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墅弱电技术方案内容摘要:
的安全要求》 ( GB8898172。 172。 88)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 GB936688)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J6588)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2020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328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20 设计原则 智能小区系统工程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以人为本 “人”是住宅小区的主体,系统设计应紧紧围绕着人们的实际需求,以实用、简便、经济、安全为原则,同时照顾到不同文化 层次、不同年龄住户的需要,满足“居住”这一特定使用功能。 可行性和适应性 系统要保证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可能性。 实用性和经济性 系统建设应始终贯彻面向应用,注重实效的方针,坚持实用、经济的原则。 针对性 小区智能化系统的设置并非千篇一律的,而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如工程规模、配套设施、市场定位、用户对象、管理要求、小区规划及平面布局等等因素,作出有针对性的设计 先进性和成熟性 4 系统设计既要采用先进的概念、技术和方法,又要注意结构、设备、工具的相对成熟。 不但能反映当今的先进水平,而且具有发展潜力,能保证 在未来若干年内占主导地位。 开放性和标准性 为了满足系统所选用的技术和设备的协同运行能力,系统投资的长期效应以及系统功能不断扩展的需求,必须追求系统的开放性和标准性。 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考虑技术先进性和开放性的同时,还应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设备性能、系统管理、厂商技术支持及维修能力等方面着手,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最大的平均无故障时间。 安全性和保密性 在系统设计中,既考虑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更要注意信息的保护和隔离,因此系统应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网络通信环境,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系统安 全机制、数据存取的权限控制等。 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 为了适应系统变化的要求,必须充分考虑以最简便的方法、最低的投资,实现系统的扩展和维护。 设计思想 “ 花园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所遵循的指导思想: ( 1)坚持高起点,面向二十一世纪,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和在国内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 2)贯彻“实用、可靠、先进、经济”的八字方针,以应用为导向,推进管理,按急用先上、分步到位的原则进行建设; ( 3)从现实情况出发,以需求为依据,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确保系统高度集成、总体优化、安全可靠、稳步推进; 设计范围 本弱电 系统主要包括: 5 1. 综合布线系统 2. 可视对讲 与室内安防 系统 3.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4. 周界报警系统 5. 电子巡更系统 6. 紧急广播及背景音乐系统 7. 车辆管理及一卡通系统 8. 机房及防雷接地系统 9. 综合管路系统 10. 智能家居系统(精装选配) 6 第 2 章 综合布线系统 系统概述 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 PDS, 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又称开放式布线系统( Open Cabling System)。 结构化综合布线,是针对建筑内部智能系统 ( 电脑及网络、话音设 备、楼宇自控设备、视频设备等)的信号传输线路,通过它可使话音设备、数据设备、交换设备及各种控制设备与信息管理系统连接起来,同时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 因而在 此基础上进行话音通信、数据图像处理、控制等等,从而建成智能化的建筑。 综合布线系统最初产生于八十年代初期的美国,是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连网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初, PDS 开始传入我国。 综合布线系统是目前国内外推广使用的比较先进的综合布线方式,它较传统布线方式具有以下功能与特点: ( 1)综合性、兼容性好 传统的专业布线方式需 要使用不同的电缆、电线、接续设备和其它器材,技术性能差别极大,难以互相通用,彼此不能兼容。 综合布线系统具有综合所有系统和互相兼容的特点,采用光缆或高质量的布线部件和连接硬件,能满足不同生产厂家终端设备传输信号的需要。 ( 2)灵活性、适应性强 采用传统的专业布线系统时,如需改变终端设备的位置和数量,必须敷设新的缆线和安装新的设备,且在施工中有可能发生传送信号中断或质量下降,增加工程投资和施工时间,因此,传统的专业布线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差。 在综合布线系统中任何信息点都能连接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当设备数量和位置 发生变化时,只需采用简单的插接工序,实用方便,其灵活性和适应性都强、且节省工程投资。 ( 3)便于今后扩建和维护管理 综合布线系统的网络结构一般采用星型结构,各条线路自成独立系统,在 7 改建或扩建时互相不会影响。 综合布线系统的所有布线部件采用积木式的标准件和模块化设计。 因此,部件容易更换,便于排除障碍,且采用集中管理方式,有利于分析、检查、测试和维修,节约维护费用和提高工作效率。 ( 4)技术经济合理 综合布线系统各个部分都采用高质量材料和标准化部件,并按照标准施工和严格检测,保证系统技术性能优良可靠,满足目前和今 后通信需要,且在维护管理中减少维修工作,节省管理费用。 采用综合布线系统虽然初次投资较多,但从总体上看是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的。 设计原则 PDS 系统布线遵从以下的设计原则: 布线系统首先具有高速和高宽带的传输能力,应能满足楼内的信息传输的需要,尤其是数据系统的高速数据传输的要求,并且能够适应现代和未来技术的发展,保证 15— 20 年不落后。 布线系统应具备运行的高度可靠性,对于特别重要的网络部分,要采用冗余备份来保证线路的万无一失。 布线系统应能适应各种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需要。 设备变迁时 要有高度的灵活性、管理的方便性。 产品的通用性满足各种网络产品及通信系统的要求。 结构化布线系统中除去固定于建筑物内的水平线缆外其所有的接插件都是积木式的标准件,系统的扩充升级容易。 保护用户一次性投资,维护费用极低,使整体投资达到最少。 系统组成 根据国际电子工业协会 (EIA)和国际电信工业协会 (TIA) 2020 年制定的结构化布线系统标准 (EIA/TIA568B),及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制定的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结构化布线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配线 (水平 )子系统、干 线 (垂直 )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等六个子系统组成。 8 工作区子系统 (WORK AREA):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组成,它包括连接器和适配器 ,满足从建筑物内各弱电系统中电信号的传输,到各种数据的高速传输网以及各种数字、话音、图像系统等复杂的信号传送。 水平布线子系统 (HORIZONTAL CABLING):由工作区用的单 /双孔数据 /语音插座、每层配线设备至信息插座的配线电缆(均采用六类非屏蔽线缆)、楼层配线设备和跳线组成。 管理子系统 (TELECOMMUNICATIONS CLOSET):分布在大楼内各相应楼层专用的配线间,由交叉连接的端接硬件所组成,以管理各层的水平布线子系统,同时可连接相应的网络设备。 垂直干线子系统 (BACKBONE CABLING): 干线子系统指连接设备间配线架(或光纤接线盒 /箱)与总配线架的线缆,主要由光纤和大对数双绞线及其它电缆组成,经设备弱电竖井垂直铺设,室外走管道井或预埋管穿线。 设备间子系统 (EQUIPMENT ROMM):由设备间中的电缆、连接器和相关支撑硬件组成,它把公共系统设备的各种不同设备互连起来。 该子系统将中继线交叉连接处和布线交叉处与 公共系统设备 (如 PBX )连接起来。 建筑群 (ENTRANCE FACILITIES)子系统 :是将一个建筑物中的线缆 (光纤 )延伸到另一个建筑物的通信设备和装备上,是由二个或二个以上建筑物的语音、数据、视像系统所组成的一个建筑群综合布线子系统,其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缆线和配线设备。 9 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成 综合布线系统产品是由各个不同系统的器件所构成。 如图所示: 传输介质 交叉 / 直接 连接设备 介质连接 设备 适配器、传输电子设备 布线工具及测试组 件 综合布线 产品系统组成 综合布线系统产品的构成图 系统产品包括:建筑物或建筑群内部的传输电缆、信息插座、插头、转换器(适配器)、连接器、线路的配线及跳线硬件、传输电 子信号和光信号线缆的检测器、电气保护设备、各种相关的硬件和工具等。 这些器件可组合成系统结构各自相关的子系统,分别起到各自功能的具体用途。 系统产品还包括建筑物内到电话局线缆进楼的交接点(汇接点)上这一段的布线线缆和相关的器件。 但不应包括交接点外的电话局网络上的线缆和相关器件以及不包括连接到布线系统上的各个交换设备,如: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数据交换设备、工作站中的终端设备和建筑物内自动控制设备等。 系统设计 PDS 综合布线系统 小区布线主要解决电话、宽带(电信、网通)等接入要求,根据目前小区开发基本情况,这部 分工作由各运营商负责设计施工,我公司负责室内主干部分管路桥架贯通及预留。 10 智能家居箱系统 系统 概述 目前“智能化”已成为国内房地产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和卖点。 也是各信息服务商、宽带网营运商竟相开发的市场。 住宅要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则需要在家庭内建立一套弱电系统(如:电话、电视、电脑、音视频、安防等系统),因此在住宅内进行综合布线(弱电布线)也变得越来越关键。 住宅采用综合布线系统的优点主要如下: 灵活的布线方式:通过信息箱的管理,可任意增加、减少电话点的数量,可任意互换电话、数据点功能,无需重新放线破坏 装修格局。 全家老少都可在自己的房间独立上网、打电话、看电视、听音乐、从而避免了互相干扰。 解决宽带的户内复接:宽带线进来了怎么办,宽带的复接方式不能像以往电话线实行简单复接,采用标准 10M 或 100M 的 RJ45 接口方式,使家里的电脑接口像电话一样随处放置、方便上网。 多台电脑同时上网:每个房间都有高速网络接口,在家中可随时上网冲浪,并可组成家庭局域网。 上网、打印机、扫描等共享,且只需一条网络线的费用。 影音共享:可实现一台影碟机或(卫星接收机 /音响),在客厅、主卧、次卧,儿童房等各房间现时享用,也可在家里的 每个房间实现背景音乐播发功能。 有线电视信号的分配放大:只需一条进线,各个房间可单独观看有线电视节目,同时,也适合将来有线视频点播,有线电视宽带上网等应用。 信号传输优质稳定:所有进线都接在统一规范的标准接口,线路间连接也在功能模块中进行,不再有手工复接、搭接问题,电话、电视、电脑等不再为信号衰减或干扰等问题而影响使用效果。 其他弱电扩展功能:提供紧急按钮,安防系统,三表抄收系统的接入接续,或是家里自行设计的弱电系统的布线接续。 方便的控制管理:可随时切断儿童房的电话、电脑、有线电视信号、 AV 信号等,以 确保管理学童自习时间不使用电话、电脑、电视、听音乐。 有效实现对任意房间的信号实施控制,所有这些只在信息箱内控制即可达成。 功能可灵活调整、自由设置:住户可以根据自己现在或将来的需要灵活更 11 改线路,灵活跳接、设置。 使宽带口之间、电话口之间、电脑 /电话口之间,实现自由组合。 家里预埋的任何一点的影音视频口都可设置成:音响、监视、可视对讲、 CD, DVD、卫星接收系统的输入输出,真正实现自由组合。 而且所有一切都在信息箱内免工具操作。 轻松维护:线路中出现的任何故障等问题,都可在其信息箱内免工具处理,无须大动干戈的开 墙凿地,无须专业人员即可实现轻松管理和维护。 系统选型 我们采用智能家居箱作为 花园 智能箱系统。 本次设计产品 是参照( TIA/ EIA570- A)国际家庭电讯布线标准,并根据国内住宅的实际情况而设计的。 产品对于单体住宅、住宅小区无论在设计、新建或二次装修,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同时也适用各类商务楼的小型办公室。 在应用时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系统进行设计施工,只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冗余。 也可以与整个住宅、小区或办公楼的智能弱电系统统一考虑。 系统采用产品结构模块化和强弱电分离的设计模式、而且产品主要为无源器件,因此对于应用的 外部条件没有特殊的要求,只要系统的设计、安装符合国家相关的工程设计规范。 系统设计 智能箱我们采用鸿雁家庭智能箱系统,根据户型的配置。 1 号箱体配置如下:( 共 35 户 别墅、 48 户排屋 ) 序号 产品名称 单位 数量 1 智能箱体 个 83 2 语。别墅弱电技术方案
相关推荐
( 7)当分析重大事故和重复事故原因,发现制度性因素 时; ( 8)其他相关事项。 19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修订后由安全员(班组长)组织员工培训学习。 相关记录 法规法规库定期更新记录 应急预案评审修订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
NOX 吸收均在 ~ 的压力下进行。 基本流程与全中压法 相似。 此法的特点是全过程压力均由空气压缩机供给,不需特种钢材的 NOX 压缩机,流程简单,设备布置紧凑,基建投资少,特种钢材用量少,生产强度大,吸收率高,产品浓度高,能量回收率高。 缺点是氨氧化率低,氨耗高,铂催 化装填量大,使用周期短,损耗亦大,尾气中 NOX 含量高,使得尾气处理费用高。 生产成本较高。
10 分,请假的一人次扣 5 分,记录不全扣 10 分,学习不认真的一人次扣 5 分。 5 分,没有学习措施上岗的一次扣 30 分。 5 分,回答太差或不会的扣 10分。 、岗位描述、作业规程、施工措施不能做到应知应会一 Co., Coal Industry 区队班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制度汇编 21 龙 山 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人次扣 3— 10分。 (六)劳动纪律 5 分,旷工连续超过 15
量衡。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中考历史知识总结中国古代史(历史七年级上册)一、元谋人北: P2 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 170 万年的元谋人。 二、北京人的文化遗存:( P3- P4)生活时间:距今约 70— 20万年生活地点:北京周口店用火方式: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凭俱亲枣槛卒乐吩供筹枕谣三徘病等
和红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1高度的表示方法有海拔和相对高度,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褐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非洲的刚果盆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 世 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 55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55 第 4 课 工业化的起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