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桥梁验收规范桥梁钢结构防腐蚀工程施工工艺及质量验收规范内容摘要:

25年。 腐蚀环境分类 腐蚀环境分类符合 ISO 129442的要求,参见附录 A。 涂装部位分类 按涂装部位分为七类: ——外表面; ——非封闭环境内表面; ——封闭环境内表面; ——钢桥面; ——干湿交替区和水下区; 12 ——防滑摩擦面; ——附属钢构件,包括防撞护栏、人行道护栏、灯座、泄水管、钢路缘石等。 5 要求 供方与施工单位基本要求 供方 热喷涂丝材供方、涂料供方应经过合格供方评定,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凡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应提供生产许可证。 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 4 DB33/T 841—2020 施工单位应符合业主防腐蚀施工工程设计文件及招标文件的要求,应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应具有防腐保温二级及以上资质或国家一级及以上资质 企业,并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施工人员应通过热喷涂及涂料涂装的专业培训,关键施工工序的施工人员应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应资格。 涂层体系要求 涂层体系配套要求 按照腐蚀环境、工况条件、防腐年限设计涂层配套体系。 13 较高防腐等级的涂层配套体系也适用于较低防腐等级的涂层配套体系,并可参照较高防腐等级的涂层配套体系设计涂层厚度。 C1和 C2腐蚀环境下的涂层配套体系,可参考 C3腐蚀环境的涂层配套体系进行设计。 按涂装部位推荐的涂层配套体 系参见附录 B。 涂层体系性能要求 涂层体系性能要求见附录 C。 热喷涂丝材性能要求 热喷涂丝材的种类、规格、质量要求应符合 GB/T 12608的规定。 涂料性能要求 涂料性能要求见附录 D。 热喷涂涂层性能要求 热喷涂涂层性能要求见表 1。 表 1 热喷涂涂层性能要求 工艺要求 工艺试验 正式施工前,应通过工艺试验确定工艺参数,直至涂层体系的性能达到本标准 ,记录此工艺参数,并按此工艺参数制作样块 ,经具有检测资质的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正式施工。 防腐蚀施工所用的检测器具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 14 机构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净化处理 打磨 桥梁钢结构在转移到防腐涂装工序前,应采用动力或手工工具清除钢结构表面的焊渣、焊瘤、焊接飞溅物、毛刺,锋利的边角应打磨成半径大于 2 mm的圆角。 5 DB33/T 841—2020 除油 钢结构表面油污应采用专用清洁剂进行低压喷洗或软刷刷洗,用淡水冲洗掉所有残余物;或采用碱液、火焰等处理,并用淡水冲洗至 中性。 除盐分 喷砂钢结构表面可溶性氯离子含量应小于 7μg/cm,超标时应采用高压淡水冲洗。 当钢结构确定未接触氯离子环境时,可不进行表面可溶性盐分的测定;当不能完全确定时,应进行检测。 保护 对于非涂装部位,销孔、测量基准点等,在喷砂时应采取措施加以保护,避免喷砂处理时,磨料飞溅造成损伤。 表面处理 磨料 15 喷射清理用金属磨料应符合 GB/T 的要求; 喷射清理用非金属磨料应符合 GB/T 的要求; 电弧喷涂前应采用喷砂方式进行除锈,磨料应选择棱角钢砂; 涂料涂层涂装前可采用喷砂、喷丸或机械打磨方式进行除锈,对于重防腐涂料涂层应优先选用喷砂或喷丸除锈方式进行除锈。 除锈后的清洁度等级 对于电弧喷涂,钢结构表面处理达到 GB/T 8923规定的 Sa3级; 对于环氧富锌底漆和环氧磷酸锌底漆,钢结构表面处理达到 GB/T 8923规定的 Sa2189。 级; 对于不便 于喷射除锈的部位,采用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钢结构表面处理达到 GB/T 8923规定的 St3级。 表面粗糙度 电弧喷涂,钢结构表面粗糙度达 Rz60~ 100μm; 无机富锌底漆,钢结构表面粗糙度达 Rz50~80μm; 其它涂料涂层,钢结构表面粗糙度达 Rz30~75μm。 16 喷砂除锈 喷砂除锈宜采用 MPa~ MPa的压缩空气作动力,压缩空气和磨料应清洁干燥; 喷砂枪的喷嘴与被喷射构件表面的距离一般为100 mm~ 300 mm,喷射方向与被喷射构件表面法线之间的夹角以 0176。 ~ 30176。 为宜。 二次表面处理 在已涂无机硅酸锌、无机富锌或其他类车间底漆的钢结构外表面再涂装油漆前,应采用喷砂方法进行二次表面处理; 在已涂无机硅酸锌、无机富锌或其他类车间底漆的钢结构内表面再涂装油漆前,可根据涂装体系设计要求采用喷砂 /机械打磨方法进行拉毛处理; 2 6 DB33/T 841—2020 无机硅酸锌、无机富锌车间底漆完好的部位,可采用扫砂拉毛方法除去表面锌盐,并对焊缝、锈蚀处喷砂除锈至 GB/T 8923规定的 Sa2189。 级;或采用打磨拉毛方法除去表面锌盐,并对焊缝、锈蚀处进行打磨,除锈清洁度达到GB/T 8923 规定的 St3级; 对需要热喷涂的钢结构焊缝预留部分,应在现场焊接后采用喷砂方法进行二次表面处理,除锈清洁度达到 17 GB/T 8923 规定的 Sa3级。 除尘 表面喷砂除锈后,对外表面应采用洁净的压缩空气吹扫,内表面用吸尘器清理,除尘后的喷砂表面灰尘清洁度 不大于GB/T 3级。 其他要求 遇雨、雪、结露等气候时,应停止除锈作业(室内作业除外); 一般情况下,应在表面处理完成后 4 h内进行涂料或热喷涂施工,当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 60%时,可适当延时,但最长不应超过 12 h; 涂装作业时钢材表面温度应至少比露点温度高出3 ℃ ,现场相对湿度小于或等于 85%; 钢结构表面出现返锈现象时,应重新除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涂装施工。 电弧喷涂 电弧喷涂环境 待喷涂钢材表面温度高于露点温度 3 ℃ 以上。 当施工环境通风较差时,应采取强制通风。 喷涂前检查 经喷砂处理并清洁后的钢材表面,应干燥,无灰尘、油脂、锈斑、污垢及其他污染物,清洁度应一直保持到电弧喷涂完成; 金属丝材表面应光滑、无氧化、无油脂和其他污垢,不允许有较严重的表面缺陷,线材盘绕不允许有折弯和严重扭弯。 电弧喷涂工艺 18 电弧喷涂施工时,应在受喷面积上连续喷涂到规定厚度; 喷涂用气体应清洁、干燥,喷涂气体压力应不低于 MPa; 喷涂距离宜控制在 150 mm~ 300 mm; 喷涂时,喷涂微颗粒应尽可能垂直冲击基体表面,喷枪与被喷涂面的夹角应不小于 60186。 ; 喷涂过程中,喷枪移动速度应均匀; 喷涂过程中,当发现基体表面温度过高时,可暂停喷涂; 喷涂过程中,应经常对喷枪进行清洁,避免积聚金属粉尘。 其 他要求 钢结构表面进行电弧喷涂施工后,应立即进行封闭涂层的施工,最长间隔时间不应超过 12 h。 在工地桥面施工时,施工期间应搭设桥面风雨棚。 7 DB33/T 841—2020 对需要在现场进行电弧喷涂的钢结构焊缝及预留部分,应在现场焊接后并经喷砂处理达到 GB 8923 规定的Sa3 级后,采用与钢结构室内施工时相同的电弧喷涂工艺和涂层材料进行防腐施工。 涂料涂装 涂料涂装环境 涂料施工环境温 度宜为 5 ℃ ~ 40 ℃ ,相对湿度不宜大于 85%,施工环境温度连续 5个工作日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