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梁挂蓝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加载为设计荷载的 ~ 倍 ,加载时按设计要求逐级进行加载,每级荷载持续不少于 10min,加载采用一端加载,一端固定,加载时技术人员准确量取两桁架之间的变形量, 并控制好油泵的张拉力, 待加载到设计值后,对千斤顶和油泵锁死,持荷 12小时后进行卸载,卸载按照加载顺序逐级卸载,并准确量取回弹值。 检测完成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并由此分析出挂蓝的变形量,并将变形数据报 监理工程师的同意后进行悬臂梁的施工。 、挂蓝 走行 在每一梁段浇筑完成后,强度达到 100%的设计值时, 梁体纵向预应力钢束张拉完成 并注浆 后进行 挂篮前移 ,挂篮前移操作步骤 : 安装走道梁,将其与竖向预埋φ 25 或 φ 32Ⅳ钢筋锚固→解除后主吊带及其约束→解除后锚钢筋→解除顶板吊杆及其约束 (此时挂篮底平台及外模板系统向莆铁路 FJ12A标莆田特大桥挂蓝施工方案 中铁 21局向莆铁路 FJ12A标项目部 9 由 4组外导梁吊挂,无其它约束 )→依次调整外模吊杆、前主吊带及后副吊带处紧松装置,使底平台及模板与梁体脱开→两侧 10t 手拉葫芦同步启动使挂篮向前滑行。 挂篮走行注意事项: ①挂篮走行轨道安放位置要准确,轨道接头处要平齐无台阶,走道与竖向筋锚固。 ②挂篮前移利用其所配备的千斤顶顶推,两侧要保持同步,两悬臂挂篮要基本上对称前移,走行过程中要注意挂篮中线及走道方向的观测,发现偏位 后及时纠正,确保挂篮到位时偏移值不超过规范要求; ③挂篮走行前,前后支点与轨道接触处均应涂抹黄油以减小摩阻力。 ④遇有 6 级以上大风天气时,不得进行挂篮的走行作业,应采取措施确保挂篮安全。 ⑤移动挂篮时避免损伤精轧螺纹粗钢筋,避免碰撞、弯折粗钢筋; ⑥挂篮移动过程中用倒链拉住挂篮尾部,防止挂篮溜滑。 ⑦复核中线、标高,并检查合格后,方可灌注混凝土(注:在安装过程中如发现预留孔于挂篮位置不适时,要查明原因,进行处理,不得强行扭杆穿入孔洞, IV 级钢吊杆严禁弯曲、打火)。 、 挂篮标高调整 挂篮走行到位后, 检查挂篮在横桥向及纵桥向的位置,如偏差超出允许范围,及时进行调整。 将后锚与箱梁竖向预应力钢筋锚固好,拆除滑移设备,前支点加垫块垫实,安装并拧紧后锚设备,然后通过各吊点处千斤顶将挂篮提升,调整底模标高 (调整标高时根据该节段施工工况的挠度设置预拱度 ),底模标高调整完成后,安装外侧模,进入该节段梁体施工。 、 节段箱梁施工及混凝土浇注 挂篮走行到位,调整完毕后,进行该节段箱梁施工,其施工流程与 0块施向莆铁路 FJ12A标莆田特大桥挂蓝施工方案 中铁 21局向莆铁路 FJ12A标项目部 10 工流程基本一致,相关内容见 连续梁施工方案 施工,节段箱梁施工注意事项: ㈠模板工程 节段箱梁施工时,内模通 过吊架悬挂与前上横梁及上一节段已浇注的梁体顶板上,内外模之间设置拉杆相连,为防止新老混凝土交界处漏浆,接缝处应填塞一定厚度的泡沫并通过吊带及拉杆施加一定的顶紧力,使之密实,确保混凝土质量。 ㈡预埋件 针对挂篮结构特点:挂篮后主吊点及外模中吊点分别通过梁体底板及顶板处混凝土,预留孔为φ 60mm 圆孔,施工过程中,除应按照要求埋设设计图纸上的预埋件外,还应在相应位置准确预留挂篮锚固系统所需的孔道。 ㈢混凝土工程 所有悬灌梁段均一次灌注成型,为确保梁体质量,需注意如下事项: ⑴混凝土灌注顺序为:底板→腹板→顶板。 灌注时同一挂篮的两边基本对称。 混凝土由挂篮前端向后端浇注,顶板混凝土从两侧向中央推进,以防发生裂纹。 同一 T构两侧的混凝土灌注量之差不超过设计规定值, T构两侧重量偏差不超过 8t。 ⑵腹板混凝土振捣,当梁段高度大于 4m时,在腹板内侧预留窗口,以便插入振捣器振捣混凝土。 当梁段高度小于 4m时,不预留天窗,直接将振动棒放入腹板内振捣。 ⑶振捣时插入点均匀,并保证波纹管和压浆管不受损伤,对角隅和锯齿板等钢筋密集处用小直径振动棒加强振捣,并加强振捣效果检查。 ⑷灌注混凝土前,仔细检查 模板的尺寸和牢固程度;灌注过程中设专人看护和加固模板,以防漏浆和跑模。 ⑸在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用插入式振捣器对顶腹板和新旧梁段接缝处进行充分的二次振捣,确保连接处密实、可靠。 向莆铁路 FJ12A标莆田特大桥挂蓝施工方案 中铁 21局向莆铁路 FJ12A标项目部 11 ⑹混凝土灌注结束后,加强养护。 悬灌段施工在夏秋季时采取覆盖麻袋或海绵后撒水的养护方法。 ⑺底板混凝土在初凝前抹平,顶板混凝土在初凝前拉毛。 、 其它方面 其它方面参照 连续梁 相关施工要求执行 , 节段施工允许偏差见下表: 表 连续梁悬臂浇筑梁段的允许偏差 表 序号号 控制要点 允许偏差( mm) 1 悬臂梁段高程 +15, 5 2 合拢前两悬臂端相对高差 合拢段长的 1/100,且不大于 15 3 梁段轴线偏差 15 4 梁段顶面高程差 177。 10 5 竖向高强精轧螺纹筋垂直度 每米高不大于 10 6 竖向高强精轧螺纹筋间距 177。 10 、 主梁悬浇施工的线型控制 、 实施施工线型控制的必要性 连续梁是一种多次超静定体系,施工过程中各种复杂的因素都可能引起结构的几何形状和内力改变。 尽管在设计时已经考虑了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但由于施工过程的复杂性,影响因素多,事先难于精确估计结构的 实际状态。 通过在施工过程中对桥梁结构进行及时监控,可以根据监测结果对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参数进行相应调整。 并且在已建节段偏离控制目标时,及时调整下一节段的挂篮定位标高,以保证结构线形的平顺,并监控实际内力分布,使箱梁始终处理于安全受力范围内。 影响施工过程中桥梁结构线形和内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混凝土弹性模量、混凝土体积误差及单 T两侧重量不平衡、混凝土徐变、施工临时荷载、温度影响、挂篮变形、预应力束张拉误差。 当上述因素与设计不符,而又不能向莆铁路 FJ12A标莆田特大桥挂蓝施工方案 中铁 21局向莆铁路 FJ12A标项目部 12 及时识别引起控制目标偏离的真正原因时,无法采取正确的纠偏措施,引起误差积累。 本标段悬灌梁施工较多,且 主梁跨度较大,施工过程复杂,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对本桥进行施工监测和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本桥所有连续梁施工监控均有兰州交通大学莆田特大桥连续梁施工监控小组负责,具体检测方案见莆田特大桥连续梁施工方案。 、 施工线型控制方法 施工控制是一个预告→施工→量测→识别→修正→预告的循环过程。 其技术流程为:前期结构分析计算→预告标高→施工→测量→误差分析→修改设计参数→结构计算→预告标高。 实施流程为:阶段施工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