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路路面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油脂装置在一起,长时间放置在盒子里。 2) 铸铁管 安装 ① 首先测量放样,放出管道中心线,设置里程和高程控制点。 ② 管道安装在沟槽地基,管基检验合格后槽内杂物清除干净后进行。 3)下管前进行铸铁检查,管表不得有裂纹,检查方法采用小锤轻轻敲击管口、管身,破裂的管子处发声嘶哑,表明此管不能用,对于凹凸不平妨碍使用的缺陷,承口内部插口端部的沥青以及飞刺和铸砂用砂轮磨掉,或用錾剔除。 4)下管时,前后两根管子间以同方向斜错叠 20cm,以防止管 子安装后间距大,而增加短驳。 管子以逆流方向铺设,承口朝介质流来的方向。 5)承口处挖小坑,将管子放平。 6)清刷承口,铲去所有的粘结物,准备安装器具。 7)用干净的毛巾或手将胶圈清理干净。 胶圈不得有割裂、破损、气泡、拉边等缺陷。 8)将胶圈弯成心形放入槽承口凹槽内,各个部分必须坦平,位置正确。 9)插管时,先清理插口表面,在承口内胶圈的内表面刷润滑剂,插口与承口对正,然后扳动手扳葫芦,使插口装入承口,再用一插尺插入承口间隙中,确定胶圈是否到位。 10)管道安装完毕后,应平直无突起,管道高程有转角处角度符合设 计要求, DN300管,一般为 176。 11)为防止接口突开,用两根钢丝绳和一台手板葫芦锁住铸铁管。 12)若给水管管道在安装中与其它管道相交叉,首先保证两管的最小净距,有压管让无压管,支管避让干线管和小口径管避让大口径管,若给水管在其它某公路改建项目土建工程 (第Ⅰ合同段 ) 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 之上时,底部砌筑砖墩。 13)在各处井内的铸铁管件安装接口采用人工填打石棉水泥。 管道试压 试压的工作内容和步骤 ①管道试压以 800m为一段进行试压,试验压力为 ,各段管道试验压力一致。 ②在试压管道两端各留一段长 710m 的沟槽原状土不挖,土面上直立一块厚14mm 的铁板,作试压后背,预留土墙的背平整与管道轴线垂直。 ③试压管头上安装一节带法兰短管,用试压盖堵闷紧。 ④在试压堵板与后背之间,用原木、千斤顶和方木作支顶传系统并压紧。 ⑤选择弹簧压力表、试压泵、排水阀进行串水管路连接,其中必须安装止回阀,试压泵放置在管道高程较低端的盖堵侧面。 ⑥提前启动检查试压泵和压力表,压力表的精度为 级。 ⑦管道注水时,将置于最高点的排气阀、排气孔全部打开,进行管道排气。 ⑧管道注满水后,保持 水压,浸泡 24h。 ⑨水压试验时,逐步升压,每次升压 ,升压的检查没有问题再继续升压,升压接近试验压力时,稳定一段时间检查,排气彻底干净,然后升到试验压力,保持恒压 10min,接口、管身检查无破损及漏水现象,实验合格。 ( 3)检查井砌筑 1)施工准备:清扫冲洗基础表面,无积水、无污泥;替换检查井部位的支撑;砖材浇水湿润;水泥砂浆根据水泥品种进行配合比搅拌。 2)施工要求:在砌筑前应冲洗基础表面,清除杂物,并保持基础表面无泥浆、无积水。 在砌筑的基础面上先铺底浆,砌砖必须做到: ①砌砖所用水泥浆,砂子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 1%。 ②砌砖应做到墙面垂直,边角整齐, 宽度一致,井体不走样。 ③砌砖时应夹角对齐,上下错缝,内外搭接。 ④砖缝中砂浆均应饱灌,不得有通缝,缝宽为 10mm,误差≦177。 2mm。 某公路改建项目土建工程 (第Ⅰ合同段 ) 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 ⑤每砌一层砖,可用草帚适量洒水,并用泥刀将砂浆刮入砖缝,不得直接浇水,以防跑浆。 ⑥水泥砂浆抹面一般分两道抹成,第一道砂浆抹成后,用直尺刮平,并将表面扫成粗糙或划成纹道。 第二道砂浆应分两遍压实抹光。 ⑦在抹面时应注意内壁与内壁、内壁井底板的连接处,砂浆必须紧密结合,防止渗漏,井外壁边砌边抹面。 3)检查井流槽:检查井流槽用砖砌筑,高度为管径的 1/2,两肩略向中间落水,同样流槽 必须用 1:2 水泥砂浆分两次抹面。 4)检查检查井用钢筋混凝土预制盖板直线收口。 安装时钢筋砼预制盖板必须清洁,上下面不得搞错;盖板为偶数时两侧对称布置,为奇数时仅允许有一块的偏差;在盖板底部先铺 25mm的 1:2 水泥砂浆,盖住检查井墙体每边必须≥150mm,盖板缝间用 1:2水泥砂浆嵌实并形成凸缝以防渗水,盖板四周用 1:2水泥砂浆圬实形成 45176。 三角接缝,缝高 5cm。 5)预留管的处理:检查井上的预留管的管径、方向和标高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预留管应与墙体接平,在检查井与接管的连接处用 1:2 水泥砂浆抹成 45176。 三角接缝。 预留的管材如果管材管径较小,为了达到沟槽回填时的土方密实要求,用切割机将预留的管材切割,以方便沟槽回填,同时也较好地处理预留的管材接缝。 劳动力与机具配置 : 全线涵洞工程均由路基施工队承担施工任务,与路基工程同步进行施工,安排 45 人左右,配备 JZ550 搅拌机 2 台,水泵 2 台; 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 ( 1)基坑 ①防水措施经济有效,确保基坑内排水畅通,基坑不浸泡、基底不积水; ②基坑的开挖采用人工开挖,开挖时从涵洞的两侧同时进行,开挖出的土方除用于回填的以外,其余的运输到弃 土堆处堆放好。 ③基坑成型尺寸要满足后续工序的作业面且边坡稳定; ④基底平整,超挖后严禁回填原土; 某公路改建项目土建工程 (第Ⅰ合同段 ) 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 ⑤及时回填基坑,严禁凉槽,确保基底及圬工质量; ( 2)涵背回填 ①涵背回填严格执行“两侧同时,对称分层”的原则; ②涵背回填选用透水性较好的砂砾石或清宕渣; ( 3)其他:重型机械通过时,洞顶填土必须在 1m 以上; 三、路基防护工程 项目与数量 ( 1)砌片石排水沟: 2109 m ( 2) 号浆砌片(块)石挡土墙: 42814m3; 设计要求 当 H≤ 时,边坡防护采用植草防护;当 H 时,边坡坡面使用框格植草方式防护,框格框架使用 浆砌片(块)石砌筑。 当路基占用农田或沿溪及沿河路段需设置挡土墙,保证路基少占农田或不受河水冲刷,挡墙一般采用仰斜式路肩墙。 沿线墙采用 浆砌片石砌筑,泄水孔采用直径 5 ㎝ PVC管。 沿河路段挡墙基底应埋置于密实的河床下 1 m 或基岩内。 施工方案 首先进行测量放样,然后进行基础开挖,施工中挖基采用人工配和机械 挖基,挡土墙砌筑采用挤浆法砌筑,以平行作业法施工为主。 ( 1) 浆砌排水沟 ①浆砌片石排水沟时,用于外圈定位行列和转角石,选择形状较方正、尺寸较大的片石,浆砌时长短相间地与里层砌块交接。 ②安砌时选取形状及尺寸较为合适的砌块,敲除尖锐突出部分,把较大的砌块放在下层,竖缝较宽时,用中石块塞在砂浆中,不用高于砂浆砌缝的小石片支垫在石块的下面。 ③砌缝宽度一般不大于 4cm。 ( 2) 浆砌片石护坡、挡土墙 ①浆砌片石护面墙、挡土墙时,石块平砌,根据墙高进行分层配料,每层石 料高度大致齐平,丁顺相间或二顺一丁排列浆砌外圈定位行列和镶面石,砌某公路改建项目土建工程 (第Ⅰ合同段 ) 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 缝宽度不超过 1cm,上下层竖缝错开距离不小于 8cm,不在丁石的上下方布设竖缝。 ②砌体里层平缝宽度不大于 3cm,竖缝宽度不大于 4cm。 具体施工工序见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 表 5 浆砌工程施工工艺框图。 劳动力与机械配备 : 全线防护与排水工程均由砌筑施工队承担施工任务,安排人数在 140 人左右; 施工要求与注意事项 ( 1)圬工砌筑 ①砌筑基础底层石块大面朝下,采用座浆法砌筑; ②基础与墙身接触面顶埋石笋,以增加墙体的水平抗剪强度; ③浆砌墙体时应选用尺寸好、表面无裂缝、无锈蚀风化的石料; ④砌体内部石块错落有致、砌体大面无通缝,采用座浆法施工、并用两相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确保砂浆饱满密实,挡土墙每砌高 2~ 3m 找平一次,并注意配料; ( 2)勾缝:砂浆标号不低于砌体砂浆标号,砌体勾缝嵌入砌缝内约 2cm,勾缝前洒水清洗、湿润砌缝,砌体阴面随砌随刮平,不另勾缝; ( 3)其他:排水沟应选择适当的出入口,将水引到桥涵或沟谷水系中;挡墙泄水孔反滤层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确保排水通畅。 四、路面工程 项目与数量: ( 1)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厚 20cm): 444439m2 ( 2) 4 ㎝厚 AC13( Ⅰ )沥青砼面层: 11230 ㎡ 4 ㎝厚 AC16( Ⅰ )沥青砼面层: 118713㎡ 6 ㎝厚 AC16( Ⅰ )沥青砼面层: 68355 ㎡ 6 ㎝厚 AC25( Ⅰ )沥青砼面层: 108213 ㎡ 沥青表处: 4066 ㎡ ( 3) 5 ㎝彩色人行道板安装: 60270 ㎡ 某公路改建项目土建工程 (第Ⅰ合同段 ) 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 设计要求 ( 1)路面结构设计: 非机动车道: 15 ㎝级配砂砾 +20cm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 +4cmAC13( Ⅰ )沥青砼面层 机动车道: 15 ㎝级配砂砾 +30cm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 +6㎝厚 AC25( Ⅰ )沥青砼下面层 +4cmAC16( Ⅰ )沥青砼面层上面层 ( 2)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水泥采用低标号、稳定性较好普通硅盐水泥,终凝时间宜在 6 小时以上, 12 个小时以下。 水泥标号为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采用集中拌合法施工。 施工方案 在开工前,对所需原材料进行检验,在正式路面施工前 ,先铺筑一段试验段,以验证配合比组成设计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取得施工所需的压实机械组合、碾压遍数、松铺厚度等技术参数,报监理工程师批准,用以指导下一步路面的施工。 ( 1)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混合料在拌和场集中拌制,用拌和机拌和,再用汽车分运至施工现场由人工摊铺。 为确保基层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着重抓好混合料的拌和,摊铺,碾压三个环节。 ①施工放样:在底基层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 15~ 20m 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进行水平测量,在两侧指示桩上用红漆标记出水泥稳定砂砾基层边缘 的设计高,调节松铺厚度,以便平时拉线施工。 ②水泥稳定砂砾基层配合比控制:提前 1 个月进行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试验,试验方法按照 JTJ05794 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试验,试件在规定的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下养生 6 天,浸水 1 天,将试验取得的配合比、水泥剂量、最佳含水量提供给现场施工。 ③拌和:水泥稳定砂砾拌制,拌和时将砂砾与水泥在搅拌机内先干拌,后洒水湿拌,保证水泥均匀地分散在集料中;水泥的最佳剂量具体由试验确定;为保证混合料的配合比的准确性,水泥和砂砾采用电子计量设备进料;一般含某公路改建项目土建工程 (第Ⅰ合同段 ) 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 水量控制在超 过最佳含水量的 1~ %左右,以弥补混合料在运输摊铺时水分的散失。 ④运输:混合料的运输,用自卸车连续不停留地运到施工现场。 ⑤摊铺、整型:采用立模施工,人工按松铺厚度均匀摊铺,整型后基层顶面应达到设计规定的路拱横坡,并进行对角线检查平整度及横坡度。 ⑥碾压:碾压应控制在水泥初凝之前完成。 采用 YZ16B振动压路机碾压,碾压在最佳含水量下遵循先静压后振压,碾压方向与路中心平行,直线段由边到中碾压,超高段由内到外碾压,保证轮迹重叠 1/2 的原则,并及时找平控制标高,直到达到设计要求的密 实度和顶面标高。 ⑦接头缝处理:在施工过程中把握好每天最后一段末端缝的处理。 在当天基层结束时,将接头压实,等第二天施工时,做成竖直缝,这样可以做到接头平顺。 ⑧养生及交通管制:成型的基层在 7 天内洒水保湿养护,并实行交通管制,禁止一切车辆和施工机械在基层上通行。 在养生期结束后,立即铺设 1cm 沥青下封层。 具体施工见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 表 5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工艺框图。 ( 2) 沥青面层施工方案 面层施工前,先施工一段试验路段,通过试验从而取得面层施工的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用油量、摊铺速度等各方面数 据,并将这些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批准,用于指导施工。 对沥青表处面层着重抓好热拌、摊铺、碾压等主要环节,以保证路面优良率。 1)下封层施工 下封层紧接在基层施工养护期结束表面稍干后浇洒。 当基层完工后时间较长,表面过分干燥时,应对基层进行清扫,在基层表面少量洒水,并等表面稍干后浇洒沥青,按设计的沥青量一次浇洒均匀,当有遗漏时,用人工补洒。 然后撒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