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燃气抢险指挥中心木模板施工方案_secret内容摘要:

允许偏差( 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插筋 中心线位置 5 外露长度 +10, 0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 +10, 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尺寸 +10, 0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 :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偏差允许范围 项目 允许偏差( mm) 轴线位置 5 底模上表面标高 177。 5 截面内 部尺寸 基础 177。 10 柱、墙、梁 +4,- 5 14 层高垂直度 ≯ 5m 6 5m 8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表面平整度 5 竖向模板及其支架的支承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 其支承面必须具备足够强度,满足全部荷载的承载力。 安装模板及其支架过程中,必须设置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以免倾覆。 质量通病控制 : 墙体厚度不一、平整度差 : 预防措施:模板设计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横、竖楞的尺寸和间距、穿墙螺栓间距、墙体的支撑方 法等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实施。 墙体烂根,模板接缝处跑浆: 预防措施:模板根部用砂浆找平塞严,模板间连接牢固可靠。 定型模板在拼装时在两模板接缝处背部设置一根 50 100mm 光滑木枋,再用 12铁丝穿孔与木枋绞紧。 砼墙体上预留洞口变形:预防措施:将门窗洞口模板与墙体模板连接牢固,加强洞口内的支撑。 柱、墙角漏浆: 混凝土施工时,用铝合金条将柱、墙角反复几次搓平,柱墙模加固校正后,底口模板粘贴双面胶,沿柱脚模外侧设条形层板与楼地面钉牢,起到定位及防止漏浆作用。 梁柱接头跑模: 方柱:接头模板尺寸同柱身模板 ,接头模板与已浇砼柱身模板的接头长度为 150~ 200mm,接头部位粘贴双面胶。 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及其支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验算详见模板工程计算书。 其他详见《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20)》。 第五 章 成品保护 吊运模时轻起轻放,防止碰撞,预防模板变形。 安装剪力墙模时,不得攀登钢筋,碰动预留洞(盒),以保证预埋、预留位置正确。 15 模板拆除时,不得用大锤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和楞角 模板拆除后,及时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分类堆码,以便重复使用。 第六章 安全保证措施 模板上堆放材料不超过 3000N/m2,严禁超载,且堆料均匀。 模板堆放整齐、安全,高度不超过 2m。 筒模存放时下部垫平,防止倾倒。 2m 高以上支拆模板时,下部铺 垫架板(或木枋),作为立足点,外架防护比作业面高一步架,且外侧满挂防护网。 模板拆除彻底,不得有未拆除的悬空模板。 模板搭设后,未经验收不得进入下道工序。 严格执行模板拆除审批制度,未经审批不得拆除。 作业面的预留孔、洞采用模板满铺,并安装“当心坠落”的醒目标志牌;对楼梯边等面积比较大的洞其临边搭设防护栏杆,立面满挂安全网进行防护 电梯井内脚手架于作业层往下的下一步用架板及安全网封闭,作为上下层的防护措施。 采用人工(含输送泵)运输混凝土浇筑时,用简易脚手架 搭设离板面 300mm、宽度 3m 的走道, 架管下垫 50 80 100 的木枋,短木枋与板模钉牢;单独浇筑柱、剪力墙砼,操作架与满堂架分离,操作架须稳固、防护设施齐全。 第七章 职业健康及安全文明保证措施 新工人进场,必须做好安全三级教育。 支、拆模前应对工人进行专项安全技术交底。 操作人员安全防护用品佩戴齐全,支设平台模时,外架应高于操作面 ,在外架上的支、拆模人员须系好安全带。 模板上堆放材料不超过 3000N/m2,严禁超载,且堆料均匀。 模板搭设后,未经验收不得进入下道工序。 严格执行模板拆除审批制度,未经审批不得拆除。 支模过程中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遇中途停歇,应将就位的支顶、模板连结稳固,不得空架浮搁。 拆模间歇时应将松开的扣件和模板运走,防止坠下伤人。 16 采用人工(含输送泵)运输砼浇筑时,用简易脚手架搭设离板面 300mm、宽度 3m 的走道, 架管下垫 50 100 100 的木枋,短木枋与板模钉牢 ,防止泵管震动影响支模架稳固(或在泵管下垫废旧轮胎);单独浇筑柱、剪力墙砼,操作架与满堂架分离,操作架须稳固、防护设施齐全。 对连续周转使用的模板定期检查,对 不合格的模板进行修理,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如无法修理,必须立刻报废。 第八章 模板工程计算书 一 剪力墙模板验算 墙模板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2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20)等规范。 一)、负一层 墙模板计算书 墙模板基本参数 计算断面宽度 300mm,高度 6000mm,两侧楼板厚度 180mm。 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胶合板。 内龙骨布置 13 道,内龙骨采 用 9040mm 木方。 外龙骨间距 500mm,外龙骨采用双钢管 48mm。 对拉螺栓布置 12 道,在断面内水平间距3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mm,断面跨度方向间距 500mm,直径14mm。 面板厚度 18mm,剪切强度 ,抗弯强度 ,弹性模量。 木方剪切强度 ,抗弯强度 ,弹性模量。 17 4784784784784784784784784784784784783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6000mm3 0 0 m m 模板组装示意图 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 其中 γ 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 ;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 0时 (表示无资料 )取 200/(T+15),取 ;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 ℃ ;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 ;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 ; β ——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 18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 ,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 F1==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 ,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 F2==。 墙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 ,需要验算 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连续梁计算。 面板的计算宽度取。 荷载计算值 q =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I 和截面抵抗矩 W分别为 :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 I 和截面抵抗矩 W分别为 : W = ; I = ; 4 8 5 4 8 5 4 8 5 4 8 5 4 8 5 4 8 5 4 8 5 4 8 5 4 8 5 4 8 5 4 8 5 4 8 51 2 . 2 4 k N / mA B 计算简 图 0 . 2 2 40 . 3 0 4 弯矩图 () 2 . 3 43 . 6 03 . 1 42 . 8 02 . 9 23 . 0 12 . 9 82 . 9 62 . 9 62 . 9 72 . 9 72 . 9 72 . 9 72 . 9 72 . 9 72 . 9 62 . 9 62 . 9 83 . 0 12 . 9 22 . 8 03 . 1 43 . 6 02 . 3 4 剪力图 (kN) 19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4 8 5 4 8 5 4 8 5 4 8 5 4 8 5 4 8 5 4 8 5 4 8 5 4 8 5 4 8 5 4 8 5 4 8 5 8 . 1 0 k N / mA B 变形计算受力图 1 . 2 4 90 . 0 6 6 变形图 (mm)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 N2= N3= N4= N5= N6= N7= N8= N9= N10= N11= N12= N13= 最大弯矩 M = 最大变形 V = 20 (1)抗弯强度计算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M/W = 10001000/27000=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 ;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f],满足要求 ! (2)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Q/2bh=3(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面板抗剪强度验算 T [T],满足要求 ! (3)挠度计算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 ,满足要求 ! 墙模板内龙骨的计算 内龙骨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通常按照均布荷载连续梁计算。 内龙骨强度计算均布荷载 q=+=挠度计算荷载标准值 q==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 均布荷载 q = 最大弯矩 M = =1 = 最大剪力 Q= = = 最大支座力 N= = = 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 I 和截面抵抗矩 W分别为 : W = ; I = ; 21 (1)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 = M/W =10 6/=抗弯计算强度小于 ,满足要求 ! (2)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 Q =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 T = 3Q/2bh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3562/(29040)=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 (3)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4/(100)= 最大挠度小于 ,满足要求 ! 墙模板外龙骨的计算 外龙骨承受内龙骨传递的荷载,按照集中荷载下连续梁计算。 外龙骨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 P 取横向支撑钢管传递力。 3 0 0 5 0 0 5 0 0 5 0 0 5 0 0 5 0 0 5 0 0 5 0 0 5 0 0 5 0 0 5 0 0 5 0 0 2 0 6 . 5 3 k N 6 . 5 3 k N 6 . 5 3 k N 6 . 5 3 k N 6 . 5 3 k N 6 . 5 3 k N 6 . 5 3 k N 6 . 5 3 k N 6 . 5 3 k N 6 . 5 3 k N 6 . 5 3 k N 6 . 5 3 k NA B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1 . 6 6 50 . 5 4 9 支撑钢管弯矩图 () 22 0 . 0 00 . 0 06 . 5 36 . 5 36 . 7 16 . 7 10 . 1 80 . 1 82 . 8 82 . 8 83 . 6 53 . 6 54 . 1 74 . 1 72 . 3 62 . 3 64 . 0 84 . 0 82 . 4 52 . 4 54 . 3 64 . 3 62 . 1 72 . 1 74 . 5 44 . 5 41 . 9 91 . 9 94 . 7 54 . 7 51 . 7 8 1 . 7 84 . 9 44 . 9 41 . 5 9 1 . 5 95 . 1 95 . 1 91 . 3 4 1 . 3 45 . 2 25 . 2 21 . 3 1 1 . 3 16 . 0 66 . 0 60 . 4 7 0 . 4 70 . 0 0. 支撑钢管剪力图 (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3 0 0 5 0 0 5 0 0 5 0 0 5 0 0 5 0 0 5 0 0 5 0 0 5 0 0 5 0 0 5 0 0 5 0 0 2 0 4 . 3 2 k N 4 . 3 2 k N 4 . 3 2 k N 4 . 3 2 k N 4 . 3 2 k N 4 . 3 2 k N 4 . 3 2 k N 4 . 3 2 k N 4 . 3 2 k N 4 . 3 2 k N 4 . 3 2 k N 4 . 3 2 k NA B 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 0 . 6 3 10 . 1 8 2 支撑钢管变形图 (m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 最大变形 vmax= 最大支座力 Qmax= 抗弯计算强度 f = M/W =10 6/=支撑钢管的抗弯计 算强度小于设计强度 ,满足要求 !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 ,满足要求 ! 对拉螺栓的计算 计算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