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重点、要点汇总内容摘要:

尽快使用。 :运到现场的粉煤灰应含有足够的水分防止扬尘,在干燥和多风的季节,使料堆表面保持湿润,或者覆盖。 场拌法施工宜选用工厂经过处 理的符合规范的散装粉煤灰。 (三 )无机结合料基层路拌法施工 (1)路拌法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流程按顺序进行。 (2)路拌法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流程按顺序进行 (3)路拌法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流程按顺序进行。 应事先做通地试验确定土的松铺系数。 摊铺土应在摊铺水泥的前一天进行。 摊铺长度按日进度的需要量控制,满足次日完成掺加水泥、拌合、碾压成型即可。 :如已整平的土 (含粉碎的老路面 )含水量过小,应在土层上洒水闷料。 :对人工摊铺的土层整平后,用 6—8t 两轮压路机碾压 1—2 遍,使其表面平整,并有一定的压实度。 5 摆放和摊铺水泥 (或石灰 ):按计算出的每袋水泥 (或石灰 )的纵横间距,在土层上做安放标记。 用刮板将水泥 (或石灰 )均匀摊开,并注意使每袋水泥的摊铺面积相等,水泥摊铺完后,表面应没有空白位置,也没有水泥过分集中的地点。 6 拌合 (干拌 ):对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应采用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合并设专人跟随拌和机,随时检查拌合深度并配合拌和机操作员调整拌合深度。 拌合深度应达稳定层底并宜侵人下承层 5~10mm,以利上下层粘结。 严禁在拌合层底部留有素土夹层。 通常应拌合两遍以上,在最后一遍拌合之前,必要时可先用多铧犁紧贴底面翻拌一遍。 直接铺在土基上的拌合层也应避免素土夹层。 :在上述拌合过程结束时,如果混合料的含水量不足,应用喷管式洒水车12 (普通洒水车不适宜用作路面施工 )补充洒水。 混合料拌合均匀后应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即无明显粗细集料离析现象,且水分合适和均匀。 :混合料拌合均匀后,应立即用平地机初步整形。 在直线段,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 在乎曲线段,平地机由内侧向外侧进 行刮平。 必要时,再返回刮一遍。 : (1)根据路宽、压路机的轮宽和轮距的不同,制订成碾压方案,应使各部分碾压到次数尽量相同,路面的两侧应多压 2~ 3 遍。 (2)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 (177。 1%一 177。 2%)时,应立即用轻型压路机并配合 12t 以上压路机在结构层全宽内进行碾压。 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 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膀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 碾压时,应重叠 1/2 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 一般需碾压 6—8 遍。 压路机的碾压 速度,头两遍以采用 —,以后宜采用 —。 采用人工摊铺和整形的稳定土层,宜先用拖拉机或 6~ 8t 两轮压路机或轮胎机碾压 1~ 2 遍,然后再用重型压路机碾压。 (3)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 前一段拌合整形后,留 5~ 8m 不进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应再加部分水泥重新拌合,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 应注意每天最后一段末端缝 (即工作缝和调头处 )的处理。 (4)纵缝的处理:水泥稳定土层的施工应该避免纵向接缝,在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 必须垂直相接,不应斜接。 (四 )中心站集中拌合法施工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可以在中心站用厂拌设备进行集中拌合,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采用专用稳定土集中厂拌机械拌制混合料。 :拌合好的混合料应采用大吨位的翻斗车运输,运输车应备有覆盖毡布,以防止混合料因阳光照射失水或雨淋,降低混合料质量。 : (1)采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或稳定土摊铺机摊铺混合料。 如下承层是稳定细粒土,应先将下承层顶面拉毛,再摊铺混合料。 (2)摊铺机应根据供 料情况控制行走速度,做到连续稳步前进,以保证摊铺平整度。 (3)摊铺机后面应跟人,负责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铲除局部粗集料 “窝 ”,并及时用新拌制的混合料填补。 (4)在二、三、四级公路上,没有摊铺机时可以采用摊铺箱摊铺混合料,也可以用自动找平平地机辅以人工整平。 :宜先用轻型两轮压路机跟在摊铺机后及时进行碾压,后用重型振动压路机、三轮压种机或轮胎压路机继续碾压密实。 当碾压厚度较厚,压实机具不能有效压实整个结构层厚度时,应分两层进行摊铺,但是最小厚度不宜小于 l0cm。 碾压应紧跟摊铺机,及时进行碾压, 以防混合料水分挥发,保证结构层在合适的含水量下成型。 (五 )无机结合料基层养生 ,立即进行养生。 13 ,基层的养生期不宜少于 7d,对于二级公路和二级以下的公路,基层的养生期如果少于 7d,应限制重型车辆通行。 ,养生期应为 14d。 ,不应过湿或忽干忽湿。 (六 )无机结合料基层施工注意事项 过 6%。 ,必须采用流水作业法,使各个工序紧密衔接。 特别是要尽量缩短从拌合到完成碾压之间的延迟时间。 ,应作水泥稳定土的延迟时间对其强度影响的试验,以指导施工,确保不合格混合料不用于工程。 ,要综合考虑水泥终凝时间对施工运输车辆,运距,摊铺,碾压时间的要求,必要时添加缓凝剂,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第二层必须在第一层养生 7 天后方可铺筑。 铺筑第二层之前,应在第一层顶面洒少量水泥或水泥浆。 、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分层施工时,下层石灰稳定土碾压完成后,可以立即铺筑上一层石灰稳定土,不需要专门的养生期。 ,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 以上,在有冰冻的地区,并应在第一次重冰冻 (一 5~一 3℃ )到来之前半个月到一个月完成。 2B312020 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 2B12021 掌握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沥青路面结构层可由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组成。 路面等级分为高级路面、次高级路面、中级路面、低级路面。 路面面层类 型及适用范围应符合规定。 面层是直接承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层,可由 l~ 3 层组成。 表面层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抗滑耐磨、密实稳定的沥青层。 中面层、下面层应根据公路等级、沥青层厚度、气候条件等选择适当的沥青结构层。 基层是设置在面层之下,并与面层一起将车轮荷载的反复作用传布到底基层、垫层、土基,起主要承重作用的层次。 基层材料的强度指标应有较高的要求。 基层视公路等级或交通量的需要可设置一层或两层。 当基层较厚需分两层施工时,可分别称为上基层、下基层。 底基层是设置在基层之下,并与面层、基层一起承14 受车 轮荷载反复作用,起次要承重作用的层次。 底基层材料的强度指标要求可比基层材料略低。 底基层视公路等级或交通量的需要可设置一层或两层。 底基层较厚需分两层施工时,可分别称为上底基层、下底基层。 垫层是设置在底基层与土基之间的结构层,起排水、隔水、防冻、防污等作用。 一、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技术 热拌沥青混合料是人工组配的矿质混合料与黏稠沥青在专门设备中加热拌合而成保温运输工具运送至施工现场,并在热态下进行摊铺和压实的混合料。 热拌沥青混合料 (HMA)适用于各种等级公路的沥青路面。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 施工工艺。 (一 )施工准备 ,矿料应分类堆放,矿粉必须是石灰岩磨细而成不得受潮,必要时做好矿料堆放场地的硬化处理和场地四周排水及搭设矿粉库房或储存罐。 ,对各种原材料进行符合性检验。 (底面层施工时 ),在边线外侧 一 处每隔 5~l0m 钉边桩进行水平测量,拉好基准线,画好边线。 ,底面层施工前两天在基层上洒透层油。 在中底面层上喷洒粘层油。 段开工前 28d 安装好试验仪器和设备,配备好的试验人员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核。 各层开工前 14d 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现场备齐全部机械设备进行试验段铺筑,以确定松铺系数、施工工艺、机械配备、人员组织、压实遍数,并检查压实度,沥青含量,矿料级配,沥青混合料马歇尔各项技术指标等。 (二 )沥青混合料的拌合 ,每个料源均进行试验,按要求的配合比进行配料。 ,并有检测拌合温度装置的沥青混凝土拌和站。 ,对沥青混凝土的原材料和沥青混合 料及时进行检测。 ,即 150~ 1700C。 集料的加热温度控制在 160~180~C。 温和料的出厂温度控制在 140~ 1650C。 当混合料出厂温度过高废弃,混合料运至施工现场的温度控制在不低于 120~ 1500C。 ,无白花料,无粗细料离析和结块现象,不符合要求时应废弃。 15 (三 )混合料的运输 、运距合理安排运输车辆。 ,涂防粘薄膜剂。 运输车配备覆盖棚布以防雨和热量损失。 、硬化在运输车箱内的混合料,低于规定铺筑温度或被雨淋的混合料应予以废弃。 (四 )混合料的摊铺 1~ 2 台具有自动调节摊铺厚度及找平装置,可加热的振动熨平板,并运行良好的高密度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进行摊铺。 、中、面层采用走线法施工,表面层采用平衡梁法施工。 ,行走速度和拌和站产量相匹配,以确保所摊铺路面的均匀不间断地摊铺。 在摊铺过程中不准随意变换速度,尽量避免中途停顿。 一般正常施工控制 在不低于 110~130℃ ,不超过 1650C,在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并作好记录。 6539。 0C。 ,相邻两机的间距控制在 10~ 20m。 两幅应有 5 一 l0cm宽度的重叠。 ,随时检查摊铺质量,出现离析、边角缺料等现象时人工及时补洒料,换补料。 ,并及时通知操作手。 ,在监理工程师同意后采取人工摊铺施工。 (五 )混合料的压实 机采用 2~ 3 台双轮双振压路机及 2~ 3 台重量不小于 16t 胶轮压路机组成。 :采用双轮双振压路机静压 l 一 2 遍,正常施工情况下,温度应不低于 110℃ 并紧跟摊铺机进行。 复压:采用胶轮压路机和双轮双振压路机振压等综合碾压 4~ 6 遍,碾压温度多控制在 80~ 100~C。 终压:采用双轮双振压路机静压 l 一 2 遍,碾压温度应不低于 65℃。 边角部分压路机碾压不到的位置,使用小型振动压路机碾压。 ,相邻碾压重叠宽度大于 30cm。 16 ,以保证沥青 混合料碾压过程中不粘轮。 ,加水、加油活动,以防各种油料、杂质污染路面。 压路机不准停留在温度尚未冷却至自然气温以下已完成的路面上。 、转向或制动,压路机每次由两端折回的位置阶梯形随摊铺机向前推进,使折回处不在同一横断面上,振动压路机在已成型的路面上行驶关闭振动。 (六 )接缝处理 ,施工时将已铺混合料部分留下 20~30cm 宽暂不碾压,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后摊铺部分完成立即骑缝碾压,以除缝迹。 ,采用人工顺直刨缝或切缝。 铺另半幅前必须将边缘清扫干净,并涂洒少量粘层沥青。 摊铺时应重叠在已铺层上 5~10cm,摊铺后将混料人工清走。 碾压时先在已压实路面行走,碾压新铺层 10~15cm,然后压实新铺部分,再伸过已压实路面10~15cm,充分将接缝压实紧密。 :首先用 3m 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不符合要求时,垂直于路中线切齐清除。 清理干净后在端部涂粘层沥青接着摊铺。 摊铺时调整好预留高度,接缝处摊铺层施工结束后再用 3m 直尺检查平整度立即用人工处理。 横向接缝的碾压先 用双轮双振压路机进行横压,碾压时压路机位于已压实的混合料层上伸人新铺层的宽为 15cm,然后每压一遍向铺混合料移动 15~20c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 、下层的缝错开 15cm 以上,横向接缝错开 lm 以上。 (七 )检查试验 、施工温度、矿料级配、马歇尔试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