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萍煤矿瓦斯治理方案内容摘要:

水点。 井下配有防尘管网、洒水及喷雾装置。 七、通讯系统 我矿井设置 DUT— 600A型矿用调度交换机一部( 128门)做井上井下生产调度和行政通讯之用,地面与外部通讯联络采用程控电话,调度室装置专用程控电话一台。 八、监测监控系统 我矿 井已选用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 KJ95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 KJ95 瓦监控系统是具有技术先进、功能强大、可靠性高、实用性强等优点。 九、瓦斯抽放系统 我矿井于 2020 年建立了地面泵站,选用 2BE1303— OBY/3 型水循环真空泵 2 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电动机型号: YB2280M4电机功率为 90kw 1 号泵吸气量: 3327m3/h、 2 号泵吸气量: 3665m3/h, 1 号泵、 2 号泵同时开吸气量: 4534m/h,负压:。 地面高负压抽放选用 12 寸 PVC管作为抽放主管,井下选用 8 寸、 6 寸、 4 寸 PVC 管为抽放支管。 煤矿瓦斯 防治 方案 13 第三章 瓦斯 防治 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瓦斯防治 的必要性 煤矿瓦斯事故是制约煤炭工业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影响地区和全省安全稳定好转的突出问题,煤矿必须认识瓦斯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瓦斯防治 可行性 为切实搞好瓦斯综合治理,煤矿要认真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工作方针,切实建立健全“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紧紧抓住矿井通风系统、抽采抽放、监测监控、 现场管理四个关键环节,根据本矿井的安全生产条件及危害因素分析 ,采取行之有效的针对措施,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进一步完善瓦斯治理结构,落实瓦斯防治管理制度,提高装备水平和提高矿井防治瓦斯灾害能力,建立健全稳定可靠的矿井通风系统,科学合理的瓦斯抽采体系,有效管用的监测监控网络和严格规范的现场管理制度。 矿井瓦斯事故是可控、可防、可治的。 因此,煤矿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严的态度、更扎实的措施,锲而不舍地打好煤矿瓦斯治理攻坚战,瓦斯治理是可行的。 三、 瓦斯防治 的主要内容 根据我矿生产现状,我矿瓦斯治理的主要 内容为: 优化生产布局,以理顺完善通风系统为核心, 以瓦斯抽采为根本, 切实搞好一通三防管理, 合理组织生产, 坚持采用正规采煤方法,进一步完善其它相关安全系统, 加强现场 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并认真落实瓦斯治理各项管理制度。 煤矿瓦斯 防治 方案 14 第四章 瓦斯防治 方案 第一节 通风系统治理方案 一、 采掘部署合理 开采 水平布置 根据煤层产状和储量计算,全矿分二个水平,一水平标高 250m,回风水平标高 150m;二水平标高 400m;二水平回风标高 250m。 采区布置 各采区均在煤层底板岩石中布置三条上山,即轨道上山、运输上山及专用 回风巷,三条上山均贯穿整个采区,专用回风巷与水平回风巷相连,每 30 米划分为一个开采区段,各区段均以石门与三条上山相连,石门揭煤后沿煤层走向布置顺槽和风巷。 煤层赋存情况及开采顺序 井田内含煤 0~5 层 (B0、 B1 、 B2 、 B B B5) , B4煤为可采煤层 ,急倾斜,直立倒转,最大煤层厚度为 17m,平均厚度为。 井田内 B4 煤处于褶皱地段,先采顶板煤层,再采底板煤层,并从上至下开采。 采煤方法 1) 、水平分层采煤方法: 每个采区靠近背斜轴部标高的第一分层采用水平分层开采,开采高度为 ,支护方式为单体液压支柱加铰接顶梁,煤层厚度在 8m 以上布置双顺槽, 8m 以下采用风沟通风方式,第一分层开采后,下分层如不能采用掩护支架采煤法再仍采用水平分层布置,开采高度为 7m。 2) 、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 第一分层开采后,下分层煤层厚度在 5m 以下,赋存条件比较正规走向煤矿瓦斯 防治 方案 15 较为稳定,地质构造简单时,采用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回采垂高30m,工作面斜长 60m。 采区生产系统 ( 1) .运煤系统 12 111 采区工作面的煤经运输机巷( 刮板输送机)→溜煤 上 山 ( 铁溜槽自溜 ) → 煤斗(装桶子) → 一水平东西大 巷 → 中央 石门→ 立井车场( 提升)→地面。 ( 2) .排矸系统 12 111 采区工作面的煤经运输机巷( 刮板输送机)→溜煤 上 山 ( 铁溜槽自溜 ) → 煤斗(装桶子) → 一水平东西大巷 → 中央 石门→ 立井车场( 提升)→地面。 ( 3) .通风系统 ① .121 采区: 主立井→ 250 中央石门→ 121 轨道上山→ 121 十层 工作面 → 150西风巷→ 150中央石门→斜风井 →引风道→地面。 ② .111 采区: 主立井 → 250 中央石门→ 111 轨道上山→ 111 九层架子工作面→ 150东风巷→ 150 中央石门→斜风井 →引风道→地面。 ③ .122 采区: 主立井 → 250 中央石门→ 122 轨道上山→工作面→ 150西 风巷→ 150中央石门→斜风井 →引风道→地面。 二、 通风 可靠 矿井投产时期布置有主立井、回风斜井二个井筒,新鲜风流从主立井,运输石门、轨道石门进入采、掘工作面;乏风经回风石门、进入回风斜井,然后通过主要通风机排至地面。 回采工作面和各掘进工作面均采用独立通风,采面采用 U 型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压入式通风。 (详见矿井投产时期通风系统图)。 (一)井下通风设施布置 煤矿瓦斯 防治 方案 16 主要进、回风巷之间的每个联络巷中,必须砌筑永久性风墙;需要使用的联络巷及风井安全 出口,必须按设计安设两道连锁的正向风门和两道反向风门。 采空区必须及时封闭。 必须随采煤工作面的推进,逐个封闭通至采空区的联通巷道。 工作面开采结束后,必须在所有与采区相通的巷道中设置密闭墙,全部封闭采空区。 控制风流的风门、风墙、风桥、风窗等设施必须可靠。 不应在倾斜运输巷中设置风门;如果必须设置风门,应安设自动门或设专人管理,并有防止矿车或风门碰撞人员以及矿车碰坏风门的安全措施。 (二)确保风流稳定 根据设计水平划分, 一水平为 250m,二水平为 400m, 一水平进风量为 3231m3/min,稀释 巷道中的各种有害气体。 在各通风网路上,应按设计和需要安设风门、调节风窗和密闭等通风构筑物,并随生产的进度进行及时调节补充,风门间应尽可能设置闭锁装置。 确保各用风地点的风量,风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确保风流稳定。 及时清除巷道的杂物和障碍,尽量避免在主要进回风巷道内停放矿车,堆放材料及其它物品,确保风流畅通。 掘进通风及硐室通风 掘进工作面、绞车硐室均为独立通风。 三、 风量计算及分配 风量计算 1)、 按 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4 m3。 根据生产规 模井下人数可达 244 人。 Q=4*N*K 煤矿瓦斯 防治 方案 17 =4 244 =2)、按实际供风 地点需要风量计算: A、回采工作面风量: 10 3=30m3/s B、充电硐室及井下炸药库风量: 2 2=4m3/s C、煤巷掘进头风量: 3 3=9m3/s D、采区石门掘进风量: 2 3=6m3/s E、大巷、付巷、风巷掘进风量: 3 3=9m3/s F、备用工作面风量: 5m3/s 实际需要 风量总计: Q=63m3/s取 Q=63m3/s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取以上计算值中的最大为 矿井需要风量。 上述计算公式中: Q— 风量; m3/s N— 井下同时工作人数 K— 风量备用系数;取 K= T— 矿井日产量; t G— 吨煤相对瓦斯涌出量; m3/s 矿井的风量分配 按分风原则,将风量进行按需分配如下: 一水平进风量为 3231m3/min, 121采区 采煤 工作面 分配 196m3/ min,111 采区采煤 工作面 分配 150m3/ min。 矿井负压计算 按下列公式计算: h= apLQ2/S3 式中: 煤矿瓦斯 防治 方案 18 h—— 摩擦风阻 , Pa α —— 巷道 摩擦阻力系数, / m4 L—— 巷道 长度, m P—— 巷道净 断面周长, m S—— 巷道净 断面积, m2 Q—— 巷道通过风量, m3/s 矿井设计水平最大负压:。 ( ) 矿井设计水平最小负压:。 ( ) 通风设备阻力损失一般在 10 ~ 20mmH2O ,取△ h=15 mmH2O,() 矿井自然风压 差 : hz=15 = mmH2O,( ) 矿井最大负压: Hm=++= 矿井最小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