升级,使得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加的广泛。 随着市场对电加工要求的提升,智能化技术将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自动化 目前最先进的数控电火花机床在配有电极库和标准电极夹具的情况下,只要在加工前将电极装入刀库,编制好加工程序,整个电火花加工过程便能日以赴继地自动运转,几乎无需人工操作。 机床的自动化运转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但自动装置配件的价格比较昂贵,大多模具企业的数控电火花机床的配置并不齐全。 数控电火花机床具备的自动测量找正、自动定位、多工件的连续加工等功能已较好地发挥了它的自动化性能。 自动操作过程不需人工干预,可以提高加工精度、效率。 普及机床的自动化程度是当前数控电火花机床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3 高效化 现代加工的要求为数控电火花加工技术提供了最佳的加工模式,即要求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前提下大幅提高粗、精加工效率。 如手机外壳、家电制品、电器用品、电子仪表等领域,都要求将大面积(例如 100100mm )工件的放电时间大幅缩短,同时又要降低粗糙度。 从原来的 改进到 ,使放电后不必再进行手工抛光处理。 这不但缩短了加工时间且省却后处理的麻烦,同时提升了模具品质,使用粉末加工设备可达到要求。 另外减少辅助时间 (如编程时间、电极与工件定位时间等 ),这就需要增强机床的自动编程功能 ,配置电极与工件定位的夹具、装置。 若在大工件的粗加工中选用石墨电极材料也是提高加工效率的好方法。 最佳的加工模式是企业扩大市场空间、提升市场竞争力的资本,其开发而成的新产品、新技术亦愈受欢迎。 第三章 电火花加工基本原理 电火花加工是利用浸在工作液中的两极间脉冲放电时产生的电蚀作用蚀除导电材料的特种加工方法,又称放电加工或电蚀加工,英文简称 EDM。 实现电火花加工条件: ( 1) .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必须维持合理的距离在该距离范围内,既可以满足脉冲电压不断击穿介质,产生火花放电,又可以适应在火花通道熄灭后介 质消电离以及排出蚀除产物的要求。 若两电极距离过大,则脉冲电压不能击穿介质、不能产生火花放电,若两电极短路,则在两电极间没有脉冲能量消耗,也不可能实现电腐蚀加工。 ( 2) .两电极之间必须充入介质在进行材料电火花尺寸加工时,两极间为液体介质 (专用工作液或工业煤油 )。 在进行材料电火花表面强化时,两极间为气体介 ( 3) .输送到两电极间的脉冲能量密度应足够大在火花通道形成后,脉冲电压变化不大,因此,通道的电流密度可以表征通道的能量密度。 能量密度足够大,才可以使被加工材料局部熔化或气化,从而在被加工材料表面形成一个腐蚀 痕 (凹坑 ),实现电火花加工。 因而,通道一般必须有 105106A1em}电流密度。 放电通道必须具有足够大的峰值电流,通道才可以在脉冲期间得到维持。 一般情况下,维持通道的峰值电流不小于 2A. ( 4) .放电必须是短时间的脉冲放电脉冲。 放电持续时间一般为 101^103s。 由于放电时间短,使放电时产生的热能来不及在被加工材料内部扩散,从而把能量作用局限在很小范围内,保持火花放电的冷极特性。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4 ( 5) .脉冲放电需重复多次进行,并且多次脉冲放电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分散的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 :其一时间上相邻的两个脉冲 不在同一点上形成通道。 其二,若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脉冲放电集中发生在某一区域,则在另一段时间内,脉冲放电应转移到另一区域。 只有如此,才能避免积碳现象,进而避免发生电弧和局部烧伤。 ( 6) .脉冲放电后的电蚀产物能及时排放至放电间隙之外,使重复性放电顺利进行在电火花加工的生产实际中,上述过程通过两个途径完成。 一方面,火花放电以及电腐蚀过程本身具备将蚀除产物排离的固有特性。 蚀除物以外的其余放电产物〔如介质的气化物 )亦可以促进上述过程。 另一方面,还必须利用一些人为的辅助工艺措施,例如工作液的循环过滤,加工中采用的冲、抽 油措施等等。 进行电火花加工时,工具电极和工件分别接脉冲电源的两极,并浸入工作液中,或将工作液充入放电间隙。 通过间隙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工具电极向工件进给,当两电极间的间隙达到一定距离时,两电极上施加的脉冲电压将工作液击穿,产生火花放电。 在放电的微细通道中瞬时集中大量的热能,温度可高达一万摄氏度以上,压力也有急剧变化,从而使这一点工作表面局部微量的金属材料立刻熔化、气化,并爆炸式地飞溅到工作液中,迅速冷凝,形成固体的金属微粒,被工作液带走。 这时在工件表面上便留下一个微小的凹坑痕迹,放电短暂停歇,两电极间工作 液恢复绝缘状态。 紧接着,下一个脉冲电压又在两电极相对接近的另一点处击穿,产生火花放电,重复上述过程。 这样,虽然每个脉冲放电蚀除的金属量极少,但因每秒有成千上万次脉冲放电作用,就能蚀除较多的金属,具有一定的生产率。 在保持工具电极与工件之间恒定放电间隙的条件下,一边蚀除工件金属,一边使工具电极不断地向工件进给,最后便加工出与工具电极形状相对应的形状来。 因此,只要改变工具电极的形状和工具电极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式,就能加工出各种复杂的型面。 工具电极常用导电性良好、熔点较高、易加工的耐电蚀材料,如铜、石墨、铜 钨合金和钼等。 在加工过程中,工具电极也有损耗,但小于工件金属的蚀除量,甚至接近于无损耗。 工作液作为放电介质,在加工过程中还起着冷却、排屑等作用。 常用的工作液是粘度较低、闪点较高、性能稳定的介质,如煤油、去离子水和乳化液等。 按照工具电极的形式及其与工件之间相对运动的特征,可将电火花加工方式分为五类:利用成型工具电极,相对工件作简单进给运动的电火花成形加工;利用轴向移动的金属丝作工具电极,工件按所需形状和尺寸作轨迹运动,以切割导电材料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利用金属丝或成形导电磨轮作工具电极,进行小孔磨削或成形磨 削的电火花磨削;用于加工螺纹环规、螺纹塞规、齿轮等的电火花共轭回转加工;小孔加工、刻印、表面合金化、表面强化等其他种类的加工。 电火花加工能加工普通切削加工方法难以切削的材料和复杂形状工件;加工时无切削力;不产生毛刺和刀痕沟纹等缺陷;工具电极材料无须比工件材料硬;直接使用电能加工,便于实现自动化;加工后表面产生变质层,在某些应用中须进一步去除;工作液的净化和加工中产生的烟雾污染处理比较麻烦。模具电火花加工技术论文
相关推荐
2zVkumamp。 gTXRm 6X4NGpP$vSTTamp。 ksv*3tnGK8! z89Am YWv*3tnGK8! z89Am YWpazadNuKNamp。 MuWFA5uxY7JnD6YWRr Wwc^vR9CpbK!zn%Mz849Gx^Gj qv^$U*3tnGK8! z89Am YWpazadNuKNamp。 MuWFA5uxY7JnD6YWRr Wwc^vR9CpbK
出现这样行人和车辆就能安全畅通的通行。 ( 5)此表可根据车流量动态设定 系统硬件设计 选用设备 8031 单片机一片选用设备: 8031 弹片机一片, 8255 并行通用接口芯片一片, 74LS07 两片, MAX692‘看门狗’一片,共阴极的七段数码管两个双向晶闸管若干, 7805 三端稳压电源一个,红、黄、绿交通灯各两个,开关键盘、连线若干。 4. 2. 1 系统总框图如下: 3 60 3
影响你的眼睛,皮 肤和呼吸系统。 为安全起见,应避免直接接触,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 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和在不慎接触时怎样处理。 重庆拉法基安全手册 8 在使用化学物品、清洁剂和消毒剂时,必须遵循相应的警告,以防止事故发生,在不使用此类物品时,应存放在指定地点。 严禁与易燃易爆物品同室存放。 高处作业 不可在栏杆或防护装置外工作,必须时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不要座在或站在栏杆上。 不要从高处跳下。
.................................. 219 与系统供货商的配合 .................................................... 220 和供货商的配合 ........................................................ 220 施工过程中服从监理工程师协调及指挥 ......
器的安全运行、技术管理和鉴定,并按有关规程、规定进行定期检修、检验,确保安全运行。 负责组织制定、修订、审定机动设备、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组织、监督实施。 负责组织机动设备系统的安全检查,对查出设备方面的隐患,要及时组织、监督整改。 负责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和统计上报工作。 负责开发系统的钻井、井下作业过程中的井控监督管理工作,杜绝开发过程中的井喷失控和井喷着火事故。 负
,并以文件、网络、意见箱等形式,与员工进行沟通和交流,充分征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第六条 安全 技术部 对员工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提交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进行会审,修订后由董事长或总经理签发。 第四章 责任制的培训 第七条 安全技术部 针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制定员工学习培训内容和计划,并递交 公司办公室。 第八条 公司办公室 负责汇编和实施员工学习培训计划,保证资源投入。 第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