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xx年电大开放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考试试题汇总内容摘要:
、透水性质、软化性质 C.抗剪强度、抗拉强度、抗压强度 D.岩石重度、岩石空隙性、溶解性 4.地质年代按时间段落的级别依次划分为 ( )。 A.宙、代、世、纪、期 B.宙、代、纪、世、期 C.宙、期、代、纪、世 D.期、宙、代、纪、世 5.水平岩层的岩层分 界线与地形等高线 ( )。 A.平行 B.弯曲方向相反 C.弯曲方向一致,但岩层界线的弯曲度大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 D.弯蓝方向一致,但岩层界线的弯曲度小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 6.下列有关岩层倾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岩层的倾向有两个数值,且两数值相差 180。 B.岩层倾向与岩层走向无关 C.岩层的倾向可由走向线的方位角表示 D.岩层的倾向只有一个数值 7.下列关于风化作用的叙述,叙述正确的是 ( )。 A.风化作用属于内力地质作用 B.风化作用会 导致岩石成分的变化 C.风化作用随距地表深度的加大而减弱 D.温差风化属于化学风化作用 8.形成坡积土的地质作用是 ( )。 A.风化作用 B.雨、雪水的地质作用 C.洪流的地质作用 D.河流的地质作用 9.地下水按赋存条件的分类,不包括 ( )。 B.潜水 C.裂隙水 D.岩溶水 ,不正确的是 ( )。 B.横波是由震源向外传播的剪切波 C.纵波和横波均为体波 D.横波的传播速度大于纵波 ( )。 A.原生结构面 B.构造结构面 C.次生结构面 D.节理面 12.判别活断层最有力的证据是 ( ) A.地面疏松土层出现大面积有规律分布的地裂缝 B.地层的重复、缺失 C.断层三角面 D.呈带状分布的泉 ,不正确的是 ( )。 A.冻土包括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 B.冻土不具有流变性 C.冻土为四相体 D.冻土具有融陷性 ,工 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应选用 ( )。 A. 1: 200~ 1: 1000 B. 1: 500~ 1: 2020 C. 1: 2020~ l: 10000 D. 1: 5000~ 1: 50000 ( )。 A.抗剪切强度 B.重度 C.承载力 D.压缩模量 二、判断题(正确者在题后括号内填“√”,错误者填“”,每题 2 分, 共计 20 分) 1.根据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地质作用分为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两类。 ( ) 2.岩浆岩的结构可分为变余结构 、变晶结构和碎裂结构。 ( ) 3.岩石的结构、构造对岩石的工程性质没有显著影响。 ( ) 4.岩层发生断裂后,两侧岩块无明显位移的构造称为节理。 ( ) 5.地质图例中从新地层到老地层,严格要求自上而下或自左到右顺序排列。 ( ) 6.坡积土的矿物成分主要取决于下卧基岩的矿物成分。 ( ) 7.承压水内部有压力而潜水内部无压力。 ( ) 8.流动的水体是岩溶发育的必要条件之一。 ( ) 9.所用黄土都具有湿陷性。 ( ) 、初步勘察、详细勘察、施工勘察 四个阶段。 ( ) 三、简答题【每题 8 分,共计 40 分) 1.岩石坚硬程度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岩石坚硬程度类型有哪些。 2.什么是冲积土。 河流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3.在建筑物设计方面如何防止地表变形。 4.什么是岩溶和土洞。 岩溶和土洞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岩溶地基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5.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是什么。 四、论述题( 10 分) 叙述地震效应及其所包含各要素。 试卷代号: 111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20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工程地质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每题 2 分,共计 30 分) 1. C 2. A 3. A 4. B 5. A 6. D 7. C 8. D 9. 11. 13. B 14. B 15. D 二、判断题(正确者在题后括号内填“√”,错误者填“”,每题 2 分,共计 2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简答题(每题 8 分,共计 40 分) 以下是各个简答题的要点,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给分 1.岩石坚硬程度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岩石坚硬程度类型有哪些。 要点:岩石的坚硬程度分类的依据是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 根据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 度将岩石分为 5 大类,分别为: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 2.什么是冲积土。 河流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要点:冲积土是在河流的地质作用下将两岸基岩及其上部覆盖的坡积物、洪积物剥蚀后搬运、沉积在河流坡降平缓地带形成的沉积物。 河流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侵蚀作用、搬用作用、沉积作用。 3.在建筑物设计方面如何防止地表变形。 要点:布置建筑物总图时,建筑物长轴应垂直于工作面的推进方向;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应力求简单,以矩形为宜;基础底部应位于同一标高和岩性均一的地层上,否则应采用沉降缝将基础分开。 当基础埋深有变化时,应采用台阶,尽量不采用柱廊和独立柱;加强基础刚度和上部结构强度,在结构薄弱易变形处更应加强。 4.什么是岩溶和土洞。 岩溶和土洞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岩溶地基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要点:岩溶是指 地表水或底下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侵蚀、溶蚀而产生的一系列地质现象的总称。 土洞则是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土层溶蚀、冲刷产生的空洞。 岩溶形成的条件: (1)岩石的可溶性 (2)岩石的透水性 (3)水的溶蚀性 (4)水的流动性;土洞的形成主要是潜蚀作用导致的。 岩溶地基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挖填、跨盖、灌注加固、桩基、合理疏导水和气、绕避、强夯等。 5.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 要点:通过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勘探、室内试验、现场测试等方法,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如场地地形地貌特征、地层条 件、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测定等。 在此基础上,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并结合工程的具体特点和要求,进行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为基础工程、整治工程、土方工程提出设计方案。 四、论述题( 10 分) ‘叙述地震效应及其所包含各要素。 以下是本题的答案要点,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给分 要点;在地震作用影响下,地面出现的各种震害和破坏称为地震效应。 地震效应包括,地震力效应,地震破裂效应,地震液化效应和地震激发地质灾害效应。 (1)地震力效应 地震可使建筑物受到 一种惯性力的作用,当建筑物无法抵挡这种力的作用时,建筑物将会发生变形、开裂、倒塌。 (2)地震破裂效应 地震自震源处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于周围的岩土层中,引起岩土层的振动,当这种振动作用力超过岩石的强度时,岩石就产生突然破裂和位移,形成断层和地裂隙,引起建筑物变形和破坏。 (3)地震液化效应 在饱和粉砂土中传播的地震波,使得孔隙水压力不断升高,土中有效应力减少,甚至会使有效应力完全消失,粉砂土形成流体,形成砂土液化,导致地基强度降低。 (4)地震能激发斜坡岩土体松动、失 稳,发生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 一、选择题 ( C 基础形式)。 2.概括地讲,工程地质所研究的两方面问题主要体现在( A 区域稳定和地质稳定)。 ,下列各学科宇工程地质学联系不大的是( D材料力学)。 ( D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理论性雨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 ) ( %) . ,以下各项属于外圈的是( A 大气圈)。 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以下各项属于内圈的是( C 地幔)。 ( A70%)。 、地幔、地核三部分,其中最外的圈层是( A 地壳)。 、地幔、地核三部分,其中最里面的圈层是( B 地核)。 11. 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其中处于中间的圈层是( C 地幔)。 12. 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其中厚度最小的圈层是( A 地壳)。 ( B变质作用)。 列各项地质作用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D 沉积作用)。 ( B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研磨的能力成为( A 硬度)。 ( D 岩浆岩)。 ( A 层面构造)。 ( A碎屑结构)。 ( B 层理构造)。 ( D软化系数)。 ,岩石抵抗剪断强度成为岩石的( C抗切强度)。 ,岩石抵抗剪切破坏的最大能力称为 ieyanshi的( D 抗剪强度)。 ,岩石吸入水德重量与干燥岩石重量之比成为岩石的( D 饱水率)。 ,成为岩石的( A吸水率)。 ( A 强度损失率)。 ,强度降低的性质是指( C岩石的软化性)。 ,除产生纵向压缩外,还会产生横向膨胀,这种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的比值称为( A泊松比)。 破裂面剪切滑动的最大剪应力称为( A抗剪强度)。 ( A岩石的强度)。 ( A岩石的透水性)。 ( B 岩石的抗冻性)。 ( C 岩石的溶解性)。 ( D 岩石的吸水性)。 ,砂土层与黏土层相比,其隔水性( A差)。 、动力作用下所呈现的性质,主要包括( A 变形和强度)。 位的是( B 统)。 (D 代 )。 ( A 沉积接触)。 ( D 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 ,与底砾岩岩性一直的岩层形成时间( A 较早)。 ( D沉积接触和侵入接触)。 ( B 与不整合面上的底砾岩岩性一直的岩层形成时间性对较早)。 ( C上、下两套岩 层之间无沉积间断)。 ( D侵入接触是沉积岩与岩浆岩之间的一种接触关系)。 ( D 岩层的倾向只有一个数值)。 ( B岩层的走向只有一个数值)。 ,岩层倾向于坡面倾向相反对,岩层分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关系是( D弯曲方向一致,但岩层界线的弯曲度小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 ( A 平行)。 ,其原始产状当 是( D 无法确定)。 ( D走向、倾向、倾角)。 ( B 核部位老地层,两翼对称出现新地层)。 ( A 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 D 地质平面图、地质剖面图和地质柱状图)。 ,受构造应力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失去其连续性的构造,称为( A褶皱)。 ,组成褶皱中心部分的岩石是( A核) ( A 褶皱构造使同一岩层产生明显的错动)。 ( C 褶皱核部为新地层,翼部为老地层)。 ( A组成褶岩层,同一层面最大弯曲点得连线即枢纽)。 ,其上下两套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为( C 上新下老)。 ,下盘相对下降且断层面倾角较陡的断层为( C 逆断层)。 ,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为( A 正断层)。 ( A 断层线)。 ( B 地面疏松土层出现大面积有规律分部的地裂缝)。 ( D 底砾岩)。 ( D地层的重复或缺失)。 ( D 断裂后两侧岩块具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即节理)。 ( A张节理和剪节理)。 ( B背斜)。 ( C平移断层)。 ( C 风化作用随距地表深度的加大而减弱)。 ( A 吹扬作用和磨蚀作用)。 为( A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 ,称为( A 物理风化)。 ( D 化学风化)。 ( B生物风化)。 ,风化作用的程度( A 越来越弱)。 ( C 合流地质作用)。 ( B湖泊的地质作用)。 ( D 河流的地质作用)。 ( C浅海 带)。 ( A 地下水)。 (D 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 )。 (A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 相邻两等水位线的高程与水平距离之比成为该距离段内潜水的( A 水力梯度)。 ( C 承压水)。 87.泉的种类很多,其中由含水层被河流侵蚀切割形成的泉是( A侵蚀泉)。 ,沿断层带可形成的泉是( A 侵蚀泉)。 破坏的两种主要形式时( A 流土和潜蚀)。 ( C管涌)(。 ( D流沙)。 ( D基坑突涌)。 ( A 结晶腐蚀、分解腐蚀、复合腐蚀)。 ( D 横波的传播速度大于纵波)。 ( A 地震烈度)。 96.根据地表形值的大小和变形特征,自移动盆地中心到边缘,三个 表变形不包括( B弯曲区)。 ,正确的一项是( B 面波只在地表传播)。 ( A激发地震、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一般场地条件下所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称为( B 基本烈度)。 ( C 每次地震震级只有 1 个,但烈度可有多个)。 ,正确的一项是( A震级是。最新20xx年电大开放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考试试题汇总
相关推荐
过光端机及光纤网络传输到派出所监控室。 l 图像显示 通过矩阵的切换,监控室可对辖区所有摄像机的视频信号进行本地实时监控,监视方式采用电视墙或电脑监控终端显示。 利用 电视显示墙,同时显示多路视频图像。 采用电脑监控终端,可通过 DVR 配套软件同时显示多路视频图像或单屏图像。 监控点模拟图像质量可达到四级标准,数字图像分辨率可达到 D1( 720 576)、25 帧 /秒的标准。
投入,由 ( )予以保证。 A.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 B.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C.个人经营的投资人 D.生产经营单位的财务部门 E.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84.《安全生产法》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时,可以行使的职权有 ( )。 A.进入 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调阅有关资料 B.要求被检查单位缴纳检查费用 C.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
行的道路和地方通行,必须受到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的约束,接受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管理。 但在其他的道路,如厂 (场 )区,机关、学校、单位院内、车站码头等地方,如单位院内的道路上汽车轧伤了行人,该类事故称为路外事故。 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接到报案的路外事故,参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及案发地有关内部规定办理,或者由案发地单位、派出所及人民法院按照相关法律和案发地内部规定处理。 因此,驾驶员驾驶车辆进出车站
计、材料设备选型、专业承包商的选择和现场组织、协调等各个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方案,加强“过程”、“程序”和“环节”控制,避免不必要的拆改、浪费,尽最大能力减少和节约工程成本,使业主的投资发挥最佳的效益和效果。 安全目标 我们在本工程中将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施工安全体系、工程所在地的安全生产、劳动安全、环境卫生、环保的各项规定和总 包方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生产管理要求来组织和管理施工
爬坡时,就由电池向电动机提 供 不足部分的电能 并联式动力:并联式装置的发动机和电动机共同驱动汽车,发动机与电动机分属两套系统,可以分别独立地向 汽车传动系 提供 扭矩 ,在不同的路面上既可以共同驱动又可以单独驱动。 当汽车加速爬坡时,电动机和发动机能够同时向 传动机构 提供动力,一旦汽车车速达到 巡航速度 ,汽车将仅仅依 靠发动机维持该速度。 电动机既可以作电动机又可以作发电机使用
ssSi ijijij 即 ijS 表示第 i 项指标的第 j 个元素值在 167 类材料的同一影响指标之和中所占的比例。 公路质量 综合评价模型 权重的确定 评判因素公路质量的因素有 抗水损害性能、高温性能、 低温性能 三项指标,但抗水损害性能指标由两项决定: TSR,S0,这两者在决定公路抗水损害性能时所起的作用相同,近似将两者对公路质量的影响程度看作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