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采石场制度内容摘要:
员讨论分析存在的危险源。 上述几种危险源辨识方法从着入点和分析过程上,都有各自特点,也有各自的适用范围或局限性。 所以,组织在辨识危险源的过程中,往 27 往使用一种方法,还不足以全面地识别其所存在的危险源,必须综合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 根据危险源辨识结果形成 《危险源清单》。 根据专家建议, 采用 LEC 评价方法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 ,该方法的应用公式如下 : D=LEC 式中 : L—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 人体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D— 危险等级。 参数的确定 : 式中各项参数的取值见表 表 2和表 3。 表 1: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表 2: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表 3: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a.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当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的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0;而可能性小、完全意外发生的事件的分数值为 1,在系统安全考虑时,绝对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事故实际 不可能性的分数值定为 ,而完全可能预料要发生的事件的可能性分数值定为 10。 介于两者之间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指定了若干个中间值,如表 1 所示。 表 1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分 数 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能 28 6 相当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1 可能性小 完全意外 很不可能 可以设想 极不可能 实际不可能 b.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频繁,则危险性越大。 规定连续暴露在此危险环 境的情况为 10,而非常罕见地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分数值定为。 同样,将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危险规定若干个中间值,如表 2所示。 表 2 E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分 数 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地暴露 c.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变化范围很大,对伤亡事故来说,可从极小的轻伤直到 多人死亡的严重结果。 由于发生事故可能产生的范围较广,所以规定分数值为 1— 100,轻伤规定为分数为 1,把发生事故造成 10 人以 29 上死亡的可能性分数规定为 100,其它情况的分数值均在 1 与 100 之间,如表 3 所示。 表 3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分 数 值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100 10 人以上死亡 或经济损失 1000万元以上事故 40 2— 9 人死亡或经济损失 100万元以上事故 15 1 人死亡或经济损失 50 万元以上事故 7 重伤或经济损失 10 万元以上事故 3 重伤或经济损失 1 万元以上事故 1 伤 或经济损失不超过 1万元以上的事故 d. 危险性 在确定被评价的具体作业的危险性参数时,要组成一个由专业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有经验的工人组成的评价小组,依据过去的经验、有关的知识、相关的统计资料,经过分析讨论,初步估计 L、 E、 C的分数,然后计算三个参数的乘积,得出危险分值。 并按照表 4“ D危险性分析”所列的分数来确定风险等级。 表 4 D 危险等级划分 D 值 危险程度 危险等级 320 极其危险 ,不能继续作业的 V 160— 320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IV 70— 160 显著危险,需要 整改 III 20— 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II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I 30 风险控制 针对已辨识和评价出的危险源制定 《风险控制计划表》 或专项管理方案,经主管领导审批后 归档。 其内容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 a. 实施计划的人员、职责、权限; b. 控制方法、控制措施、资源配置、时间表; c. 反馈时间、评审时间。 应制定下列风险评价计划 : 生产工艺过程风险评价; 危险物质风险评价; 设备设施风险评价; 工程及水文地质风险评价; 职业卫生风险评价; 环境风险评价; 管理风险评 价; 紧急情况风险评价。 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的一般原则是: a. 消除风险、降低风险、个人防护; b. 预防措施、保护措施、应急措施; c. 对 V 级危险要禁止作业,对 IV 级危险要立即整改,对 III 级危险要限期整改,对 II 级危险要加强监测和保护,对 I 级危险,稍加注意,不必采取措施。 危险的控制方法: a. 采取工程技术措施限制风险; b. 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 31 c. 制定管理程序和作业文件; d. 培训与教育; e. 制定应急预案; f. 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管安全的副矿长 负责 组织 实施“风险控制计划”,每年年底将实施情况汇总报安全 科进行管理评审 备案。 5. 相关资料、记录 《班组、岗位风险调查表》 《危险源清单》 《风险评价计划》 《风险控制计划表》 《危险有害因素控制清单》 《管理评审报告》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小组》 《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会议记录 》 32 元素五 .安全教育与培训 需求识别与分析( 40分) 培训要求( 80 分) 培训评审( 40 分) 12 培训需求识别与分析制度 ( ) 1 目的 科学合理地确定安全 培训的内容,提升培训的效果 , 有效提高 矿山 员工的安全知识素养,提升 矿山 安全生产水平,提高安全生产绩效。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 本矿山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 培训需求 识别与分析活动。 3 职责 矿长负责落实安全生产 培训需求 识别与分析 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 批准 培训需求 识别与分析工作方案的实施,对识别与分析结果进行确认。 安全科 指定专人 负责 制定并组织实施批准后的 培训需求 识别与分析工 作方案 , 负责 培训需求 识别与分析 运作过程的监督与指导。 长 负责开展班组操作人员能力的评价与分析,做好与员工的 沟通与交流,组织填写 本班组 培训需求 调查的 相关记录 ,并上报 安全科。 培训需求信息(能力差距信息)进 33 行汇总、统计、分析,确定员工共性与个性培训需求。 管理制度 培训需求 识别与分析。 培训需求 识别与分析 结果制定。 培训需求 识别与分析应通过 全体员工问卷调查 、 需求访谈 、 集体研讨 等多种形式进行, 经统计汇总分析后形成《年度员工培训需求调查报告》。 培训需求分析应从 安全生产 绩效差距入手,从绩效差距中找出员工素质能力短板 ,或是 矿山 战略和 矿山 安全 文化需要的员工能力与员工实际能力之间的差距,从而确定能否通过培训手段消除差距,提高员工 素质。 对员工能力的要求 应充分考虑 用工连续性;特定岗位的能力要求;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风险评估结果等。 5 相关资料、记录 《安全 培训需求 需求访谈 记录》 《 年度员工培训需求调查问卷 》 《 年度员工培训需求 研讨会议记录》 《年度员工培训需求调查报告》 13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 ) 1 目的 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并使员工 34 获得从事岗位工作所需 的知识和技能。 2 范围 适用于本矿山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的管理。 3 职责 矿长负责审批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负责安全生产的副职负责组织 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安全科负责培训的具体实施组织工作; 、班组负责人本单位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组织管理工作。 4 管理制度 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大纲、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教材进行有关的记录。 ,事故预防及应急响应中的职责, 事故可能的后果,操作 程序、工作说明等可能有重大影响的必须接受相关的知识培训。 、部门、班组三级岗前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生产岗位工作。 新 员工 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72学时。 (主要负责人)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按期参加 安监部门举办的安全培训,考核获得 相应的 资格证书。 本矿对全体职工应进行安全教育,在职工中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遵守劳动纪律和操作规程,实现生产安全化。 全员安全教育必须经常进行,以及时提醒,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35 全员 安全教育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包括广播、板报、报刊、报告会、安全讨论会等。 要宣传安全生产知识,报导典型事故案例,联系实际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工作,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生产知识。 所有生产作业人员,每年接受在职安全教育培训的时间不少于 20小时。 对安全生产可能有重大影响的员工, 应进行 下列有关知识的培训:工作中潜在的风险;事故预防及应急响应中的职责;偏离制度可能的后果;操作程序、工作说明。 凡休假七天以上返岗必须经班组进行复工安全教育。 工伤休假 1个月,其他休假 3个月以上者,必须经班 组级复工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对因工受伤及未受伤的责任者在复工后所进行的复工安全教育,其内容包括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安全生产责任制、劳动纪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有关的安全技术知识等。 参加事故分析吸取事故教训,制定防范措施。 调换工种以后对所从事的新工作不熟悉,对操作规程和技术不了解。 为了安全生产,防范事故发生,必须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 教育内容包括劳动规章、遵守事项和本矿、采区危险地区情况等方面,以及本岗位的工作责任、操作规程等方面的教育。 “四 新”安全教育。 当本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进行生产时,必须对从事该工作的工人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重点教授操作规程、安全措施、防护装置的使用等方面的内容、使工人能够独立操作、安全生产。 ,并作填写《新进人员三级安全生 36 产教育台帐》。 矿级岗前安全培训主要内容为: A 本矿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B 本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C 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 D 事故应急救援及防范措施; E 有关事故案例等。 ,并 作填写《新进人员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台帐》。 部门级岗前安全培训主要内容为: A 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 B 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 C 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 D 自救互救、急救方法。 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处理; E 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F 本部门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 G 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急注意的安全事项; H 有关事故案例等。 班组级安全培训由各 班组 按实际情况进行,由安全员或班长负责,并作填写《新进人员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台帐》。 班组级岗前安全培训主要内容: A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B 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与职业卫生事项; C 有关事故案例; D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E 风险评估的结果 37 F 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接收部门应对其进行二、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新岗位工作。 (如产假、病假、学习、外借)六个月以上重返岗位 的操作人员,由 安全科 负责进行岗位复工安全教育。 培训数量与培训效果 进行评估 ,考核、评估资料进入安全生产档案。 主要途径包括: 学员的反馈,绩效改善,测试结果的分析,现场应用能力 等。 5 相关记录 《培训考核记录表》 (包括职业卫生培训) 《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包括职业卫生培训) 《安全生产教育 培训 台帐》 (包括职业卫生培训) 《培训效果评估报告》 (包括职业卫生培训) 38 元素六 .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 设计要求 (50 分 ) 采矿工艺( 70 分) 生产保障系统( 60 分) 14 设计管理制度 ( ) 目的 对 安全设施 设计的全过 程进行控制和指导 , 确保设计 内容 满足 本矿山 的 合理 要求和期望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范围 适用于本矿山改、扩建工程的安全设施 设计过程和技术资料的控制。 职责 安全科负责编制本制度。 安全科负责联系并审核设计单位资质,报主要负责人负责审批确认合格的设计单位、签订设计合同书。 安全科指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对设计过程进行管理控制,包括与设计单位进行信息交流,参加上级有关部门对设计文件的审查工作,联系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变更、技术交底等,将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图纸移交档案室 管理人员 登记保管。 管理制度 本矿山改、。小型采石场制度
相关推荐
—— 飞入、右侧 —— 单击时 导弹 —— 飞入、底部 —— 之前 爆炸 —— 出现 —— 之后 九、教学环境: 软硬件要求。 (1)计算机网络教室,教师机能够实现广播教学,向学生机发送文件。 (2)计算机应有 Office2020 版本的软件。 学生情况说明。 由于本课的教学内容制约,所以恳请组委会和参赛所在学校老师配合二下,选择的学生要会使用 powerpoint 软件
; 科学家们的个人天赋和不懈努力 ; 一、经典力学 天文学 ( 1)波兰 哥白尼“近代天文学奠基人”:提出太阳中心说,根本上动摇了神学的理论基础 ( 2)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近代科学之父”: 1610 年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 他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物理学 ——
1~ 2倍螺距。 7 当管道安装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螺栓、螺母应涂以二硫化钼、石墨机油或石墨粉: 1) 不锈钢、合金钢螺栓和螺母。 2) 管道设计温度高于 1000C或低于 00C。 3)露天装置。 4)处于大气腐蚀环境或输送腐蚀介质。 8 高温或低温管道的螺栓,在试运行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热态紧固或冷态紧固: 1) 管道热态紧固、冷态紧固温 度应符合表。 表 管道热态紧固、冷态紧固温度( 0C)
” 方案,迅速成立了 “ 打非治违 ” 领导机构,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 各安委会成员单位在 “ 打非治违 ” 行动中做到了目标明确,要求细化,措施强化,认真抓好协调联动和自查自纠工作,针对排查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制定整改计划和措施,确保各类隐患和问题整改及时到位。 截至目前,在 “ 打非治违 ” 专项行动中,对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实施警告129 次,责令改正、限期整改违法行为 48起
?湖南衡山龙池蛙会、云南大理蝴蝶会、河南洛阳牡丹花会、辽宁大连赏 槐会 ,整个城市是方形或矩形,受礼制思想的约束明显。 、西安、洛阳、开封、南方、杭州、北京,其中分布最多的省是河南省。 ,分为宫城、皇城和郭城三部分。 ,仿造南京城修建的分为宫、皇城、内城、外城四部分构成。 165. 等 1998 年全国有 54 个城市被命名为中国第一批优秀旅游城市,有辽宁省的沈阳市、大连市 年 68
归档日期 : 年 月 日 归档号: 保存期限: 15 案卷首页,是 行政执法机关 处理案件完毕后 , 将 有关 案件材料装订成卷时所作的有关案卷内材料总的提示性封面。 文头 文头应 当 补充填写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 部门单位 的 全称。 文书文号 文书文号是案卷首页的编号,由地区简称 +文书简称 +年份 +序号组成。 序号可 以按照 本单位统一编写,也可 以按照内设机构 分部门编写,如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