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技术规程原文内容摘要:
83。 45 主要参考文献 46 附加说明 47 - 1 - 1 总 则 卫生填埋是指采取防渗、铺平、压实、覆盖等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和对气体、渗沥液、蝇虫等进行治理的垃圾填埋处理方法。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是城市 环境卫生重要的工程设施。 为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科学管理、规范作业、安全运行,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有效防治二次污染,提高维护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技术规程》 CJJ93— 2020,结合重庆市对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的要求及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重庆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各区、县(自治县、市)、建制镇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运行、维护和管理。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运行、维护及安全管理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 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一般规定 运行管理 垃圾卫生填埋场应严格按照垃圾卫生填埋的相关标准、规范运行,严格控制填埋工艺,加强成本管理。 填埋场应根据填埋 工艺制定工艺运行管理手册、各岗位职责和各种规章制度 ,规范填埋场管理。 填埋物应是居民生活垃圾、商业垃圾、集市贸易市场垃圾、街道清扫垃圾、公共场所垃圾和机关、学校、厂矿等单位的生活垃圾。 填埋物中严禁混入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 - 2 - 填埋物含水量、有机成分、外形尺寸应符合具体填埋工艺设计的要求。 填埋场各岗位作业人员必须了解有关处理工艺,熟悉本岗位工作职责与工作质量要求,熟悉本岗位设施、设备的技术性能和运行维护、安全操作规程及应急处理措施。 填埋场运行管理人员应掌握填埋场基本工艺技术要求和有关设施、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运行管理要求。 填埋场操作人员应坚守岗位,认真做好运转记录,记录表格应准确及时;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管辖的设施、设备、仪器、仪表的运行状况。 发现异常情况,应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并及时逐级上报。 填埋场操作人员应按使用说明、 操作规程和岗位责 任制 等的要求使用各种机械设备和仪器仪表,认真填写、报送相关工作记录、车单等,保持机械设备完好、整洁。 电源电压超出额定电压正负 10%时,不得启动电机设备。 填埋场场区道路应畅通,交通标志应规范清楚,交通标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色》 GB2893 和《安全标志》 GB2894 的要求。 进场车辆车速宜小于 15km/h。 填埋场应按建设、运行、封场、跟踪监测、场地再利用等程序进行全过程管理。 II 级(日处理量为 500~ 1200t/d)及 II 级以上的填埋场宜采用计算机网络对填 埋场作业进行管理。 场区应保持干净整齐,绿化美化,消除蚊蝇孳生源,树立文明生产形象。 维护保养 - 3 - 填埋场场区内各种路面、沟槽、护栏、爬梯、盖板、挡墙、挡坝、井管等设施应定期检查维护,发现异常及时修复。 场区内供电设施、电器、照明设备、通讯管线等应由专业人员定期检查维护。 场区内各种车辆、机械设备、仪器仪表日常维护保养及部分小修应由操作人员负责,中修及大修应由厂家或专职人员负责。 场区内避雷、防爆等装置应由专业人员定期按有关行业标准进行检测维护。 场区内进场道路及填埋区内交通标志、建筑物指示及场区内安全告示标志应定期检查、更换。 场区内各种消防设施、设备应由岗位人员做好日常管理,场部专职安全员应定期检查、更换。 场区内防火隔离带、防火墙应定期检查维护。 安全操作 填埋场应成立场安全委员会,设置劳动保护管理机构,场属各部门必须设置专职或兼职的劳动保护管理人员,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12801 的基本要求,建立和完善全场范围内的安全监督和劳动保护监察机制。 填埋场各岗位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必须进行本岗位工艺和设备基本情况,机电设备操作和作业程序,安全作业一般常识,本岗位机械设备操作与维修的特殊要求等方面的岗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填埋场应根据各岗位特点, 制订具体明确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安全 - 4 - 与卫生管理的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及维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填埋场操作人员必须加强劳动保护措施,穿工作服、戴安全帽和防护面具,夜间作业必须穿反光背心。 场区内控制室、化验室、变电室、填埋区、渗 沥液处理区等生产作业区是安全防范重点区域,须严禁烟火,严禁酒后上岗。 挖掘机、装载机、压实机等特种机械设备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有关规定操作使用。 操作人员须经专门培训,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工艺要求作业。 皮带传动、链传动、联轴器等传动部件必须有机罩,不得裸露运转,机罩安装应牢固、可靠。 非本岗位人员严禁启、闭机械设备,管理人员不得违章指挥。 非电工人员严禁进入配电室。 电工安装、机电设备和电器控制柜检修时,必须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执行电工 安全操作有关规定。 场内不得随意搭接临时动力线,安装、拆除临时动力线必须经有关管理人员批准,必须在确保安全前提下由专职电工进行。 使用完毕应立即拆除。 填埋场运行阶段的消防安全和消防器材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140 的有关规定。 消防设施应分别按中危险度和轻危险度设置,其中填埋区和化验室应按中危险度考虑。 消防措施应按 A、 B、 C 三类火灾考虑,其中化验室应按 C 类火灾隐患,填埋区应按 A 类和 C 类火灾隐患考虑。 严格进场车辆的检查和 登记制度,严禁带火种车辆进入场区。 填埋区 - 5 - 严禁烟火,场区内应设置明显防火标志。 场区发生火灾时,应根据火灾性质、类别与着火地点,采取相应的灭火对策。 场区内车辆装载、车辆行驶、装卸等方面的安全操作,场区及填埋区内运输管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 的有关规定。 场区内应在指定的、有明显标志的位置配备必要的防护救生用品和药品。 备用的防护用品及药品应定期检查,必要时应更换、补充。 在设施、设备易发生事故的地方 应设置醒目标志,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色》 GB289《安全标志》 GB2894 的有关规定。 填埋场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防火、防爆、防 风、防汛等 应急预案 和 措施。 3 垃圾进场与登记 运行管理 所有进入填埋场的垃圾都要经过检查、称重(按吨计)和登记;填埋场的计量系统应取得国家三级计量认证。 进场车辆都要经过电子地磅进行称重,同时将数据输入与地磅传感系统相连接的计算机, 以便于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 登记内容应包括进场垃圾的来源、种类(如生活垃圾、建筑 渣土、污泥等)、重量、运输车辆牌号、运输单位、进场日期及时间、离场时间等情况。 操作人员要对进场车辆严格检查和随机抽查垃圾成分,检查运输垃圾 - 6 - 种类是否符合要求。 发现生活垃圾中混有医疗垃圾或其它严禁进入的垃圾要坚决清退;发现带有火种的垃圾,含水量、物料尺寸等不符合填埋工艺要求的垃圾以及垃圾运输车错误申报垃圾或没有申报的,要及时报告现场管理人员和上级。 因填埋场修建作业平台、临时道路、覆盖、边堤等需要,允许按照填埋作业计划接收适量建筑残土、废砖石、废砂等建筑废弃物。 城 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和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的清淘物等含水量超过60%的污物一般不允许直接进入填埋场处理,确需暂时进场处理的,应严格控制进场量,以不超过垃圾日处理量的 5%为宜,并应进行专门登记,及时报告填埋现场管理人员。 操作人员应做好当班工作记录和交换班记录,认真仔细、准确填报相关记录表,并按上级管理部门的要求及时报送,不得存在虚、假、错、漏的数据出现。 操作人员每天要 及时准确地备份当日数据,并永久保存原始称重数据 ,即使出现系统重新恢复、更换计算机等情况,也要将原始记录进行备份。 场内应保持垃圾计量系统完好,称台、传感器、读卡器、道闸、计算机及称量程序、打印机等设备应保持正常使用。 电脑、地磅等设备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启动备用设备保证计量工作正常进行;当全部计量系统均发生故障时,应采用手工记录,系统修复后应及时将人工记录数据输入电脑,保持记录完整准确。 维护保养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手册正确操作使用计量系统,定期检查 - 7 - 维护计量系统的电脑、仪表、录像、道闸和备用电源等设备。 汽车衡称台四周的缝隙内不得有异物,如发现纸屑 、塑料袋、纤维状污物卡入缝隙内,必须清除后再称重。 基坑内不得积水,如下雨等原因造成基坑内积水,应立即用抽水机抽掉,或疏通排水通道。 传感器一旦泡水后应立即断电并进行全面检查,采取干燥措施后方可通电。 接线盒进水后,应用电吹风将接线板吹干后才能上电使用。 下班停机时应切断电源,严禁车辆在称台上长时间停留或过夜。 过衡车辆和货物总重不应超过额定称量和允许轴载。 显示仪表的外壳和面板应用柔软的棉布蘸中性洗涤剂擦洗,不能使用工业溶剂,也不能将溶剂直接喷洒在仪表上。 做好防鼠工作,严防小动物咬传感器电缆和信号电缆。 操作人员应每季度检查地磅计量误差; 称重计量系统必须每年都要由国家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校核计量误差,并出具有效的检验报告。 安全操作 地磅前后方应设置过磅称量、出入通行、行车限速等醒目标志及车辆出入磅桥注意事项等标志说明,防止车辆碰撞地磅及附属设施。 地磅前后方 10m 处均应设置减速装置,过衡车辆最高时速不得大于5km/h。 计量系统应具有防火和消防保安措施。 严禁在称台上进行电焊作业或将称 台作为地线使用。 计量系统防雷设施应保持完好,暴雨雷电时应断开电源。 - 8 - 4 填埋作业 运行管理 填埋作业人员应经过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熟悉填埋作业要求和填埋气体安全知识、应急处理措施;运行管理人员应熟悉填埋作业工艺、技术指标、防渗及填埋气体的安全管理及相关应急处理措施。 填埋作业前应制定完备的填埋作业规程,根据地形、气候和填埋工艺要求制定分区分单元分层作业计划和年、月、周填埋 作业方案。 分区应采取有利于雨污分流的措施,并应有适应高含水率垃圾、特殊天气垃圾 填埋的作业计划和方案,填埋作业应保证全天候运行。 填埋应采用单元、分层作业。 填埋单元的大小,应按现场条件、设备条件和作业条件而定,一般以一日一层作业量为一单元;昼夜连续作业的可按交接班为界,每班作业量为一单元,单元厚度宜为 2~ 4m。 作业单元应根据垃圾日处理量控制在较小面积范围。 填埋作业前应根据 填埋作业计划 ,在进场道路末端修筑填埋作业平台,作业平台的大小主要依据垃圾运输车高峰期最大车流量和每日垃圾量确定,在保障垃圾运输车及时卸料的前提下,尽可能控制较小作业平台。 作业平 台高度应高出计划填埋单元厚度 30~ 50cm,可先用垃圾构筑作业平台基础,上铺不小于 30cm 的砾石或建筑垃圾碾压而成,其上还可再铺设钢板路基箱,便于大吨位车辆通过(参见图 );也可在基础上直接铺设可移动式钢结构卸料平台。 - 9 - 图 作业平台示意图 填埋场应有专人负责指挥调度现场车辆,进场垃圾运输车、覆盖材料运输车等应在指挥人员指挥下,按照车辆行走路线行驶,定点倾卸在用路障和标志规定出的当天作业区或备料场。 作业区可使用推土机或推土机与 压实机相互配合进行摊铺。 垃圾在摊铺过程中应根据垃圾作业面的实际情况选择“上推法”或“下推法”(参见图 )。 每次摊铺厚度宜控制在 ~ ,作业面坡度 1:5 或 1:7,要求摊铺均匀、平整,推土机摊铺距离宜小于 50m。 图 垃圾摊铺作业方法示意图 压实作业宜采用压实机进行分层压实(参见图 ),压实次数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通常为 2~ 4 次,如果有粗大的物体,需适当增加压实次数。 - 10 - 压实的密度因为垃圾组分、压实机械的不同可在 ~。 平面排水坡度应控制在 2%左右,边坡坡度应小于 1: 3。 图 填埋作业过程分层压实示意图 填埋作业区周围应设置 ~ 3m 高的移动屏护网或篱笆,拦截在垃圾倾倒过程中飘飞的轻质垃圾。 每一单元作业完成后,应及时进行覆盖。 日覆盖材料可用砂质土、建筑垃圾等低粘性材料,覆盖厚度不应小于 15cm。 作业面临时覆盖也可采用能重复使用的防雨薄膜。 逢大雨时,宜在土覆盖面上铺设防雨薄膜等防雨设施。 每一作业区完成阶段性高度后,暂时不在其上继续进行填埋 时,应进行中间覆盖,覆盖材料应采用粘土或其它低渗透性材料,覆盖层厚度不应小于 20cm。 对多年后再填埋的分区,可在覆盖面上及时进行植被恢复。 雨季或高含水率垃圾填埋作业要制定雨季作业方案,预留雨季垃圾的倾卸空间,修建供雨季使用的临时道路和作业平台,在作业面形成不同高程的填埋作业层(参见图 );准备应急铺路的材料,检查相关的排水设施、设备,加强现场指挥。 雨季垃圾摊铺压实主要靠推土机进行,宜采用“下推式”作业方式摊铺。 雨季作业应增加临时作业点,交替使用。 - 11 - 图 雨季作业方案示意图 作业区临时道路宜采用碎石、建筑渣土、炭渣等与垃圾分层压实构筑,泥土与垃圾的比例宜为 3: 1 或 2: 1;或在压实垃圾面上铺设钢板路基箱焊接构件。 临时道路宽度应大于 3m,道路的纵向坡度应小于 7%。 污泥进场填埋前宜通过消化、干燥、固化等特殊处理后控制其含水量在 60%以下,并袋装进场。 如小量直接进行填埋的,宜与干燥垃圾混合,降低其含水量在 60%以下后再填埋。 填埋时可采用在已经完成垃圾压实的作业面上开挖污泥填埋沟,将污泥填入污泥沟内,上覆垃圾用 推土机压实;沟深不超过单层垃圾厚度,沟宽不超过 3m,沟与沟间距不小于 15m(参见图)。 图 污泥填埋剖面示意图 维护保养 - 12 - 填埋场应有专人负责填埋区各种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保持设施完好,干净整齐。 填埋作业中要加强对边坡保护层、导气井的保护,压实机不能在与边坡垂直距离 2m 内,导气井外侧 1m 范围内通过,发现损坏要及时修复。 此范围内压实作业宜采用推土机进行。 填埋场表面不应有纸张和塑料飘飞,被拦截下的飘飞物应 由人工及时清理。 场内道路要及时修整,尽量减少雨水浸泡。 填埋作业区要准备充足的临时铺路材料,随时对临时道路和作业平台进行保养,保证雨季和高含水率垃圾填埋作业。 路基箱不使用时应采用泼洒废机油等方式进行保养。 安全操作 填埋作业区严禁捡拾废品。 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填埋作业区,场外人员应经许可并由管理人员陪同方可进入填埋区参观。 进入填埋场的车辆,必须按种类交通标志行驶;非作业车辆必须让行作业车辆和工程机械;填埋区作业车辆、工程机械必须听从作业现场调度员的指挥。 迷雾天气填埋作业,应采取在进场路口、计量磅站、转弯口、倾卸作业点现场道路实施单行道,禁止逆向行驶等安全措施,确保一定目视范围内可安全作业。 高温、高产天气填埋作业,可临时调整作业时间,错开高温作业时间;作业现场增设活动房,配置降温设备和必备的防暑药品。 填埋区现场和填埋场的每一建筑物内应按消防要求配备消防器材,并 - 13 - 应定期组织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消防演习,定期检查消防器材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在填埋区作业的车辆和工程机械必须备有多用途的化学灭火器,所有进入填埋区的车辆应配备防火罩。 填埋作业区严禁吸烟,严禁带有火种的垃圾卸入填埋场。 场内严格执行明火动用制度,经批准临时动用明火的,应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后,方可动用明火;操作完毕后,要认真检查现场,经检查确认无火险隐患后方可离开。 当发现有火灾危险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 立即隔离开着火点,防止扩大; ② 用土覆盖着火点扑灭火焰; ③ 仍在冒烟或燃烧的物质应用水浇灭; ④。重庆市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技术规程原文
相关推荐
253 158 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 256 159 砂轮机安全操作规程 .................................................... 257 160 绞车工安全操作规程 .......................................
现容积。 气瓶现有容积测定后,将其准确记录下来,以便用于气瓶水压试验时计算容积全变形值。 但对于容积值大于制造钢印标记容积10%的气瓶应予报废。 容积增大率ξ公式为: 式中:ξ —— 容积扩大率,%; v—— 气瓶原始容积, L;v39。 / —— 气瓶实际容积, L。 例如:有一气瓶空瓶重量为61. 5kg,瓶与水总重 105. 6kg,水温 29℃,求出气瓶的现容积。 如果原 始容积是
将学院校名更改为不限制专业发展的校名,根据社会需求的必要性、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办学条件的可行性设置振兴辽宁的新专业,为社会服务。 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在十一五期间实 现每个专业建设 12个实验室的目标,达到本院实验室能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 70% 以上。 计划在原有实验室的基础上,增设会计手工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连锁经营与管理实验室、酒店管理实验室、物业管理实验室、汽车实验室
采煤方法的选择 一、 采煤工艺方式 因为煤层赋存稳定,倾角较缓,所以工作面采取端部斜切进刀割三角煤的进刀 方式,往返一次割两刀。 生产工艺: 采煤机斜切进刀→割煤→移架→推前溜→放顶煤→拉后溜 ⑴采煤机斜切进刀: 以溜头斜切进刀为例:当机组在溜头割通之后,待移架、推前溜、放顶煤、拉后溜各工序完成后,将头滚筒摇下,尾滚筒摇起,反向牵引,使滚筒沿溜子弯曲段逐渐切入煤壁,距溜头 30m 之外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