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共19页内容摘要:
的要求,同落后的 农业国 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② 是人民对于 经济文化迅速发展 的需要,同当前 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 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③ 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 农业国 变为先进的 工业国。 这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 一次 成功探索。 “ 大跃进 ”和 人民公社化 运动,是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 严重失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 内容: ① 抛弃 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 左 ”倾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 解放思想 、 实事求是 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 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上来 的战略决策 ,实行 改革开放 的伟大决策。 历史意义: ① 是建国以来 党 的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 ,也是共和国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 ; ② 成为我国开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的起点 , 开创中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 农村 开 展,随后 全国普遍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率先开始的地区: 安徽 、 四川 等省。 国 有 企 业 改革 的 主要内容: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增加 企业活力。 管理体制方面,把 所有 权与 经营权分离, 政企 分开,扩大 企业 自主 权;所有制方面:实行 公有 制 经济 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 经济 形式;分配方面:实行 按劳分配 为主、多种 分配方式 并存的分配制度。 作用 :调动了 各方面的 积极性 , 企业有了 竞争机制 ,增加了 活力 , 经济 得到快速的发展。 对外开 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 创办经济特区: 1980 年,中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 —— 深圳 经济特区诞生。 同年, 珠海、汕头、厦门 经济特区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1988 年 3 月,划出海南岛设置 海南 经济特区。 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沿海开放城市和其他开放城市,划出 一定的区域 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1984 年,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其中,属于江苏的有 连云港 、 南通。 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从 1985 年起,将 长江 三角洲、 珠江 三角洲、 闽东南 地区和 环渤海湾 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0 年,中央政府宣布开发开放上海 浦东 , 这成为中国 90 年代 改革开放 的重点和标志。 这样,一个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 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中共 十四大 上 ( 1992): 确立了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改革目标。 中共 十五 大上 ( 1997): 提出 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经济 ,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 市场经济 ,不断解放和发展 生产力。 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留美的幼童 揭开“ 断发易服 ”的序幕。 辛亥革命以后, 孙中山 提倡 中山装 ,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戊戌变法时的 维新派 ,主张 “ 断发易服 ”“ 废止缠足 ”, 改革传统的 婚姻制度。 民国建立 后,颁布剪辫 易服和 废止缠足 等法令。 在大城市里,新一代知识分子,倡导 婚姻自由。 婚丧 仪式 也由铺张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轮船:鸦片战争后, 轮船 开始进入中国,但又 被列强 垄断。 洋务派创办的 轮船招商局 成立后,打破了这一垄断局面。 铁路: 19 世纪 80 年代初,清政府修建从 唐山 到 胥各庄 的铁路 (唐胥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汽车: 20 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 上海。 飞机: 1909 年,旅美华侨 冯如 制成中国的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1920 年,中国的首条航线 北京 —— 天津 航线开通,拉开了中国民航业的序幕。 电讯:福建巡抚 在 台湾 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 有线电报 线。 到 甲午 战争 前夕,已形成四通八达的电讯网络; 20 世纪初, 上海崇明 开设 无线电报 局; 20 世纪初,清政府在 南京 开办第一个 电话局, 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 大众传媒的变迁 : 报刊: 1873 年, 艾小梅 在汉口主办的《 昭文新报 》,被认为是国人 最早 在国内创办的报刊。 此后,戊戌变法时期的《 时务报 》、辛亥革命时期的《 民报 》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 新青年 》等,发挥了重大的启蒙作用。 报刊 的诞生,是人类由 信息封闭 时代进入 大众传播 时代的标志。 电影: 1905 年,国人自己摄制的《 定军山 》首映成功,标志 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1931 年,有声电影《 歌女红牡丹 》拍摄成功,结束了中国无声电影时代;《 渔光曲 》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出自电影《 风云儿女 》。 电视: 1958 年, 北京 电视台 (中央电视台前身)开始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 联系 变得越来越密切, 社会化 程度大大加强。 五、 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开辟新航路 : 1487 年,葡萄牙航海家 迪亚士 到达非洲最南端 的 好望角 ; 1492 年, 哥伦布 率领船队横 渡大西洋,终于到达 美洲。 1497 年,葡萄牙航海家 达 •伽马 到达了 印度 ; 1519—— 1522 年, 麦哲伦 率领船队,完成了 环球 航行。 开辟新航路的意义: ① 结束了世界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世界开始连成一体, 世界市场 的雏形开始出现 ; ② 加速了西欧 封建 制度的解体,促进了 资本主义 的发展。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 荷兰: 17 世纪,被称为 “海上马车夫”。 在非洲、亚洲、美洲抢占了广大的殖民地,如: 好望角、台湾、新尼德兰 等。 英国: 1588 年,打败 西班牙 的“无敌舰队”,开始走上殖民扩张之路; 17 世纪颁布《航海条例》,引发三次 英荷 战争 ,荷兰失去海上霸权和北美殖民地; 18 世纪通过“七年战争”最终打败 法国 ,夺得法属北美殖民地,取得在印度的优势,最终确立了 世界殖民霸权 ,号称“日不落帝国”。 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 建立的主要途径: 殖民扩张与 殖民 掠夺。 两次工业革命 : 第一次工业革命: 开始于 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的棉纺织业,被称为“蒸汽时代”。 重要发明: 哈格里夫斯 ―― 珍妮机 , 瓦特 ――改良蒸气机, 富尔顿 ――汽船, 史蒂芬孙 ―― 蒸汽机车。 第一次 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资产阶级依靠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 经济 和 军事 实力,在世界范围内拓展市场, 抢占原料, 以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 到 19 世纪中后期,一个 统一 的世界市场形成了。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70 年 以后, 科学研究的成果被应用于工业生产,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重要成就: 电 的广 泛使用, 电报、电话、电灯、电车、电影等 的发明 ; 内燃机 的使用 , 带动新的交通工具 汽车 、 飞机 的发明; 化工 技术的 发展, 石油 成为另一重要能源; 科技推动 钢铁 等 工业的进步; 垄断 组织开始出现。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生产力的发展 ,新 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出现, 世界市场进一步 发展 , 国际分工 日益明显,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 最终 建立起来。 六、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 时间: 1929~ 1933 年 特点: 来势特别猛 、 时间 特别 长 、 范围 特别 广 、 破坏性 特别 强。 罗斯福新政背景: 美国面临严重的 经济危机 ,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 新政主要内容: ① 整顿银行与金融业,克服金融危机 ; ② 调整农业政策,恢复农业生产 ; ③ 复兴工业,保护工人权利 ; ④ 实施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新政特点: 在维护 资本主义 制度的前提下,对经济进行全面的 干预。 罗斯福新政的作用: ① 使美国度过了经济 大 危机 ; ② 开创了 国家干预经济 的新模式, 形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① 美国: 黄金 时期: 二 战后 20 年 滞胀 时期: 20 世纪 70 年代 经济复苏 : 20 世纪 80 年代 经济 繁荣 : 20 世纪 90 年代克林顿当政时期 ② 联邦德国: 进入经济 持续高速发展 时期: 20 世纪 50 年代 成为 欧洲头号 资本主义国家: 20 世纪 60 年代初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的最重要的变化是 —— 国家 加强了对经济的 干预 ,资本主义进入到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这一政策,是对传统的 自由放任 的经济理论的变革。 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① 实行 余粮收集制 ; ② 全 面推行 工业 国有化 ; ③ 取消自由贸易,实行 实物配给 制 ; ④ 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新经济政策的 背景: 对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时间: 1921 年。 内容: ①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② 允许私人投资中小企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③ 恢复自由贸易, 废除 实物配给制 ;④ 实行按劳分配制。 作用 : 促进经济恢复,巩固 工农联盟 政权;是一条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斯大林模式”表现:政治上, 高度集权,干部终身制 ,对 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行 ; 经济上,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 赫鲁晓夫改革: 经济上, 以 农业 为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对工业管理体制也进行了改革;政治上 , 平反冤假错案,破除对斯大林的 个人 迷信。 取得了一些成效,但 未突破斯大林模式。 戈尔巴乔夫改革: 经济上,承认 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政治上, 提出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 实际上 背离了社会主义 的 方向,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 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944 年,布雷顿森 林会议通过《 布雷顿森林协定 》。 据此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和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 界银行 ) 成立。 此协定规定 美元 与 黄金 直接挂钩。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关贸总协定)的签订:创立于 1947 年, 1948 年正式实施。 该协定的宗旨是 降低关税 ,减少 贸易壁垒 ,实现国际 贸易自由化。 是 世 界 贸 易 组织 的前身。 欧洲联盟(欧盟)成立: 1967 年,西欧六国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三个机构合并为 欧 洲 共 同 体 (经济实体)。 1993 年,欧盟(经济政治实体)正式成立。 北美自由贸易区: 1994 年正式成立,会 员国有 美国 、 加拿大 、 墨西哥 ,是世界上第一个由 发达国家和 发展中 国家 共同 组成的 经济集团。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又称“亚太经合组织“ APEC): 1989 年问世, 1991 年大陆 、中国台北 和香港一起加入。 2020 年第 九 次会议在 上海 举行。 世 界 贸 易 组织( WTO):正式成立于 1995 年,前身是“ 关贸总协定 ” ,是一个 多边贸易 组织。 其 宗旨 : 实现全球范围内的 贸易自由化。 它标志着 规范化和法制化 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有力推动了 经济全球化。 中国于 2020 年 12 月加入。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 它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加剧了 全球竞争的利益失衡。 发达国家凭借优势 , 成为 经济 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对发展中国家则既是机遇。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共19页
相关推荐
( 7)值班人员必须将每天的监控报表打印出来,矿负责人必须每天对监控报表进行审阅,发现问题及时安排处理,审阅后的报表必须及时存档,以备查阅。 ( 8)监测监控系统必须定期维修、保养,监控室必须保证清洁卫生,确保监控设备一尘不染,值班人员必须爱护监控设备。 监控室不得堆放杂物。 ( 9)安装断电控制系统时,必须根据断电范围要求,提供断电条件,并接通井下电源及控制线。
目的在于辩识本项目投产运行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能够产生危险、危害后果的主要条件。 结合现场勘察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工程项目的危险、危害程度,以及事故出现的可能性和危害性,评估危险因素 的控制和抵御能力以及应急救援计划是否有效,考查各种安全管理机制是否健全,安全保护设施是否有效。 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提出安全卫生风险控制措施的建议和要求。 以保证建设项目劳动安全“三同时”规定的有效贯彻
记好个人监理工作日志和有关监理表格。 监理人员守则 监理人员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地方和行业有关建设及监理法规、规范、规定,按照“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准则执业,维护国家和各地方的合法权益。 坚持监理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与独立性。 监理人员应廉洁奉公、为人正直、办事公道。 维护国家与社会利益,按照“守法、诚信、公正、科学 ”的准则执业。 执行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制度
乙烯氧化。 由于温度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对阻聚剂的要求也不一样,所以,在蒸馏塔中使用无硫阻聚剂 ( 4二硝基 邻 二 丁基酚( DNBP)俗称 NSI),在苯乙烯贮存系统中使用 4叔丁基邻苯二酚( TBC)。 在蒸馏系统中,蒸馏塔中产生的聚合物为高沸物,作为重组分(苯乙烯焦油)离开本系统,不构成苯乙烯的污染物。 产生的聚合物表示苯乙烯收率的损失,应尽可能减少。 NSI 阻聚剂的汽化压力很低
3。 196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班主任工作考核办法 196 学生行为 “十不准 ” 198 学生证、校牌管理制度 198 学生违纪处罚条例 199 学生考勤制度 205 学生进出校门管理制度 206 计划财务工作职责、制度 207 计划财务处工 作职责 207 财务管理制度 207 后勤管理工作职责、制度 209 后勤管理处工作职责 209 物资采购制度 209 卫生管理制度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