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20xx修正精简版ppt模版课件内容摘要:

高 100m,气温下降 ℃ ) ③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14 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④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温差大;等 温线稀疏的地方,温差小。 降水的形成条件: ① 水汽 和 凝结核 ② 气温下降 到足以使水汽凝结出来 降水的类型: ① 对流雨 (多在赤道地区、降雨最多) ② 地形雨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③ 锋面雨 降水分布规律: 赤道最多,南 北回归线附近(如 撒哈拉沙漠 )和两极最少 ( P65图 4— 12) 影响气候的因素: ① 赤道附近 太阳高度(太阳高度是太阳光线和地面的夹角) 大、太阳辐射多,气温高; ② 地球的运动: 自转 :方向: 自西向东 , “北逆南顺” 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南极看是顺时针 周期: 一天 公转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 一年 气节 日期 北半球季节 太阳直射点位置 春分 3 月 21 日 北半球春季 赤道 全球昼夜等长 夏至 6 月 22 日 北半球夏季 北回归线 北半球昼长夜短 秋分 9 月 23 日 北半球秋季 赤道 全球昼夜等长 冬至 12 月 22 日 北半球冬季 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短夜长 ***四季和五带的划分: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寒带( 176。 — 90176。 );有太阳 直射现象的是热带(南北纬 176。 之间);热带与寒带之间是温带( 176。 — 176。 )。 (五带划分参考 P70 图 4— 22) ③ 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 ;所以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季海洋气温比陆地高;海洋的最热月和最冷月都比陆地晚一个月; ④ 人类活动:改变地表面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