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吨煤矿技改开采方案说明书内容摘要:
季期间矿井排水压力,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加强顶板支护力度,达到安全、高效、增产的目的。 经认真分析提出以 下两个开拓技改方案: 方案一:采用平硐开拓布置,即新掘 一 主平硐用来进风、运输及排水, 主平硐从 C19煤层底板穿过 C1 C1 C17三层煤层,遇 C17煤层后,在 C17号煤层中掘一联络巷与原生产系统中布置在 C17号煤层中的延深 运输下山相联。 废弃原风井 (原风井与采空区和运输 平硐 之间的漏风太大 ),原运输 平硐 改为回风 平硐。 开采 C1 C19煤层时,采用上下山及阶段石门与回风 平硐 联络形成生产系统。 主平硐井口位于原主井井口西北侧约 240米处,井 口坐标 X=2810777, Y=35497188, Z=,掘进方位 107176。 ,巷道坡度 为 3‟。 13 方案二:采用 平硐 开拓布置,即新掘 一 主 平硐 用来进风、运输及排水, 主 平硐 布置在C19煤层中,采用联络石门与原生产系统中布置在 C17号煤层中的 延深运输下山相联。 废弃原风井 (原风井与采空区和运输 平硐 之间的漏风太大 ),原运输 平硐 改为回风 平硐 ,将原风井桥位置上段进行维修扩大 巷道断面作为引风道,主扇房不变。 开采 C1 C19煤层时,采用上下山及阶 段石门与回风 平硐 联络形成生产系统。 主 平硐 井口位于原主井井口西北侧约 200米处,井口坐标 X=, Y=, Z=,掘进方位 287176。 ,巷道沿 C19煤层掘进。 方案比较及选择 方案 开拓工程量 (米 ) 投入 (万元 ) +、- (万元 ) 方案 一 920 190. 7 方案二 760 164. 9 - 方案 一 优点: ① 主平硐布置在岩层中,受采动影响小,巷道不易变形,维修费用较低; ② 采用 皮带输送机 运输,设备简单,运输能力较大; ③ 上部开采时排水能力较大,上山涌水直接进入平硐自流外排,减少排水设备,降低排水 费用; ④ 井口位置地势开阔平坦,比较适合布置地面工业广场,储煤量较大。 缺点: ① 开拓工程量较大,投资偏高; ② 主平硐布置在岩层中,施工较 困难。 方案二 优点: ① 开拓工程量较小,投资低; ② 主 平硐 布置在煤层中,施工较容 易。 缺点: ① 主 平硐 布置在煤 层中,受采动影响较大,巷道容易变形,维修费用较高; ② 采用绞车提升运输能力较小,如采用皮带运输,将增加设备投 入; ③ 上部开采时排水较为困难。 排水设备多,排水费用较高,设备管理困 难; ④ 井口位置处于山坡地带,难以布置地面工业广场。 综合上述分析比较,推荐方案 一 为最佳方案。 技改系统 14 新增 主 平硐用来进风、运输, 主 平硐井口 坐标 X=2810777, Y=35497188。 主 平硐 以 107176。 方位掘 送 , 巷道坡度为 3‟ , 穿 C1 C1 C17 三层 煤层, 遇 C17 煤层 后, 在向前掘 20 m 作为车场,同时 在 C17 号煤层 掘一 联络巷 与原生产系统中布置在 C17 号煤层中的 延深 运输 下山相通。 废弃原 风井 (原 风井 与采空区和 老 平硐 之间的漏风太大),将原 提升暗 斜井 和平硐 改为矿井 回风 , 利用 原 提升暗 斜井沟通老 平硐形成新的回风系统。 并在车场处向上顺煤层掘 运输上山与 回风斜巷贯通, 完成 11703 工作面 布置 后组织回采, 设计 布置 11708 工作面 作接续准备。 技改后的通风系统 (风流路线) 如下: ① C17 煤层 11703 回采工作面 :地面 — → 主 平硐 — → C17煤层联络巷 — → C17 煤层 运输上山 — → 11703 采面 运输巷 — → 11703 工作面 — → 11703 采面 回风巷 — → 回风斜 巷 — → 回风平硐 — → 引风道 — → 主扇房 — → 地面。 ② C19 煤层 采掘工作面 : 地面 — → 主 平硐 — → C19 煤层 运输 上山 — → C19 煤层联络巷 —→ C19 煤层 回风 上山 — → C19 煤层 总回风巷 — → 回风平硐 — → 引风道 — → 主扇房 — → 地面。 技改后的运输系统 (煤流路线) 如下: C17 煤层 11703 回采工作面 : 11703 采面 — → 11703 采面运输巷 — → C17 煤层 运输 上山 —→ C17 煤层 联络巷 — → 主平硐 — → 地面。 四、水平划分 根据煤层的赋存情况 将 矿井的开拓方式 化划分为二个水平,即 +1360m标高以上为一水平,+1200m~ +1360m 标高 之间 为二水平;一水平利用平硐分上山和下山开采。 五 、通风方式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 六 、采区划分与开采顺序 根据划定的井田范围,结合煤层倾角等特点,划分为一个采区集中开采,开采顺序为下行式,在同一区段内,先采 17 号煤层,然后依次开采 1 19 号等煤层,严禁跳区段开采或越层开采。 第四节 井筒及大巷运输 本矿井技改设计 2 个 主要 井筒 特征 : 新建 主平硐 :长 786m,方位角 107176。 、 坡度 3‟ ,采用料石砌碹支护至稳定岩层后,锚喷支护,巷道净宽 ,净高 ,净断面 ,锚喷支 护荒断面 m2,主要用于运煤、进风、铺设管线。 该井筒 铺设 15kg/m 型 钢轨、砼轨枕。 回风平硐 :长 170m,对受损变形地段进行返修,方位角 120176。 ,坡度 5‟。 见 17号煤层 15 后沿 顶板掘送 回风斜巷 ; 架设 14工字钢金属梯形棚支护,巷道净宽上 ,下净宽 ,净高 ,净断面 ,荒断面 m2,主要用于回风、行人、铺设管线等。 井筒特征详见 井筒特征 表 241, 井筒支护断面图附后。 表 241 井 筒 特 征 表 井 筒 名 称 井 口 坐 标 井 口 标 高 (m) 方 位 角 (176。 ) 坡度 (176。 ) 井 筒 长 度 (m) 断面( m2) X Y 净 掘进 主平硐 2810777 35497188 +1419 107 3‟ 786 回风平硐 2810517 35497005 +1460 120 5‟ 170 注:表中坐标为北京坐标系,黄海高程。 第五节 井下开采 一、 采煤方法 技改设计首采面布置在 C17 号煤层的 11703 工作面,工作面倾斜长 70m,走向长 388m。 采煤方法 主要 根据 3 层 可采煤 层 赋存条件 选择 , 煤层 间距平均为 12~ 30m,属近距离 属 薄及 中厚煤层 群,煤层倾角 6176。 ~ 14176。 , 平均 为 8176。 , 煤层顶板以粉矿岩、细砂岩为主,底板以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回采后顶板容易冒落,故设计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全部冒落法管理顶板。 二、工作面采、装、运煤方式及设备选型 设计布置一个 走向长壁回 采工作面,工作面 采用打眼放炮落煤,人工装煤 , 工作面用 SGW40T型刮板输送机 运煤 ,下巷 铺设 也敷设 刮板输送机 进行运输。 三、工作面顶板管理方式及支护设备选型 回采工作面采用全部冒落法管理顶板。 高档工作面单体柱的选型计算 (Ⅰ) 支柱的最大高度 Hmax、最小高度 Hmin的确定 Hmax=Mmax+c- b+e„„① Hmin=Mmin- s- b- a„„② 式中: Mmax—— 工作面最大采高 (包括夹矸厚度 ) , C17 煤层 Mmin—— 工作面最小采高 (包括夹矸厚度 ) , C17 煤层 c—— 伪顶厚度,根据煤矿回采经验, C17 煤层伪顶厚 16 b—— 顶梁厚度, e—— 为了避免支柱在完全抽出的状态下工作而留的活柱富裕行程, a—— 支柱卸载高度, C17 煤层取 s—— 顶板在最大控顶距处平均最大下沉 量, m 由估算法 S=ηM min178。 R 式中: η —— 系数,取 R—— 工作面最大控顶距,齐梁齐柱式,为 故 C17 煤层顶板在最大控顶距处平均最大下沉量为 经 ① ② 两式计算: C17 煤层支柱最大、最小高度应为 Hmax=, Hmin=。 鉴于 C17 煤层厚度变化较大,煤层平均厚度 米,为了对工作面进行可靠支护,便于工人操作,选用 DZ2530/100 型单体液压支柱,支柱最大支撑高度 2500mm,最小支撑高度 1800mm,额定阻力 300KN;设计回采面采高一般 不超过 ,当煤层厚度超过 ,采用留底煤开采,当煤层厚度小于 ,采用破底开采或选用其它合适的支柱。 (Ⅱ) 支柱支护强度计算 按岩重法估算: P=k178。 r178。 Mcosα„„③ 式中: k—— 作用于支柱上的顶板岩石厚度系数, k 取 6 r—— 岩石容重, α —— 煤层倾角, 平均为 8176。 M—— 工作面煤层采高,根据选择的支柱, C17 煤层采高 ~ 计算结果: C17 煤层 P=~ MPaa 根据上述各参数计算, C17 煤层选用 DZ2530/100 型单体液压支柱,支 柱最大支撑高度 2500mm,最小支撑高度 1800mm,额定阻力 300KN,工作面支护采用齐梁齐柱式布置,柱距,排距 ,故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实际支护强度: C17号煤层 P=300179。 105/0. 6=,实际支护强度均大于所需支护强度。 四、采面工作面长度及推进进度 根据矿井管理水平和职工的开采经验,设计确定工作面长度为 70m。 回采工作面采用 “ 二 采 二 准 ” ,每天 二 班采煤, 二 班准备,则工作面每天的推进度为 ,正规循环率按 60%,月进度 50m,年推进度 600m。 五、工作面回采率 回采 工作面回采率薄煤层按 97%考虑, 中厚煤层按 95%考虑 , 厚煤层按 93%考虑。 C17 煤层11703 工作面回采率为 95%。 六、采掘机械配置及运输方式 每个回采 工作面 配 GMZ— 型煤电钻二台,采用钻眼爆破法落煤,工作面 、 运输顺槽 、 运 17 输 上山采用 SGB320/17B 型刮板运输机运煤,主平硐 使用 胶带输送机运输煤炭,并铺设轨道,选用 矿用防爆蓄电池机车 牵引 矿车串车 作辅助 运输。 回采 工作面 设备配备详见回采工作面主要设备配备表 每个掘进 工作面 配备 GMZ— 型煤电钻和 EZ2— 型岩石电钻打眼,并配备 TXU— 75A 型探水钻, DSFA— 11 型局扇,人工装载,矿车运输。 掘进工作面设备配备详见掘进工作面主要设备配备表 252。 表 251 回采工作面主要设备配备表 序号 设 备 名 称 型 号 主 要 技 术 参 数 单位 数 量 使用 备用 合计 1 煤电钻 GMZ— 电压 127v, N= Kw 台 2 1 3 2 刮板输送机 SGB— 320/17B 电压 660v, N=17 Kw 台 4 4 3 液压支柱 DZ2530/100 根 625 60 685 4 铰接顶梁 HDJB— 1000 根 520 40 560 5 回柱绞车 JH8 台 1 1 6 发爆器 MFB— 100 每次引爆电雷管 100 发 个 1 1 2 表 252 掘进 工作面 主要设备配备表 序号 设 备 名 称 型 号 主 要 技 术 参 数 单 位 数 量 使 用 备 用 合计 1 煤电钻 GMZ— 电压 127v、 Kw 台 2 2 4 2 岩石电钻 EZ2— 电压 127v、 Kw 台 2 2 3 局扇 DSFA— 11 电压 660v风量 4 探水钻 TXU— 75A 额定电压 660v/4 Kw 台 2 2 5 发爆器 MFB— 100 每次引爆电雷管 100 发 个 2 2 4 七、采区巷道布置 采区巷道布置详见 普安县 久丰 煤矿采掘工程平、剖面图。 采区内煤流 路线 : 11703 工作面 — → 11703 运输巷 — → 17 煤层 运输 上山 — → 主平硐 材料流 路线 :地面 — → 主平硐 — → 17煤层运输上山 — → 11703 上山 — → 11703 回风巷 — →11703 采面。 采区数目及工作面能力 本矿井年生产能力为 15 万 t,以一个采区一个炮采工作面达到生产能力,技改首采面为 18 11703 采面, 11703 工作面倾斜长 70m,平均采高 ,工作面回采率 95%,年推进度 600m,年生产能力为: 600179。 179。 179。 70179。 = 万 t/a 掘进煤 万 t/a +=15 万 t/a 满足 矿井设计能力。 采区矸石及辅助运输 掘进矸石经工作面、运输 上山 、 主平硐 至地面排矸场。 八、巷道掘进 巷道断面及支护形式 根据各类巷道的不同用 途,满足运输、管线敷设、通风及行人安全的要求,确定其断面形式及大小,。15万吨煤矿技改开采方案说明书
相关推荐
、 理论、原理、方法、算法、实施步骤是论文的主要部分 答案:正确 5 做任何事,只要实践就行,不必接受理论的指导 答案:不正确 5 理论验证了仿真的正确性 答案: 正确 5 写作、发表的过程包括:思考、计划、写作、修改、定稿、发表以及收集反应 答案:正确 5 作者的《写作提纲》与研究生的《开题报告》用途是一样的 答案:正确 5 作者的《写作提纲》是允许修改的 答案:正确 5
低位置时,导柱上端面与上模座顶面距离不小于 10~ 15mm,而下模座底面与导柱面的距离 s 不小于 5mm,导柱的下部与下模座导柱孔采用过盈配合 ,导套的外径与上模座导套孔采用过盈配合,导套的长度保证在冲压开始时导柱一定要进入导套 10mm以上。 根据标准件表,选用标准的导柱、导套,选 B 型的导套、导柱。 型号:导柱B45h6 290 75GB/;导套 B45H7 150 58GB/;导柱
然后再落位;当梁的高度较大(大于 1m)梁的钢筋在梁底模上绑扎 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 30mm 七 、施工缝留设 的部位和处理方法 柱:宜留置在基础、楼板、梁的顶面,梁和吊车梁牛腿、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留置在板底面以下 2030mm 处 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有主次梁的楼板,留置在次梁跨中 1/3 范围内 墙: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 1/3 范围内
位负 责,由于我单位常年施工输变电工程,同省内和国内的几个大型输变电材料供应商建立起常年的合作关系,其供应商的资质和产品的质量均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 如我公司中标后,工程材料在一周内即能完成定购任务,并在一周内陆续运至施工现场。 其它装置性材料将由总公司派专人负责定购,并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规定进行定购。 为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通讯畅通,项目指挥部配备电话、手机、传真、互联网同甲方
八 .HSE 管理体系???????????????????? 119页 九 .项目风险管理计划????????????????? ? 145 页 十 .项目信息管理计划????????????????? ? 146页 十 一 .降低成本措施??????????????????? 147页 十 二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 148页
B 3608 高处作业分级 GB 3783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GB 3805 安全电压 GB 6067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 6514 涂装作业安全 规程 涂漆工艺通风净化 GB/ T 8564 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及验收规范 GB 11651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GB 16179 安全标志使用导则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