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引洮供水二期工程骨干工程内容摘要:
问题,同时可改善现状脆弱的生态环境,对生态保护和减少水土流失十分有利,因此,工程建设完全符合本规划要求。 全国 城市 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 引洮供水二期 工程 (骨干工程)涉及引水渠道和输水干管等水源工程、后续的配套工程将进行水厂建设和配水管网等工程,引洮供水二期工程符合《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 (20202020) 》提出的水源建设、城市供水设施改造与建 9 设等内容,工程与该规划具有良好的协调性。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 本工程受水区干旱少雨,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 , 存在 地表水过度开发 、地下水严重超采 、 环境恶化的严峻局面。 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建 设可改善地表水的过度引用和遏制地下水的超采,同时发展部分农林灌溉面积,增加农田防护林和牧草种植比例, 提高 森林比例和地表覆盖度 , 是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具体实施创造条件,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 有利于项目所在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保持重要区 ”的 土壤保持。 本次 工程 符合《 全国生态 功能区划》的相关要求。 与流域相关规划的相符性 黄河流域综合规划 在国务院批复的《黄河流域综合规划( 2020~ 2030 年)》中提出, 继续建设九甸峡水利枢纽及引洮供水工程。 《黄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 2020~ 2030 年)》供水分析中提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需求还会增加,各水平年还要规划新增一批供水工程,包括大柳树水库、古贤水库等蓄水工程,引大济湟、 引洮供水 等引水工程。 引洮工程二期工程(骨干工程)的建设,可为甘肃严重缺水的 8 县引来水源,后续配套工程的建设将为当地人畜饮水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为区域脱贫致富和实现小康创造条件。 因此,本工程符合《黄河流域综合规划》中的相关要求。 与甘肃省有关规划协调性 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提出 “ 继续推进大型跨区域、跨流域骨干水利工程建设 ,提高水资源配置能力”。 “抓紧建设盐环定扬黄续建、引洮供水一期及配套工程、引大供水结构调整等工程。 开工建设引洮供水二期 „„ 等工程”。 引洮供水二期 工程建设符合 甘肃 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 10 求。 甘肃省水资源综合规划 《甘肃省水资源综合规划》 ( 2020~ 2030 年) 提出 , 甘肃中部地区是全国严重干旱缺水和贫困地区之一,区内安定、会宁等 11 个县(区)全部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本区域的工程布局,以 引洮一期、二期为基础水源工程 ,通过实施相关配套工 程,解决区域城镇生活、农村人畜及工业发展的基本用水要求,适当发展农业灌溉,为区域脱贫致富和全面实现小康创造条件。 规划 20202020年期间黄河流域规划主要建设 引洮工程,年增加供水量 亿 m3, „„ 规划 到2030 年,甘肃省黄河流域完成引洮供水 一、 二期工程, 总调 水量达到 亿 m3。 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建设完全符合该规划的要求,是规划的具体实施。 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 二期工程(骨干工程)的建设,可为甘肃严重缺水的 8 县(区)引来水源,后续配套工程的建设可解决现状受水区 万人的饮水不 安全问题,大大改善当地群众生产和生活条件,因此本工程的建设符合该规划的相关要求。 甘肃省生态功能区划 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在解决群众饮水困难问题的同时,可增加农田防护林和牧草种植比例,提高森林比例和地表覆盖度,减少区域水土流失,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其建设完全符合该规划的相关要求。 与相关政策相符性 与国家相关政策的相符性 国家产业政策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20 年本)》( 2020 年修正)中有关水利类部分,“跨流域调水工程、城乡供水水源工程”均被列为鼓励类。 本工程属于 跨流域调水工程和城乡供水水源工程 , 属于鼓励类项目,与国家的产业政策相协调。 国家水利改革发展政策 引洮供水二期工程是解决受水区“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的民生水利工程,符合 政策中 “要坚持民生优先, 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 11 利问题,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 ”的政策精神,二者具有协调一致性。 国家对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政策 引洮供水二期工程是国务院提出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之一,是解决 甘肃 中部地区干旱缺水的水资源配置工程 ,其建设 与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办 发〔 2020〕 29 号 ) 中“ 抓紧实施引洮供水二期及受益区配套建设等重点工程 ” 等 政策相一致。 国家饮用水安全保障政策 引洮供水二期工程是解决甘肃省 8 县(区)水资源短缺和现状居民用水水质不达标的民生水利工程,符合国家饮用水安全保障政策的有关要求。 与甘肃省相关政策的相符性 甘肃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办法 引洮供水二期工程是引洮工程的配套建设项目,其取水量已包含在黄河水利委员会已批复的 引洮工程取水许可预申请 {(国黄)字预申 [1999]第 00001 号 }年引洮河水量 亿 m3中。 在对受水区 8 县区调水量核定过程中, 未改变已批复的 引洮供水工程 项目 取水总量, 其水量的核定严格按照取水、用水和排水三环节分步开展,遵循了 《甘肃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办法》中加强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排污限制“三条红线”的有关要求。 关于甘肃省“十二五”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 受水区现状工业企业基本属于低端农副产品加工业,工业用水设备、工艺相对落后,对节水技术改造投入偏低。 通过调查, 受水区现状 万元工业增加值较全国及甘肃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水平较低, 通过节水措施的实施, 可促 使受水区工业 用水赶上同行业良好水平。 总体上,项目建设 对工业用水指标的核定基本 符合《 关于甘肃省“十二五”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 》 中的节水要求。 工程环境影响 因素 分析 工程施工期影响 因素 分析 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在隧洞和干渠等主体工程施工、排水导流、施工人员 12 活动、施工临建设施、料场取料和渣场堆渣、辅助工程等活动中,将扰动地表和破坏植被,产生废水、噪声、废气和固体废物等,可引起水土流失,并对施工区的水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景观、人群健康等产生影响。 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 施工 占地、施工开挖土方、施工 人员活动 、取土、弃渣。 水环境影响因素 : 砂 砾石料场砂石料加工废水、混凝土拌和系统冲洗废水、混凝土养护废水、 机械车辆 冲洗 废水 、 生活污水。 声环境影响因素 : 施工噪声 、 交通噪声。 大气环境影响因素 : 施工废气 、 交通运输废气。 固废影响因素: 施工弃渣、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人群健康 : 施工期间,人员相对集中,增加了疾病交叉感染的机率,加之生活居住条件较差,有可能导致疾病的流行,对局部区域环境卫生和人群健康带来影响。 工程运行期影响 因素 分析 运行期污染源主要为管理站办公生活区所产生的生活废水及垃圾。 工程的运行对沿线生态、土壤、地下水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将 产生一定 的有利 影响。 13 第三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引洮供水二期工程骨干工程属于线性工程,其 陆生生态评价范围为:输水总干渠、干渠和输水管线、施工道路沿线两侧各 500m 的范围内,隧洞进出口及施工支洞周围 500m 范围,施工营区、土料及砂石料场、弃土(渣)场周围 200m范围内。 水生生态评价范围为:调水区的洮河九甸峡库区、九甸峡枢纽至海甸峡枢纽 25km 河段。 陆生生态现状调查评价 ( 1)土地利用 评价区域内土地利用以荒地或农业用地为主,其次是灌木林地,滩涂和水域面积最小;安定区、陇西县、通渭县、会宁县的林地占地比例在 %以内,植被覆盖率很低,而静宁县、甘谷县、武山县及秦安县的林地面积占地比例在 %以上,相对来说,林地面积较大,植被覆盖率较高。 ( 2)陆生植被 项目区属于甘肃黄土高原中部典型草原植被区,群落结构比较简单,主要伴生种为百里香、禾草、长芒草、短花针茅、铁杆蒿、野古草等。 主要生境为未经人类改变的自然草地。 这些物种都属于该地区常见种,未发现国家动植物保护名录中的珍稀植物。 ( 3)陆 生动物 据《甘肃脊椎动物志》记载,在该地区的脊椎动物有 5 纲、 32 目、 82 科、426 种。 常见两栖类有 5 种,爬行类有 7 种,鸟类有 7 种,啮齿类有 4 种,哺乳类有 4 种。 在调查过程中,除了人为养殖的动物外,没有见到任何野兽,只是偶尔能见到一些常见的鸟类。 根据现场调查及走访当地林业部门,并查阅相关资料,本工程建设所涉及的区域分布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腹锦鸡、雕鸮、草原雕、秃鹫和游隼 5 种和三级保护动物大石鸡、野猪和狼 3 种。 14 水生生态现状调查评价 根据 对 浮游生物 九甸峡库区和九甸峡枢纽下游至海甸峡库区;鱼类资源 九甸峡库区的 3 个库湾、库尾及洮河入九甸峡河口、洮河支流羊沙河入九甸峡库区河口分别进行的调查, 目前 调水区 浮游 生物 、底栖 生物 、水生维管束植物和鱼类资源的分布情况如下: ① 浮游 生物 : 九甸峡库区监测到浮游植物 4 门 32 属,浮游动物 15 种,其中原生动物 8 种,轮虫类 4 种,枝角类 2 种,桡足类 1 种。 九甸峡枢纽下游至海甸峡库区监测到浮游植物 4 门 37 属。 浮游动物共调查到 18 种,其中原生动物 10 种,轮虫类 4 种,枝角类 3 种,桡足类 1 种。 ② 底栖生物: 九甸峡库区监测到底栖动物 7 种。 九甸峡枢纽下游至海甸峡库区监测到底栖动物 9 种。 ③ 维 管束植物:九甸峡库区和九甸峡水利枢纽至海甸峡库区维管束植物仅有零星分布的芦苇、水香蒲。 ④ 鱼类:九甸峡库区和九甸峡水利枢纽至海甸峡库区共发现 9 种鱼类,包括黄河裸裂尻 kāo 鱼、嘉陵裸裂尻鱼、厚唇裸重唇鱼、鲤鱼、鲫鱼、黄河鮈 jū、黄河高原鳅、鲶鱼、似鲶高原鳅。 东山森林 公园 东山森林公园位于会宁县城东侧。 地理坐标为东经 105176。 03′ 105176。 05′,北纬 35176。 41′ 35176。 43′之间。 南邻会宁县桃花山乡,北靠会宁县柴家门乡,东与会宁县王家庙乡毗邻,西接会宁县城和祖历河。 东山森林公园是甘肃省林业厅甘林 造字 [1992]405 号文件批准建立的省级森林公园,该公园是一个以森林游憩为主的兼有城市园林的综合性森林公园。 1994 年 10 月,会宁县林业局对东山森林公园进行了总体规划设计,规划公园总面积 hm2,由东山、桃花山和会师园三个风景区组成。 根据东山森林公园的森林资源、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分布特点、作用和旅游业的发展将其划分了游乐区、风景区和保护区三个功能区。 其中游乐区总面积 hm2,风景区总面积 hm2,保护区面积 hm2,位于东山鸦掌沟一带和桃花山背面的柠条灌木林,主要通过 封禁保护,提高林分质量,保持水土。 15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为了解 调水区、受水区的 地表水环境现状,根据引洮二期供水工程 (骨干工程) 特点及区域水环境特点,并按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水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经现场踏勘,确定调水区水环境调查的范围为洮河九甸峡水库及其下游、 受水区调查范围为新增生产、生活废污水纳污水体。 调水区 洮河九甸峡水库 位于洮河中游的高山峡谷河段九甸峡口,处于 卓尼县藏巴哇乡 境内,周围为农田, 没有工业,基本不存在生产、生活废 污 水排入问题。 根据现场勘查和水质监测结果,洮河九甸峡水库 入库、取水口、出库均为Ⅲ类水,且各监测因子监测结果值相差不大,说明库区周围基本没有较大的污染源汇入。 九甸峡水库上游 河段水功能区水质较好, 沿线环境对 水质的影响 主要是来自于地下水掺合和洪水携带杂物入河。 受水区 受水区除渭河干流水质较好外,祖厉河、。甘肃省引洮供水二期工程骨干工程
相关推荐
值得继续发扬。 现就我在项目管理中总结的一些技术处理措施归纳如下: 砖混结构中预制板缝开裂。 预防措施为:将预制板缝清洗干净并凉干,然后在板缝下支设底模,将板缝刷素水泥浆一道,再用 1: 水泥砂浆灌板缝,高度为板厚的 1/ 3,振捣密实,砂最好用粗砂,最后用细石砼将板缝灌 满并振捣密实。 加强养护。 这样,板缝就不易开裂。 桥梁施工中,砼合拢槽的留设和砼浇注顺序
术资料、分部分项评级卡片、材料合格证、实验报告、工程照片的编制、搜集整理工作。 七、参加并记录项目部各项生产例会,上报并发布会议纪要。 八、协助项目经理严格把好施工质量、建立、健全施工中的各类技术性纪录。 九、负责竣工资料(含声像素材)的整理和移交工作。 十、负责填写各种质量评级原始记录,做到资料与施工同步 ,并做好自检、专检记录。 工程材料员岗位职责 一
所有电能质量连续监测点; 电能质量指标异常情况必须明确具体,如具体过程、 情况、 延续时间、 产生的原因等; 三相不平衡、 谐波检测(周期或专项) 应包括应检测点数、 实际检测点数及不合格点数等具体内容,若本月未进行则填写 “ 无 ”。 11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电测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总则 电测技术监督工作应做到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实行设计、制造、安装、交接、检验、检修
头式停车等候。 振捣压路机在已成型的路面上行驶时应关闭振捣。 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桥梁、挡墙等构造物接头,拐弯死角加宽部分及某些路边缘等局部地区,应采用振捣夯板压实。 对雨水井与各种检查井的边缘还应用人工夯锤,热烙铁补充压实。 放行:石油沥青混合料表层温度降到大气温时,即可放行。 路沿石(缘石) (1) 按设计边线和施工基准线准确地放线钉桩,控制方向和高程。 (2) 路沿石安彻完毕后
夯实安全工作基 础。 在安全 教育 培训上,我队坚持以人为本,以现场为阵地,以管理为重点,注意引导职工从思想上,行为上提高控制不安全因素能力。 在 教育 内容上,突出抓好职工 “安全第一 ”的意识,突出提高职工 “我要安全 ”的觉悟,突出掌握 “我会安全 ”的技能,突出履行 “我管安全 ”的责任,突出完成 “我保安全 ”的任务。 我们坚持以班组长和操作人员为主体,区队长为重点,在现场实行安全考核
................... 222 MKJ30047巷道钢架喷射混凝土支护工序质量验收记录表 ..................... 223 砌体支护工程 ......................................................... 225 MKJ30048钢筋混凝土弧板支护工序质量验收记录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