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轨道交通四号线二期工程区间及车站土建施工第十一标段(进场道路内容摘要:

施工方案 附工程用水施工方案) 施工用电 、 施工用电由业主提供施工所需电源,供施工所用,用电线路按有关要 求布置架设,各用电处设置配电箱。 工期控制 、 计划总工期为 30 天,开工时间以业主指令为准。 三、主要施工方案 清理路基 、清理路基 人工配合机械清除施工范围内林木及有机腐植土, 清除或移 植妨 碍视线、影响行车的树木、灌木丛等。 按设计要求清除路基范围 50cm 内的草皮植土和杂物等,且挖除全部树根,堆放到指定的地点。 道路基层 、道路基层 用摊铺机均匀地将水泥稳定碎石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 表面应力 求平整, 并有规定的路拱。 检查松铺材料层的厚度是否符合预计要求, 必要时,应进行减料或补料工作。 a、初压:用两轮压路机碾压 3~ 4 遍,使土路床稳定结实。 b、撒铺水稳层:摊铺机均匀地将水泥稳定碎石摊铺在预定的宽 5 度上,人工配合摊平。 c、碾压:用振动压路机慢速碾压,如没有振动压 路机,可用重 型振动板。 碾压方法同前,但路前两侧应多压 2~ 3 遍。 d、碾压后,如表面仍有未填满的孔隙,则应补撒填隙料,并用 振动压路机继续碾压,直到全部孔隙被填满为止。 表面必须平整 e、水稳层表面压平后,用 18t 三轮压路机再碾压 1— 2 遍。 在碾 压过程中, 不应有任何蠕动现象。 在碾压之前, 宜在表面先洒少量水, 洒水量宜为 3kg/㎡以上。 混凝土面层 、 1) 、准备工作 施工前,对基层表面进行清理,使表面清洁无任何松散石料,遇 有局部发软或松散的表面应将其铲除,然后用素砼填补。 对所需的 各 类机械设备进行调试,以满足工程需要。 2)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根据技术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 对进场砂、 石材料进行颗粒分析、 相对密度、石料压碎值试验、重型击实试验等多项技术指标试验。 路 面面层水泥必须采用 425 标号水泥, 在进场后对此材料重新进行配合 比设计和试验。 根据配合比设计确定最佳水泥用量及各种材料用量。 3) 、施工 在基层施工完毕,达到养护期,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 混凝土面层的施工。 6 a、立模板 根据测量放出的线位及标高,安装边模板。 拟采用 24cm 宽定型 钢模板用做边模 板,按预先规定的位置安放在基层上,两侧用铁钎打 入基层以固定位置,模板顶面用水准仪检查其标高,不符合要求时予 以调整,直到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模板安装完毕后,模板内侧涂脱 模剂。 b、制备与运送混凝土混合料 采用带有全电脑自动计量装置混凝土拌合设备集中拌合混凝土 混合料,砼搅拌运输车运输至浇筑地点。 混凝土的拌制过程中,关键 要按配合比设计要求,准确掌握配合比,特别要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和 用水量。 每天开始拌制前,根据天气变化情况测定砂、石材料的含水 量,以调整拌制时的实际用水量。 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出现离析现 象。 c、摊铺和振捣 混凝土混合料采用砼搅拌运输车将混凝土按计算的面积卸置于 下承层上。 卸料面积应严格掌握,避免有的路段料不够或料过多。 卸 料过程中如发现混合料离析, 应人工用铁锹翻拌均匀。 用铁锹摊铺时, 应采用“扣锹”方式,严禁抛掷和搂耙,以防止离析。 混合料摊铺的松铺厚度,应根据试验段确定,其松铺系数一般可 取。 应现场取摊铺混合料检查混凝土坍落度;现场制作抗折、 抗压试件,以准确检测铺筑的混凝土抗折强度或抗压强度。 摊铺好的混凝土混合料,立即用振捣器进行均匀振捣。 振捣后, 7 应检查混凝土表面的大致平整情况, 对于明显的高或低由人工铲除或 补平。 工人应在横梁(板)上完成找平作业,不得直接踏入混凝土混 合料中,严禁用纯水泥砂浆进行找平填补。 振捣后应及时整平,用刮板进行整平和收浆饰面,砂浆层厚度不 宜小于 2cm。 最后用预先做好的钉耙沿路线横向拉毛,以增大混凝土 路面的摩擦力。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不能碰撞模板,以避免模板移动变位。 d、切灌缝 纵横向缩缝即假缝:拟用切缝法设置缩缝,在结硬的混凝土中用 切缝机切割出要求深度的槽口, 这种方法可保证缝槽质量和不扰动混 凝土结构, 用切割机 进行切缝, 一般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 25%~ 30%时进行。 要掌握好锯割时间,过迟了,混凝土过硬而使锯片磨损 过大且费工,且可能因混凝土收缩变化出现收缩裂缝,过早了,混凝 土因未结硬,切割时槽口边缘易产生剥落。 合适的时间视气候条件和 混凝土的坍落度而定,当然,还将根据气温变化、风力和混凝土混合 料的含水量等具体情况控制,横向缝应与路面中心线垂直,并符合要 求,纵向缩缝设置拉杆时,拉杆应采用螺纹钢筋,并应设置在板厚中 央。 e、表面整修与防滑措施 混凝土终凝前必须用人工或机械抹平其表面。 先用小型电动抹面 机进行收光,而后再用拖光带横向轻轻拖拉几次。 为了保证行车安全,使混凝土表面有粗糙的抗滑表面,在抹面后 8 的面层上用拉纹滚子横向拖拉出深 5~ 6mm 的横槽。 f、养生与填缝 为了防止混凝土中水蒸发过速而产生缩裂, 并保证水泥水化过程 的顺利进行,混凝土应及时养生。 采用棉毡保养,即当表面已有相当硬度,用手指轻压,不出现痕 迹时开始盖上棉毡,而后每天均匀洒水数次,使其保持潮湿状态,养 护 14 天左右。 填缝工作宜在混凝土结硬后进行。 填缝前,首先将缝隙内泥砂杂 物清除干净,然后浇灌填缝料。 填缝料应与混凝 土缝壁粘接紧密,其 灌注深度为缝宽的 2 倍,当深度大于 30~ 40mm 时,可填入多孔柔性 衬底材料。 填 缝料应充分硬结后才能开放交通。 填料采用监理工程师 同意的填料。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90%以上后,方能开放交 通。 注意事项 、 ( 1) 、保护好尚未达到强度的路面,绝不让车辆在上面行驶。 ( 2) 、各种缝的设置应该与路中心线平行或垂直,缝隙壁必须垂直并 符合图纸要求。 ( 3) 、每天或每铺筑 200m3 混凝土,同时制取试件 3 组;试件的养护 条件与现场混凝土板养护相同。 ( 4) 、经常检 测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好混凝土的含水量。 ( 5) 、准确掌握混凝土横向缩缝的锯割时间。 9 砖砌拱桥加固 、 根据现场勘察,拱桥结构为砖石拱桥,结构形式、几何尺寸 如图所示; 拱桥道宽 6m,原有桥上排水边沟改为 D300 钢筋混凝土管, 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回填、整平; (详见拱桥横断面图) 桥上路面混凝土钢筋网加强(详见拱桥钢筋加固图) ,长 9m, 宽 6m,厚 24cm; 为保障车辆、行人安全,桥上两侧均设置防撞墙、防护栏杆 (详见防撞栏杆大样图) ; 该桥在竣工使用时,重载车 辆一律单行通过,不得双车同时 通过; 使用时,该桥两侧采用反光警示标志、警示牌等,提醒过往 车辆注意行车安全,桥两端设置限速牌等标识。 详见桥梁加固图。 硬路肩 、 每边设 75cm 宽 C30 混凝土硬路肩,厚度为 15cm。 (见附图) 四、质量保证措施 详见附表 3 附表 10 五、安全生产措施 (一)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