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兴山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20xx年度内容摘要:

年 千卡 /cm2。 四季分配:春季 千卡 /cm2,夏季 千卡 /cm2,秋季 千卡 /cm2,冬季 千卡 /cm2, 7 月最高 /cm2, 12月最低 千卡 /cm2。 温度:自 1958 年以来,年平均气温为 ℃ ,因境内高低悬殊,导致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每上升 100m,气温平均下降 ℃。 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 1959 年 8 月,达 ℃ ,极端最低气 温出现在 1977年 1 月为 ℃。 4 霜期: 境内霜期出现的差异明显 ,低山区(县气象站)平均初日 11月 30 日,终日 3 月 3 日,平均无霜期 272 天。 半高山(黄粮坪)平均初日 11 月 2 日,终日 3 月 13 日,平均无霜期 215 天。 高山(榛子乡河坪村)平均初日 10 月 17 日,终日 4 月 25 日,平均无霜期 163 天。 降水: 兴山各地年降水量 ,多年平均在 900~ 1200mm 之间,北多于南,年平均降雨量最多的是中阳垭 1161mm,最少的是郑家坪 915mm。 各雨量点的平均降雨量是南阳河 1076mm,中阳垭 1161mm,青山 1096mm,水 月寺1076mm,郑家坪 915mm,昭君 984mm,峡口 985mm,建阳坪 936mm。 降水量的月季分配:夏季雨水充沛,占全年降水量的 41%,秋、冬、春分别占 26%、5%和 28%。 降水日数历年平均 134 天,最多的 1964 年 166 天,最少的 1979 年 110天。 全年中以 5 月份最多 15 天, 1 月份最少 6 天,汛期( 5~ 9 月)平均降水日数 68 天,占全年的 %。 相对湿度历年平均 73%,以 11 月最大为 76%, 2月 69%为最小。 蒸发量历年平均 1246mm,最大 1958年 1835mm,最小 1980 年 1054mm。 流量:香溪河水系是兴山最大的一条水系。 发源于神农架林区,流经县内 78 公里,至游家河进入秭归,在香溪口注入长江。 总流域面积 2971平方公里(县域内 2106 平方公里、林区 865 平方公里)。 年产水总量 亿 m3,占全县的 %,多年平均流量 ,平均坡降 %。 所属有南阳河、古夫河、高岚河三大支流。 凉台河水系 发源于龙门河林场关门山 ,流域面积 220 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 ,年产水量 亿m3,占全县的 %。 兴山盛行风向为西南 ,平均风速 1m/s,最大风速 34m/s。 全年静风日数为 56 天。 灾害性天气 :兴山灾害性天气主要有 :春季低温阴雨,夏季干旱与洪灾、冰雹及大风,秋季连阴雨和秋寒,冬季低温冻害。 5 河流水系 兴山县境内大小溪河 156 条,汇流至中南部形成香溪河水系,在西部汇流成凉台河水系。 香溪河水系 ,分东西两大源流。 东源于神农架林区骡马店,经林区新华乡东流汇观音河水称东河,马家河在两河口汇毛家河水向北汇竹园河水称平水河,向南汇横岩河水称湾洞河,南流汇中阳小河、咸水河、小河沟、书洞沟、满天星、沙坝沟流进深渡河,东河在境内长 41km;西源于神农架山南的红河,东流至三堆 河进入兴山县境,称野猪岛河,再下称苍坪河,至两河口汇九冲河水称湘坪河,汇蛇鱼沟、落步河水东流称南阳河,汇白沙河水流入响滩称西河,在县境内长 37km。 东、西两条河流在响滩汇合始称香溪河,南流 14km 在峡口汇高岚河水,流至游家河入秭归县境,在秭归县境内 21km 至香溪镇注入长江,香溪河水系总流域面积 2971km2。 凉台河水系 ,位于西南部。 发源于龙门河林场关门山,由西北折向东南进入小瓶子河汇喷水洞水称纸坊河,向西南汇小溪沟水称高桥河,向下称井水口河、妯娌河,汇黑沟水称鱼儿河,汇小河水称车家河,汇棺材沟、黄花沟水称 凉台河,流入秭归县境,在归州镇西叱溪注入长江。 凉台河在兴山境内全长 55km,流域面积 220km2。 . 社会经济状况 重点县建设社会经济概况 兴山县位于湖北省西部,地处长江三峡库区,西陵峡北侧:北与神龙架林区接壤,是国务院确定的长江三峡经济开发区,属长江三峡、神龙架、武当山黄金旅游主要通道,也是重点旅游区域。 县人民政府驻古夫镇,辖2 乡 6 镇:古夫镇、昭君镇、峡口镇、高桥乡、南阳镇、榛子乡、黄粮镇、水月寺镇。 全县国土面积 , 耕地面积 万亩,其中水田 万亩,旱田 万亩, 有效 灌溉面积达到 万亩。 共 92 个村、 4 个 6 社区,总人口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万人。 2020 年 ,全县实现生产总值( GDP)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 %。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亿元,同比增长 %;第二产业增加值 亿元,同比增长 %;第三产业增加值 亿元,同比增长 %。 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 :: 调整为::。 全年财政总收入 54816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5016 元。 农林牧渔业产值 亿元。 粮食种植面积 千公顷,粮食总产量 54817 吨,油料总产量 7238 吨,蔬菜产量 172400 吨 , 柑桔产量 65161吨,烤烟产量 3876 吨,水果产量 67988 吨 , 茶叶产量 665 吨 , 药材产量1780 吨 , 全年生猪出栏 , 万头。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 万 kw,拥有大中型拖拉机 318 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 1226 台,农用水泵 1328 台。 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 亿元, 同比增长 %(按可比价计算,下同)。 其中,全县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 284132 万 元, 同比增长 %;产品销售率 %。 轻工业增加值 40181 万元,重工业增加值 243951 万元,轻重工业结构由 2020 年的 16: 84 变为 14: 8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 45939 万元,比上年的 36484 万元增长 %;实现税收 31340万元,比上年 25146 万元增长 %;实现销售产值 亿元,比上年的 亿元增长 %。 销售收入 亿元,比上年的 亿元增长 %。 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54152 万元,比上年的231388 万元增 长 %。 其中:县内投资 141152 万元,占投资总额的 40%,同比增长 %,县外投资 213000 万元,占投资总额的 60%,同比增长%。 投资总额中,总投资 500 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 115781 万元,比同期的 83885 万元增长 %,农村私人建房 6128 万元,比上年的 5520万元增长 %。 建设区基本情况 7 2020 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位于兴山县 西大门高桥乡 , 东接昭君镇,南与秭归相连,西与巴东接壤,北与南阳镇比邻, 属典型的山区农业村镇, 是湖北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革 命老区之一 ,也 是一个集革命老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为一体的省级扶贫开发重点乡镇。 全乡 9 个行政村, 31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16382 人, 国土面积 , 现有耕地面积 43977 亩,其中水田 5749 亩,旱地 20195 亩 ,临时性耕地 18033 亩,人均耕地 亩。 2020 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 7802 万元,粮食产量 7612吨;农民人均纯收入 3615 元。 该项目工程涉及到高桥乡太阳、木城、双堰 和 龙潭 4 个行政村 , 国土面积 ,辖 13 个村民小组, 1872 户,总人口 5988 人,耕地面积17607 亩,其中 水田 3431 亩,旱地 6196 亩,临时性耕地 7980 亩,人均耕地 亩。 2020 年项目区农村经济总收入 3438 万元,粮食产量 3448 吨;农民人均纯收入 3296 元。 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薯、豆类。 近几年来,项目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村村已通自来水、电视、电话已全部普及,村级道路可到达村委会,广大农民切实得到了经济社会发展改革的实惠。 . 小型农田水利现状 建国后,在“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思想指引下,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动员千家万户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县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整地、治水运动,经过几十年的努 力,全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现有小型农田水利基本情况 全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分布广泛,截止 2020 年,全县共有已建成蓄水工程 4167 处,其中堰塘 434 口,蓄水量 万 m3;雨水积蓄利用(窖、池、塘坝等) 3733 座,蓄水量 万 m3。 总蓄水能力 万 m3。 全 8 县有耕地面积 万亩,有效灌溉面积累计达到 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累计达到 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万亩,中低产田面积 万亩,有 灌溉渠道 846 条 ,已衬砌 ,完 好率 25%;排洪沟 116 条 ,完好率 50%。 形成了“堰塘蓄水,三面光和“ U”型渠道引水”的网状输水模式,全面提高了小型农田水利的灌溉能力。 节水灌溉及高效节水发展状况 兴山县 是 典型的 山区 县, 发展常规灌溉不仅受水资源的限制,而且因地形复杂,工程艰巨,田间工程和平整土地投入大。 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既可以节省田间工程建设、平整土地的投入,节水增产,减少亩均水源工程费用,又可促进农业发展。 为解决农业灌溉问题,我县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积极筹集资金,利用水利专项、烟水配套、国补、民营国债等多 个资金渠道,先后共投资 万元, 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目前我县节水 灌溉面积累计达到 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万亩( 移动式 管道灌溉 万亩,微灌 万亩),占全县节水灌溉面积的 %。 推进 了我县 农业产业化建设,增强 了 农业发展后劲,促进 了 现代农业发展 ,深受群众的欢迎。 虽然我县节水灌溉建设已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需加大推广渠道防渗、 管灌、喷灌、微灌等 节水灌溉技术力度, 近期、远期需要在缺水严重的区域如黄粮、峡口、高桥等乡镇规划必要的供水工程,进一步扩大节水灌溉面积, 大力 发展节水农业。 中型灌区骨干工程改造及运行情况 我县现有中型灌区 7 处,分别是黄粮坪灌区、幸福灌区、大礼灌区、贺家坪灌区、木城灌区、普安灌区和双坪灌区。 2020 年以来,完成大礼灌区、贺家坪灌区等两个灌区的节水改造及续建配套建设。 其余灌区普遍存在 工程老化失修 、 灌溉效益衰减 ; 水资源日益短缺 ; 灌溉技术落后 、 水资 9 源利用率低 ; 管理水平低 、 节水意识淡薄 等问题。 ( 1) 大礼灌区 大礼灌区项目位于兴山县昭君镇,涉及大礼溪、黄家堑两个村,土地总面积 ,其中耕地面积 2989 亩(水田 1182 亩、旱田 1807 亩),经济果木林 3440 亩。 原有水利设施包括小(一)型水库一座,总库容 133万 m3,兴利库容 117 万 m3;蓄水堰塘 13 口,总蓄水容积 万 m3;灌溉渠 5 条,总长度 ,其中大礼长渠。 大礼 灌区于 2020年 3月 8日正式开工, 2020年 5月 8日全部竣工。 共完成取水坝一座;大礼长渠混凝土喷射防渗 ;新建放水闸 59个、过水涵洞 9处、人行板桥 26块、漫水桥 5座、减压池 1口;维修堰塘 3口。 共完成土石方开挖 ,浆砌块石 ,混凝土 ,管道安装2700m。 工程完成总投资 ,其中: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 46万元,省财政 24万元,市财政 10万元,县财政 10万元,项目区农民投劳折资。 项目实施后, 灌区 内水利用系数从 ,项目区增加和改善灌溉面积 2700亩 , 年均引水量为 81万 m3,年可节水量 m3,年新增农业收入。 大礼灌区小型农田水利民办公助项目验收合格后,自 2020 年 5 月 16日灌区的水利工程设施移交大礼灌区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由协会全面负责工程的后期维护、管理、灌溉和水费征收。 工程运行情况良好,效 益明显,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2) 贺家坪灌区 贺家坪灌区位于兴山县西部 高桥乡 ,土地总面积 ,辖贺家坪、洛坪、茅草坝 3 个村, 16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4241 人,劳动力 2239 人。 区内现有耕地面积 7339 亩、果园面积 255 亩、茶园面积 382 亩。 灌区内现有灌溉渠道 13 条 19090m,主要灌溉水源为田家坪小( 1)型水库 1 座、堰塘 12 口、西河沟和瓮桥沟。 10 贺家坪灌区于 2020年 11月 28日正式开工, 2020年 5月 8日全部竣工。 共完成渠道整治 7144m;新建拦河堰 9座,配套建设进水闸 9道 、冲砂闸 9道,分水闸 3道、放水剅管 27处、农用人行桥 10座、机耕桥 1座;整治堰塘 2口。 共完成土方开挖 5643m3,石方 2347m3,浆砌块石 981m3,砼 1262m3。 工程完成总投资 ,其中: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 54万元,省财政 68万元,县财政配套 20万元,项目区农民投劳折资。 项目实施后 ,灌区 内水利用系数从 ,项目区增加和改善灌溉面积 7720亩,年均供水量为 m3,年节水量达 120万 m3,可年新增农业收入 元。 贺家坪灌区“民办公助”项目 自 2020 年 5 月 15 日 验收合格后,灌区的水利工程设施 全部 移交 给 贺家坪灌区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由协会全面负责工程的后期维护、管理、灌溉和水费征收。 灌区协会结合实际,将灌区内的农户按照原来的自然村划分为 3 个小区,成立了 3 个分区协会,由灌区协会统一领导。 目前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