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垫层、底基层、基层技术交底内容摘要:
用于基层时,其颗粒组成与塑性指数应符合表 22 规定的级配和塑性指数的要求。 ( 3)级配砂砾作基层与底基层时,集料的压碎值应满足下列规定: 一级和高速公路的底基层和基层 不大于 30% 碎石 碎石中的扁平、细长颗粒总含量不应超过 20%,其中不应有土块及植物根茎等,用作路面基层、底基层的级配碎石,其颗粒组成应满足下列规定的要求,级配碎石作基层、底基 层时,集料的压碎值应满足下列要求: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基层 不大于 26%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底基层 不大于 30% 不同等级公路基层、底基层集料混合料的级配要求 表 22 注: ○ 1 集料中 ,小于 5%;细粒土无塑性指数时,小于 7%。 ○ 2 对无塑性混合料,小于 0075 的颗粒含量应接近高限,使压实后的基层透水性小。 ○ 3 潮湿多雨地区的基层采用塑性指数小于 6,其他地区基层采用塑性指数大于 9。 材料名称 公 路 等 级 层 位 编号 通过下列筛孔( mm)质量( %) 液限 % 塑性指数 53 水泥稳定材料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底基 层 1 号 100 90~100 / 67~90 45~68 29~50 18~38 / 8~22 0~7○ 1 / 28 9 基层 2 号 100 90~100 72~89 47~67 29~49 17~35 / /8~22 0~7○ 1 / 28 9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 底基层 90~100 / 66~100 54~100 39~100 28~84 20~70 14~57 8~47 0~30 / 基层 100 / / / / / 50~100 / / 17~100 0~50 0~30 石灰工业废渣稳定集料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底基层 1 号 100 85~100 / 68~85 50~70 35~55 25~45 17~35 10~27 0~15 1 号 100 90~100 / 72~90 48~68 30~50 18~38 10~27 6~20 0~7 基层 2 号 100 / 85~100 55~75 39~59 27~47 17~35 10~25 0~10 2 号 100 / 81~98 52~70 30~50 18~38 10~27 6~20 0~7 级配碎石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基层、中间层 2 号 100 / 85~100 52~74 29~54 17~37 / 8~20 0~7○ 1 28 小于 6 或 9○3 底基层 1 号 100 90~100 / 73~88 49~69 29~54 17~37 / 8~20 0~7○ 2 28 小于 6 或 9○3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 基层 1 号 100 90~100 / 73~88 49~69 29~54 17~37 / 8~20 0~7○ 2 28 小于 6 或 9○3 未筛分碎石 各级公路 底基层 1 号 100 85~100 69~88 / 40~65 19~43 10~30 8~25 / 6~18 0~10 28 小于 6 或 9○3 2 号 100 83~100 / 54~84 29~59 17~45 11~35 / 6~27 0~10 28 小于 6 或 9○3 级配砾石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轻交通) 基层 2 号 100 90~100 / 73~88 49~69 29~54 17~37 / 8~20 0~7○ 2 28 小于 6 或 9○3 3 号 100 / 85~100 52~74 29~54 17~37 / 8~20 0~7○ 2 28 各级公路 底基层 1 号 100 90~100 81~94 / 63~81 45~66 27~51 16~35 / 8~20 0~7○ 2 28 小于 6 或 9○3 砂砾 砂砾土 各级公路 底基层 100 80~100 / / / 40~100 25~85 / / 8~45 0~15 28 小于 9 施工用水一般人或牲畜饮用的水源,均可使用。 三、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强度形成原理 综合稳定类基层强度形成是以水泥和石灰为主要结合剂,外掺少量活性物质或其它材料,以提高和改善土的技术性质,以提高后期强度。 四、基层、底基层混合料质量要求 基层、底基层混合料质量要求包括以下两方面: 基层、底基层混合 料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规定的强度标准,它是确定施工用配合比的主要依据。 基层、底基层压实标准 路面基层、底基层在施工时必须达到规定的压实标准,以保证路面结构层具有足够的力学强度,从而保证路面的整体强度、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 基层、底基层、垫层采用重型击实标准确定最大干容重,基层压实度不小于 98%,底基层压实度不小于 97%(新标准 96%),垫层压实度不小于 96%。 五、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一般原则与试验项目 混合料组成设计的一般原则是结合料剂量合理,尽可能采用综合稳定以及集料应有一定的级配。 试验项目: 重 型击实试验 承载比 抗压强度 ( 2):基层、底基层施工准备阶段 基层、底基层施工准备阶段工作的主要内容如下 : 一、原材料试验与审批 在工程开工前、要求项目部在所选定的料场中,取代表性样品进行规定的各项试验,并应将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经监理工程师审查质量合格的原材料,才可批准使用。 二、混合料配合比的审批 承包人在开工之前,应根据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使用的原材料进行混合料的配合比试验,确定满足强度要。路面垫层、底基层、基层技术交底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路面工程分项开工报告
技术管理、装备及同类或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第三节 编制原则 本施工方案编制的原则是“经济、合理、优质、高效”,特别是针对本工程施工关键工序及重要部位,本方案力求施工工艺先进,质量与工期控制措施到位,确保工程建设达到的投资、质量、工期标准与我公司投标承诺保持一致,同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主要包含以下各个方面: 一、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特点,围绕工程重点,周密部署,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二
路桥过渡段试验段方案
渡段 碾压 涵洞 两侧过渡段碾压应 对称施工。 碾压时采取从两侧向中心的顺序,纵向进退式碾压,先静压一遍,再弱振碾压两遍,再强振碾压一遍。 碾压行始速度开始时用慢速(宜为 2— 3km/h) ,最大速度不超过4 km/ 2m,与行轮迹重叠 — ,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不小于 3 m,以保证无漏压,确保碾压的均匀性。 靠近涵洞的部位在纵向碾压后,压路机改为平行涵洞背壁面进行横向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