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18153-2000可接触表面温度确定热表面温度限值的工学数据(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因而,规定了 较长时间接触烧伤阈精确值。 对于长时间接触,各类材料之间在烧伤阈数据方面的差别不存在。 4. 2烧伤阈数据 4. 2. 1 接触时间小于 1 s的烧伤阈 目前尚无接触时间小于 1 s的烧伤可靠数据,图 2至图 6的曲线不能提供接触时间小于1s的烧伤阈。 注:在 5. 3. 2中规定了关于很短接触时间的标准应用。 4. 2. 2 接触时间在 1 s和 10s之间的烧伤阈 4. 2. 2. 1 通则 在短时间 (1 s~ 10s)接触条件下,不是以数据规定烧伤阈分布,而是以曲线反映烧伤阈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分布与接触时间的关系。 热 传导率特性相同的材料烧伤阈合并显示在一个范围。 4. 2. 2. 2 无涂敷层金属 图 2是无涂敷层金属光滑表面的烧伤阈,粗糙金属表面的烧伤阈值可能高于光滑表面,但是不超过所示烧伤阈分布上限 2℃。 4. 2. 2. 3 有涂敷层金属 图 3a和图 2b给出金属涂敷层的效果数值,该值是在无涂敷层金属烧伤阈之上的温度增量,欲得到有涂敷层金属的烧伤阈,必须把图 3a 或图 3b 中的温度增量△ Ts和图 2 中的无涂敷金属的烧伤阈 Ts 相加。 图 2 皮肤接触裸露 (无涂敷层 )金属热光滑表面时烧伤阈分布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图 3a 金 属涂敷 50pm、 100pm和 150μ m厚度虫胶后,烧伤阈分布在图 2基础上的增量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图 3b 金属涂敷耐纶 11型聚酰胺纤维 (厚度 400μ m)、粉末 (60μ m和 90μ m)和搪瓷 (160μm)后,烧伤阈分布在图 2基础上的增量 4. 2. 2. 4 陶瓷、玻璃和石材 图 4给出陶瓷、陶质玻璃、玻璃、瓷料和石材 (大理石和混凝土 )烧伤阈分布。 大理石和混凝土的烧伤阈在该分布下限附近,玻璃的烧伤阈在该分布上限附近。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图 4 皮肤接触陶瓷、玻璃和石材热光滑表面时的烧伤阈分布 4. 2. 2. 5 塑料 图 5给出塑料 (尼龙、有机玻璃、聚四氟乙烯和聚氯乙烯塑料 )烧伤阈分布。 注:塑料有很不相同的热导率等级,是由化学成分决定的。 图 5 给出大多数固体塑料烧伤阈分布,然而,那些与 4. 2. 2. 5中给出的材料热传导特性显著不同的塑料不能使用图 5的烧伤阈。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图 5 皮肤接触塑料热光滑表面时的烧伤阈分布 4. 2. 2. 6 木材 图 6给出木材烧伤阈分布。 低湿度的软木,适用分布上限的数值;高含水的硬木,适用分布下限的数值。 4. 2. 3 接触时间大于或等于 1 min的烧伤阈 表 1是与表面保持接触时间大于或等于 1 min的烧伤阈。 表 1 与表面保持接触时间大于或等于 1 min的烧伤阈 接触时间 材料 烧伤阈值,℃ 1 min 10 min 8h或更长 无涂敷金属 51 涂敷金属 陶瓷、玻璃和石材 塑料 木材 注:接触时间 1 min的 51℃数值也适用于本表未给出的高热导率其它材料。 43℃对于接触时间是 8h 或更长的所有材料适用,只有在人体的较小部分 (小于人体总皮肤表面的 10% )或是头部较小部分 (小于头部皮肤表面的 10% )接触热表面 时才允许;如果接触面积不仅是局部、或如果是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面部致命部分接触热表面 (例如,导气管 ),即使表面温度不超过 43℃,也可能发生严重损害。 图 6 皮肤接触木材热光滑表面时的烧伤阈分布 5 应用 5. 1 通则 为了评价皮肤同机械热表面接触的烧伤风险,必须按 5. 2测量该表面温度,再从本标准取得烧伤阈值,为此,还必须考虑到表面材料的特性和预期接触时间。 在 5. 3中规定了正确选择烧伤阈值的程序,由 5. 4 叙述的测量表面温度和烧伤阈值比较得出是否有烧伤风险的判断。 为了在 C类标准中确定防止烧伤的表面 温度限值,可以根据 5. 3选择这些数值。 5. 2 表面温度测量 5. 2. 1 程序 表面温度应该在皮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