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试卷一考试内容摘要:
1目前,我国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约为( D、 40%以上) ——P361 未来 20 年,我国必须保持( C、 7%)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 ——P362 2 21 世纪,科技、经济与生产之间呈现出以下运行关系( D、科学 ⇌技术 ⇌生产) ——P369 2比较法对科技创新的作用的表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C、比较法为模拟实验提供了逻辑基础) [类比法 ]——P383 2企业创新的核心是( C、技术创新) ——P393 2(知识创新)是企业研究与开发能力的基石 ——P397 2企 业业务流程再造是由( A、迈克尔 ?汉默和詹鲁斯 .钱皮)提出的 ——P394 2不同的科学判断之间的前后一致性,是遵循了( B、矛盾律) ——P380 2科技创新最本质的特点是( A、首创性) ——P365 2 1770 年至 1830 年世界科学技术中心是( C、法国) ——P361 2金字塔组织不包括( B、网络型组织) 资产阶级道德的核心是( C、利己主义) ——P12 3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P13 A、一般性探索 B、功能性探索 C、特殊性探索 D、持续性探索 4想象形式包括( AC) A、再现性想像 B、回忆性想像 C、创造性想像 D、理性的想像 4日本教育的特点是强化( CD) A、义务教育 B、家庭教育 C、岗位教育 D、社会教育 4当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主要包括( ABC) A、材料 B、能源 C、信息 D、科学原理 4思维定势源于( AB) A、外部定势 B、内部定势 C、个人定势 D、组织定势 4突破思维定势是( ABCD) A、创新的需要 B、人类进步的需要 C、科学发展的需要 D、新事物诞生的需要 4系统思维的内容包括( ABC) A、全局性思维 B、结构功能性思维 C、协同性思维 D、模式思维 4近 代管理理论基于人的假设有( ABD) A、经济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自由人假设 D、决策人假设 4辩证思维的特征有( ABCD) A、独立性思维 B、创新性思维 C、严密性思维 D、实践性思维 50、大脑的功能部位可分( ABC) A、感受区 B、储存区 C、判断区 D、分析区 5产品创新思维的方法( ABCD) A、加法 B、减法 C、乘法 D、除法 5创造性思维按内容分为( ABC) A、逻辑思维 B、形象思维 C、灵感思维 D、发散思维 5按思维过程的形式特点,可把创造性思维分成( AD) A、发散式思维 B、逻辑思维 C、 灵感思维 D、收敛式思维 5形象思维的特征包括( ABCD) A、具体性 B、直观性 C、概括性 D、创造性 5的基本( ABD) A、突发性 B、独创性 C、自觉性 D、非自觉性 5按激发灵感渠道形式可把灵感思维分( ABCD) A、自发灵感 B、诱发灵感 C、触发灵感 D、逼发灵感 5决策思维的特点有( ABC) A、综合性 B、动态性 C、多向性 D、广泛性 5决策科学化要求决策者( ABCD) A、知识广博 B、敏于判断 C、巧于整合 D、善于观察 5决策思维的原则有( ABC) A、只有一个方案时不能决策 B、善于妥协 C、迂回前进 D、知识广博 60、理论创新的层次包括( ABC) A、理论体系创新 B、研究内容创新 C、研究方法创新 D、理论与实践结合 6人的本质属性包括( A、自然属性 C、社会属性) 6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以下阶段( ABCD) A、依赖阶段 B、顺应阶段 C、掠夺阶段 D、和谐阶段 6理论创新的基本原则有( ABCD) A、理论联系实际 B、科学性 C、先进性 D、实践性 6理论创新的特征是( ABCD) A、继承性 B、斗争性 C、时代性 D、加速性 6科技创新包括( A、科学创新 C、技术创新) 6科技创新的 内容包括( ABCD) A、材料创新 B、产品创新 C、工艺创新 D、工具创新 6科技创新的基本特点包括( ABCD) A、首创性 B、自觉性 C、开放性 D、加速性 6科学观察的原则有( ABCD) A、客观性原则 B、辩证性原则C、反复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 6逻辑思维遵循规律包括( ABCD) A、同一律 B、矛盾律 C、排中律 D、充足理由律 70、管理创新的特征包括( BCD) A、创新费用高 B、创新风险小 C、创新周期短 D、集成性强 7企业创新的最主要特点是( AD) A、新颖性 B、领先性 C、实用性 D、具有价值 7企业创新的主要内容有( ABCD) A、观念创新 B、技术创新 C、管理创新 D、组织创新 7企业创新的途径( ABCD) [技术创新、业务流程再造、知识创新、管理创新 ] 7层级制组织结构包括( ABC) A、直线制 B、直线职能制 C、事业部制 D、横向联合制 7组织创新的基本趋势包括( BC) A、组织结构层级化 B、组织结构扁平化 C、组织结构网络化 D、组织结构多样化 7学习型组织的主要特征有( ABCD) A、柔性化 B、扁平化 C、自主管理 D、不断变革 7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主要经过以下的修炼( A、超越自我 C、团队力量 D、系统思考) 7知识创新的类型包括( ABCD) A、知识递进型 B、知识跃迁型 C、知识融合型 D、知识变换型 7知识的存在方式包括( AD) A、默然知识 B、经验知识 C、理论知识 D、形式知识 80、以下对理论创新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BCD) A、理论创新仅包括理论体系及研究内容的创新 B、理论创新的关键是要勇于和善于探索 C、理论创新是人类本质属性的最高体现 D、理论创新的实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8收敛式思维的形式,包括( ABCD) A、求同思维法 B、求异思维法 C、同中求异法 D、同异并用 思维法 8发散式思维的形式包括( ABCD) A、横向思维法 B、纵向思维法 C、逆向思维法 D、侧向思维法 8以下哪些对思维定势的表述是正确的( CD) A、所有的思维定势必须突破 B、思维定势必须舍弃 C、创新就要突破思维定势 D、思维定势可以节省精力、提高效率 8以下哪些对 “想像 ”概念阐述是正确的( BCD) A、想像就是不着边际的幻想 B、想像高于一般的联想 C、想像来源于现有的事物又高于现有事物 D、想像可以帮助人们跨越时空限制,自由思考 8以下对知识经济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BCD) A、知识成为核心要 素 B、知识经济时代的标准是知识生产率 C、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D、知识经济的实质是创新 8直线职能制组织的缺点是( ABD) A、高层处理日常事务的负担越来越重 B、行政机构日益膨胀,组织效率下降 C、没有专业化的分工 D、不利于发挥中层管理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8知识创新的类型包括( ABCD) A、知识递进型 B、知识跃迁型 C、知识融合型 D、知识变换型 8管理创新的内容包括( ABCD) A、管理思想的创新 B、管理战略的创新 C、管理组织的创新 D、管理模式与方法的创新 8全方位管理创新包含以下内容( ABCD) A、全球化的 “现代意识管理 ”B、创新化的 “技术开发管理 ”C、知识化的 “智能成本管理 ”D、竞争化的 “人才激励管理 ” 90、学习型组织的主要特征包括( ABCD) A、组织结构柔性化 B、组织层次扁平化 C、组织系统开放化 D、容许差异 四、简答题(本题答案供参考) 道德有哪些作用。 它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发挥作用的。 ——P67 答:作用: ① 社会的主体道德对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② 先进道德对于发展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有促进作用。 ③ 道德在阶级社会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④ 道德对于调整人 际关系,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方式: ① 道德通过道德舆论的褒扬和贬斥来引导人们的社会行为。 ② 道德通过传统习惯的力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③ 道德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发挥作用。 ④ 道德对社会生活的作用方式是非强性的。 如何建立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体系。 ——P104406 答: ① 健全社会道德控制机制。 ② 大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他律过程。 ③ 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 ④ 要加强职业道德本身的立法和制度化建设。 创新为什么要建立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之上。 ——P279280 [创新源自丰 富的知识与经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容易取得成功 ] 决策科学化是决策者追求的目标,那么决策者如何运用决策思维,促使决策科学化。 ——P328329 答: ① 决策者要知识广博。 ② 决策者要善于观察事物 ③ 决策者要敏于判断 ④ 巧于整合 科技创新的意义是什么。 ——P360363 答: ① 科技创新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②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③ 科技创新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必要。 ④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简述企业创新的主要内容。 ——P392394 答: ① 观念创新。 ② 制度创新。 ③ 技术创新。 ④ 管理创新。 ⑤ 组织创新。 ⑥ 流程创新。 ⑦ 知识创新。 ⑧ 企业文化创新。 五、案例分析题略(请参考书本每章节后的案例)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教程》题库二(含答案) 简述道德的含义。 P1 答:我们通常所说的道德是指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依据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教育力量维系,以善恶、荣辱为标准,评价人与人、人与社会间关系的态度和行为,它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道德有三层含义:(一)道德是由一定社 会关系所决定的思想关系;(二)道德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三)道德是社会中各种道德现象的总和。 道德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P3 答:道德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它相对独立于经济关系。 第一,道德的变化同经济关系的变化并不同步,不是亦步亦趋; 第二,道德的相对独立性还体现在它相对独立地直接同上层建筑和其他成分发生关系和作用; 第三,道德相对独立性的最重要的表现就在于它具有自己相对独立性的发展历程; 道德具有哪些方面的特点。 P25 答:(一)道德是一个历史范畴;(二)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具有能动作 用;(三)道德具有相对独立性;(四)道德具有阶级性;(五)道德具有多层次性;(六)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道德有哪些作用。 P6 答: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社会的主体道德对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先进道德对于发展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有促进作用; (三)道德在阶级社会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四)道德对于调整人际关系,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什么是社会公德。 P33 答:社会公德是指一个社会成员为了维护社会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与环境,二要共同遵守的最简单、 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和要求。 简而言之,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范。 什么是教师职业道德。 P133 答: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它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 为什么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P2628 答: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之所以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是因为:( 1)集体主义是人类社会本质的必然选择和要求;( 2)集体主义是由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的;( 3)集体主义是调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的基本原则; 集体主义 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P28 答:( 1)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 2)在保证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 3)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体利益;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P91 答:( 1)爱岗敬业;( 2)诚实守信;( 3)办事公道;( 4)服务群众;( 5)奉献社会;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基本任务是什么。 P22\30 答: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基本任务是:(一)努力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二)开展社会公 德教育;(三)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四)开展家庭美德教育; 1社会公德的基本行为准则和基本特征各有哪些方面。 P35 答:社会公德的基本行为准则有: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基本特征:共同性、简易性、相对稳定性; 1同第 9 题 1公民道德建设的方针原则是什么。 P63 答:(一)坚持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二)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三)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 (四)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 (五)坚持把先进性 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六)坚持。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试卷一考试
相关推荐
水特征与排放要求 散户污水处理工艺 ............................................................. 30 东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 1东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试 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20年 9月目 录前言 1东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特征与排放要求 村落污水处理技术 ...................
计算的承载力和宽度设置限高、限重、限速标志牌,便桥两侧设置防坠落 护栏,其高度为。 所有施工便桥必须进行检算,便桥方案报局项目 经理部审批后方可实施。 ( 6) 根据施工便道与建筑物、城市道路等的关系,在转角、视线不良地段需设置警示装置或可视镜。 ( 7) 施工便道上跨或临近既有铁路、陡峭地段应设防防撞墩。 ( 8) 施工便道便桥应设置必要的标志牌。 便道路口应设置限速标志
仗 4 件。 从而有力的规范辖区范围内烟花爆竹的经营市场,清除了安全隐患,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六、下一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及具体措施 今后,我镇安监站将继续巩固 2020 年的安全生产工作,力争确保以后辖区范围内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为达到这一目标,下一步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协助督促辖区范围内省、市、区挂勾联系示范企业 ,力争达到标准化建设验收合格; 二是从严监管非煤矿山
量是企业第一生命的丰碑。 从此该公司产品以质量过硬,为企业产品带来了良好声誉。 (1)、该公司此举的目的是 : A、在职工心中确立质量意识 B、加强领导的威信 C、解决产品质量差问题 D、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 正确答案 : A 三 、多选题 (每题 3 分 ,共 10 题 )0 2职业道德的特点有。 A、对象特定性 B、专业性 C、稳定性和继承性 D、灵活性和多样性 正确答案 : A,B,C,D
水稻 和 小麦 是印度主 要粮食作物,对照图 、 、 ,分析小麦和水稻的分布与地形和降水的关系。 经济作物有 棉花 、 黄麻 和甘蔗。 印度的黄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棉花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知识框架:章节主要内容我们生活的大洲 — 亚洲自然环境地位、位置、地形、河流、亚洲之最、气候人文环境人口、民族、经济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日本位置、火山地震、经济
海造陆。 (图 p33) 大陆漂移学说是德国科学家 魏格纳 提出的,他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的各大洲是整个 的一块大陆,周围是一片海洋,后来分离漂移逐渐形成现在的样子。 板块运动学 说认为:全球大致分为 六 大板块,各大板块在不停的 运动 之中,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 活跃 ,世界上的 火山 、 地震 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处。 (图 p37,活动p38) 六大板块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