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设计方案内容摘要:

.. 91 第六章 井上井下通信联络系统 ................................................................................................. 92 存在问题与建议 .......................................................................................................................... 95 ○○△△△▲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专项设计 - 4- 附件: 设计 委托书 ; ○○△△△▲ 煤矿 《采矿许可证》 ; 瓦斯等级鉴定报告 ; 煤 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 煤尘爆炸性试验鉴定报告 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规字〔 2020〕 199 号)《关于对 ○○△△△▲ 煤矿(技改) 开采方案设计的批复》; 附图目录 : 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配备平面图 (采用 ) (1:2020) 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配备剖面图 (采用 ) (1:2020) 矿井安全 监 测监控系统传感器布置图 ( 示意 ) 供水 施救 系统图 ( 示意 ) 压风 自救系统 布置系统图 ( 示意 ) 井上下通信系统图 ( 示意 ) 井下避灾线路图 ( 1: 2020) 井下 人员定位系统图 ( 示意 ) ○○△△△▲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专项设计 - 5- 总 论 第一节 项目背景 2020 年 7月 9 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即国发( 2020) 23号文件。 文件明文指出强 制推行先进适用的安全技术装备。 煤矿、煤矿山要制定和实施生产技术装备标准,安装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等。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 2020〕23 号)精神和《 煤矿 安全规程》等有关规定 ,贵州省安监局发布了黔安监管一( 2020)166 号文件,印发了《贵州省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实施细则》,制定了相关实施标准和细则。 本设计是在《 ○○△△△▲ 煤矿 ( 整合 )开采方案设计》(设计批复文号: 黔煤规字【 2020】 960 号 ) 的基础上 ,按照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的通知》(国发 [2020]23 号文件 ) 要求, 增加矿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相关设计内容。 第二节 项目 概况 一 、 项目概况 根据《 ○○△△△▲ 煤矿 ( 整合 ) 开采方案设计 》: 矿井划分为 一个水平 、 二 个采区 开拓全井田。 矿井 可采煤层 11 层,即 K K K K K K1 K1 K1 KK2 K26 煤层 , 一般为 ~ , 属于 为薄 -厚 煤层。 煤层倾角 22176。 ,属倾斜煤层。 《 开采方案设计 》中 回采工作面采用 走向长壁式后退式开采 ,采煤工艺采用炮采,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设计 主 斜井 选用 1 台 DTL80/20/2179。 55 型 阻燃型胶带运输机完全能满足要求,带宽 800mm,输送量 200t/h,输送长度 800m,带速 ,功率 2179。 55kw,副斜井 选用 179。 型绞车提升矸石、下放材料、人员升降等。 工作面采用溜槽运煤,工作面运输顺槽采用 SGD420/30 刮板运输机转 SSJ650/2179。 22 型可伸缩带式输送机运输。 根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 国发〔 2020〕 23号 )、《关于推进小型煤矿机械化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行【 2020】 178 号)及《贵州省关于推进小型煤矿机械化的实施方案 》等文件精神,要求煤矿推动小型煤矿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推进机械化开采,提高装备水平,改善作业条件,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促进小煤矿生产力发展。 煤层厚度≥ 、地质条件简单到中等复杂的水平、近水平、缓倾斜、倾斜煤○○△△△▲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专项设计 - 6- 矿必须实现机械化采煤,鼓励具备能力的煤矿企业在地质条件复杂、急倾斜煤层等困难条件下,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推进机械化采煤。 掘进工作面必须实现机械装载(自溜、高瓦斯、突出矿井及有特殊规定的除外),煤巷、半煤巷实现机械化掘进(高瓦斯、突出矿井及有特殊规定的除外),鼓励在岩石巷道采用机械化掘进。 运输长度超 过 1500m 的平巷、垂深超过 50m 的斜巷,必须采用机械运送人员。 采区实现带式(或刮板)输送机运煤,减少串车运输,逐步实现辅助运输机械化。 二 、设计依据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 “ 六大系统 ”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 ( 安监总煤装〔 2020〕 33号 )要求;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 [2020]23 号)的要求; 贵州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黔安办[ 2020] 49 号“关于明确煤矿停产整顿整改方案主要内容的通知”; 贵州省安全生产委员 会办公室文件,黔安办 [2020]33 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关闭及停产(建)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 《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 ; 《煤矿安全规程》 ( 2020 版) ; 《防 治 煤与瓦斯突出 规定 》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20; 《 ○○△△△▲ 煤矿 ( 整合 )开采方案设计》,贵州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 2020年 12月 ; 1 《 ○○△△△▲ 煤矿 ( 整合 )安全专 篇》,贵州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 2020 年 2月 ; 1现场调查和 ▲ 煤矿 业主提供的有关资料。 三、 建设现状 (一)井巷工程量完成情况 原设计批复后,矿井于 2020 年元月即开始进行建设,到目前为止,目前全长 322m○○△△△▲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专项设计 - 7- 的主斜井、 316m 的副斜井、全长 331m 的回风斜井( 1回风斜井)已施工完毕, 229m的+ 1384m 轨道石门、 219m 的+ 1384m 运输石门已施工完毕;行人斜巷、轨道上山已施工完毕。 目前正在施工运输斜巷,完善中央泵房、中央变电所及中央水仓等;准备施工 10501 运输顺槽和 10501 回风顺槽等。 (二)土 建工程及地面建筑情况 目前的地面工业场地已经完成了“四通一平”工作,矿区公路已基本修筑完毕但还是碎石路面,双回路电源已接到地面变电所之内;炸药库房已建设完毕,消防水池、生活水池已砌筑完毕,供水、消防洒水管路已接到工业场地内。 办公大楼等修建完毕,通风机房(含主要通风机)等已完成一部分,职工食堂、澡堂、锅炉房、机修车间、材料库房等正在修建之中;工业场地的围墙砌筑了 300 余米。 工业场地的西部还比较低洼,采用建井期间的矸石进行回填。 (三)安装工程情况 目前在回风斜井以南已经安装好了四台 2BE1- 355 的瓦斯抽放泵 分别作为矿井的高负压(两台)和低负压抽放(两台),在中央泵房布置有 MD15530179。 3 型水泵三台,其它的设备设施均未安装。 (四)矿建、土建、设备安装分析 井巷工程 该矿井在原设计时就考虑到矿井扩能的需要,主要井筒的断面当时就是按 15 万吨 /年的规模进行设计的,井巷工程是完全能满足 15 万吨 /年的要求的。 土建工程及其地面设施 办公楼(五层)修建在工业场地的西部靠近矿区公路的附近,目前全部完工,完全能满足 15 万吨 /年的建设规模的办公要求。 地面的设施还需要增添,主要为增加筛分楼、分选皮带,增加职工宿舍, 煤质化验室等地面建筑,该矿井的工业场地比较宽敞,完全能满足 15 万吨 /年的建设规模要求。 设备安装分析 矿井建设规模扩大后,原设计瓦斯抽放泵(已安装)经分析计算偏小,在初期可以投入使用,在后期需要按本设计进行更改。 矿井建设规模 整合 后,矿井的涌水量没有增大,已安设好的水泵能满足设计 整合的要求,不在进行 整合。 原设计的大部分设备还未购买,需要根据修改后的设备重新在进行购买。 ○○△△△▲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专项设计 - 8- 第三节 矿井概况 一、井田境界 ○○△△△▲ 煤矿 面积 平方公里。 走向长 2234m,倾向宽 891m, 该 矿井矿区形状为一长条形 的四边形,共由 4 个拐点坐标组成,矿界范围及 拐点坐标 见表 1- 3- 1: 表 1- 3- 1 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表 拐 点编号 X坐标 Y坐标 0 2817250 35456450 1 2816510 35457320 2 2815050 35457060 3 2815000 35456440 面积 采矿标高 由 1600m至 1380m 二、 煤矿概况 (一) 交通位置 矿区所在地理位置 ○○△△△▲ 煤矿 位于 ○○ 城南 196176。 方向(直距) 38 公里处,其地理坐标为: 东经 104176。 34′ 01″~ 104176。 34′ 32″,北纬: 25176。 26′ 26″~ 25176。 27′ 39″ ,矿区面积。 交通情况 ○○ △△△▲ 煤矿 隶属贵州省 ○○ 管辖, 距 △△△ 2公里,距 ○○ 县城(红果) 38公里,煤炭运输十分方便 ,交通较为方便 ,见交通位置图 131。 图 131 ▲煤矿 交通位置图 (二) 井田自然概况 地形地貌 矿区处于低中山剥蚀山地地貌,由于岩层抗风化程度的差异,地形坡度变化较大。 地势总体为中部高四处低,一条近南北向局部地表分水岭经过。 最高点位于矿区以东山头,最高海拔 ,最低点位 于矿区以南东的响水河,最海拔为 (为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相对高差 ,地形坡度 30~ 50 度,属山地中山地带。 ○○△△△▲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专项设计 - 9- 气候条件 本区属 亚热带 气候,由于地势较高,故夏季凉爽,冬季受寒潮影响不大,呈现出四季不甚分明的特点。 一般春冬季干旱少雨或缺水,春秋季节中期,雨量较充沛。 根据六盘水气象局资料统计, 年平均气温为 14~ 16176。 C,平均降水量为 1400mm,平均相对湿度为 80%。 地表水系 矿区内属乌江流域长江水系,矿区范围内无大的河流,只有沟谷小溪,平时流量较小,雨后暴涨。 地震 根据《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 2020),矿区地震烈度为Ⅵ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因此,本工业场地所在地的地震基本烈度为 VI,须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20)进行抗震设计。 地温情况 该矿井属地温正常区,无热害。 冲击地压 地质资料及矿方提供的资料中均未提供关于冲击地压的资料,该矿山及周围矿山尚未发生过冲击地压,矿山暂按无冲击地压矿山考虑。 环境状况 区内工业以煤炭工业为主,小煤矿较多。 煤矿井下水、工业污废水及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 将会 使区内水质受到一定程 度的污染。 区内居民以汉族为主,人多地少,经济结构多元,酒、煤炭为全县的支柱产业,其次是建材、化工、治金、轻工业。 农作物有玉米、水稻、小麦及薯类;经济作物有油菜、烤烟,经济林木有油桐和枫、柏等针叶树木。 另有少量家禽和生禽养殖业。 在附近基本上无大中型工业,仅有数个小煤矿和农产品加工作坊,一般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劳动生产力低下。 该区煤炭资源丰富,煤质较优,是优质无烟的主产区之一,利用其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煤炭工业,是较为优势的产业,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专项设计 - 10- (三) 资源条件 地 层 矿区及周边出露地层有二叠系中统峨眉山玄武岩( P3β)、二叠系上统龙潭组( P3l)、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 T1f)及第四系( Q)。 现将区內出露地层特征叙述如下: 第四系( Q ) 主要分布山麓以及低洼地段,为黄色、灰色残坡积型含砾石的粘土、砂土,结构松散,厚度 0~。 不整合覆盖各时代地层之上②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 (T1f): 分布于矿区南东部,岩性主要为绿色薄至中厚层粉砂质粘土岩、灰色中至厚层泥岩。 厚度小于 480m。 二叠系下统龙潭组 (P3l): 分布于矿区中部,为区内主要含煤地层,岩性主要 为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粉砂岩、细砂岩、粘土岩、泥岩及煤线,厚度约 250m 左右。 含煤 30 层,一般可采 10 层,区内只发现四层煤。 二叠系中统峨眉山玄武岩( P3β) : 分布于矿区外西部一带,岩性为深灰、灰色乞孔状、杏仁状、致密块状拉斑玄武岩。 厚度约 300m。 矿区地质 构造 矿区位于白果寨向斜北翼,矿区内岩层呈现单斜产出,地层走向近北东,倾向南东,平均倾角 22176。 区内有一条断层,为-条正断层 F14。 由南往北贯穿于整个矿段,走向近南北,倾向近东,倾角 5575176。 ,一般 6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