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焊接技术标准内容摘要:
要求进行。 常用钢号推荐的预热温度见表 2。 表 2常用钢号焊接预热温度参考 钢 号 钢板厚度 mm 预热温度 ℃ Q235 10 20 20g 38- 50 80- 120 30- 38 80- 100 Q345 38- 50 100- 120 25- 30 60- 80 Q390和低合金调质结构钢 30- 38 80100 38- 50 100- 150 352 常温下不需预热的钢材,当环境温度低于 0℃ 时,也应适当预热至 15℃ 以上。 3. 5. 3 异种钢焊接时,预热温度按要求高的钢号选取。 35 . 4 焊缝每侧预热宽度应不小于 3倍焊件厚度,且大于等于 lOOmm。 355 焊接过程中预热范围内焊件温度应始终不低于预热温度。 如需 要中断焊接,除按工 艺要求进行后热处理外,再次焊接前必须预热。 356 要求预热的结构组装时,定位焊缝、临时焊缝和加固焊缝等均应预热,且应适当提 高预热温度。 3. 6 焊件组装 3. 6. 1 焊件对接允许对口错位 如下: a)一类焊缝, 10%的板厚且不大于 2mm; b)二类焊缝, 15%的板厚且不大于 3mm: c)三类焊缝, 20%的板厚且不大于 4ram; d)不同厚度焊件对口错位允许值按薄板计算。 362 不同厚度的焊件对接,两板厚度差不超过表 4 规定时,焊缝坡口的基本型 式与尺寸 按较厚板选取;两板厚度差超过表 3规定时, 削薄长 度: L≥3( δ 2一 δ 1) 式中δ l—— 薄板厚度, mm; δ —— 厚板厚度. mm。 表 3不同板厚对接允许的厚度差 mm 薄板厚度艿 1 ≥ 2~ 5 5~ 9 9~12 12 允许厚度差 (δ 2一δ 1) l 2 3 4 363 角焊缝连接的焊件应尽可能贴紧,其组对间隙应符合 GB98 GB986的要求。 364 焊件组装局部间隙超过 5mm,累计长度不大于焊缝全长的 15%时,允许作堆焊处 理,堆焊要求为: a)堆焊时严禁填充异物; b)堆焊后应修磨平整达到规定尺寸,并保持原坡口的形状; c)根据堆焊长度和间隙大小及其焊缝所在部位酌情进行探伤检验。 3. 7 定位焊 3. 7. 1 定位焊的质量要求及工艺措施应与正式焊缝相同。 3. 7. 2 一、二类焊缝定位焊应由持有效合格证书的焊工承担。 3. 7. 3 定位焊缝应有一定的强度,但其厚度一般不应超过正式焊缝的 1/ 2,通常为 4mm~ 6mm。 定位焊缝的长度一般为 30mm~ 60mm,间距以不超过 400mm为宜。 冬季施工的低合 金结构钢,其定位焊缝的厚度可增加至 8mm,长度以 80mm~ lOOmm为宜。 3. 7. 4 定位焊的引弧和熄弧应在坡口内进行。 3. 8 衬垫、引弧板及引出板 3. 8. 1工艺文件要求设置衬垫时,应沿焊缝全长设置;钢衬垫有接头时,应符合对接焊缝焊透的质量要求。 钢衬垫的材质应和焊件相同。 3. 8. 2 埋弧焊应在焊缝两端设置引弧板和引出板。 引弧板和引出板的材质应和焊件相同。 引弧板和引出板的尺寸一般应不小于 50mmlOOmm ,与焊件接头处应封底或设焊剂垫以防 烧穿。 3. 8. 3 其他焊接方法焊接的一、二类焊缝两端应设置引弧板和引出板。 引弧板和引出板的 尺寸一般应不小于 40mm50 mm。 3. 9 焊前检查 焊前应确认焊接材料、焊接设备、焊接环境、坡口加工、焊件组装、预热和人员资格等 均满足本标准、产品标准、图纸及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4焊接 4. 1 施焊的基本要求 4. 1. 1 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环境的监测,当出现下列任一情况时,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方 可施焊。 a)风速:气体保护焊时大于 2m/ s,其他焊接方法大 于 lOm/ s。 b)相对湿度大于 90%。 c)雨雪天气。 d)环境温度低于: 1)碳素钢,一 20℃ ; 2)低合金结构钢,一 IO℃ ; 3)中、高合金钢, O℃。 4. 1. 2 焊接环境还应符合安全生产的规定。 4. 1. 3 为确定焊接规范而进行的试焊,应在非构件的试板上进行。 414 要求多个焊工同时焊接的构件,应按照焊接作业指导书要求,按规定的焊接顺序和 方向同时开始焊接。 415 低合金调质结构钢焊接时,应按焊接作业指导书规定严格控制焊接线 能量。 416 要求预热的焊件为多层焊时,应保持层间温度不低于规定预热温度的下限值,低合 金调质结构钢上限值不应超过 230℃。 41 . 7 多层 (多道 )焊接时应将每道的熔渣、飞溅物清理干净,自检合格后再进行下道焊 接;层间接头应错开 30mm以上。 418 除第一层和最后一层焊缝外,允许对中间各层焊道进行锤击法消除焊接应力处理。 4l9 双面焊缝,应采用机械加工或碳弧气刨清根。 清根前,非清根侧焊缝的焊接量不宜 少于 3层,碳弧气刨清根后应修磨刨槽,除去渗碳层。 钢衬垫焊缝的焊接,应保证焊缝金属 与母 材及衬垫根部熔合良好。 4. 1.。钢结构焊接技术标准
相关推荐
种类、名称是否符合使用规定。 ⑵ 油漆开桶后要进行充分搅拌,使沉淀混合均匀。 ⑶ 双组份型油漆,必须根据说明书规定的配比、工程用量、允许的施工时间,在现场调配,用多少配多少。 ⑷ 油漆的调配方法 ①H06 1环氧富锌防锈底漆的调配 甲乙混合比例为:甲组份 :乙组份 =4:1(重量比) 方法:将乙组份加入甲组份的大桶内,搅拌均匀放置 20min熟化后才能使用。 ②H06 3环氧云铁防锈漆
继续推进车间绩效考核,将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纳 入考核;同时,我们要在安全工作中在上台阶, 2020 年安全管 理的目标是: 车间全年不发生死亡事故,不发生区域重大火灾事 故;年度重伤率控制在每加工 万吨发生一起以下,轻伤发生 在 2 起以下;车间安全达标率 100%,优良达标率 92%以上;年 度职业病案例为零;车间不发生集体斗殴事件; 深入进行辅材、人工消耗测试并形成体系;
的凹坑外,不应产生明显可见的凹坑和飞刺。 允许偏差项目 金属表面预处理允许偏差范围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项 目 允许偏差 检 验 方 法 粗糙度 4070μ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板对照 目测检查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9 涂装检验评定: 保证项目: 钢结构表面预处理质量检验: 检验方法:核查金属表面预处理质量检验评定。 原材料产品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或产品说明书的规定: 检验方法
25年。 腐蚀环境分类 腐蚀环境分类符合 ISO 129442的要求,参见附录 A。 涂装部位分类 按涂装部位分为七类: ——外表面; ——非封闭环境内表面; ——封闭环境内表面; ——钢桥面; ——干湿交替区和水下区; 12 ——防滑摩擦面; ——附属钢构件,包括防撞护栏、人行道护栏、灯座、泄水管、钢路缘石等。 5 要求 供方与施工单位基本要求 供方 热喷涂丝材供方、涂料供方应经过合格供方评定
13 录。 施工现场要建立健全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交底、安全宣传教育、安全检查、安全设施验收和事故报告等管理制度。 属特种作业班组还应报告本班组持有操作证情况。 同时,工地安全管理小组要向班组进行安全交底。 ( 二 ) 、建立安全生产施工责任制 项目经 理对负责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承担全部领导责任 1)在项目施工生产全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 31 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措施 .........................................................................................................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