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管道安装工艺规程内容摘要:

1~ 2倍螺距。 7 当管道安装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螺栓、螺母应涂以二硫化钼、石墨机油或石墨粉: 1) 不锈钢、合金钢螺栓和螺母。 2) 管道设计温度高于 1000C或低于 00C。 3)露天装置。 4)处于大气腐蚀环境或输送腐蚀介质。 8 高温或低温管道的螺栓,在试运行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热态紧固或冷态紧固: 1) 管道热态紧固、冷态紧固温 度应符合表。 表 管道热态紧固、冷态紧固温度( 0C) 管道工作温度 一次热、冷紧温度 二次热、冷紧温度 250~ 350 工作温度 — 350 350 工作温度 20~ 70 工作温度 — 70 70 工作温度 Q/CNPC— YGS — 2020 11 2) 热态紧固或冷态紧固应在保持工作温度 2h后进行。 3) 紧固管道螺栓时,管道最大内径应根据设计压力确定。 当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 6MPa时,热态紧固最大内压应为 ;当设计压力大于 6MPa时,热态紧固最大内压应为。 冷态紧固应卸压进行。 4) 紧固应适度,并应有安全技术措施,保证操作人员安全。 9 管子对口时应在距接口中心 200mm处测量平直度(图 ),当管子公称直径小于 100mm时,允许偏差为 1mm;当管子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 100mm时,允许偏差为 2mm。 但全长允许偏差均为 10mm。 10 管道连接时,不得用强力对口、加偏垫或加多层垫等方法来消除接口端面的空隙、偏斜、错口或不同心等缺陷。 11 合金钢管道进行局部弯度矫正时,加热温度应控制在临界温度以下。 12 管道预拉伸(或压缩,下同)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图 管子对口平直度 1) 预拉伸区域内固定支架间所有焊缝(预拉口除外)已焊接完毕,需热处理的焊缝已作热处理,并经检验合格。 2) 预拉伸区域支、吊架已安装完毕,管子与规定支架已固定。 预拉口附近的支、吊架已预留足够的调整裕量,支、吊架弹簧已按设计值压缩,并临时固定,不使弹簧承受管道载荷。 3) 预拉伸区域内的所有连接螺栓已拧紧。 13 当预拉伸管道的焊缝需热处理时,应在热处理完毕后,方可拆除在预拉伸时安 装的临时卡具。 14 管道上仪表取源部件的开孔 和焊接应在管道安装前进行。 15 安装不锈钢管道时,不得用铁制工具敲击,并应符合本规范第。 16 严禁用加热的方法对不锈钢管子和管件进行加工或矫正。 17 不锈钢管道法兰用的非金属垫片,其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 50 106( 50ppm)。 18 不锈钢管道与碳钢支架之间应垫入不锈钢或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 50 106( 50ppm)的非金属垫片。 19 管道膨胀指示器应按设计文件规定装设 ,管道吹洗前应将指针调至零位。 20 蠕胀测点和监察管段的安装位置应按设计文件规定设在便于观测的部位,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监察管段应选用同批同规格钢管中壁厚负偏差最大的管子。 2) 监察管段上不得开孔或安装仪表取源部件及支、吊架。 3) 监察管段安装前,应从其两端各截取 300~ 500mm 的管段,连同监察备用管,做好标记后,一并移交给建设单位。 4) 蠕胀测点的焊接应在管道冲洗前进行,每组测点应在管道的同一横断面上,并沿圆周等距分布。 5) 同一直径管子的 各对蠕胀测点,其径向尺寸应一致,偏差值不应大于。 钢板尺 200 Q/CNPC— YGS — 2020 12 21 监察管段及蠕胀测点的测量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监察管段两端的壁厚。 2) 各对蠕胀测点的径向尺寸。 3) 蠕胀测点两旁管子的外径。 22 合金钢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后,应检验材质标记,发现无标记时必须查验钢号。 23 与设备连接的第一道法兰应加盲板隔离,严防脏物进入设备。 盲板应有明显标记,专人负责安装与拆除。 24 管道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埋地 管道安装 1 根据设计文件测量、定位、放线。 2 开挖管沟时,根据现场土质条件,沟壁必须有合理坡度,以确保施工安全。 无支撑措施时,其坡度应符合表。 表 管 道 安 装 的 允 许 偏 差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 mm) 坐标 架空及地沟 室外 25 室内 15 埋地 60 标高 架空及地沟 室外 177。 20 室内 177。 15 埋地 177。 25 水平管道平直度 DN≤ 100 2L‟,最大 50 DN100 3L‟,最大 80 立管铅垂度 5L‟,最大 30 成排管道间距 15 交叉管的外壁或绝热层间距 20 注: L管子有效长度; DN管子公称直径 表 无 支 撑 沟 壁 坡 度 土壤名称 人工挖土(深, m) 机械挖土 ≤ 3 3— 6 沟底 沟边 填土、砂类土、砂 1: 1: 1: 1: 粘质砂土、亚砂土 1: 1: 1: 1: 砂质粘土、亚砂土 含砾石、卵石土 1: 1: 1: 1: 粘土 1: 1: 1: 1: 白垩土、泥灰岩 1: 1: 1: 1: 分裂的岩石、干黄土 1: 1: 1: 1: 坚硬的岩石 1: 1: — — Q/CNPC— YGS — 2020 13 注: ① 如人工开挖土能随时运离,不抛置沟边时,可采用表中机械在沟底挖土的坡度; ② 砂类土不包括细砂与粉砂,干黄土不包括类黄土; ③ 使用多斗挖土机可不执行本表规定。 3 在无地下水的天然湿土中开 挖管沟,其深度未超过下列规定时,可不设边坡和支撑。 填实的砂土或砾石土 亚砂土或亚粘土 粘土 特别密实的土 4 距离沟边 ,。 5 无支撑管沟沟底开挖宽度不应小于表。 管道施工需操作的地方,应设置工作坑 , 工作坑的大小应以便于操作为准。 6 设有支撑的管沟,沟底宽度可根据其沟深比(表 )的要求加宽,加宽量应符合表 定。 表 无支撑管沟沟底开挖宽度 公称直径( mm) 沟底宽度( m) 50~80 100~200 250~350 400~4500 500~600 700~800 900~1000 1100~1200 1300~1400 表 沟 底 加 宽 量 沟深( m) 2 3 4 5 6 沟底加宽( m) 7 开挖管沟严禁超过设计深度,人工挖土应预留 50~100mm原土层,机械挖土应预留 200~250mm原土层。 铺管前由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 如果发现局部超挖时,应清除浮土、杂物,并用相同土壤填补,夯实至接近原土层的天然密实度或用优质砂子填补至需要高度。 8 沟底遇有淤泥、软弱土、大块石时,应清理或铲除,然后回填厚度 不小于 150mm的沙土或同质的土壤,平整夯实至天然密实度。 9 雨季施工应有防雨、防水措施。 10 无垫层的埋地管道,管底必须支承在用松土填满并夯实的沟底上。 11 埋地管道的防腐层应在安装前做好,焊缝部位未经试压合格不得防腐,在运输和安装时应防止损坏防腐层。 Q/CNPC— YGS — 2020 14 12 埋地管道经试压合格和最终防腐后,应填写隐蔽工程记录,并及时进行回填土。 回填前应复测管道标高。 13 回填 、夯实管道两侧时应同步对称进行 ,防止管道侧向受挤压发生侧位移 ,并不得损坏管道的防腐层 。 14 回填时,管顶 300mm以内必须人工回填,其余部分可机械回填。 15 回填、夯实应分层进行,用机械夯实时,其虚铺厚度不应大于 300mm;用人工夯实时,其厚度不应大于 200mm;夯实后的土壤容重应不低于原土的 90%,如回填土湿度不够,还应分层洒水。 16 用机械回填土时,机械车辆不得在管道上方行驶或作业。 连接机械设备的管道安装 1 与机械设备连接的管道,安装前必须将内部清理干净。 2 与机械设备连接的管道,其固定焊口应远离机械设备,以减轻焊接 应力的影响。 3 当设计或制造厂无规定时,对不允许附加外力的传动设备,在管道与设备法兰连接前,应在自由状态下,检查法兰的平行度和同轴度,允许偏差见表。 4 管道系统与与机械设备最终连接时,应在联轴器上架设百分表检测其位移。 当转速大于 6000 r/min时,其位移应小于 ;当转速小于或等于 6000 r/min时,其位移应小于。 表 法兰平行度和同轴度允许偏差 机器转速( r/min) 平行度( mm) 同轴度( mm) 3000~6000 ≤ ≤ 6000 ≤ ≤ 5 管道安装合格后,不得承受设计以外的附加载荷。 6 管道经试压吹扫合格后,应对管道与机械设备的接口进行复位检查,其偏差值应符合表 的规定,如有超差则应重新调整,直至合格。 7 机械设备入口管道,在系统吹扫前不得与机械设备连接,应用有标记的盲板隔离。 伴热管及夹套管安装 1 伴热管不应使用有缝钢管,且不得有裂纹、重皮、挤瘪等缺陷。 2 伴热管应与主管平行铺设,位置、间距、坡 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能自行排水或防止存液。 当一根主管需多根伴热管伴热时,伴热管之间的距离应固定。 3 水平伴热管宜安装在主管下方或靠近支架的侧面;铅垂伴热管应均匀分布在主管周围,不得将伴热管直接点焊在主管上,可采用绑扎带或镀锌铁丝等固定在主管上;弯头部位的伴热管绑扎带不得少于三道,直伴热管绑扎点间距应符合表 的规定。 表 直 伴 热 管 绑 扎 点 间 距 伴热 管公称直径( mm) 绑扎点间距( mm) 10 800 15 1000 20 1500 > 20 2020 Q/CNPC— YGS — 2020 15 4 对不允许与主管直接接触的伴热管,在伴热管与主管间应有隔离垫。 当主管为不锈钢、伴热管为碳钢时,隔离垫宜采用氯离子不超过 50 106( 50ppm)的石棉垫,并采用不锈钢丝等不引起渗碳的物质绑扎。 5 伴热管经过主管法兰时,伴热管应相应设置可拆卸的连接件。 6 从分配站到各被伴热主管和离开主管到收集站之间的伴热管安装,应排列整齐,不宜互相跨越或就近斜穿。 7 夹套管安装除应符合第 条和 条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夹套管经剖切安装时,纵向焊缝应置于易检修部位; 2) 夹套管的连通管安装,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连通管应防止存液; 3) 带夹套的弯管,安装前应保持套管与主管的同心度,其偏差不得超过 3mm。 防腐蚀衬里管道安装 1 搬运、吊装、堆放衬里管段或管件时,应避免强烈震动及碰撞。 2 衬里管道安装,应按预制加工时的编号依次进行,不得混淆或颠倒。 3 衬里管道安装前,管内应清理干净,并应检查衬里层的质量,复查按下列规定进行: 1) 衬胶管道用目测和锤击法检查胶层外观质量及胶层与金属的粘结情况,不得有裂纹或海绵壮气孔,必要时用电火花法检查胶层,不得有漏电现象; 2) 衬塑料管道用目测检查,不得有金属外露及深度大于 、划痕或小孔等缺陷。 必要时用电火花检查; 3) 玻璃钢衬里管道的贴衬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与管壁结合牢固,无起鼓、脱层、固化不完全及玻璃纤维外露等缺陷; 4) 涂料防腐管道的涂层薄膜应平整光滑 ,色泽一致,无针孔、气泡、流淌及剥落等缺陷; 5) 衬铅或搪铅管道,焊道应平整、均匀,无缩孔、错口、歪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