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各课程简介内容摘要:
开课院系 : 地球科学学院 课程编号 : 082502101211 课程英文名称 : Engineering Survey 课程总学时 : 34 总学分 : 2 含实验或实践学时 : 0 学 分 : 0 推荐使用教材: 《建筑工程测量》 编 者 : 李生平 等 出版社 :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 时间及版次 : 2020 年第 2 版 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 通过该课的学 习,要求同学们达到熟练掌握常规测量仪器的操作与使用,掌握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和处理方法,能熟练掌握测量工作中的内业计算,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测、算、绘的测量基本功;同时使同学们了解地质工程与海洋工程测量的有关知识。 考试形式 :闭卷考试。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授课内容 教学目标 授课模式 学时分配 第 1 章 绪论 测量学的任务与作用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坐标系统 测图原理与测量工作概述 测量学基本知识与基本概念。 多媒体教学 3 第 2 章 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的原理 水准 测量的仪器、工具及其使用 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 水准测量的检核方法 掌握水准测量原理,熟练掌握水准仪的操作与使用,能使用水准仪从事三、四等水准测量,并能独立进行内业计算。 多媒体教学 4 第 3 章 角度测量 方向测量 经纬仪及其使用 水平角的观测方法 竖直角的观测方法 电子经纬仪及其使用 明确光学经纬仪测角原理,熟练使用J6 经纬仪观测水平角和竖直角,并对水平角与竖直角的观测数据进行内业整理。 多媒体教学 4 第 4 章 距离测量 距离测量概 述 直线定线与钢尺量距 经纬仪视距法测距 光电测距 全站仪及其使用 全球定位系统( GPS)简介 正确使用钢尺进行距离测量,了解钢尺精密量距的方法及三项改正的计算;掌握视距测量,了解光电测距原理、全站仪的使用和全球定位系统; 多媒体教学 4 10 第 5 章 测量误差基本知识 观测误差 偶然误差的性质 算术平均值 观测精度的衡量 误差传播定律 掌握误差的分类,特点及减弱措施,掌握精度评定的标准及中误差的定义式。 熟悉误差传播定律及其应用 ;了解不等精度观测最可靠值的求法及中误差的计算。 多媒体教学 4 第 6 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概述 经纬仪导线测量 经纬仪交会法 三角测量 GPS 在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三角高程测量 熟练掌握三种导线的内业、外业工作;掌握各种交会定点方法的内业计算。 多媒体教学 3 第 7 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地形图比例尺 地形图图名、图号、图廓及接合图表 地物符号 地貌符号 掌握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多媒体教学 2 第 8 章 地形测量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测图的准备工作 地形的测绘 数字测图简介 掌握地形图的要素及表示方法;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了解数字测图的基本知识。 多媒体教学 2 第 9 章 地形图的应用 地形图应用概述 地形图的应用 掌握地形图在各种工程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多媒体教学 2 第 10 章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概述 测设的基本工作 点位测设 已知坡度线的测设 掌握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了解各种点位测设的方法,以及相关的计算 多媒体教学 1 第 11 章 建筑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 概述 建筑基线 建筑方格网 施工控制点的坐标换算 施工场地的高程控制测量 掌握建筑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手段以及建筑方格网的测设以及相关换算 多媒体教学 1 第 12 章 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概述 建筑物的定位与放线 第 13 章 工业建筑施工测量 概述 厂房矩形控制网的测设 了解民用与工业建筑的定位与控制网的测设 多媒体教学 1 第 14 章 变形观测 了解变 形监测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 多媒体教学 1 11 概述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用 第 15 章 海洋测量 海洋测量概述 海上定位方法 水深测量 潮汐观测与水位改正 水深测量的外业实施 内业资料处理与水深图的绘制 了解海上定位、水深测量、潮汐观测与水位改正等海洋测量的基本工作。 多媒体教学 2 合计 34 学习参考书 :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潘正风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20 年 工程测量学,张正禄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2020 年 测量平差基础,於宗俦主编,测绘出版社, 1994 年 12 测量 实习 课程编号 : 082502103213 课程英文名称 : Surveying Practice 总学分 : 1 一、 实验课名称 :测量 实习 ( 082502103213) 一周 二、实验教学大纲 测量学属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关实验和实习必不可少。 测量学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教学实习,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掌握相关的现代测量理论、技术、手段和方法,熟悉相关工作程序,提高野外实际操作及独立工作技能。 三、实验教学内容与要求 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一 经纬仪的使用:包括了解经纬仪的构造;熟悉和掌握经纬仪的安置、操作使用及读数。 ① 经纬仪的构造:熟知经纬仪各操作部件及其用途,掌握经纬仪各个轴系的空间位置关系; ②经纬仪的安置:熟练经纬仪的对中与整平; ③读数:熟悉光学经纬仪的读数方法。 实验二 水平角观测:掌握用测回法和方向观测法测量水平角的步骤;学会用概略平差的方法计算水平角并进行精度评定。 ① 水平角测量步骤:掌握水平角测量原理,并结合经纬仪构造,熟知水平角测量的方法和步骤; ② 水平角计算:学会用多次观测值计算最佳估值,并运用中误差传播率计算中误差。 实验三 竖直角观测:掌握用中丝法测量竖直角的步骤;学会用概略平差的方法计算一测回和多测 回竖直角,并进行精度评定。 ① 竖直角测量步骤:掌握竖直角测量原理,并结合经纬仪构造,熟知竖直角测量的方法和步骤; ② 竖直角计算:学会用多次观测值计算最佳估值,并运用中误差传播率计算中误差。 实验四 视距测量:掌握用视距测量原理和步骤;计算多测回水平距离和高差的平均值,并进行精度评定。 ①视距测量步骤:了解视距测量原理,掌握视距测量和高差测量的方法和步骤; ②水平距离和高差的计算:学会用多次观测值计算最佳估值,并运用中误差传播率计算中误差。 实验五 水准仪的使用与水准测量:包括加深对水准测量原理的理解,了解水准仪 的构造 13 并掌握水准仪的安置、操作使用;学会用水准仪进行三、四等和等外水准测量的外业作业方法及其记录、计算。 ①水准仪的构造及使用:熟知水准仪各操作部件及其用途,掌握水准仪各个轴系的空间位置关系。 熟练水准仪的安置、整平; ②水准测量:了解水准测量等级及各项技术指标要求,熟练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操作步骤,并对闭合差及其限差进行分析处理。 实验六 光电测距:包括了解光电测距原理及光电测距仪构造;熟悉和掌握光电测距仪的安置、操作使用。 ①光电测距原理及光电测距仪构造:熟知脉冲式和相位式光电测距的测距原理,了解测距主机的 结构,掌握各个轴系的空间位置关系; ②测距仪的使用:熟练光电测距仪的安置,学会计算大气改正因子,熟悉测距仪单次测量与跟踪测量模式。 实验七 海上定位、测深系统的认识与使用:包括认识和掌握 GPS 定位仪与测深仪的使用;GPS 定位仪与测深仪的联机以及导航软件的使用;水深图的绘制。 ① GPS 定位仪与测深仪的使用:了解 GPS 定位原理和水声测深原理,熟知 GPS定位仪和测深仪各操作部件及操作方法; ② GPS 定位仪与测深仪的联机以及导航软件的使用:学会 GPS 定位仪和测深仪的安置并分别与微机联机,学会在导航软件的指挥下进行定位 测深; ③水深图的绘制:学会用验潮资料进行水深改正,并利用海洋绘图软件绘制水深图。 实验八 全站仪的认识与操作使用:包括了解全站仪构造特点;用全站仪进行数据采集及其管理、传输。 ①全站仪构造特点:了解全站仪各部件性能及各项技术指标; ② 数据采集及其管理、传输:学会用全站仪进行数据采集,并能进行数据转换及其与微机间的数据传输。 实验九 GPS 的认识与操作使用:包括了解全球定位系统的定位原理; GPS 信号接收机的使用。 ① 全球定位系统的定位原理:了解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② GPS 信号接收机的使用:学会 GPS信号接收机的安置和定位信号的接收处理。 实验教学要求 ( 1)课前预习:要求了解主要实验步骤和实验环节,并对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加深了解; ( 2)实验操作:学生要严格按照实验规程和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认真填写实验记录。 培养良好工作习惯和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 ( 3)实验数据处理:通过实验取得大量数据后,必须利用合适的数学和其它方法对数据进行平差处理和精度分析; ( 4)编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编写是实验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 其目的是为了加深同学们对所学理论的系统性理解,完善和加强同学们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 、实验数据的整理和解释、实验结果可行性分析等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14 理论力学 开课院系 : 工程学院 课程编号 : 082502101215 课程英文名称 : Theoretical Mechanics 课程总学时 : 68 总学分 : 4 含实验或实践学时 : 0 学 分 : 0 推荐使用教材 : 理论力学 编者 :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及版次 : 2020 年 8月第六版 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 要求 : 课程性质 :必修课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物理、计算机技术基础 理论力学是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等工科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它是各门力学课程的基础,并在许多工程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质点、质点系、刚体和刚体系机械运动(包括平衡)的基本规律和研究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理论力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力学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8 学时的课程教学应以《理论力学( I)》为教学内容,强化 对学生解题能力的训练;将《理论力学( II)》作为自学内容,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能够熟练地进行物体的受力分析并计算静定系统的约束反力; 会计算平面桁架和空间网架的杆件内力; 能够熟练地分析有摩擦时的物体平衡问题并求解; 能够熟练地计算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能够熟练地分析计算轮系的传动比; 能够熟练地应用动力学普遍定理分析计算物体的运动状态; 会运用虚位移原理求解系统的平衡问题; 考试形式 : 笔试( 80%)、平时考核( 20%)(作业成绩为 15%、考勤记录为 5%) 授课内容(细化到章、节、目) 教学目标 授课模式(指传统讲授、 讨论、多媒体教学等) 学时分配 绪 论 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167。 11 静力学公理 167。 12 约束和约束反力 167。 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和正确画出受力图 多媒体教学或传统讲授 4 15 第二章 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 167。 21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 167。 22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 167。 23 平面力对点之矩的概念及计算 167。 24 平面力偶 掌握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的计算方法 多媒体教学或传统讲授 4 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 167。 31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简化 167。 32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167。 33 物体系的平衡 ?静定和超静定问题 167。 34 平面简单桁架的内力计算 掌握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与平衡力系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平面桁架的内力 多媒体教学或传统讲授 4 第四章 空间力系 167。 41 空间汇交力系 167。 42 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 167。 43 空间力偶 167。 44 空间任意力系向一点的简化 ?主矢和主矩 167。 45。土木工程专业各课程简介
相关推荐
朋友或是家人的祝福,可由酒店向对方发送,或是提供点歌祝福, 4 个人之内提供 1 条, 6— 8 个人提供 2 条, 10 人以上三条(实际提供的条数可随实际情况变动) 活动说明 : ,留做资料,以后可以刊 登在润泽的内部杂志或其他相关媒介 ,所以活动应该从圣诞持续到元旦,以保持客源 项目制作说明 : 易拉宝 新年喜封 6 元旦过后至春节期间的活动推广方案 活动时间 : 1 月 2 日 —— 2
02 气体传感器 火灾中气体烟雾主要是 CO2 和 CO。 TGS202 气体传感器能探测 CO2, CO, 甲烷、煤气等多种气体 ,他灵敏度高 ,稳定性好 ,适合于火灾中气体的探测。 如图 32 所示 ,当 TGS202 探测到 CO2或 CO 时 ,传感器的内阻变小 ,VA 迅速上升。 选择适当的电阻阻值 ,使得当气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 (如 CO 浓度达到 0106%)时 ,VA
( 1) 从业厂商能在中国大环境中自由竞争 ,改变了以往计划经济体制的经营管理 , 从而使企业获得了自主发展的机会 ; ( 2) 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制订行业政策和实行宏 观调控管理。 中央和各省市区主管部门均设置了技防办 ,主管行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引进宏观调控管理 ,以及对立案企业进行资质审查 ,发放安防产品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及工程施工许可证。 并相应设 置检测机构 ,负责产品质量检测。
法及工作程序 第九节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一、熟悉劳动防护用品的分类 二、熟悉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原则及发放要求 三、掌握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 四、熟悉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的法律依据 五、熟悉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目录及其安全标志标识 13 第三章 安全生产监督监察 第一节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一、了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 二、熟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的职责 三、熟悉安全
行正常治疗,致人死亡的。 18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制造、散布迷信邪说,指使、斜坡其成员或者其他人实施自杀、自伤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论处。 18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奸淫妇女或者幼女、诈骗财物的,分别以强奸罪、奸淫幼女罪、诈骗罪定罪处罚。 18行为人不是聚众赌博、开设赌场或以赌博为业的,只是单纯的参 加赌博的行为,不成立赌博罪。
生产责任制,层层签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安全责任应明确内容、时间和考核标准的奖惩办法。 公司各级领导、全体员工与各职能部门,均须对各自工作范 围内的安全项目负责任。 车间或部门因管理不到位或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等原因发生直接经济损失一万元以上火灾、爆炸或重大伤害事故,除按《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处罚外,扣除车间负责人及事故责任人当月安全补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