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专业实务-互联网技术知识点串讲内容摘要:

议。 ? 自治系统(或自治域) AS:具有统一的管理机构、统一路由策略的网络。 自治系统AS 有权自主地决定在本系统内采用何种路由选择协议。 ? 因特网可视为多个自治系统的集合, 路由协议也可分为内部网关协议 IGP 和外部网关协议 EGP。 ? 路由选择方式有两种,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其中静态路由的优先级最高。 ? 内部网关协议 IGP ? RIP:路由信息协议,使用距离矢量选路算法。 ? 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 外部网关协议 EGP ? BGP4: BGP 边界网关协议第 4 版,用来在自治系统之间传递选路信息,是一种路径矢量协议。 虚拟专用网 VPN ? VPN:利用公共 IP 网络,为用户提供私有的逻辑网络。 ? VPN 的实现机制 ? MPLS VPN:利用 MPLS 网络技术,依靠转发表和标记路径,实 现工作在第二层的 VPN。 ? VPDN:利用 L2TP 隧道协议,工作在第二层的 VPN,主要针对远程办公的企业应用。 ? IPsec VPN:利用 IPsec 协议,利用封装和加密技术,实现工作在第三层的 VPN。 Inter 典型应用 ? Inter 的典型应用有: ? Tel:基于 TCP 连接(端口号 23)的远程登录。 ? FTP:利用两个 TCP 连接(端口号 21 和 20),一个用于控制信息传递,另一个要做数据传递,实现文件的传递。 ? SMTP:简单邮件传送协议,使用 TCP 连接(端口号 25),用来发送电子邮件。 (接收邮件使用 POP3 协议。 ) ? WWW: Web 应用,核心协议是 HTTP。 第六章 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 ? 操作系统( OS)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系统软件,其他软件均建立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并在操作系统的统一管理和支持下运行。 它是计算机软件、硬件资源的管理者,是用户使用系统软件、硬件的接口。 ? 网络操作系统( NOS)是使网络上各计算机能够方便而有效地共享网络资源,为网络用户提供所需的各种服务的软件和相关规程的集合。 ? 网络操作系统实质上就是具有网络功能的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 ? 网络操作系统除了具备单机操作系统的功 能,如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系统,等功能外,还具备以下主要功能: ? 网络通信 ? 共享资源的管理 ? 网络管理 ? 网络服务 ? 互操作 ? 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接口 网络操作系统的逻辑构成 ? 网络操作系统大多数采用客户机 服务器模式,在网络服务器上配置 NOS 的核心,在客户端配置工作站软件。 ? 根据 NOS 的配置,逻辑上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 网络环境软件 ? 网络管理软件 ? 工作中网络软件 ? 网络服务软件 网络操作系统的分层结构 ? 根据 NOS 和 OSI 模型的对应关系,从分层角度看,主要有三个部分: ? 网络驱动程序 ? 网络协议软件 ? 应用程序接口 ( API)软件 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 ? 目前使用的 NOS 都是多用户多进程任务的操作系统,主要有: ? Windows NT 系列:微软公司的 Windows 系统不仅在个人操作系统中占有绝对优势,它在网络操作系统中也具有非常强劲的力量。 ? NetWare:早期的一种适用于局域网的网络操作系统。 ? UNIX:目前常用的 Unix 系统版本主要有: Unix SUR 、 HPUX , SUN 的Solaris 等。 ? Linux:一种新型的网络操作系统,它的最大的特点是源代码开放,可以免费得到许多应用程序。 UNIX 操作 系统 ? UNIX 操作系统分成三个主要部分: ? 内核: UNIX 的系统核心。 ? Shell:是内核与用户之间的接口和交互界面,是 UNIX 命令的解释器。 ? 文件系统:对存储的文件进行组织和管理。 Linux 操作系统 ? Linux 操作系统是在微机上实现的类 UNIX 操作系统,源代码公开,是一个自由软件并完全免费。 Linux 开发专注于内核,一些组织或厂家把内核与相应的应用程序、文档等包装在一起,做成供一般用户使用的发行版本,如 RedHat 第七章 交换技术 局域网交换机的数据转发 ? 局域网交换技术在 OSI 参考模型的第二层 ,即数据链路层工作。 ? 局域网交换机对数据帧的转发是根据 MAC 地址来实现的,不需要知道 IP 地址。 ? 广播风暴:交换机在接受一个不认识的数据帧后,会向其它的交换机接口广播,当局域网规模较大时,极易引起广播风暴。 ? 一种解决方法是使用 VLAN 技术。 VLAN ? 虚拟局域网 VLAN,跨接不同物理 LAN 网段的节点连接成逻辑 LAN 网段,处于不同物理网段的用户通过软件设置处于同一局域网中,形成逻辑的工作组。 在同一逻辑工作组中的节点可以互发广播报文。 ? VLAN 就是指在逻辑上可以通过网络管理来划分逻辑工作组的物理网络。 物理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而不是根据用户在网络中的物理位置来划分网络。 VLAN 技术 ? VLAN 是一个在物理网络上,根据应用、工作组等来划分的逻辑局域网,与用户的物理位置没有关系。 ? VLAN 是一个独立的广播域,一个 VLAN 的成员看不到另一个 VLAN 的成员, VLAN 用户之间通过交换机来通信。 ? VLAN 的主要特点: ? 一个 VLAN 的用户只能收到本 VLAN 里的广播包,不能收到 VLAN 外的广播包。 ? 同一个 VLAN 的用户使用相同的 VLAN ID,通过 VLAN 交换机来通信时,不需要路由支持。 ? 不同的 VLAN 用户之间不能直接通信,需要路由支持才能通信,通常使用三层交换机来实现。 VLAN 的实现 ? VLAN 交换机的工作过程: ? 当一个 VLAN 交换机接收到用户计算机来的数据包,先提取数据包中的 MAC地址,并据此搜索交换机中的 VLAN 配置数据表(即 MAC 地址映射表)。 ? 搜索到目的设备后,如果也是一个 VLAN 设备,则在数据包中加入对应的VLAN ID,然后转发出去。 ? 如果不是一个 VLAN 设备,则不必在数据包中加入 VLAN ID,只需直接转发出去。 VLAN 的配置方法 ? VLAN 的配置方法目前常用的主要有: ? 按端口划分。 ? 按 MAC 地址划分。 ? 按 IP 划分。 ? 按管理策略划分。 VLAN 交换机的互联与 VTP 技术 ? VLAN 交换机之间的互联方式主要有: ? 接入链路:将非 VLAN 设备接入 VLAN 交换机的一个端口。 ? 中继链路:连接两个 VLAN 交换机的链路,使用 VTP 技术使得两个 VLAN 交换机之间的多条物理链路可以配置成一条逻辑链路,实现数据流的高速平衡传输。 ? 混合链路。 生成树协议 ? 局域网中的环路 ? 生成树协议 STP 的主要特点: ? 使用 STP 的目的是控制网络中的环路产生,通过计算网络的生成树来实现。 ? 生成树开始计算的时候,所有的网络设备都停止 工作,参与计算。 ? 网络拓扑结构发生改变,或者收到一个 BPDP 协议包后,就会进行生成树计算。 ? 每个 VLAN 都有自己的生成树。 ? 生成树中的根桥是逻辑中心,并监视整个网络的通信。 VLAN、 VTP 配置 ? 思科 VLAN 配置 ? Catalyst 交换机系列可支持 4096 个 VLAN,其中 VLAN 号: 1,10021005 是自动生成的,不能删除。 ? 每个 VLAN 最多支持 128 个生成树。 ? VTP 自动学习的范围是 VLAN 号 11005; 10064094 范围的 VLAN 属于扩展,生成时交换机必须配置成 VTP 透明模式。 ? 华为 VLAN 配置 ? VLAN 配置过程: Enable VTP(可选) Enable Trunk Create VLANs Assign VLAN to Ports ? VTP 缺省是打开的,一般不要操作。 网络故障监控 ? 网络故障排除: ? 首先排除物理损坏。 ? 然后通过观察设备和端口状态来判断问题可能原因。 多层交换技术 ? 传统的交换技术工作在 OSI 模型的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多层交换技术利用更高层的协议来实现: ? 三层交换技术:又称 IP 交换技术,把二层的交换和三层的路由技术结合起来,典型代表就是 MPLS。 b ? 四层交换技术:利用第 三层和第四层包头中的信息来识别应用会话流,跟踪和维持各个会话,实现“会话交换”。 ? 七层交换技术:利用内容进行交换,主要应用于在多个服务间的负载均衡。 交换机简介 ? 思科交换机: ? 思科 Catalyst 6500:背板带宽 720Gbps。 ? 思科 Catalyst 4500:第 2/3/4 层交换机,背板带宽 96Gbps。 ? 思科 Catalyst 2960:入门级企业交换机,背板带宽 16Gbps。 ? 华为交换机: ? Quidway S8500:核心路由交换机, 用于构建 IP 城域网,大型园区网的骨干、交换核心和汇聚中心。 ? Quidway S6500:多业务路由交换机,面向 IP 城域网,大型企业网及园区网,可作为企业的核心交换机,城域网汇聚层交换机。 ? Quidway S2400:接入交换机。 第八章 数据库基础 数据库基础 ? 数据库( DataBase 简称 DB)是按一定组织结构存贮在计算机中相关数据的集合。 它不仅包括数据本身,而且还包括数据间的联系。 ? 数据库可以被多个用户、多个应用程序共享。 ? 对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和检索由数据库系统管理软件统一进行。 ? 数据库通常由数据库管理员 (DBA) 进行管理。 数据库基础 ? 数据库管理系统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简称 D。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