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工程分项开工报告内容摘要:

技术管理、装备及同类或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第三节 编制原则 本施工方案编制的原则是“经济、合理、优质、高效”,特别是针对本工程施工关键工序及重要部位,本方案力求施工工艺先进,质量与工期控制措施到位,确保工程建设达到的投资、质量、工期标准与我公司投标承诺保持一致,同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主要包含以下各个方面: 一、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特点,围绕工程重点,周密部署,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二、采用流水作业及均衡施工方法,运用总体及分阶段计划控制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工期。 三、制定切实可 行的施工方案和创优规划,质量保证措施,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大力推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确保工程质量。 四、合理配备生产要素,优化施工平面布置,减少消耗,降低工程成本。 五、选派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人员组成强有力的项目管理机构,安排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按照业主的要求组织专业化施工。 第二章 工程概况 第一节 工程概况 一、工程总体概况 本项目 106 省道富平过境公路(城区段)路线起点顺接富平县新兴工业园区已建成的西禹高速上跨桥梁,依据《富平县城路网总体规划》向北进行设计,途经 上官村、刘家村、范家村后、向西北结合规划布线,在嘴头避开拆迁沿村东侧布线,于 K4+419 处设一 8 20m 预应力砼箱梁桥跨温泉河,再经东朱村,在旧县村接现有 S106 K22+300 处,同时与规划的北二环、底张路、 S106 相交,终点桩号 K8+,路线全长:。 二、道路工程概况 横断面设计红线宽度 50m。 采用整体式路基,双向六车道,三幅路,其中横断面型式为: 道路标准横断面布置形式: (人行道) +(非机动车道)+3m(两侧分隔带) +(机动车道) +(双黄线) +(机动车道) +3m(两侧分隔带) +(非机动车道) +(人行道)。 其中:我单位施工的 LJ4 标段起讫里程为 K6+000— K8+,线路长 ,包括 K6+、 K7+、 K7+、K8+ 四处道路预留平交口。 厚 200 ㎜ 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底基层。 :道路工程 全长: (即道路桩号: K6+000— K8+) :主要技术指标: 道路红线宽度: 50m 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Ⅰ级) 设计速度: 60km/h 路面设计荷载: B22— 100 标准轴载 第二节 施工参数 根据设计,本段路面 底基层分项工程 要求如下: ( 1) 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均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均为 15 年,设计弯沉值分别为 ( 1/100) mm、 ( 1/100) mm。 ( 2) 机动车道路面结构为:上面层 5 ㎝ 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 AC16F) +粘层 +下面层 7 ㎝ 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 AC20C) +SBS改性沥青 同步碎石下封层 +透层 +基层 36㎝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 +底基层20 ㎝ 石灰粉煤灰稳定土。 ( 3) 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为:面层 5 ㎝ 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 AC16F) +SBS 改性沥青同步碎石下封层 +透层 +基层 20 ㎝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 +底基层 20 ㎝ 石灰粉煤灰稳定土。 ( 4) 人行道道路面结构为: 2 ㎝陶艺彩砖( 230mm 115mm 20mm)+3 ㎝ M10 水泥砂浆 +8 ㎝ C15 混凝土 +20 ㎝ 石灰粉煤灰土。 ( 5) 石灰粉煤灰土 底基层: 材料配比为:(重量比) 石灰:粉煤灰:土 =10: 35: 55(以现场试验为准) 压实度(重 型击实标准)不小于 96%,其七天浸水抗压强度不应小于。 粉煤灰: SiO AL2O3和 Fe2O3的总含量不小于 70%,烧失量不应超过20%。 石灰:石灰等级不应小于Ⅲ级。 土:土宜采用塑性指数 12~ 20 的粘性土(亚粘性),土块最大粒径不应大于 15 ㎜,有机含量超过 10%的土不宜选用。 路面施工控制强度: 机动车道竣工验收弯沉值 单位: ㎜ 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层 竣工验收弯沉值 上面层顶面 下面层顶面 基 层顶面 底基层顶面 非机动车道竣工验收弯沉值 单位: ㎜ 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层 竣工验收弯沉值 面层顶面 基 层顶面 底基层顶面 第三节 施工条件 一、气候条件 路线所 属 区域暖温 带 大陆性季风气候 , 四季分明,冬季干燥寒冷雨雪稀少。 夏季炎热湿润,雨水较多,春秋两季气候多变,夏秋已涝,冬春易旱年平均气温 ℃年平均降雨量为 ,区域气候总体条件良好。 二、地形、地质条件 富平县位于渭河盆地中段,从北向南地貌变化规律为洪积扇裙一黄土台原一河谷阶地,南 北向高差悬殊呈现出由北向南的阶梯状倾降 三、工程用水用电 沿线附近均有村镇,有灌溉机井、水渠工程用水电均方便。 四、施工材料和运输条件 碎石:料场位于富平县宫里镇凤凰山,所产石料来自于凤凰山东段,为石灰岩。 表层风化层 2~ 3 米左右,下覆微风化岩石,硅质胶结,青灰色,强度较高,目前料场生产各种规格碎石及块石, 运输方便,满足本工程需要。 水泥:铜川耀州区水泥厂,富平县大中小型水泥厂,生产的各型号水泥,均达到国家质量标准,质量可靠,供应量大,运输方便。 白灰:位于富平县宫里镇凤凰山,所产石料来自于凤凰山东 段,为石灰岩烧制的石灰,料场附近有多家石灰生产厂家,质量可靠,运输方便,满足本工程需要。 粉煤灰:蒲城县东陈镇电厂所产的粉煤灰,质量和产量均达到工程需求,运输方便。 第四节 工程特点 本工程交通总体较为方便,便于施工管理和 组织机械化施工。 施工材料可利用当地路网运至施工现场。 施工 用水用电可直接利用当地水源及电源。 本工程道路按城市主干道( I 级)设计,同时配套设施及预埋管线均为新建,施工质量要求高。 路面底基层工程工期要求为 15 天,包含 : 机动车道路、非机动车道路、人行道和平交路口 等。 本道路工程的位置处于何仙村、旧县村, 工程沿线多为果园及农田,施工与环境保护工作的矛盾比较突出。 在特定环境条件和施工节奏要求刻不容缓的特殊生产形势下,在施工过程中如何减少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和保证原有的环境不受到影响,对我们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环保工作任重道远。 第三章 施工组织 第一节 施工准备 分项工程施工的前期准备 清理施工现场 在施工前清除影响施工的障碍物,做好安全及文明施工的布置。 原 材料试验 取计划采用的原材料提前进行试验,并做出混合料的标准击实试验,确定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以便控制现场施工。 测量工作 复核水准点、中桩,并加密水准点引至施工路线外稳固可靠处,便于今后施工。 人员配备 对于此分项工程,我部设管理人员 11 名(详见管理人员一览表)测量员 3 名,施工人员 50 名。 机械调配 在进行此道分项工程准备阶段,我部已经将各种机械设备调配到位:挖掘机 2 台、推土机 2 台、装载机 4 台、平地机 1 台、羊角振动压路机 2 台、胶轮平轮振动压路机 2 台、洒水车 2 辆,并且已经对各种机械进行了检查保证机械设备性能完好。 第二节 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通过大量的试验工作,我部确定了施工方法如下: 确定了生产用的原材料 用于底基层中的石灰、粉煤灰、土进场前均进行试验,各项指标均能满足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确定了施工中主要环节的控制方法 ( 1)混合料生产 由于考虑到周围环境污染及保护等问题,我部采用场拌法进行混合料的生产。 首先在中心试验室中测定石灰、粉煤灰及素土的自然密度,根据经验公式:单层厚度 =(混合料的铺筑面积混合料的厚度 混合料的的最大比重混合料的质量比)247。 该层的料比重,计算出压实度为20cm 的石灰粉煤灰土中,每单位面积需用石灰数量和粉煤灰及土的松铺厚度,用于指导施工。 根据计算结果在预拌场内平铺素土,然后使用推土机大致推平,在排压整平的素土上按计算厚度平铺粉煤灰也适当整平排压。 在整平的粉煤灰顶面打出方格网人工按照计算数量布石灰,每个方格网中石灰撒铺要均匀。 使用稳定土拌和机充分进行拌和,注意检测好拌和深度,即不能过深而扰动场地,又不能过浅而产生素土夹层。 检测拌和均匀混合料中石灰含量和含水量,如果含灰量不足, 可适当加灰再拌和。 预拌混合料的含水量一般要大于最佳含水量 1%~ 2%。 ( 2)混合料摊铺、找平 用自卸汽车将预拌好的混合料运至施工现场,采用推土机进行混合料的摊铺,整体排压两遍并大致找平。 用标志杆明确两侧边线(或白灰撒线)。 在初平、二次找平、细平过程中,均用水准仪按规定断面给出标高,找平时平地机由上坡角至下坡角的顺序进行,找平过程中只刮不垫,若局部低洼,局部垫料后用拌和机重新拌和一次再找平。 ( 3)混合料碾压 找平完毕后,及时进行碾压,用 20t 羊角振动压路机初压,前两轴原轴去原 轴回,以后错 1/3 轴自路边向路中碾压。 用胶轮压路机进行终压以消除轮迹和赶光。 所有碾压设备在操作过程中,速度控制在一档,严禁开快车、错大轴、压花轴、在工作面上错轴。 碾压过程中随时检测压实度,保证一次达到要求,当天一次碾压合格交活。 碾压控制速度见下表: 压路机的碾压控制速度( km/h) 压路机类型 初压 复压 终压 适宜 最大 适宜 最大 适宜 最大 振动压路机平压 3 振动压路机挂振 三轴压路机 2 3 ( 4)养护 施工过程中,按照规定频率 制作抗压试件,并按照规定时间进行抗压强度检测,成品表面洒水养护,保证 7 天湿润。 质量验收标准: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压实度 ( %) 代表值 96 每 200m 每车道 2 处 (灌砂法) 极值 91 2 平整度( mm) 12 3m 直尺:每 200m 测 2 处10 尺 3 纵断高程( mm) +5 、 15 水准仪:每 200m 测 4 个断面 4 宽度( mm) 符合设计要求 尺量:每 200m 测 4 处 5 厚度( mm) 代表值 10 每 200m 每车道 1 点 极值 25 6 横坡( %) 177。 水准仪:每 200m 测 4 个断面 7 强度( MPa) 符合设计要求 按附录 G 检查 第三节 质量保证措施 在工程用材的选择上以质量第一为宗旨,并经过取样复试、现场抽验、施工过程中检测、成品检测等一系列检测手段进行材料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以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为总负责人,质量主管、测量主管、材料主管、施工主管各负其责,对各自岗位的工作严格把关,不符合要求的部位或工序认真整改,使我们的工程达到内坚外美的效果。 另外要求在开工前,由项目总工负责对施工人员进 行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熟悉施工方法,并做好交底记录。 雨季施工要适当缩小工作面,施工尽量做到当天填筑、当天碾压成型,并随时完善地表水排泄系统。 保证雨后无积水现象。 消解好的石灰一旦雨淋,使用前要重新测试其活性钙的含量,能降级使用的降级使用,不能使用要绝对停用。 质量保证体系: 第四节 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在操作规程中严格遵守,听从指挥。 项目安全负责:李江民 项目总工:安文科 质量主管:肖金 机械主管:曹红安 材料主管 :聂小栓 施工主管:张栓印 项目副经理:王金学 项目 经理:李文龙 一切电 器、设备安装须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 施工现场夜间作业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有电工跟班巡视,查出隐患应及时处理。 各类电器使用的闸箱必须设置漏电保安器,负责电器操作的人员配备绝缘鞋和绝缘手套以防触电伤人。 经常组织安全检查工作,以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设专职人员负责安全工作,发现问题随时纠正处理。 贯彻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分组负责,分片负责,事事有人负责,时时有人负责,把安全工作贯彻到各个生产环节,并与民工队伍签定安全合同或协议,明确责任。 建立由 项目经理和项目专职保卫员主管、各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及保卫员配合的保卫组织体系。 将保卫工作系统化,责任化,形成由项目经理部,项目分部,施工作业队三级管理的保卫网络。 结合所处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及民风民俗,由项目经理部制定《保卫工作管理规定》,《防火工作管理规定》和《交通安全管理规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