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展厅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范本内容摘要:

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 10倍。 7、钢筋绑扎: (1) 独立基础、地基梁钢筋网片在现场绑扎就位。 (四)模板工程: 独立柱基础模板: 独立柱基础模板采用 12 mm厚的竹胶合板配以 50 100 mm的木龙骨,龙骨间距 200 mm,模板采用吊模支设方法,在模板下口焊钢筋马凳进行支撑,二层模板之间用木方连接牢固,外侧用钢管与四周坑壁顶紧。 地梁模板: 地梁模板采用 12 mm厚的竹胶合板配以 50 100 mm的木龙骨,龙骨间距 200 mm,采用钢管加固,上部每隔 600 mm设置一道水平钢管,在两侧梁侧模外设立管和斜撑。 地脚螺栓定位措施: (1)质量标准 :柱脚螺栓间距位置误差不得大于2 mm, (2)固定措施: 1)根据各柱基地脚螺栓的相对位置尺寸,按 1: 1的比例用角钢加工定位模具。 2)在模板支设时将所加工好的螺栓固定在定位模具上,将地脚螺栓上下位置确定后,上部用螺母拧紧定位。 3)将定位模具固放在柱基模板之上,并在安装前将地基中心线准确弹在定位模具上。 4)混凝土浇注时派专人看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位置准确。 5)混凝土终凝后,将全部地脚螺丝涂黄油并包油纸保护。 (五)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均采用现场机械搅拌,翻斗车水平运输至混凝土浇筑部位。 按《预防混凝土工程碱集料反应技术管理规定(试行)》(京 TY5- 99)中的各项规定,地下防水混凝土外加剂和粗细骨料均应满足此规定及设计要求。 独立柱基混凝土: (1)独立柱基混凝土由翻斗车水平运输至混凝土浇筑部位,人工入模,机械振捣成型。 (2)独立柱基混凝土浇筑采用柱基小流水作业方式,每3个柱基为一作业区段,即先顺序浇第一级台阶,并在第一阶混凝土初凝前再回转浇第二阶,确保上、下层台阶相交处边角混凝土振捣密实。 基础梁: (1)外围基础梁与基础梁以上部分混凝土柱一起支模浇筑混凝土。 由一端开始用赶浆 法分层顺序浇筑。 ( 2)由于在基顶需对地脚螺栓采取固定措施,造成基顶部位混凝土振捣困难,拟采取将振捣棒从基础梁伸向柱内进行辅助振捣的方法,确保振捣密实。 混凝土的养护: 基础在混凝土浇筑初凝后,及时用阻燃保温被进行保温。 (六)土方回填: 1、回填土施工前,首先应进行原土的土壤击实试验,根据土的最佳含水率及干容重,来确定回填用土的含水率控制范围及压实遍数。 2、回填前应将填土部位的垃圾及杂物等清理干净。 3、独立基础回填土采用人工夯实,房心回填采用蛙式打夯机,每层至少夯实三遍,并做到一夯压半夯,夯夯 相连,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并加强对边缘部位的夯实。 每层夯实后,应进行环刀取样检测其夯实密度,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下层土的回填。 (七 )砌筑工程: 1、综合管理室和展示厅177。 MU10实心砖,综合管理室177。 MU10多孔砖。 外墙 粘土空心砖厚为 360 mm,内隔空心砖墙厚 2 120 mm,各种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单、并进行复试。 2、砂浆严格按照配合比过磅配制,计量要准确,采用机械拌制,搅拌时间不得少于 , 177。 M5水泥砂浆砌筑,177。 M5混合砂浆砌筑。 3、砌体砂浆必须饱满密实,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小于 80%。 4、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初凝前使用完。 建筑物的临时间断处不得留直槎,建筑物的隔墙,除应留阳槎外并应设置拉筋,构造柱两侧留大马牙槎,高度不大于 300 mm,沿构造柱每隔 500 mm设 2  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 1000 mm。 构造柱与圈梁交接处,构造柱箍筋间距加密到 100 mm,加密范围为圈梁上下各 500 mm。 实心粘土砖砌 筑采用一顺一丁,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多孔粘土砖采用错缝砌筑,不符合模数的地方用实心粘土砖砌筑。 基础大放脚两边收退要均匀,砌至墙身时,要拉通线检查轴线及边线保证墙身轴线位置正确,同时要对照皮数杆的砖层的标高,如有高低偏差时,应在水平灰缝中逐渐调正,使墙的砖层与皮数杆砖层相一致。 砖墙上的各种预留洞口及埋件以及接槎的拉结钢筋必须按设计标高位置或交底要求留置。 构造柱留置位置要正确、大马牙槎先退后进,上下顺直 ,柱内残留砂浆要清理干净。 (八)脚手架工程: 网架安装脚手架 : 为了节约材料,缩短工期,网架拟采用活动脚手架平台空中散拼的方法安装,脚手架平台搭设高度 911 m(顶部成坡形),宽 10- 12 m,长约 28 m,两座平台同型分搭,合并成整跨布置,安装完一榀(条)网架后可沿柱距方向移动,再安装相邻或其它部分的网架。 平台分开的目的是移动灵活,减少劳动强度,节约时间(详附图示),为了使平台基部便于移动,其下部座落在展示厅内钢轨上,故室内钢轨应先行施工。 室外彩色钢板安装脚手架: 室外彩色钢板安装搭设可移动式脚手架,长度为两跨 16 m,高度为14 m,外侧设斜撑。 脚 手架搭设要求: ( 1)材料要求: 选用直径 48- 51 mm,壁厚 mm的钢管和玛钢扣件。 ( 2)技术要求: 1)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得大于 ,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 ,纵向设置剪刀撑。 2)操作面满铺 5cm厚的脚手板,脚手板不得有探头板、飞跳板。 脚手板下屋兜水平网,操作面外侧设两道护身栏杆和一道挡脚板。 3)由于下侧用轮子支撑在钢轨上,为防止下侧在施工时滑动,必须设置可靠的锁定装置。 (九)钢结构制作: 1、制作工艺流程: 2、技术准备: ( 1)组织技术、施工、质检等有关部门认真 进行施工图纸会审 ,对施工图中有疑问的部分 ,积极与设计、建设单位及时沟通、并处理和解决图纸中的问题。 ( 2)针对工程特点 ,认真编制施工方案和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提出材料计划,对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合理选择施工工艺,科学地安排施工工序。 ( 3)对专业和特殊作业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提高工人素质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打好基础。 ( 4)逐级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作好开工前的各项施工准备工作。 钢结构加工、制作 ( 1)材料管理: 1)材料的规格、型号、材质要符合要求,钢材都须有材质证明及合格证,对于特殊要求的材质应 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2)焊接材料的焊条、焊丝、焊剂、防腐涂料、防火材料均要有质量证明书,并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 3)焊接材料要密封管理,严禁受潮,发现受潮后要烘干处理。 4)对高强螺栓的包装、运输、现场保管过程都要保持它的出厂状态,直到安装使用前才能开箱检查使用。 5)材料入库时,要认真检尺、测量,并验收其供货量,并要严格执行材料入库和领料制度。 ( 2)制作工艺及技术要求 1)放样:按 1: 1实际尺寸放样,确定各板实际下料尺寸,腹板、加劲板需要机械加工时,应增加加工余量,单边加工余量值 8 mm。 2)下 料:钢柱制作下料采用半自动切割机,设专人负责号料、划线,并对所下好的板料编号。 在号料时应根据工艺要求预留焊缝收缩余量及切割、刨边和铣平等加工余量。 凡图纸要求机加工的按图中要求进行也要留加工余量,每边不少于 5 mm。 下料之前对不平的钢板进行调平后下料,然后再对所下的料进行调平校直(在压力机上进行)。 钢板不平度要求:δ  14 mm F  mm δ 14 mm F  mm 切割允许偏差: 半自动切割允许偏差:177。 mm。 手工切割允许偏差:177。 mm。 3)校正:由于采用气割下料使板产生的热变形,在平板机上校平,以消除板件的内应力。 4)腹板刨边加工:如设计有要求时,腹板的边缘要刨坡口。 5)反变形处理:由于焊接过程中产生热应应力变形,翼缘板作反变形,反变形数值应根据《建筑钢结构焊接规范》 JGJ8191附表 确定。 6)装配: ①柱装配前,在翼板上划出装配线。 ②柱胎内组装如图: ③装配时注意: a、腹板对准翼板中心。 b、腹板要垂直翼缘板。 C、翼板与翼板的装配间隙要符合设 计规范要求。 7)点焊:装配后进行点焊,点焊焊肉不得超过焊接时焊缝尺寸的 1/2,正反面点接位置应错开。 8)引弧板和加固角钢:在两端焊上角焊缝的引弧板和暂时加固的角钢。 9)焊接:将装配好的构件送到焊接工作台上进行焊接。 焊接技术要求如下: ① Q235钢构件采用 E4303焊条,焊丝采用 H08A,焊剂采用 431焊剂。 ②埋弧焊前对焊剂表面进行清洁并进行 250176。 C烘干 2小时后保温。 ③所有二级焊缝均应达到规范要求的熔透深度,并进行 50%的超声波探伤检验, 三级 焊缝须全进行目检,并填写隐检记录。 ④焊缝纵向收缩近似值 :对接焊缝 mm/mm,连续角焊缝 mm/mm。 ⑤焊缝横向收缩近似值: 收缩量( mm) 接头类型 钢板厚度( mm) 8 10 14 V型坡口对接焊缝 X型坡口对接焊缝 无坡口单面角焊缝 10)制孔:根据图纸要求,在钻孔位置划线钻孔,对于同类型孔距,螺栓孔径采用钻模进行钻孔,对于非同类型孔距,螺栓孔径按两个基准面进行划线,确定位置进行钻制,在制孔过程中划线要准确,允许误差范围如下: 螺栓孔径 D18 — 30 mm 允许偏差: f:177。 mm 任意两孔距离: f:177。 mm 两组孔径偏差: f:177。 mm 椭圆孔须由铣床铣孔,禁止直接气割成形。 11)打磨除锈:用打砂机对构件表面进行机械除锈,喷砂等级达到( GBJ205- 90)标准要求,喷砂后 8小时内要进行油漆。 12)油漆:厂内除锈后刷两遍防锈漆,防锈漆型号为 C53- 1红丹醇酸防锈漆,漆膜厚度要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构件尺寸偏差: (1)构件焊接后,需经过工形调直机进行调直。 (2)成型构件外形尺寸须满足下列要求: 柱长度: L〈 10M:177。 3 mm L 》 10M:177。 4 mm 钢柱两端最外侧安装孔距离177。 2 mm。 柱身弯曲矢高( f) H/1500。 柱身扭曲 h/ 柱截面尺寸连接处177。 3 mm。 柱脚底板平面度 5 mm。 柱脚螺栓孔中心对柱轴线的距离 3 mm。 在制作中除了按上述要求进行,严格执行《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50205- 95。 (十)钢结构安装: 1、安装工艺流程及措施: 地脚复测 钢柱安装 复测 柱间支撑、连系梁安装 钢柱校正 网架组装 墙檩、屋面檩安装 现场二遍面漆 屋面板铺设 防火涂料喷涂 构件进场: 根据施工计划,进场构件随安装进度随时进场,进场后马上吊运就位,以避免给现场造成不必要的占地及二次搬运。 根据构件安装参数,起重机械选用 1台 25T汽车吊进行。 安装顺序: ( 1)安装 F轴 36— 1轴钢柱; ( 2)安装 1轴 F— A轴抗风柱; ( 3)安 装 A轴 1— 36轴钢柱; ( 4)待柱间支撑、连系梁及网架安装完毕后再安装 36轴抗风柱。 详见钢柱安装顺序图(附后) 钢柱安装: ( 1)采用垂直吊装法,吊点选在钢柱的柱顶板上; ( 2)柱底落在予埋件上以后,带上螺母,垫铁找正,拧紧螺母; ( 3)待所有柱子( 36轴抗风柱除外)安装完后,统一用经纬仪校正。 柱间支撑及连系梁安装: ( 1)首先安装带有柱间支撑的跨距,待形成几个刚性的刚体后再安装其他跨距的连系梁,以减少安装对柱子带来的连带偏移。 ( 2)待所有安装螺栓拧紧 后才能焊接; ( 3)安装时采用麻绳作为捆绑索具。 墙檩安装: ( 1)待覆盖系统的网架组装完毕后进行墙檩安装; ( 2)安装前按设计安装标高在钢柱外翼缘上弹线,焊接檩托; ( 3)安装墙檩并拧紧螺栓; ( 4)安装时采用麻绳作为捆绑索具。 网架安装: ( 1)技术要求: 1)网架结构各部节点、杆件、连接件的规格、品种及焊接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件与节点连接时中心线应会交于螺栓球的球心。 3)网架结构总拼完后及屋面施工完后应分别测量及挠度值;所测的挠度值,不得超过相 应设计值的 15%。 4)螺栓球节点安装后必须将所有接缝用油腻子填嵌严密。 5)网架结构的油漆防锈、防腐、防火涂装工程应在部件制作或安装质量检验评定符合质量规定后进行。 6)除上述要求,质量检验执行《网架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GJ7891)及《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50221- 95)。 ( 2)安装工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