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施工工艺标准内容摘要:

第 8 页 共 114 页 电线、电缆穿管和线槽敷线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 SLST/QR ] GCJSH2020202 1 适用 范围 可用于新建和改造工程。 2 引用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20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20 《高层民用建筑 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DBJ012696 《建筑电气通用图集》 92DQ 3 施工准备 材料要求 主材:电线、电缆有合格证、“ CCC”认证检验报告,线缆上标示清楚、齐全。 附材:钢带线、护口、接线端子、焊锡、绝缘胶布、粘塑料绝缘带、滑石粉、布条等。 作业条件 配管工程或线槽安装已配合土建完成。 土建墙面、地面抹灰作业完成,初装修完毕。 材料准备 所用主材、附材已运至施工现场,规格、型号符合图纸要求,数量满足现场需要。 主要机具 克丝钳、尖嘴钳、剥线钳、压接钳、万用表、兆欧表、电烙铁、穿线器、电源线盘等电工工具。 放线架、酒精喷灯、锡锅等。 4 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选择线缆 → 穿带线 → 扫管 → 放线及断线 → 导线与带线的绑扎 → 带护口 →穿线(敷设) → 导线接头 → 接头包扎 → 线路检查绝缘摇测 选择导线 按设计图纸选择导线的规格、型号。 第 9 页 共 114 页 为便于检查和维修,导线颜色见导线颜色选用表 41: 穿带线 选择适用的钢带线。 将钢丝的一端弯成不封口的圆圈,把带线穿入管内。 穿带线受阻时,用两根钢丝在管的两端同时搅动,使两钢丝的端头钩绞在一起,把带线拉出。 扫管 将布条的两端牢固绑扎在带线上,两人来回拉动。 将管路中的污物清理干净。 放线及断线 放线 放线前根据图纸选择线缆的规格、型号。 放线时将线缆置于放线架上。 断线 断线时为保证导线不浪费,同时满足接线长度的需要,可参考表 42: 表 42 导线与带线的绑扎 导线根数较少时,将导线前端绝缘层削去,把线芯直接插入带线的盘圈内并折回压实,绑扎牢固,绑扎处形成一个平滑的锥形。 导线根数较多或截面较大时,将导线前端绝缘层削去,把线芯斜错排列在带线上,用绑线缠绕绑扎牢固,绑扎处形成一个平滑的锥形。 管内穿线 检查管子护 口是否齐全。 穿线困难时,向管内放入适量滑石粉。 第 10 页 共 114 页 两人配合,缓拉缓送。 导线连接 导线连接必须在盒或箱内进行。 导线连接宜采用焊接的方法,焊剂应采用松香、酒精液 (3: 7)。 导线与器具连接时,线径在 6mm2(含 )以下时,单股线可直接与器具压接,多股铜芯线拧紧搪锡或接续端子后与器具连接,线径在 6mm2 以上时要拧紧搪锡或接续端子后与器具连接,接线端子做涮锡处理。 导线包扎 导线连接后要及时进行包扎。 导线包扎时 先用粘塑料绝缘带进行包扎,而后用黑胶布包扎严密。 线路检查和绝缘摇测 线路接、焊、包全部完成后进行自、互检。 线路绝缘摇测要选用量程适当的兆欧表。 选兆欧表时可参考表 43: 表 43 线路绝缘摇测要先干线后支线,逐个回路进行摇测。 分两次进行摇测,缆线敷设完成后摇测一次,在设备安装前遥测一次。 线路摇测要两人进行,一人摇测另一人读数及记录。 摇表转速应保持在 120r/min上下,摇测值采用 1min后的数值。 5 质量控制 线缆选择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规定。 导管或线槽内不得有污物或积水。 同一交流回路的导线应穿入同一导管内。 不同回路、不同电压及交流与直流线缆不得穿入同一导管或同一线槽内。 穿入导管内的线缆或线槽内的线缆不准有接头现象,接头要在器具或接线盒、箱内进行,线缆绝缘层不得破损。 进户管在线缆敷设后,要在外侧做防水处理。 第 11 页 共 114 页 线缆在过变形缝处,应留有适当长度。 线缆不得受外力。 线缆涮锡后用布把焊剂或其它污物清理干净。 同一建筑物内使用的导线 颜色选择一致。 线路要全部摇测,照明线路的绝缘摇测值在 10MΩ 以上,动力线路的绝缘摇测值在 10MΩ以上。 管口护口齐全,不进入接线盒或箱的垂直管口穿入导线后管口做密封处理。 线槽内导线理顺平直,并绑扎成束。 导线连接时,导线缠绕圏数在 5~7 圈,连接处焊锡饱满。 潮湿场所内电线或电缆穿入导管后,导管的管口应密封。 6 质量标准 主控项目 三相或单相的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于钢导管内。 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和交流、直流的电 线,不应穿于同一导管内。 同一交流回路的电线应穿同一金属导管内,且管内导线不得有接头。 爆炸危险环境照明线路的电线和电缆额定电压不得低于 750V,且必须穿于同一导管内。 一般项目 电线、电缆穿管前,应清除管内的杂物和积水。 管口应有保护措施,不进入接线盒 (箱 )内的垂直管口穿入电线、电缆后,管口应密封。 当采用多相供电时,同一建筑物、构筑物的电线绝缘层颜色选择应一致,即保护地线( PE 线)应是黄绿相间色,零线用淡蓝色,控制线用白色;相线用 L1 相 黄色、 L2 相 绿色、 L3 相 红色。 线槽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电线在线槽内有一定的余量,不得有接头。 电线按回路编号分段绑扎,绑扎点间距不大于2m;电缆敷设排列整齐,电缆首尾两端、转弯两侧及每隔 5~ 10m 处设固定点。 同一回路的相线和零线,敷设于同一金属线槽内。 同一电源的不同回路无抗干扰要求的线路可敷设于同一线槽内;敷设于同一线槽内有抗干扰要求的线路用隔板隔离,或采用屏蔽电线且屏蔽护套一端接地。 7 成品保护 穿线时不得污染设备或其它成品。 在导线连接包扎完毕后,要将导线盘入盒、箱内,并做封堵保护,以防导线污染。 配线完成后,土建不得再进行喷浆和刷油漆。 第 12 页 共 114 页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工艺标准 [ SLST/QR ] GCJSH2020203 1 适用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 材料要求 对绞电缆和光缆型号规格、程式、形式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和购销合同的规定。 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 电缆外护套须完整无损,电缆应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并应附有本批量电缆的性能检验报告(注 :电光缆标志内容:在电缆的护套上约以 lm的间隔标明生产厂厂名或代号及电光缆型号规格,电缆长度,必要时还标明生产年份。 标签内容:电光缆型号规格,生产厂厂名或专用标志,制造年份、电缆长度)。 钢管(或电线管)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壁厚均匀,焊缝均匀,无劈裂,砂眼,棱刺和凹扁现象。 除镀锌管外其它管材需预先除锈刷防腐漆(现浇混凝土内敷钢管,可不刷防腐漆,但应除锈)。 镀锌管或刷过防腐漆的钢管外表完整无剥落现象,并有产品合格证。 管道采用水泥管块时,应符合邮电部《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 范》( YDJ39一 90)中相关规定。 金属线槽及其附件:应采用经过镀锌处理的定型产品。 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线槽内外应光滑平整,无棱刺,不应有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各种镀锌铁件表面处理和镀层应均匀完整,表面光洁,无脱落、气泡等缺陷。 接插件:各类跳线、接线排、信息插座、光纤插座等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发射、接收标志明显,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配线设备,电缆交接设备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光电缆交接设备的编排及标志名称应与设计相 符。 各类标志名称统一,标志位置正确、清晰。 并应有产品合格证及相关技术文件资料。 电缆桥架、金属桥架的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金属桥架镀锌层不应有脱落损坏现象,桥架应平整、光滑、无棱刺,无扭曲、翘边、铁损变形现象,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各种模块设备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交接箱、暗线箱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塑料线槽及其附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选用相应的定型产品。 其敷设场所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 15℃,其阻燃性能氧指数不应低于 27%。 线槽内外应光滑无棱刺,不应有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并有产品合格证。 主要机具与测试设备 煨管器、液压煨管器、开孔器、压力案子、套丝机。 手锤、錾子、钢锯、扁锉、圆锉、活扳手、克丝钳、斜口钳、十字螺丝刀、一字螺丝刀、壁纸刀。 第 13 页 共 114 页 铅笔、皮尺、钢丝、水平尺、线坠、灰铲、灰桶、油桶、油刷、粉线袋等。 手电钻、电锤、水钻、钻头、拉铆枪、工具袋、工具箱、叉梯、压接工具、标签打印机等。 安全帽、安全带、强光手电、涂胶线手 套等。 网络测试仪、万用表、测线器、摇表,光时域反射仪,光纤熔接机等。 作业条件 结构工程中预留地槽、过墙管、孔洞的位置尺寸、数量均应符合设计规定。 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 房屋内装饰工程完工,地面、墙面平整、光洁,门的高度和宽度应不妨碍设备和器材的搬运,门锁和钥匙齐全。 设备间铺设活动地板时,板块铺设严密坚固,每平方米水平允许偏差不应大于 2mm,地板支柱牢固,活动地板防静电措施的接地应符合设计和产品说明要求。 交接间、设 备间提供可靠的施工电源和接地装置。 交接间、设备间的面积、环境温度、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 交接间、设备间应符合安全防火要求,预留孔洞采取防火措施,室内无危险物的堆放,消防器材齐全。 3 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器材检验 施工前应对所用器材进行外观检验,检查其型号规格、数量、标志、标签、产品合格证、产品技术文件资料,有关器材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使用功能及有关特殊要求,应符合设计规定。 电缆电气性能抽样测试,应符合产品出厂检验要求 及相关规范规定。 光纤特性测试应符合产品出厂检验要求及相关规范规定。 注:有关器材检验具体要求,请参见《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ECS89: 97相关部分。 管路敷设 金属管或阻燃型硬质( PVC)塑料管暗敷设要求 暗配管宜采用金属管或阻燃型硬质( PVC)塑料管,预埋在墙体中间的暗管内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的暗管内径直径为 15~ 25mm,直线布管 30m处应设置拉线盒或接线箱。 暗配管的转弯角度应大于 90176。 ,在路径上每根 暗管的转弯角度不得多于二个,并不应有 S弯出现。 在弯曲布管时每间隔 15m处,应设置暗拉线盒或接线箱。 暗配管转弯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 6倍,如暗管外径大于 50mm时,不应小于 l0倍。 管路敷设 器材检验 盒箱安装 缆线敷设 设备安装 线缆终端安装 系统测试 竣工核验 第 14 页 共 114 页 金属管和阻燃硬质塑料管具体施工工艺,请按有关章节进行施工。 金属线槽地面暗敷设要求 在建筑物中预埋线槽,可根据其尺寸不同,按一层或二层设置,应至少预埋二根以上,线槽截面高度不宜超过 25mm。 线槽直埋长度超过 6m或在线槽路由交叉、转弯时,宜设置拉 线盒,以便于布放缆线和维修。 拉线盒应能开启,并与地面齐平,盒盖处应采取防水措施。 线槽宜采用金属管引入分线盒内。 预埋金属线槽见图 31所示。 有关地面金属线槽安装施工工艺请按有关章节要求施工。 格形楼板下暗敷设格形线槽和沟槽要求 格形线槽与沟槽构成请见图 32所示。 图 31 预埋金属线槽示意图 图 32 格层线槽与沟槽构成示意图 沟槽和格形线槽必须沟通。 沟槽盖板可开启,并与地面平齐,盖板和信息插座出口处应采取防水措施。 沟槽的宽度宜小于 600mm。 桥架敷设要求 桥架水平敷设时,吊(支)架间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